勞動基準法第13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勞動基準法第13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振鯤寫的 法學概論(29版) 和保成法學苑的 基本小六法-59版-2023法律法典工具書系列(保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勞動基準法面面觀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也說明:雇主資遣員工,在勞基法上,需注意以下規定:. 1.是否符合勞基法第11條、第13條但書、第20條相關法定事由,並留意解僱最後.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元照出版 和志光教育保成數位出版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沈冠伶所指導 王俊翔的 司法型勞動紛爭解決機制之新變革-以勞動調解為中心 (2019),提出勞動基準法第13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動事件法、勞動調解委員會、專業委員、強制調解、程序選擇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鄭津津所指導 陳成志的 我國解僱相關法制之研究 (2014),提出因為有 解僱相關法制、解僱事由、預告期間、資遣費、除斥期間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動基準法第13條的解答。

最後網站勞動基準法第16條第3項所定預告期間工資之給付標準為何?則補充:惟就有關預告工資之計算標準,內政部75年7月3日臺(75)內勞字第419200號函表示:「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時,應依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動基準法第13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法學概論(29版)

為了解決勞動基準法第13條的問題,作者劉振鯤 這樣論述:

  .本書係參考教育部公布之「法學概論」課程標準及考選部公布之「法學緒論」命題大綱撰寫,共分一、法律學。二、現行法概要(介紹我國主要法律之內容,並特重民法之撰述)。三、我國現行司法制度等三大單元。全書文字淺明易讀,重要處並輔以圖表或表格說明,將法學重要基礎觀念漸次導引。     .第一編法律學,涵蓋從漢摩拉比法典、希臘、羅馬法以至我國現行法律的法學發展,並廣泛有體系的介紹法律意義、法律淵源、法律解釋、法律適用到法律的制定與公布⋯等重要觀念。第二編現行法概要,將我國現行重要法律內容作體系性的簡述,藉由簡易體系的建立,可作為未來全面學習的基礎。第三編我國現行司法制度,介紹司法制度中的犯罪偵查與

檢察體系、審判體系與重要訴訟制度。學習者藉由此書能掌握法學架構與精要,有利於法律入門之學習。全書單元多附有近年國考試題,能掌握相關考試方向,有助於金榜題名。

勞動基準法第13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司法院在20日在釋字第807號解釋,宣告勞動基準法第49條第一項違憲,對此勞工團體上午來到行政院陳情,並批評這個結果,反而會讓女性勞工的勞動條件向下沉淪,削弱工會的力量。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198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司法型勞動紛爭解決機制之新變革-以勞動調解為中心

為了解決勞動基準法第13條的問題,作者王俊翔 這樣論述:

  勞動事件具有經濟弱勢保護、迅速解決、合意解決、勞動實務專業之需求,基此,勞動事件應與一般民事財產事件做區別理解,而在勞動紛爭解決機制中格外注意如何促成當事人自主合意解決紛爭及法律外專家之參與。對此,我國於2020年1月1日施行之勞動事件法,強調當事人自主合意解決紛爭、勞資雙方代表參與,並降低程序之利用門檻及促進程序之效率進行,而設置勞動調解程序。該程序雖帶有德國勞動法院法中專家參與司法判斷之色彩,以及日本勞動審判法中專家參與促成調解與作成適當方案(非訟裁定)之性質,但在與勞動訴訟銜接及紛爭解決方式多元化有更進一步之特色性規定。  再者,雖然勞動事件法針對勞動調解委員會中法律外專家,僅要求

其具備「勞動關係或勞資事務相關專門學識、經驗」,並未要求應具備醫療等專業,而未必能妥適處理職業災害補償或賠償等事件,但若將勞動事件法搭配司法院2018年民事訴訟法修法草案關於專業委員之設計,則得於勞動調解程序中引入醫療專家,適切弭補勞動事件中諸如職業災害事件之「業務起因性」、勞動基準法第13條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不能工作之醫療期間」等專業性認定困難。但在專家引入之層面上,應注意如何維護其中立性及專業性。此種設計,不僅可免去非職業法官之專家參審制的違憲疑慮,若妥適運用,亦應可適足彌補鑑定制度之缺陷,並可同時解決我國司法型調解所欠缺之專家參與。  最後,本文認為勞動事件法上勞動調解程序與與勞動訴

訟程序具有高度連動關係。在勞資爭議法律及生活費用扶助辦法第3條規範下,進入司法之案件相當程度經篩選,且司法型與行政型勞動調解程序之性質與機能不同,為適切維護當事人之程序選擇權,未來勞動事件法允宜擴大採取調解前置之適用。

基本小六法-59版-2023法律法典工具書系列(保成)

為了解決勞動基準法第13條的問題,作者保成法學苑 這樣論述:

  《基本小六法》    嘿!你注意到了嗎?   最近大法小法修不斷,法典都塞便條塞到快爆炸,   嗯,該是換一本法典的時候了!   相信每個讀法律的人都有一本小六法,   而既然是必備工具書,當然要使用最新版的才不會出糗啊!   像是考試時引用錯誤條號,或者寫出已被刪除所以根本不存在的條文……等,   全都是會被扣分的小錯誤!   又不可能時時上立法院查詢最新修法,或是明明已經查詢了,卻漏掉沒有改過去……   這時該怎麼辦呢?該怎麼避免這些錯誤發生呢?   答案就是帶走這本最新的基本小六法     在紙張價格大幅攀升、印製成本越發高昂的情況下,小編仍舊堅持收錄學習上需要查閱的法規群,只要

是重要法規,就一鼓作氣全都網羅進手上雕琢的小六法中,同時,在普遍性常用的法規詳列新舊條文、草案、立法/修正理由,也收錄了國考的命題紀錄、相關條文與相關釋字,讓讀者在查閱時,不只找得到該有的法規演進資訊,還能更加了解考試重點。     新保成基本小六法絕對是你的最佳戰友!     ★再版至今已經59版啦!!!回收近百名讀者的法典使用心得問卷,以下好評關鍵字出現最多次★   ‧資料齊全‧體系完整‧收新釋字   ‧方便查詢‧分類清楚‧標示清晰   ‧版面舒適‧方便攜帶‧完整度高     ★國考六法、小六法的法規都有,一本到底★>>欲參加律師、司法官考試的讀者如是說!!    ◎更多考生、

讀者一致好評~法典推薦◎     --聽高普考考生這樣說--   「有新舊條文對照,及條文設定的原因,更好的是連釋字號也附在條文後面,可以省買一本,很棒與方便的設計!」──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之前用其他出版社,法條上只有第x條,而沒有第幾項的符號(羅馬字),但保成的有標示所以比較方便閱覽查詢。」──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排版易讀及條號款項標示清楚」──正準備高普考的考生     --聽地方特考考生這樣說--   「保成的基本小六法雖然有點厚重,不過法規非常完整,足以應付任何考科,個人覺得非常棒。」──正準備地方特考的考生     --聽律師、司法官考生這樣說--   「有新舊

法對照,還有詳盡解釋文,附註歷屆司法官/律師的索引標籤很完整」──正準備律師、司法官考試的考生   「方便好查詢」──正準備司法特考的考生     --聽法律系學生這樣說--   「有附與該法條相關的條文,修正草案也有放入」──準備學校期中考的法律系學生     --聽特考考生這樣說--   「法律條文有分類」──正準備鐵路特考的考生   「排版好看舒服」──正準備關稅特考的考生     --聽初等考考生這樣說--   「法條內有相關釋字和實務見解可以清楚知道」──正準備初等考的考生   「法條有標註必考重點,我覺得很用心,幫助我們快速複習重點」──正準備初等考的考生     適用對象   各

類考試.在校生.實務工作者   ※想要查閱主要大法且能了解修法內容(新舊條文對照、立法理由)、考試重點法規(命題紀錄),並且整理條文與條文間、條文與大法官解釋間關聯性(相關條文)者。     使用功效   收錄普遍性常用法規的新舊條文、草案、草案/立法/修正理由,並且額外收錄國考之命題紀錄、相關條文與相關釋字,讓讀者在查閱時能了解考試重點。     改版差異   修訂   (一)法庭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辦法(111.07.22)   (二)律師倫理規範(111.07.03)   (三)法院組織法(111.06.22)   (四)行政法院組織法(111.06.22)   (五)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

(111.06.22)   (六)行政訴訟法(111.06.22)   (七)行政訴訟法施行法(111.06.22)   (八)公務人員保障法(111.06.22)   (九)公務員服務法(111.06.22)   (十)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111.06.22)   (十一)土地法(111.06.22)   (十二)法官法(111.06.22)   (十三)行政罰法(111.06.15)   (十四)著作權法(111.06.15)   (十五)企業併購法(111.06.15)   (十六)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111.06.15)   (十七)法院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應行注意事項(111.06.09

)   (十八)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111.06.08)   (十九)公務人員任用法(111.05.25)   (二十)地方制度法(111.05.25)   (二一)關稅法(111.05.11)   (二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111.05.11)   (二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111.05.04)   (二四)專利法(111.05.04)   (二五)商標法(111.05.04)   (二六)中華民國刑法施行法(111.05.04)   (二七)毒品危害防制條例(111.05.04)   (二八)公平交易法施行細則(111.04.07)   新增憲判字1~15號、並刪除部分較無

考試及學習價值之草案及法規   本書特色     最新‧實用‧專業   ‧立法沿革:明瞭立法時程   ‧條文要旨:洞悉立法要義   ‧命題紀錄:指引考試重點   ‧相關條文:追蹤相關概念   ‧相關釋字:結合實務觀點   ‧草案理由:掌握修法脈動   ‧附錄釋字:涵蓋各號爭點  

我國解僱相關法制之研究

為了解決勞動基準法第13條的問題,作者陳成志 這樣論述:

本論文題目為「我國解僱相關法制之研究」。首先敘述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各章節安排。其次說明解僱之概說、解僱權之理論、裁員解雇法理、懲戒解僱法理及解僱相關原則(如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誠信原則、平等原則等)、解僱保護程序意義、解僱保護程序之方法及我國解僱保護程序之規定。 其次,針對解僱事由法制探討,分別說明我國對解僱事由之勞動基準法第11條解僱事由、勞動基準法第12條解僱事由、勞動基準法第13條但書解僱事由、勞動基準法第20條解僱事由等四項規定。並針我國解僱事由重要實務見解探討,依序分為虧損或業務緊縮、勞工工作確不能勝任、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之情節重大等三項重要實務見解探討及

說明我國解僱事由法制之缺失。 再其次,針對解僱事由以外相關法制之探討,依序說明不得解僱之時期、不得因就業歧視而解僱、不得因勞工申訴雇主違法而解僱。並對被解僱對象之選定、預告期間、除斥期間及通知、協商、核定等重要程序規定加以探討。又說明資遣費的意義、性質、請求權及其他相關規定,及對預告期間、資遣費及除斥期間等重要實務見解加以探討及說明我國解僱事由以外相關法制之缺失。 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並對於我國解僱相關法制之問題,提出應然面之刪除、增訂及修法建議,以供司法工作者未來對於解僱情事,應如何正確適用解僱相關法制及立法者作為將來修改、增訂及刪除解僱相關法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