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氧化物導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金屬氧化物導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魏穎(主編)寫的 超級電容器關鍵材料制備及應用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銅的氧化作用( 國2理化) - 立欣文理補習班也說明:純銅是一種堅韌、柔軟、富有延展性的紫紅色而有光澤的金屬純銅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很高,僅次於銀,但銅比銀要便宜得多。 銅的最普遍用途在於製造電線銅 ...

明道大學 材料與能源工程學系碩士班 萬傑豪所指導 黃育澤的 碳修飾鉭酸鈉氧化物作為燃料電池長效穩定性擔體之研究 (2019),提出金屬氧化物導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碳修飾鉭酸鈉、長效穩定性、燃料電池、石墨化、導電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材料科學工程學系 戴念華所指導 謝佳恩的 電沉積鈷錳氧化物/奈米碳管複合電極應用於非對稱超級電容 (2019),提出因為有 超級電容、鈷錳氧化物、奈米碳管、電沉積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屬氧化物導電的解答。

最後網站吸熱隔熱複合粉 - 舶鈞股份有限公司則補充:耐久性:化學性穩定的奈米超微粒子金屬氧化物粉末組成,對熱,濕度等外部環境引起的物性變化小,所以能保持半永久性導電性質。奈米ITO粉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和透明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屬氧化物導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超級電容器關鍵材料制備及應用

為了解決金屬氧化物導電的問題,作者魏穎(主編) 這樣論述:

電極和電解質是超級電容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種類和性質直接影響超級電容器的各方面性能。本書在介紹超級電容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進展的基礎上,着重對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及電解質的種類、特點、制備方法和發展應用等進行闡述。電極材料涉及碳基電極材料、金屬氧化物、導電聚合物等;電解質包括水系電解液、有機電解液、離子液體電解質、固態電解質等。全書取材豐富,在介紹傳統電容器材料的同時,注意吸收當今電容器領域的最新成就,運用大量圖表對這些材料進行較為全面的概述和反映。本書適合企業、科研院所等從事電容器研究和生產的科技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參考。

碳修飾鉭酸鈉氧化物作為燃料電池長效穩定性擔體之研究

為了解決金屬氧化物導電的問題,作者黃育澤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燒結殘留碳提升鉭酸鈉氧化物的導電子特性或使用氮摻雜碳材修飾鉭酸鈉氧化物以提高擔體的電子導電度,並提升觸媒活性和穩定性,以期改善,NaTaO3的低表面積和電子導電度低之缺點。本研究將分成兩個系列進行研究。第一系列為使用殘留碳修飾NaTaO3以提升NaTaO3導電度。在電化學加速劣化測試中,氯鉑酸濃度分別為7.5%、15%、30%沉積Pt於NaTaO本研究利用燒結殘留碳提升鉭酸鈉氧化物的導電子特性或使用氮摻雜碳材修飾鉭酸鈉氧化物以提高擔體的電子導電度,並提升觸媒活性和穩定性,以期改善,NaTaO3的低表面積和電子導電度低之缺點。本研究將分成兩個系列進行研究。第一系列為使用殘留碳修飾Na

TaO3以提升NaTaO3導電度。在電化學加速劣化測試中,氯鉑酸濃度分別為7.5%、15%、30%沉積Pt於NaTaO3-C的三組樣品耐久穩定性皆優於Pt/C,其中表現最佳的是Pt/NaTaO3-C(30%)及Pt/NaTaO3-C (15%)樣品。在氫氧燃料電池測試中,含C之NaTaO3擔體的性能表現優於純NaTaO3,原因是NaTaO3-C擔體表面殘留鬆散型態碳,表面積因而增加,可沉積並均勻分散Pt,使反應活性面積增加;再加上,因碳摻雜進入NaTaO3晶格,使電子易傳導到外接電路。因此含殘留碳擔體的觸媒表現優於不含殘留碳的擔體。第二系列,以1:1、3:1及5:1(苯胺:擔體)三種不同比例聚

苯胺包覆NaTaO3再經900℃將聚苯胺石墨化以提升擔體導電率及表面積,結果顯示1:1比例樣品,在900℃之燒結16hr的擔體(NG-NaTaO3(1:1)(16hr),可獲得最高石墨化程度。此樣品經沉積Pt形成觸媒Pt/NG-NaTaO3(1:1)(16hr)(15%),在氫氧燃料電池測試中,作為陽極性能表現超越Pt/C觸媒性能約23.7%(@60℃)及10.9%(@80℃)。這是因為此樣品擔體具有較高石墨化程度和較大的表面積,提升電極導電率及表面積,可沉積均勻分散Pt,使反應活性面積增加,導致整體性能表現優於Pt/C。 關鍵字:碳修飾鉭酸鈉、長效穩定性、燃料電池、石墨化、導電性-C的三組樣

品耐久穩定性皆優於Pt/C,其中表現最佳的是Pt/NaTaO3-C(30%)及Pt/NaTaO3-C (15%)樣品。在氫氧燃料電池測試中,含C之NaTaO3擔體的性能表現優於純NaTaO3,原因是NaTaO3-C擔體表面殘留鬆散型態碳,表面積因而增加,可沉積並均勻分散Pt,使反應活性面積增加;再加上,因碳摻雜進入NaTaO3晶格,使電子易傳導到外接電路。因此含殘留碳擔體的觸媒表現優於不含殘留碳的擔體。第二系列,以1:1、3:1及5:1(苯胺:擔體)三種不同比例聚苯胺包覆NaTaO3再經900℃將聚苯胺石墨化以提升擔體導電率及表面積,結果顯示1:1比例樣品,在900℃之燒結16hr的擔體(NG

-NaTaO3(1:1)(16hr),可獲得最高石墨化程度。此樣品經沉積Pt形成觸媒Pt/NG-NaTaO3(1:1)(16hr)(15%),在氫氧燃料電池測試中,作為陽極性能表現超越Pt/C觸媒性能約23.7%(@60℃)及10.9%(@80℃)。這是因為此樣品擔體具有較高石墨化程度和較大的表面積,提升電極導電率及表面積,可沉積均勻分散Pt,使反應活性面積增加,導致整體性能表現優於Pt/C。 關鍵字:碳修飾鉭酸鈉、長效穩定性、燃料電池、石墨化、導電性

電沉積鈷錳氧化物/奈米碳管複合電極應用於非對稱超級電容

為了解決金屬氧化物導電的問題,作者謝佳恩 這樣論述:

近年來,全球暖化議題愈趨嚴峻,人們開始提升對高性能儲能裝置的需求。超級電容作為極具發展潛能的儲能裝置,具備快速充放電、高功率密度、循環壽命長以及低成本且安全等優勢。超級電容之效能表現取決於電極材料的選擇與結構設計,本研究選擇以混合金屬氧化物提升電容值與能量密度,並搭配奈米碳管的管狀結構來提升表面積與提供電子傳輸管道,使其在獲得金屬氧化物之高電容值同時,也改善金屬氧化物導電性較差的問題。本研究利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在三維結構的不鏽鋼網上成長奈米碳管,接著以電沉積之製程方式搭配鍛燒熱處理來成長鈷錳氧化物於奈米碳管之上。透過調整電沉積製程時間以控制鈷錳氧化物之沉積量與形貌來得到片狀鈷錳氧化物包覆奈米

碳管的鈷錳氧化物/奈米碳管/不鏽鋼網之複合電極結構。而在電化學表現上,此複合電極於掃描速率2 mV/s下,可得到最佳比電容值732 F/g。最後,以鈷錳氧化物/奈米碳管/不鏽鋼網作為正極材料搭配活性碳/不鏽鋼網作為負極,在2 M氫氧化鉀作為電解液的條件下組裝非對稱超級電容。其中不鏽鋼網不僅作為電極基板,同時也具有集流器之功能,使組裝而成的非對稱超級電容在能量密度為47.39 W/kg下,可輸出400 Wh/kg的功率密度,且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此外,在5000圈循環測試後,仍可保有76.8 %的電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