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綜合門診掛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童綜合門診掛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毅欣寫的 甲狀腺的生活練習題 和艾蜜莉‧雷諾茲的 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面對混亂失序,如何生活、戀愛,好好照顧自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外參》第73期: 真假暗殺 草木皆兵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鳥槍換炮的莆田系根據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台官方網站的信息,魏則西就診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第二醫院成立於2000年,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和木馬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成人教育研究所 李昭蓉所指導 黃美華的 高屏地區成人知覺美容醫學服務品質對其消費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 (2020),提出童綜合門診掛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美容醫學、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顧客忠誠度。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經營管理學系 蔡碩倉、吳天方所指導 黃正吉的 銀髮族的病歷特徵與健保支付之相關因素 (2019),提出因為有 銀髮族、病歷特徵、共病症、醫療支出的重點而找出了 童綜合門診掛號的解答。

最後網站「法拉利級病毒」全家掛病號酒精沒用稀釋漂白水才有用則補充:施勝桓說,諾羅病毒病例攀升已進半個月,每天看診案例都滿多,上周還有很多全家一起前往掛號看診的民眾,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大人、小孩不分年紀都可能得,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童綜合門診掛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甲狀腺的生活練習題

為了解決童綜合門診掛號的問題,作者林毅欣 這樣論述:

  我想練習與甲狀腺好好相處,   擺脫不舒服,從甲狀腺找回生活品質!   ★第一本甲狀腺疾病的生活陪伴書,陪伴你度過失眠、焦慮、疲倦的每一天。   ★多位醫師及相關領域人士聯合推薦!     情況一:「最近我總覺得莫名的疲憊,時不時心悸、手抖,體重還突然變輕了,是不是因為壓力太大了?」   情況二:「一向身體很好的我,發現最近連走樓梯都會喘,先生也說我皮膚變粗糙了、頭髮變得毛燥,難道是更年期提早來了?」   情況三:「媽媽已經七十歲了,老是在電視前打盹,同樣的事講了兩三遍還記不住,行動也愈來愈遲緩,是不是人家常說的失智症?」   你是否聽說親朋好友說過,那個誰誰誰因為讀書壓力大、熬夜,

得了甲狀腺亢進?或者,在某次聚會發現許久不見的朋友,突然間變胖、脖子有點腫大,不如以往看過的他?而詢問之後,才知道是甲狀腺惹得禍。這樣的疾病看似平常多見,但又感覺很陌生,只知道甲狀腺是在脖子上,卻不知道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疾病。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步調快,甲狀腺異常算是相當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誘發甲狀腺賀爾蒙失調的原因,除了工作壓力、外在環境以外,家族遺傳也是可能的因素之一。而甲狀腺不只會亢進,也可能是因為不足而造成莫名疲倦,另外也可能是因甲狀腺結節,而導致甲狀腺腫大。   其實甲狀腺對人體的運作有十足的影響,與身體的器官的成長、成熟、運作、優化有密切的關係,一旦有了異常,就會影響神

經系統、身體代謝及身體器官。很多患者會問說:「甲狀腺疾病能夠醫治嗎?」甲狀腺疾病的治療漫長而緩慢,平均療程約三個月到六個月,才能讓症狀穩定與減輕,而身體的內部機能更需要長時間來調整,不論是醫生、病患和家屬,都需要耐心配合。甚至有些屬於遺傳性自體免疫方面造成的甲狀腺疾病,只能做到控制病情,難以徹底根治。因此,患者需要練習如何與疾病共處,將甲狀腺疾病當成是生活的練習題。 本書特色   ★書中不免俗地先介紹有關甲狀腺的病理知識,包含構造、位置、疾病種類和易發族群等,進而探討各種甲狀腺異常的徵狀,同時以小故事舉例不同患者發生甲狀腺疾病的狀況,以輕鬆生活化的方式帶你瞭解甲狀腺疾病。   ★當患者確

診之後,醫生便會提供一些生活上應避免或應做到的事,本書整理了甲狀腺患者應注意的事項,包含飲食、作息及心態調整。儘管患病也不需要害怕恐懼,因為只要與它和平共處,仍然可以有機會好好生活。   ★甲狀腺疾病是個神祕的人體器官,影響範圍廣泛複雜,因此林醫師整理了長年下來大部分病患會有的問題,以病患的角度發問,再由醫師來解答,讓你對甲狀腺不再疑惑! 聯合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臺大醫學院副教授暨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理事/王治元   臺安醫院醫務副院長暨耳鼻喉科醫師/江裕群   前副總統/呂秀蓮   名攝影師/陳文彬   臺安醫院院長暨臺灣健康醫院學會理事長/黃暉庭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

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楊偉勛   臺北馬偕醫院前院長/詹錕鋙   金嗓歌后/葉璦菱   馬偕醫院甲狀腺外科醫師暨馬偕醫學院副教授/鄭世平   臺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   康聯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弘   宏恩綜合醫院內科暨家庭醫學科主任/譚健民   作者簡介 林毅欣   學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   現任   臺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曾任   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內科部總醫師與住院醫師   專長   甲狀腺、糖尿病等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相關疾病   推薦序──王治

元醫師/臺大副教授暨內分泌醫學會理事 推薦序──黃暉庭醫師/臺安醫院院長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你跟你的甲狀腺熟嗎? 甲狀腺到底有多重要? 甲狀腺的位置在哪裡? 甲狀腺有什麼功能? 越來越多人有甲狀腺疾病? 食鹽和甲狀腺的密切關係 你對甲狀腺疾患了解多少? 你是否屬於甲狀腺疾病易發族群? 該如何知檢測自己可能有甲狀腺的問題? 第二章 原來都是甲狀腺惹的禍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甲狀腺結節腫與甲狀腺癌 懷孕期間的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破壞性發炎 老年人的甲狀腺疾病 第三章 與甲狀腺的生活練習題 定期實現與醫師的約定 好好吃,也能好好生活 平心靜氣的生活之道 第四章 甲狀腺令

人好奇的秘密 該如何分辨是否為甲狀腺疾病? 罹患甲狀腺疾病跟遺傳有關係嗎? 若有甲狀腺疾病還可以懷孕嗎?會不會影響孩子? 是不是有甲狀腺疾病,看有沒有脖子粗、眼睛凸就知道了? 該怎麼治療甲狀腺疾病?吃藥還是開刀? 如何控制碘的攝取量?   自序 林毅欣(臺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二〇一七年底,帕斯頓出版社邀請我在醫學專業上能夠出一本適合大眾的書,經過一週的思索與資料檢索,赫然發現近十年來,線上介紹給大眾的甲狀腺疾病專書,都只是翻譯自歐美與日本作者的書目。再者,因為近來健檢的大眾化與「三一一日本福島核災」後,大眾對甲狀腺疾病的知識提升。我也常在診間被患者問到底能不能吃海

帶、海苔或海鹽,不厭其煩地替患者解釋報告當中,我發現大家的觀念,甚至許多醫師專家意見也不一。   於是乎我萌生了想撰寫一本臺灣本土,且適合大眾閱讀的「甲狀腺疾病」專書。因為甲狀腺疾病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又甲狀腺組織上有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故在女性患者偏多。甲狀腺疾病分成功能性疾病(機能亢進或低下)與結構性疾病(結節或腫瘤,甚至癌症)。   近年健檢也常會含括甲狀腺疾患的篩檢,臺灣由於全民健保的緣故,造就出一個就醫方便、便宜,甚至醫療品質也很不錯的環境。但往往患者人數過多,醫師很難能有充足的時間好好跟患者解釋清楚。   所以本書撰寫的目的是,希望患者若能先從醫生了解初步的診斷,再去翻閱本書的

相關章節,會對自身的疾病、治療方向與時間會有很大的益處。大致上的甲狀腺疾病都是不難處理的,但很多是需要患者與醫師配合及耐心。但願本書能幫助大家。 第一章    你跟你的甲狀腺熟嗎? 近年國人的「健康意識」與「病識感」普遍提升,來醫院求診的患者已不再是單純地以「求生救死」為目的,來「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掛號的大多是為了調整身體的細部功能,希望藉此改善生活品質,其中又以「甲狀腺」疾患為大宗。 甲狀腺到底有多重要? 為什麼甲狀腺會受到這麼多關注?依據多年「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專科門診經驗,甲狀腺出問題的患者佔掛號求診的患者約有20%,尤其「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民眾感受到輻射

線汙染增加的壓力,位於人體淺層的甲狀腺更是首當其衝;再加上國內高階健康檢查盛行,使得有甲狀腺病變疑慮與家族遺傳因子的民眾浮出檯面,尋求專科醫師的檢查與診斷。 甲狀腺到底有多重要?簡單說甲狀腺就像一座工廠,專門攝取食物中的「碘」以合成身體所需的甲狀腺素。甲狀腺素對懷孕後期的胎兒與新生兒的腦、肺、心臟與腸的成熟有關鍵性影響,若是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會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損傷;學齡兒童若出現過動症狀,大多直接去看身心科或過動門診。但曾有案例顯示一名小一學童檢查後雖有過動但並非典型症狀,懷疑是甲狀腺機能亢進遂轉診到我這邊,確診是甲狀腺機能亢進,而且他是隔代遺傳,因為阿嬤也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小朋友經過半年治療

,不僅行為恢復正常,成績也大為進步,一年後進入美術資優班就讀,生活與學習品質大大提升。 青少年「轉大人」的骨骼發育與生殖器官成熟,也都和甲狀腺素有密切關係,若是分泌不足會長不高,不過只要儘早治療就可以恢復正常;婦女準備接受人工受孕前,醫師也要檢視其甲狀腺功能是否良好;而當老人家發生記憶衰退等症狀時,家人大多會去腦神經內科看診,其實很可能是長期甲狀腺機能低下惹的禍,導致「工廠」運作不順,只要適時給予治療,老人家就會奇蹟似地「變聰明」喔! ‧健康意識VS. 病識感 健康意識 1.看電視、報章雜誌報導,某地發生重大事件導致某種疾病大爆發。例:311核災讓國人驚覺甲狀腺健康的重要。 2.親朋好友聊到周

遭熟識的人罹患某病住院開刀或離世,讓自己警覺應注意該器官、臟器之變化。

高屏地區成人知覺美容醫學服務品質對其消費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童綜合門診掛號的問題,作者黃美華 這樣論述:

摘要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平均月收入、最高學歷、個人職業別、個人職位別)之消費者在醫療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的差異,以及醫療服務品質分別對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的影響關係,與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的影響。經以高雄市及屏東縣(市)地區年滿二十歲以上具有醫學美容經驗之消費者做為研究對象,並且區分為前測與正式施測兩個階段。正式施測階段,透過網路群組總計發送500 份電子問卷,回收282 份問卷剃除無效問卷10 份,有效問卷共計272 份,有效回收率54.4%。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背景變項消費者在醫療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各自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而不同「平均

月收入、個人職業別」者在醫療服務品質各構面、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均無顯著差異;其次,透過階層迴歸分析結果顯示醫療服務品質構面各變項(醫療環境設施、服務態度、服務結果)對顧客滿意度具有正向顯著影響關係;同樣醫療服務品質構面各變項(醫療環境設施、等候時間、服務結果)對於顧客忠誠度亦具有正向顯著影響關係,而顧客滿意度也同樣顯示出對顧客忠誠度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最後,醫美企業經營實務上縱有千方百計,建議業者在經營實務上對消費者進行服務之前,應該了解顧客需求,進一步考慮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是否足以因應各種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策略布局。

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面對混亂失序,如何生活、戀愛,好好照顧自己

為了解決童綜合門診掛號的問題,作者艾蜜莉‧雷諾茲 這樣論述:

  我走過狂躁抑鬱,崩潰自毀,   曾以為自己沒有未來,不值得被愛。   現在,讓我為你的雨天撐傘。   ★最誠實慘痛的告白   ★最暖心實用的陪伴      ※附台灣版求助專線與網站資源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任何有類似經驗的人,或任何經驗完全與我不同的人,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問題,或至少得到一些啟發,知道該如何有效地面對。我希望他們可以避開我曾犯下的一些致命錯誤,或最起碼感覺好一點,因為不是只有他們會在談戀愛時不小心說漏了嘴,或鬱症發作時活像隻亂翻垃圾的浣熊。——艾蜜莉.雷諾茲      我曾是不快樂的青少年,十三歲開始自殘而後企圖自殺。大學時期,我是抑鬱又狂躁的怪咖。我不

知該如何面對繽紛多彩的大學社交環境,只剩下一團混亂的人際挫敗。我日夜顛倒、在網上一日發數百則貼文,甚至傷害自己。我的失序行徑讓旁人退避三舍,還在背後稱我「瘋女人」。歷經幾番休學,我才斷斷續續完成學業。鬱期時,我酗酒自殘,蓬頭垢面,在床底囤積幾十支酒瓶,穿著幾天沒洗的衣服去上班;躁期時,我徹夜不睡,到處發表不知所云的高論。我忽視了心理警訊,糟蹋別人的好意,摧毀我的生活與一切情誼,我以為我會一直瘋下去。   這是我跌跌撞撞、有點糗也有點好笑的經歷。我想寫給正走在復原之途、或是正陪伴親友同行的你,這段路途有笑有淚、有晴也有雨,希望這些實用的指南與建議,能幫助你走得更平穩,更能好好照顧自己。   

  ●好好照顧自己   15個振作的方法+9個進階自我照護+設定SMART目標=維持穩定狀態      ●看醫生   診斷不是貼標籤,別讓診斷結果成為你的束縛。      ●復原之路   我的服藥與心理治療經驗,耐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談戀愛   面對伴侶,誠實為上,給對方選擇的機會。      ●陪伴有精神疾病的伴侶   千萬別說:「為什麼你不去看醫生/不去跑步/不吃得營養一點?」      ●避免自殘   緩和想傷害自己的衝動,轉移注意力。      ●因應復發   復發不會抵銷你曾付出的努力,留意觸發因子,擬定應變計畫。      讀者五顆星推薦      ★★★★★這本

書提出很實用的觀點,也附上許多細節,因此更有助益。我願意推薦給所有我抓狂及沒抓狂的朋友。      ★★★★★真實道出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知道別人也跟自己擁有相同的經驗才不感孤單。本書提供的建議不管對精神疾病患者或親友都很實用。我極力推薦給深受心理問題所苦的朋友或其家人朋友。      ★★★★★讀了本書會覺得:我應該會沒事的,畢竟每個人也都在掙扎。      ★★★★★就像有人跑進我的腦而且把我的想法全部寫出來,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很令人安心。作者很巧妙地不讓讀者覺得太孤單,但給予建議時又會以平起平坐的方式。如果你或你的朋友正面臨心理問題,買了吧!!!      ★★★★★非常寫實也非常有趣。推

薦給正在與精神疾病奮戰的人,或是有所愛之人正在與精神疾病奮戰。      ★★★★★我相信這本書能幫助曾經或現在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包括我。這本書如實呈現精神疾病的發作情況,而且憂鬱的週期發作時有時候的確很討厭。      ★★★★★我買了三本要送朋友,但最後我一本都捨不得給!    名人推薦        許欣偉(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校訂、導讀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   一致推薦 作者簡介     艾蜜莉.雷諾茲(Emily Reynolds)   自由撰稿人,定居倫敦。寫作主題包括心理 健康、科技、自然科學與性別的專題報導與評論,亦涉獵

音樂、交友、兩性等類別。曾任職《連線》(WIRED)雜誌一年,主要撰寫新聞與專題,作品也散見《紐約雜誌》(NY Magazine)、《衛報》(Guardian)、《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新政治家》(New Statesment)、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等。建立以實用自我照護為目標的推特帳號「@everydaycarebot」,自動推播如何與心理疾病共處的實用建議。二○一六年,為女性之聲(Words by Women Awards)共同創辦人,為英國唯一授予女性記者的獎項。 譯者簡介     婁美蓮   台中人,喜歡優游文字、喜歡學習語言、喜

歡涉獵新知,所以始終熱愛翻譯這個工作。英文譯作有《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察沃的食人魔》、《走進西藏聖山》、《鏡頭背後的勇者》、《旅行,教孩子學會勇敢》等;日文譯作則有《惡意》、《白色巨塔》、《米樂的囚犯》、《黃色大象》、《活屍之死》、《Another》、《味的散步》等。   引言 1.看醫生 2.自我照護 3.談戀愛 4.求學 5.自殘與自殺 7.家人和朋友 8.網際網路 9.復原與復發 附錄:相關資訊與求助管道 ※ 附台灣版求助專線與網站資源 致謝   推薦序01 心理不舒服,誰能告訴我該怎麼辦?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美國情境行為科學協會專業會員*)   

  「心理師,你知道嗎?」坐在對面的個案,猶疑著是否要繼續說。      「你說,我在聽。」      「其實,在走進治療所之前,我已經在樓下門口徘徊了好幾次……」      雖然物質進步、文明逐漸進展,我們擁有更好的醫療技術來處理身體的各種疾病。但唯獨「精神疾患」這塊,多數民眾的觀念其實還停留在古早時代。從新聞報導到日常用語,都可見到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      研究顯示,心理疾病其實是非常常見的。只是,就像感冒一樣有輕、有重,不是所有心理困擾都要就醫才會好。但是,確實有一定比例的心理困擾需要專業協助。      心理疾病常受到不平等的對待。牙痛看牙醫?「嗯,合理。」感冒看家醫?「也

合理。」心痛看心理師?「有這麼嚴重嗎?睡個覺就好啦!」、「那不是給瘋子看的嗎?」正是這種對心理困擾、精神疾病的錯誤觀念,使得身心科、心理諮商蒙受了不少「委屈」,也讓民眾就診前的心理壓力倍增。      這狀況其實不太妙。事實上,在心理「困擾」發展為「疾病」的過程,若能及早接受協助,反而能大幅避免發病或惡化的可能。心理健康就跟身體健康一樣,預防勝於治療。除了治療疾病之外,歐美國家也將心理諮商視為一種「預防保健」,甚至更積極的視為「人生教練」。幫助一個人把自己的人生從八十分進步到九十分。      汙名化使得精神疾病變成不適合開誠布公討論的話題,也阻礙了正確知識的傳播。患者共有的心聲常是:「為什麼

沒有人可以早點告訴我這些事?」對此困境,身為躁鬱症患者的作者也有同感。「未被診斷、自我(用錯誤的方式)治療、誤診、接受正確治療、恢復、復發、慢慢穩定」。作者詼諧又直率地,大方秀著自己跌跌撞撞換來的傷口,告訴大家如何讓這條走得順一點。      讀著這些故事,過來人或許會感動地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比方說,知道自己罹患精神疾病,感受其實非常複雜。一方面,對於內心之痛,我們終於找到一種解釋,這是種解脫。但同時,我們又會想極力擺脫這個標籤,深怕標籤之下自己的本質逐漸消失,這是種恐懼。被這兩股力量拉扯著,常使人處於認同的矛盾之中。      又或者是對症狀進行赤裸又殘酷的自我剖析,無論我們是否曾有相同經

歷,都更能同理身心失衡的感覺。透過這些自述,「食不下嚥」從一句成語、一個症狀,變成了一段故事。未來,面對心頭的不舒服時,我們不會只一味追問:「你為何明知傷肝卻還是酗酒?」、「你為什麼要自殘?」。讀過本書後我們會知道,症況只是一種表層,底下還有很多故事沒有被聽見。      心頭不適,其實是有方法可以面對與處理的。作者用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妥善照料後,這些苦不必然會使人走上自我毀滅之路。反而能引領我們走上另一條自我探索的路——一條雖然辛苦,卻能讓我們看見獨特人生風景的路。      此時或者過去,無論處在心理苦痛中的人,是自己還是親友。在這段孤單的路上,我們都盡力了。除了練習好好照顧自己的起居、

閱讀正確的資訊之外(本書針對這兩點,恰好提供了非常多具體的作法與示範),請不吝於透過專業協助陪你找到力量,走過那段最辛苦的路。也請別讓社會不成熟的刻板印象,阻礙你去做你覺得為自己好的、重要的事。別擔心、別害怕、別再徘徊,請讓我們有機會聽聽你的故事。      「精神疾病依舊不能阻止我做我想做的事」。作者所言不假,本書即是見證。期望本書的出版,能讓大眾對心理疾病有更多正確的認識,讓不必要的汙名化可以慢慢被破除。更期望作者的故事,能鼓勵更多深受心理苦痛的朋友們,耐心自我照護,必要時勇敢協尋專業幫助。深信在未來某天,走過心頭的苦痛時,我們也能跟作者一樣,完成那些我們真心想做的事。      *本文作

者現任職初色心理治療所。專長為心理評估、心理治療。經營有臉書:心理師想跟你說、心理學部落格:心理師的口袋。    推薦序02    如何與病共存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這是一本獨特的情感性疾患病人自助手冊。作者將自身經驗系統化,回溯如何將青少年時期開始的劇烈情緒起伏,及其伴隨著斷裂生活,納入精神疾病的概念,以及種種與病共存的「撇步」。      不同於專業人士撰寫的類似書籍,作者將談戀愛、受教育,人際關係(家人與朋友),以及網際網路使用專章處理,使本書更生活化,更貼近病人與家屬的需求。我相信不只是舊稱躁鬱症的情感性疾患病人讀來有感,其他精神疾病患者讀了,也能收觸類旁通之效。 引

言   被診斷罹患了躁鬱症,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刻。談戀愛、畢業、姪子出世……這些風花雪月的小事兒,跟「你罹患了第一期躁鬱症(biploar 1 disorder)」這句話相比,根本不算什麼。遇到真命天子?沒什麼大不了。把學士帽丟到半空中,代表你終於從三年的勤奮向學解脫了?隨便啦!當你坐在昏暗、單調的小房間裡,聽著精神科醫師對你說:「沒錯,你確實罹患了慢性心理疾病。」時,那些再也不重要。   我知道我的語氣不太莊重,但我一點都不誇張。說到我的確診之路,的確是條漫漫長路。我經常坐在簡陋的候診室裡一耗就是好幾個小時。從我第一次發病開始,我花了十年的時間──十年,跟精神科醫生、家庭醫師(GP),

還有兩光的心理諮詢師打交道;十年的誤診和吃錯藥讓我生病、發胖,甚至病情加重。我可以像小朋友背九九乘法那樣,把我吃過的藥名如數家珍地背給你聽──「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SSRI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三環類抗抑鬱藥(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非典型抗精神病劑(atypical antipsychotics)」等等;還有被誤診的那些病名,什麼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啦、邊緣型人格障礙症(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啦 ,以及模擬兩可的「你應該過幾個禮拜就會好了。」我接受、否認,然後終

於接受「自己的心理健康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那感覺就像是參加鐵人三項或超級馬拉松,或入圍了歌唱選秀節目,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所以,即使有點後知後覺或事後諸葛,但那天當我被確診時,我真的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   ***   第一次心理出現問題是在我十三、四歲的時候。它們毫無預警,說來就來,我根本搞不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或自己到底有什麼感覺。我只記得大部分時間我都懶洋洋的,精神無法集中,對學校課業或班上同學興趣缺缺。後來我開始暈眩,它發作的如此頻繁,彷彿我的靈魂游離於肉體之外,感覺非常不真實(我後來才知道這在臨床上叫解離狀態——試圖讓自己的意識和造成壓力的環境分開)。坐校車回家的路上,我會呆呆地

望著窗外的房子和商店從眼前閃過,卻沒辦法把這些影像跟「自我」產生任何的連結。      此外,我感覺到極度的悲傷;我變得嗜睡,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唯一能讓我活過來的事就是自殘。我會偷偷在家裡或趁學校午休的時候,躲在廁所裡做些不好的事。      我那時沒想到自己有可能是病了。我完全沒有這樣的念頭。      之所以如此,我想部分原因在於憂鬱症或躁鬱症的許多症狀,都跟青少年的人格特質很像。差別在於嚴重的程度和時間的長短。只是身為一個十四歲的羞澀青少年,你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跟別人講述你的感覺。在維基百科上瀏覽介紹沙特(Sartre)的文章,把我的不舒服看成是深奧的存在主義哲學,也完全沒有幫助

。天曉得,那種窒息的恐怖感覺並非出於我個人的選擇;這不是我要的人格特質或生活方式,而是影響我人生甚鉅的疾病。      沒有用。我依然非常沮喪。      十年後,在我鬱症發作最嚴重的時候,我終於確診了。歷經跟男朋友的慘烈分手後,我先是哭了好幾天,然後就演變成幾個星期都沒辦法下床。最後的幾個月我簡直是一灘爛泥。我不吃不喝,不見任何人,我啥事都不做,只睡覺和哭泣。我哭得太兇,導致我的身體再也擠不出一滴眼淚。我持續服藥了快一年,才有辦法重新哭泣(順道一提,最後我是怎麼走出來的?靠的是一則狗食廣告。雖然這跟我期待的大卡司、大製作不一樣,但你知道的,無魚蝦也好)。      終於,我再也不在意被男朋友

甩了,而我了解到我的愛哭、嗜睡、沒有食欲——不知道哪天會鼓足勇氣跑去給巴士撞?是因為我真的病得很重。老實說,那感覺糟透了,被分手竟然成為我人生唯一關注的事。如果沒有它,不知我會變成怎樣?      你可能以為知道自己病了會讓事情容易許多?而我確實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模式:覺得心情很糟,看醫生,吃藥,等噁心的感覺過去,磨牙,恢復正常。不過,這次的發作比以往都還要嚴重;隱藏在我身體裡的某個怪物拚命想要出來,我根本控制不了它。      我真的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不過,就在它突然竄出的那天,我迫切感受到自己應該要馬上去找醫生。我確實做了。我跑去住家附近的診所,掛了以前我從沒看過的醫生的號。我很焦慮,不過

在醫生的眼裡,我就跟一般的病人沒什麼兩樣。當我告訴她我有自殺傾向時,她直接當作沒聽到,只是問我:「妳為什麼悲傷?」擺在桌上的厚厚一疊病歷,她連看都不看一眼。我告訴她我沒有為什麼悲傷——我就是病了。可她卻繼續追問:肯定會有什麼原因。她每問一個問題,我脆弱的信心就愈是瓦解崩潰。診療到一半,我終於忍不住建議她,請她確實看過我的病歷後,就知道我所言不假,而她竟然反問我要不要試著戒菸?最後,她把我送出診間,並告訴我說兩個禮拜內如果還想要自殺的話,再回來找她。她好像沒有想到,如果兩個禮拜內我不再試圖自殺,可能是因為我已經死了。      看來地方的心理衛生信託制度對我一點幫助也沒有;我需要轉診或住院治療,

可偏偏我兩項資格都不符。在醫院,我拿到一張匿名戒酒會(Alcoholics Anonymous)的傳單和一小包面紙。這讓我覺得,醫院唯一勝過診所的地方,就是它們的紙張消耗量比較大。      我感到挫敗;崩潰、渺小且挫敗。就像是溺水的人,我拚命想抓住什麼,就算是一根稻草都好,然而,一切是如此徒勞。我感到無比絕望,焦躁不安地想做點什麼,即使我並不確定那是什麼。我必須不斷努力,才能從床舖走到浴室;現在,我好不容易拖著腳步走進了醫院,卻得到其實我並沒有那麼嚴重的答案。      幸好我少走了一大段冤枉路,想辦法看到了一位私人開業的精神科醫生,他願意花時間聽我講述我的病情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在某種程度上,我已經確定自己得的是躁鬱症,當我躁症發作,只要跟我相處超過五分鐘的人,馬上就能明白這一點。有某個朋友告訴我,我們第一次見面我就連珠炮似地轟炸了他二十分鐘,完全不讓他有插嘴的餘地。後來才知道原來我好死不死地碰到了前男友。我也曾好幾次讓自己背負幾千英鎊的債務,千里迢迢搬了兩次家,一口氣註冊、選修了三種學位課程,後來勉強修完了一個。      截至目前為止,我都把焦點擺在鬱症發作的時候。青少年時期我就是莫里西的粉絲,而自殘這件事對追尋自我定位的孩子來說,好像蠻正常的,我完全沒想到自己的躁症已經很嚴重。我自以為躁症發作時的我「才是真正的我」。這樣說可能有點誇張,不過,比起鬱期時的髒亂邋遢

,至少躁期的我比較像個人樣。我從來就不覺得躁症是個問題,因為它太有趣了——我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能言善道,口才好得不得了,而且我覺得自己性感極了,簡直就是萬人迷。      一直到我搬到倫敦自己住,我才發現躁症對我的生活影響有多大;我不管情緒或行為都非常衝動,那嚇壞、甚至趕跑了我的一票好友。我手頭很緊,不過我沒有助學貸款,也沒有窮到要向父母伸手的地步。我有一個全職的工作和排得滿滿、最多一個禮拜六天的約會行程表。我不再需要那麼多的睡眠,卻還是累到不行。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出現問題,也許真正左右我心智的不是提不起精神的抑鬱,而是一直靜不下來的狂躁?      從我青春期第一次發病,到最後確診為杜

鵑窩的成員之一,這段期間,心理健康對我生活的各個面向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我的教育、工作、家庭生活、性生活、自我定位——所有某人藉此跟世界產生連結的東西,全部被摧毀殆盡。我有切身之痛,知道千萬不要在你生病的時候跟男朋友約會,知道要如何(或不要)跟你的同事討論你的病情,如何挨過痛苦的療程和諮商。我希望有人能事先告訴我,希望我沒有因為無力處理躁鬱症帶給我的阻礙,而失去了那麼多友誼、親密關係和工作機會。      於是,這本書誕生了。在我一路走來披荊斬棘時,從來沒有類似的東西可以指引我。如果有的話該有多好!所以我決定自己寫一本。說真格的,我也曾讀過一堆心理勵志書。不過,當你連洗個澡都沒辦法時,一本告

訴你如何「專注在成功上」,如何「向宇宙下訂單」的書,根本是個屁。我只想懇求上帝:「拜託,讓我不要生病。讓我能像正常人一樣洗頭。」      談論心理健康的書有一大堆,但卻從未引起我的共鳴,或和我的經驗相呼應。有的悲慘回憶錄刻意美化精神疾病造成的性濫交,瘋狂且自戀地建議「透過愛可以得到救贖」;更有一堆冷冰冰剖析病情的臨床研究報告。從來沒有一本書可以讓我「藉由作者的經驗,確認自己的病情」,讓我「覺得沒那麼孤單」,讓我「可以把它誠懇且有效的建議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上」。為了彌補這樣的缺憾,這本書誕生了。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任何有類似經驗的人,或任何經驗完全與我不同的人,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問

題,或至少得到一些啟發,知道該如何有效地面對。我希望他們可以避開我曾犯下的一些致命錯誤,或最起碼感覺好一點,因為不是只有他們會在談戀愛時不小心說漏了嘴,或鬱症發作時活像隻亂翻垃圾的浣熊。      至於,那些心理健康的人,我希望這本書能讓他們有一點概念,知道罹患慢性精神疾病大概是什麼情形,打破一些迷思,提供一個參考架構,讓那些有可能發病的人能夠有所依據。      這本書可能很悲傷,甚至很殘忍。我們將探討自殘、自殺、吸毒等許多負面事情,你也許會讀不下去,特別是當你有類似經驗時。書中所有章節的標題都開宗明義地寫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你真的覺得某個主題讓你不舒服,不妨先跳過。它也可能粗鄙不堪,不過,

這就是精神疾病的真相,但它也可能令你大笑。裡面有很多指引和量表,所以應該蠻實用的,不過,我可不想叫它什麼心理勵志書,因為心理勵志書全是陳腔濫調,一點幫助也沒有,我衷心希望這本書能讓你舒服一點,得到力量,或至少感到沒那麼孤單。         2.自我照護      自我照護的急救方:十五個讓你振作起來的方法      你感覺自己一團糟。你現在的狀況真的很不好。所以,你要怎麼辦呢?以下便是最基本的自我照護方法,旨在照護身體的感覺與生命的安全。執行起來非常簡單,卻很重要。話說,只要能讓你覺得好一點(或至少沒那麼糟)的方法都很重要,而且,最要緊的是,它們肯定有效。      •拉開窗簾      每

次這樣做,都會讓我忍不住想像蛇一樣,對著太陽發出嘶嘶的恫嚇聲,不過,過一會兒就好了,我感覺自己比較像個人了。進階版,如果你的窗台非常凌亂,趁這個機會收拾一下;進進階版,不妨把窗戶也打開。      •呼吸新鮮空氣      能到戶外是最理想的狀態,即使只有五到十分鐘都不嫌少。不過,如果你做不到,那也沒有關係,只需把窗戶打開就好。呼吸新鮮空氣會讓你覺得舒服一點,它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讓你的家、你的臥室變得比較好聞或清新一點。      有辦法真的走出去當然最好,就算你的裝扮(套頭毛衣配睡褲,加上外套和圍巾)非常詭異、引人側目也沒有關係。不行的話,就坐在窗戶旁,做幾個深呼吸吧,想像再過不久你的房

間聞起來就不那麼像垃圾場了,為自己歡呼一下。      •淋浴或泡澡      一堆自我照護的指南告訴你,當你在淋浴或泡澡的時候,可以順便冥想一下。去感受水打在皮膚上的觸感;用心嗅取肥皂的香味。這樣做會讓人放鬆,但對我而言,最大的愉悅來自於我終於可以不用像垃圾一樣臭的事實上。      如果可以,洗個泡泡浴,用好一點的沐浴乳。你大可不計成本,把你喜歡的都買回來,那肯定很爽,但便宜也是有好貨的。LUSH便是我的愛牌;我浴室的籃子裡隨時擺放著他們家的沐浴球和泡泡浴錠,方便緊急時取用。它們非常好聞,洗完後皮膚還會滑滑的。你可以泡上一、兩個小時,泡到皮膚發皺,或是邊泡邊用筆電看沒有營養的電視節目。至少

,能幫你撐過難挨的一個小時;說不定被溫暖的熱水包覆時,你甚至會產生前所未有的愉悅感呢。      •洗臉      不需太費事——就普通肥皂、洗面乳和熱水就行。再次強調,如果你有能力購買奢侈品的話當然很好,但終究只是要把臉上的髒汙洗掉而已。      如果你習慣化妝,卻在鬱症發作時沒辦法卸妝,建議你一定要這樣做。你會看起來比較清爽,即使你本人並無自覺。      •把衣服穿上      我習慣裸睡,所以這句話對我而言,真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但如果你的居家打扮一向是睡衣,不必覺得你一定要穿得多正式。只需把「睡覺穿的睡衣「改成」稍微乾淨一點的居家服「即可,或是換上一件舊T恤也行。總之把衣服換了。我

也不知道這樣做為什麼有用,但真的有用。好幾個獨居的人在我寫這本書的時候跟我交換過意見,他們告訴我,鬱症發作時他們每天會強迫自己換衣服,所以真的有效。      如果你預先幫自己買來一堆便宜卻非常舒適的睡衣(花個五英鎊到鬧區的商店就可買到),效果會更好。所以,不妨一次採購個三、四套,這意味著你隨時都有柔軟舒適的衣服穿。當朋友覺得很沮喪的時候,我喜歡送他們睡衣:乾淨、柔軟、寬鬆的衣物可以讓身體的不適、痛苦變得比較容易忍受。      •喝一杯水      耐人尋味的事實:據說脫水的許多症狀都跟焦慮或憂鬱症發作時很像。你可能已經經歷頭昏眼花、天旋地轉、全身無力、心跳加速的情形,這些都會讓暈眩加重或引

發暈眩本身。喝一些水吧!雖然,它不會讓你就此脫離地獄,但至少它可以減輕一些服藥的副作用。多喝水有數不盡的好處,它可以抵銷憂鬱症發作時的身體不適。我還發現多喝水是讓皮膚變好的關鍵。是啦,過了二十五歲你還是會長斑——我臉上也有斑,但至少它讓我覺得自己沒那麼骯髒醜陋,像一坨爛泥。附帶說明,多喝水意味著會多上廁所,所以,即使你一整天都躺在床上,為了上廁所,你還是不得不爬起來一下。棒透了!對吧?      •伸展      這件事最棒的地方在於你不需要起床就可以做,是說如果你沒辦法起床或不想起床。有很多瑜珈的伸展動作可以讓你躺在床上/穿著睡衣進行,試著上網去找一下。對我而言,把身體整個撐開來——包括手腳

——有助於讓我清醒一點,變得比較有活力,同時也提醒了我:現在攤在這裡的一團肥肉,我這無用的身體,還有辦法挪動,還能感覺到自由和喜悅。      •列一張待辦事項清單      清單的內容不需太複雜,也不需太具挑戰性。只要想成比例行公事清單再難一點就可以了。想想生活中有那些事是需要優先處理——比如說,幾點鐘之前起床,洗個澡,換上乾淨的衣服——把這些事寫進你的清單裡。即便你完成的事非常少,也非常簡單,完成後把它們劃掉,會讓你覺得自己有生產力又積極。把微不足道、看似不重要的小事放進待辦事項清單,是我為我的心理健康做的最棒的一件事;也許我沒辦法出去跑步,但我總能回個信吧?耶,我又完成一件事了;我覺得自

己總算比較像個有行為能力的人了。      別擔心你把標準訂的太低,也別擔心如果你沒辦法做到要怎麼辦。這個表隨時可以修正,也沒有時間限制,所以,就算你只完成一項或沒有半項,都不需要恐慌。列出一張表本身就是項成就了,畢竟你已經完成了一件事,對吧?      •整理眼前的環境      「房子收拾乾淨,心靈自然整齊乾淨。」(tidy house,tidy mind)我最討厭聽人說這句,因為它一再提醒我,我是多麼混亂的一個人。即便如此,我不得不同意這句話確實有些道理。      當我試著整理一下環境時,呃,我不是指把抽屜、衣櫃裡的東西全部翻出來整理了,也不是指洗洗刷刷好幾個小時,我指的是稍微清理一下

床頭櫃,把窗台上的東西拿走,把塞在床底下的衣物撈出來,把躺在地板上的衣服掛兩、三件起來,把垃圾桶拿出去。就算你只是整理一下垃圾,比方說,把它們集中成一堆,你都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你正在為未來的你(如你所知,到時他肯定沒那麼沮喪)鋪路,讓日後整理起來會比較容易。      在我把囤積了五十支的酒瓶丟了五、六支後,我覺得自己的神智似乎清醒了一些,即使這樣做,僅是巨大工程的一小步驟。這讓我了解到打掃的任務,乃至於憂鬱這個障礙,是可以克服的。我的家還是一團糟,但至少有了些許的改善。這樣做真的有效,雖不致令我士氣大振,從此改頭換面,卻帶給了我一線希望。         3.談戀愛      伴侶有精神

病時該怎麼辦      絕對別向有精神疾病的伴侶說出這樣的話把事情搞砸很簡單。說錯話?很簡單。開不該開的玩笑,吵架時的氣話,拿他和前任比較……你能惹毛對方的方法多的是。特別是當你的伴侶有精神疾病,這爛攤子絕對會讓你不知該如何收拾。      不過,不用怕!我這不就來拯救你了嘛。雖然我沒辦法告訴你一定要說什麼——你也知道,一樣米養百種人,每個人想聽的情話都不一樣;卻可以告訴你,絕對不要說什麼。以下這些話,打死都不能講。      「難道我不能讓你快樂嗎?」      我的很多段感情都曾令我快樂;他們讓我笑,想辦法逗我開心,他們可會耍寶了。      但是,令人驚訝的是,我的精神疾病並沒有因此而痊

癒。我還是會沮喪,我還是會胡思亂想,我還是會產生幻聽。只因為我不是活在浪漫喜劇的復古場景,會突然有個大叔或會仙法的女士跳出來,幫我把所有問題給解決了。      質問某人你是否能讓他快樂,無異於把他們的心理問題攬在自己身上。你彷彿在說:「我倆是那麼契合,相處起來也很融洽,為什麼你還是感到悲傷?」或許你真的不懂。其實我也不懂,老兄。我也很困擾,為什麼我有工作、有伴侶、有一票死忠的好朋友,卻還是三不五時地被絕望毀了。這讓我有罪惡感,讓我覺得自己不知足。所以,別再火上澆油了。你可不可以改問:「我該怎樣做才能讓你比較好過?」或許你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又或許你會得到啟示,知道可以提供那些實質的幫助照護

精神病患,或讀一讀自我照護那一章。      「為什麼你不去看醫生/不去跑步/不吃得營養一點?」諸如此類,沒有建樹、自以為是的廢話。      我知道,你這麼說全是出於好意。我也知道,只要跟別人提到精神疾病,就會重複聽到同樣的話。你男友的姐姐自從分手後就去上了皮拉提斯課,你女朋友的媽媽告訴她你應該試試看針灸治療。今天如果你是工作不順心或是想要培養新的興趣,這些好心的建議或許有用。但你不是,你是憂鬱症發作。      聽到陌生人講這番話會讓人很火大,不過,他們不認識你,所以,大可左耳進、右耳出,全當他們放屁。但如果這番話是出於你所愛的人的口中,那殺傷力可就他馬的大了。因為,這意味著:「你不夠努力

。」或「明明還有很多事你可以做的。」而就算這些話是出於好意(大多是),對你們的感情也完全沒有幫助。如果你真的想幫你的伴侶做點什麼,就去把碗洗起來吧。多出點生活費,給他一個擁抱,請他吃頓好的。但,千萬別叫他們出去跑什麼步。      「我是不是做錯了?」      這句話跟「難道我不能讓你快樂嗎?」有異曲同工之妙(見前項)。問某人你是否做錯,毫無助益。當然,如果你講了什麼尖酸刻薄的話,或是他們要你做什麼而你沒有做到,或是忘了餵貓什麼的,那他們的情緒低落可能就是你的錯了。然而,他們的精神疾病可能來自遺傳、基因突變、腦部功能失調和生活經歷,原因錯綜複雜,根本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也許,你可以問他「有什

麼事特別讓你困擾」,而不是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因為真的不是你的錯。      「我們都有悲傷/焦慮/激動的時候。」      這是真的。我們的確如此。多數人在準備考試或考駕照時都會覺得緊張,有時甚至是沒來由的焦慮。但多數人一個禮拜有好幾天下得了床,他們的悲傷也沒有那麼病態。並不是所有人光想到要搭火車或參加舞會就會換氣過度、呼吸困難。      就人類正常的情緒反應而言,一般人跟精神疾病患者大不相同。也許你覺得表示同情(同理他們所經歷的)有用,但除非你也是精神疾病患者,否則一點用也沒有。可能問他們覺得怎樣還比較好吧?讓他們講講自己的心路歷程和行為動機。傾聽,而不是把你的經驗強行推銷給他們,否則只

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當你精神生病時跟其他人交往,會讓對方辛苦,當然,你也會很辛苦。你心裡會浮      現一種揮之不去的想法,覺得自己不可愛、天生有缺陷什麼的。其他人都活得好好的,      不會沒事疑神疑鬼、緊張兮兮、傷心到快要死掉——為什麼偏偏是我?當然,這樣講不      盡公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要處理。你不是他,你怎麼知道人家沒有煩惱?      而這也是為何我向前男友隱瞞自己病情的原因。我煮飯、我打掃,苦心塑造自己是個居家好女人的形象,讓看到我Instagram照片的一票好友全嚇傻了。我在扮演正常人,並希望有一天演著演著就像真的了。      我的病也讓我把別人推開——

我害怕如果讓他們進來,他們會發現在我那平易近人、活潑外向的外表下是個扭曲破碎的靈魂。我就好像俄羅斯娃娃,剝開一層一層的外表,裡面的樣子只會愈來越醜陋。我為什麼要讓別人看到這一面?我為什麼要讓他們看到真正的艾蜜莉(有躁鬱症的艾蜜莉),然後讓他們討厭我呢?      不過,這樣做太極端了,是不對的。我是有躁鬱症,我是生病了。有時我的表現的確很令人討厭,很不可愛。但同時我也是善良又有同情心,我的朋友都說我很聰明,我會在晚餐聚會上講最好笑的笑話、聊最勁爆的八卦。我還是有很多優點值得被愛。每一個有精神疾病的人也都是如此。優點和缺點同時存在,誰也不能或不應該抹煞了誰。今天就算我「沒有」精神疾病,其他人也未

必會喜歡我。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有些事就是這麼奇怪,沒有什麼道理。不管我喜不喜歡「真正的艾蜜莉」,這都是我。這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是集快樂、悲傷、狂躁、抑鬱、愛……任何你能想到的東西的綜合體。      我一直覺得我的感情路早就註定好了——我只有三條路可走。一:精神疾病「被治好」,遇上某人,從此過著幸福、正常,有如童話般的日子。二:對方接受我有精神疾病的事實,並藉由愛情神奇的救贖力量,陪我一起走下去。三:做自己,這意味著「完全像個精神病患」並孤單一輩子。      事實證明,那三條路我都可以不走。你也可以不走。愛情有幫助,但並不一定能「治癒」你的心理問題,不管有多少低成本的獨立電影跟你吹噓它的功

效。而且,你不需要等到完全康復或絕對正常了才值得被愛。      莫因精神疾病而自卑,你依然可能得到真實完整的愛。這個道理我花了好長的時間      才明白。要是我能早點想通的話,或許我跟自己相處起來也會比較快樂吧。 導讀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 許欣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督導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監事)   當精神科醫師二十多年來,我發現有時候病患不見得想聽醫師的建議。      「我難過……好羨慕你……我對自己好失望……醫生你很堅強對不對?我真的好軟弱。為什麼你離我好遠?你應該不懂我的痛苦。」      重看幾年前一位病人寄來醫院的電子郵件,我心中

仍感一波波衝擊,但慶幸今天她依然存活著。她的話透露出許多病患心中一個不能說的念頭:「醫生你說得都對。但是你不懂我。」醫生在診間苦口婆心給了建議,病患卻認為醫生未曾經歷她的悲慘遭遇,將醫病間的距離放大為鴻溝,覺得醫囑沒有幫助。相反地,由於疾病經驗和生命歷程近似,病患通常較不抗拒來自另一病患的建議與打氣。目前國內已有不少精神科醫師所寫的介紹躁鬱症或憂鬱症的好書,然而,病患面對這些書籍仍可能被「你不懂我」的心情所干擾。本書完全不同,徹頭徹尾是從作者艾蜜莉.雷諾茲做為病患的觀點,來審視精神醫療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難題,作者的筆觸幽默、自嘲、時而挖苦時而真摯,將她在英國醫療體系下的就醫經驗描述得活靈活

現,她的建議拿來台灣不但適用而且實用,例如,在第一次就診前事先做好準備、自我照護的十五個方法等,比起醫療專業人員給予的建議,她的建議顯得更具說服力也更受用!      相較於英國國家健保(NHS)底下嚴格的家庭醫師制度,亦即需要家庭醫師轉診才得以見到精神科專科醫師一面,在台灣健保制度下,要見到精神科醫師真是太容易了。全國各大醫療院所皆有精神科或身心科的門診服務,有情緒困擾或身心問題的民眾可以直接掛號,攜帶健保卡看診,有需求者亦可接受健保支付的個別心理治療。而這幾年精神科診所如雨後春筍般,在國內各地出現,民眾可以就近前往住家附近的診所就醫,精神醫療的普遍性和可及性又向前邁進一步。但是就醫的便利性

也帶來副作用,國人迷信名醫,民眾毫無節制地四處求醫,重複用藥的現象頗嚴重,有的病患長期領取固定藥物,私底下卻不吃其中某些藥,又不告知醫師,於是家中藥物堆積如山,如此浪費令人費解!艾蜜莉.雷諾茲提及無論是藥物沒效、有副作用或想停藥,都要和醫生重新討論治療計畫。我相信這是她最棒的建議之一。      關於精神疾病個人經驗的書寫,過往曾有蘇珊娜‧凱森所著的《遺失心靈地圖的女孩》,描寫她在六O年代末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障礙,且被送進精神科專科醫院住院兩年的心路歷程,已改編為電影《女生向前走》。之後最知名的典範當屬凱‧傑米森所著的《躁鬱之心》。將本書和《躁鬱之心》作個比較是有趣的閱讀方式。《躁鬱之心》以統

整的自傳體例撰寫,對躁鬱症的思考既恢弘且細緻;本書的重點不在於呈現躁鬱症的精神病理,而是精神疾病患者該如何適應現實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就醫、戀愛、求學、自殘自殺、如何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等,甚至有一章的主題是「網際網路」!作者把自己的故事打散,分置於不同章節標題底下來探討,有自白也有具體建議,寫法活潑而戲謔。兩位作者都是在青春期發病,病程都出現明顯躁期、鬱期、強烈自殺意念和企圖,兩位皆主張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都不可偏廢。艾蜜莉.雷諾茲說「心理治療就是在宿醉隔天早晨站在鏡前對自己的細細端詳」,凱‧傑米森則說「心理治療是個避風港,也是個戰場」,又形容心理治療「獨特、奇異、刻骨銘心」。她們兩位用美麗的語言

見證了心理治療在臨床上的重要性。      但凱‧傑米森畢竟是臨床心理學博士、躁鬱症專家,艾蜜莉.雷諾茲的素人病患身分凸顯出本書的可貴。我特別被作者的自省所觸動。她提到對診斷病名的過度認同、診斷成為做錯事的藉口:「我把診斷銘刻在自己的腦海,每當我做錯事,我就像唸經般複誦一遍,這是我有生以來犯下的最大錯誤。因為這意味著我不會去檢討自己的行為,我失去了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這讓我成了心理疾病的被動受害者。」當我在看診時,不只一次「不要單用精神疾病來定義人生」這句話差點脫口而出,但類似的話若由醫生直接說,聽起來恐怕像指責。現在由做為病人的作者反覆闡釋此觀點,這是她反思生命經驗後的淬鍊見解,更加令人信服

。      我樂意將本書推薦給所有精神疾病患者及其親友。罹患精神疾病不是出於個人選擇,因此本書的別稱或許可以叫做「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帶著精神疾病過日子,其辛苦程度常人難以體會,因為疾病影響情緒、思考、感知、判斷,等於全面影響自我感覺,也連帶影響病患的社會關係,導致病患陷入寂寞、絕望的漩渦。當我們旅遊到陌生國度時,需要地圖和旅遊指南來確定行進方向,而罹患精神疾病的焦慮顯然千百倍於此。衷心期盼本書可以成為陪伴病患的完全攻略本,如果本書可以讓病患感到被瞭解、被接受、孤單減少、萌生希望,那將是我們精神科醫師最想看見的事,也是醫病雙方共享的夢。只是精神醫學終究有其侷限,我想起一句佛洛伊德曾引用的法

國外科醫生名言:「我包紮他的傷口,治癒靠上帝。」此刻我們真的需要艾蜜莉.雷諾茲的最愛——莫里西(Morrissey)歌聲的慰藉與祝福:   So please please please   Let me, let me, let me   Let me get what I want   This time   ……   So for once in my life   Let me get what I want   Lord knows, it would be the first time*   *源自台灣電影片名,於二○○八年上映,由鈕承澤自導自演。   *歌詞出自莫里西擔任主唱

的史密斯樂團(The Smiths),於一九八四年推出的歌曲 〈Please, Please, Please, Let Me Get What I Want〉。

銀髮族的病歷特徵與健保支付之相關因素

為了解決童綜合門診掛號的問題,作者黃正吉 這樣論述:

台灣已逐步進入高齡化社會,健康照護和醫療保險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在全世界資訊系統愈來愈發達的情形下,醫療大數據已經重新定義了醫療保健的提供模式。相較大數據在其他行業的運用朝向「客製化」和「精準化」的發展,在未來大數據的浪潮下,醫療大數據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建立在資料庫連結的一個前提。醫療行政是政府、醫院、醫師、藥物、患者和醫療保險(花費)六大因素的配置,本研究透過彙集因醫療行業運轉所產生的資料進行連結所產生之數據進行分析,達到資源最佳配置與多贏的局面,降低醫療工作人員的負擔,使其可以更容易做出精準的醫療判斷,為本研究之動機。台灣在1995年實施全民健康保險,讓國人在醫療品質上有安全保障,同時

也累積龐大的健保資料庫,於2000年開放產官學界於非商業性質研究,提供醫療用藥安全、醫療健康科技、健保醫療經濟及財務學的研究與政策制定的參考與依據。本研究的範圍為2001年至2013年,依十大死因衍生出十大疾病,分析銀髮族罹患此十大疾病在門診和住院的逐年概況與花費,並進一步調查十大疾病之間的交互作用(共病現象)以及闡述各種趨勢的可能原因。未來影響台灣經濟面向的人口議題,亦是人口年齡的結構變化,而非人口數量的變化,人口老化將導致健康照護、社會保險和福利支出的增加,造成國家整體財政負擔加重,進而使得年輕世代勞動者負擔變大。因此,人口老化帶來國家社會面臨更多挑戰,既然人口老化帶來衝擊無法避免,如何透

過政策來提高老人人口的社會價值,為本研究報告探討範圍,提出成果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