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導電材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透明導電材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偉仁等13人寫的 石墨烯技術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光電工程系光電與材料科技碩士班 鄭錦隆所指導 趙晉得的 氧化銦錫對具氧化鉬電洞選擇性接觸層及鋁背表面電場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特性研究 (2021),提出透明導電材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氧化銦錫、電洞選擇性接觸層、射頻磁控濺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陳道星所指導 林偉凱的 退火製程與摻雜元素對ITO及ZnO薄膜之光電特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銀、鉬、氧化鋅、氧化銦錫、多層膜、濺鍍、退火製程、品質因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透明導電材料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透明導電材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石墨烯技術

為了解決透明導電材料的問題,作者劉偉仁等13人 這樣論述:

  全書共分為十一章,前三章主要針對石墨烯的基本特性、檢測方法以及製備技術進行介紹,第四章解說石墨烯的摻雜技術,並詳述摻雜石墨烯在感測器、複材、能源材料以及半導體元件等相關應用,第五章則是石墨烯在鋰電池、超級電容、鋰硫、燃料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相關能源材料之最新研究趨勢,第六章為石墨烯在透明導電膜之應用概況,第七章探討氧化石墨烯在光觸媒之相關應用,第八章主要著墨石墨烯在燃料電池以及生物感測器之相關應用,第九章則從複材的角度切入,從分散技術探討石墨烯在導電漿料、導熱膠以及纖維紡織之相關應用,第十章為完整的石墨烯專利地圖分析,第十一章是以石墨烯在半導體材料以及在高頻元件之最新研究

概況進行剖析。 

氧化銦錫對具氧化鉬電洞選擇性接觸層及鋁背表面電場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特性研究

為了解決透明導電材料的問題,作者趙晉得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氧化銦錫對具氧化鉬電洞選擇性接觸層及鋁背表面電場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特性研究,藉由導入透明導電材料氧化銦錫作為串接太陽能電池之介面電極,首先將氧化銦錫以濺鍍的方式沉積在具鋁背表面電場之太陽能電池之正面,其改變參數為濺鍍功率、時間及濺鍍工作壓力,接著透過霍爾效應分析儀、紫外光/可見光/近紅外光分光光譜儀、熱電子型場發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及紫外光光電子光譜儀探討氧化銦錫的薄膜特性,進一步,亦將氧化銦錫以濺鍍的方式沉積在具蒸鍍氧化鉬電洞選擇性接觸層之太陽能電池之正面,探討其對元件的光電特性之影響。 實驗結果顯示,在濺鍍功率固定時,光電轉換效率隨著濺鍍時間增加而下降,當濺鍍功率從50

W變動至60 W時,以55 W濺鍍功率其光電轉換效率衰減較小,接著在55 W的濺鍍功率下,探討濺鍍工作壓力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當工作壓力在 7 mTorr時,其光電轉換效率衰減最小,只有-2.44%。經由分光光譜儀檢測,ITO薄膜穿透率其結果為最高可達95%,且透過霍爾效應分析儀可以得知當濺鍍功率為55 W搭配30分鐘條件下,且工作壓力為7 mTorr時其移動率最高為88.2 cm2/Vs,電阻率為0.777 mΩ·cm,光電轉換效率衰減最小,經由熱場發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可得知氧化銦錫薄膜厚度變化為25-100 nm,從紫外光光電子光譜儀量測結果得知氧化銦錫功函數為3.99 eV。接續實驗

為濺鍍氧化銦錫在具蒸鍍氧化鉬電洞選擇性接觸層之太陽能電池之正面,其實驗結果顯示,其特性變化趨勢與具Al背電極之網印式太陽能電池相同,綜合上述實驗可得知,當具氧化鉬電洞選擇性接觸層之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表面濺鍍71 nm的氧化銦錫時,其開路電壓為639 mV、短路電流為39.35 mA/cm2、串聯電阻為1.65Ω·cm、填充因子為81.43%與光電轉換效率可達20.50%。

退火製程與摻雜元素對ITO及ZnO薄膜之光電特性研究

為了解決透明導電材料的問題,作者林偉凱 這樣論述:

  從透明導電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簡稱TCO)薄膜材料的選擇來說,氧化銦錫ITO的光電性質為目前業界中的佼佼者,其在可見光的範圍中的透光率很高,且另一方面它的電阻率又很低,可以高度地導電,因此被使用地非常廣泛,不過它的其中一項原料元素─銦(Indium,In)的世界價格一直在飆升,也成為它的致命傷。以往以ITO為主的多層膜,大部分都是以ITO/Metal/ITO的形式使用,因此是否有別的方法可以降低ITO的使用量,為本研究重點。  本研究以兩種方式嘗試減少ITO的使用量:(1)將原本三明治沉積多層膜方法,改為沉積雙層形式,即Metal/ITO;

(2)因Zn含量在全球分布廣域,且蘊藏豐富,其價格亦是廉價,故嘗試將ITO改為ZnO,即Metal/ZnO。實驗一開始先找到ZnO薄膜的最佳濺鍍參數,分別是:(1)濺鍍功率60W、偏壓6mtorr及濺鍍時間30分鐘;(2)濺鍍功率100W、偏壓6mtorr及濺鍍時間60分鐘,並以同樣兩組參數濺鍍其他對照試片組的ITO層。完成濺鍍後將試片做退火製程200℃、300℃及450℃,接著量測其多層膜的厚度、電性及光學特性後分析及討論。  實驗結果顯示,以此兩組ZnO最佳的參數而濺鍍的多層膜,以品質因數(FOM)數值來看,光電特性表現仍輸給ITO的多層膜。  以電性中的電阻率方面討論:本研究中電阻率最低

的是AITO-100在無經過退火製程的常溫狀態下表現最佳,其電阻率為1.07E-05 Ω-cm;以ZnO為氧化層的多層膜,在本研究中電阻率最低的是AZ-60在經過退火製程溫度達到300℃時,其電阻率為4.46E-04 Ω-cm。  以光學特性─透光率方面討論:本研究中在可見光範圍中的平均透光率表現最佳的是MITO-100在退火製程溫度達450℃時,其平均透光率為87.5%;以ZnO為氧化層的多層膜,在可見光範圍中的平均透光率表現最佳的是AZ-60在無經過退火製程的常溫狀態下,其平均透光率為75.5%。  以品質因數方面討論:本研究中品質因數表現最佳的是AITO-100在退火製程溫度達450℃時

,其品質因數為7.26E-02 Ω-1;以ZnO為氧化層的多層膜,品質因數表現最佳的是AZ-60在退火製程溫度達300℃時,其品質因數為7.43E-04 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