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大圳功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嘉南大圳功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蘇峯楠,石文誠,張安理,鄭勤思,陳怡宏,李文媛,莊梓忻,莊竣雅,謝燕蓉,曾婉琳,曾明德寫的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和馮忠鵬的 家鄉、歸鄉、溫柔鄉:洛杉基選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嘉南大圳也說明:【圳】ㄗㄨㄣˋ閩粵方言。指灌溉用的水渠。如:「嘉南大圳」。日本統治台灣時,將台灣當作經濟殖民地,但是當時的嘉南平原水資源貧乏,農地大多是不毛之地,嘉南地區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時英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鄭力軒所指導 彭思錦的 台灣威權時期的農地政體變遷 (2021),提出嘉南大圳功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制度分析、變項中心、以地綁糧、以地綁人、社會穩定。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研究所 陳清田所指導 陳貞臻的 作物耕作方式及灌溉方式調整對灌溉用水調配效能影響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耕作方式、灌溉方式、灌溉用水調配效能、糧食自給率、節水率、經濟效益的重點而找出了 嘉南大圳功能的解答。

最後網站八田與一曾為寶島蓋出號稱「亞洲第一」的水利建設則補充:... 嘉南大圳」。 八十年過去,至今仍穩定發揮功能的給水路。 現今我們親臨嘉南平原,一望無際的水田綠毯,或許會讓我們心想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嘉南大圳功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為了解決嘉南大圳功能的問題,作者蘇峯楠,石文誠,張安理,鄭勤思,陳怡宏,李文媛,莊梓忻,莊竣雅,謝燕蓉,曾婉琳,曾明德 這樣論述: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時間、人間》 首部曲   橫跨 500 年、30 幅珍貴全彩地圖 以全新角度認識臺灣歷史的面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與研究之集大成 完整呈現博物館歷史學的新高度     「臺灣」是什麼?     從島嶼到海洋,從城市到鄉村,從山林到平原,《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一冊「空間篇」,以30幅獨特的地圖,探索不同尺度、不同面貌的臺灣,探索從16到21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描繪和想像這個島嶼國度,為它的外部與內部劃出政治的、族群的、文化的界線;島嶼上的人們又如何不斷突破和跨越界限,創造出多元而豐富的生活空間。     本書由臺史博

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訴說地圖與地圖背後的故事,透過歷史學與科學檢測等方式,除了介紹地圖的來龍去脈,更針對每張地圖的時代、人物或圖像細節,進行深入分析,從17世紀以前島嶼逐漸浮現的身影、各方人群的交織輪廓,到帝國殖民下的大製圖時代,與二戰結束至今的多元表述,讓我們對500年間的臺灣,有了不同焦距的觀看方式。     有些地圖帶我們進入城市、街區或特定空間的微觀細節;有的彷彿觀景窗,呈現出不同人群對峙形勢下的特殊視野,展現臺灣歷史舞臺上不同人群交會互動;有些地圖全力追求「精確」與「完整」,為現在的我們提供不少歷史細節,有些地圖卻不乏有虛幻之景的存在。隨著政治上的開放,更有些人使用地圖,傳達

自己的聲音與意見,見證了臺灣愈來愈寬廣與自由的未來道路。   ★隨書附贈縮小35%之〈十九世紀臺灣輿圖〉 & 縮小65%之〈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專業推薦     吳密察(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如果說人類數百年繪製地圖的歷史有何規律,那就是新地圖永遠來自舊地圖的組裝與拼貼。在這個意義上,這三十幅地圖不會只是讓人們發思古之幽情的「史料」;它們或許可為新的「臺灣們」得以誕生的沃土,而這些臺灣可化身為盛 開的花朵,歡

迎遠方的小王子回家。——洪廣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台灣威權時期的農地政體變遷

為了解決嘉南大圳功能的問題,作者彭思錦 這樣論述:

本研究立基於國家中心論的制度分析架構討論台灣威權政府時期的土地變遷過程。希望回答為何台灣會在1970年代農業生產退居經濟發展的次要角色時,為何政府還要通過農業發展條例、區域計畫法等被過往學者視為是限制農地他用的立法?為了回答前述問題,本文採用歷史社會學已變項為中心之方法,區分出行動者、理念、權力、反餽等四個變項,一方面作為制度分析中討論制度變遷如何可能的架構,另一方面討論當時主導台灣農地使用政策的行動者之間其對於制度的反餽、提出的理念以及其權力關係等,作為理解當時立法過程的分析架構。而本研究結果顯示,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省糧食局在台灣農地使用政策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土地

改革、糧食調查員等制度設計,其達成了以地綁糧,亦即透過掌握土地進而掌握糧食生產的方式,除了達成國民政府的糧食需求外,亦得以透過糧食外銷賺取外匯。不過到了1965年以後,由於省糧食局長期壓低糧價,使得農業生產出現了農民收入降低、農村勞動力流失等現象,使得農復會和部分農經學者開始批評省糧食局建立的糧食生產制度。而在同一時期,台灣稻米的主要外銷國家日本,其國內生產復甦和泰國、越南等地亦向日本銷售稻米的情形下,使得台灣稻米的外銷市場不在,亦讓省糧食局對於國民政府的重要性開始降低。也因此行政院於1969年時通過了檢討台灣糧食生產政策的決議,使得擔任省糧食局局長長達24年的李連春離任,省糧食局亦進行改組。

而其為以地綁糧目標所推動的各種政策亦被一一廢除。也因為如此,國民政府為了解決農民因農業生產困難而到城市謀求收入更高之工作的現象,而分別在1970年代通過農業發展條例、區域計畫法,在1980年代推動八萬農業大軍、農業健康保險、農地重劃條例等辦法,希望透過以地綁人的方式,將農民留在農村當中,不要大量湧入都市,造成都市問題。整體而言,本研究認為在1970年代初期的制度變革,其目的在於維繫社會穩定,進而穩定國民政府的統治。

家鄉、歸鄉、溫柔鄉:洛杉基選集

為了解決嘉南大圳功能的問題,作者馮忠鵬 這樣論述:

  「科技與人文」,猶記得當時我是這樣說的:「科技可以將一個女孩變得更漂亮,但人文可以將人變得更美麗、更有厚度。」在本書的文章裡,看到了美麗所散發出來的氣韻。   作者是學電機工程的,學理工的人往往給人一種高冷不容易親近的刻板印象,說起話就像科技一樣的單調枯燥乏味。   這本書裡,他用至情寫父母、寫親人,用白話文說科技、論應用,用敏銳觀察力評時事、談美國,用情感看兩岸、舔鄉愁,用柔情寫散文、懷舊往,甚至用他的系統整合能力,將經歷所見以理性與感性編織成精彩的短篇小說。看完這本書的稿子時,感覺到這本書就是作者一生多采多姿的寫照,可以說是他的傳記、他的感慨、他一生的情懷。

  作為一位科技或產業人用理性之筆來寫評論或談專業,是理所當然;但當那枝筆用來寫感情或情感,迸放出來的火花則是往往直接撞擊人心,令人為之震撼。作者成長於物資匱乏、局勢動盪不安的一代,對他寫的〈外省父親、本省母親〉、〈父親的背〉、〈母親的便當〉等,點點滴滴皆能感同身受,眼角不自覺爬上了洋蔥味。而讀到〈你所不知道的蔡衍明〉,描述馮父與蔡董之間的師生情誼,則讓人泫然欲涕,默默走到窗前,望著窗外在寒冬中盛開的蘭花,懷念起直到臨終前還要我前去見上最後一面的小學恩師。師生之間那種情同父子的情感是數千年中華文化裡不言不語的溫泉,有了這股源源不斷的水流匯入,中華文化得以更為璀璨。   除了小說、散文,最讓人

驚豔的則是眾多文章中夾帶的現代詩〈冰與火〉,赤裸裸的筆觸,談愛與情、命與運,如泣如訴,又似在撕肝裂肺的向生命吶喊,透露了科技人底層滾燙毫不掩飾的情感,讓人見識到渠不輕易示人的一面。   至於科技與產業,本書從談矽谷、台灣到兩岸合作,從電動車、電子商務、物聯網到聲控科技,從產業發展到變革,篇篇言之有物、鞭辟入裡,益見作者的涉獵廣泛、觀察入微。而其談美國,內容多所批判亦多省思,不禁想起陳之藩先生的《旅美小簡》、《在春風裡》。陳之藩先生亦是電機工程背景,專攻控制工程,其心裡同樣留著一片文學的園地,他的筆鋒處處帶著情感,流露出中國人的人文氣息,例如〈失根的蘭花〉、〈謝天〉、〈哲學家皇帝〉等,都是當年

學子耳熟能詳。作者與陳之藩先生相較,所學背景相近,但不同時代人寫不同文章,各具不同特色。   科技與人文,初看似本書裡的〈冰與火〉,彼此不相容。但最近半導體科技裡流行一個專有名詞「異質整合」,把不相干、性質互異的材料或元件整合在一起,大幅提升元件的性能與效益,促使下游產品創新突破應用領域。作為一位科技人,走進了人文的天地,期待繼續在文學創作方面將科技與人文深度融合,開創出另一嶄新的境界。      

作物耕作方式及灌溉方式調整對灌溉用水調配效能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嘉南大圳功能的問題,作者陳貞臻 這樣論述:

臺灣因受地形、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及極端氣候影響,致使灌溉用水調配及水資源利用常處捉襟見肘,今又面臨水稻生產過剩及糧食自給率不高之情境,如何藉由作物耕作方式與灌溉方式之調整,以有效提升農業灌溉用水調配效能及糧食自給率與農民經濟效益,實為灌溉用水管理與水資源規劃研究者刻不容緩之重要課題。  本研究以缺水最嚴重之曾文-烏山頭水庫灌區為研究區域,考量區域降雨特性、水稻產量、糧食自給率與土壤鹽化問題等因素,將曾文-烏山頭水庫灌區之雙期作田調整為單期作田、配合政策作物及經濟作物等不同耕作方式與灌溉方式調整之水稻種植期距調整、水稻全育期採用7日、10日輪灌及水稻抽穗開花期後採用7日、10日輪灌情境下,評析其

對灌溉用水效能、水稻生產量及糧食自給率之影響,以因應極端氣候衝擊與解決水稻生產過剩問題及提升糧食自給率,以紓緩嘉南地區春季缺水壓力,有效提升農業灌溉用水調配效能及糧食自給率。  研究結果顯示就節水效益而言,作物耕作方式調整以雙期作轉作為政策作物–玉米之節水率最高為80%,總節水量為39901萬噸,灌溉方式調整以一期作水稻種植日期調整至2月16日期作採10日輪灌之期作節水率最高為65%,期作節水量為16745萬噸,惟會有減產之現象,若考慮較不影響產量前提下之灌溉方式調整情境為一期作水稻種植日期調整至2月16日期作抽穗開花期後採7日輪灌之期作節水率為29%,期作節水量為7456萬噸;就經濟效益而言

,以雙期作轉作為經濟作物之經濟效益16834百萬元為最高,較原雙期作水稻高出約13207百萬元。若在考慮糧食安全(水稻維持一定產量即維持某一期作種植) 、節水及經濟效益綜合考量下,則以一期作水稻配合秋作經濟作物及春作經濟作物配合二期作水稻為最佳考量,節水率為35及45%,總節水量為17605及22170萬噸,經濟效益為10575及9919百萬元。本研究亦已建立不同作物耕作方式及灌溉方式調整情境下之配水計畫,可供未來嘉南管理處不同缺水環境下灌溉配水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