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片岡翔寫的 你的右手有蜂蜜香【作者親簽版】 和片岡翔的 你的右手有蜂蜜香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也說明: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可分為三個類別,包括「瀕臨絕種」、「珍貴稀有」與「其他保育」三個保育等級,內容涵蓋臺灣境內與境外之物種,陸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尖端 和尖端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高階法律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LBA) 廖義銘所指導 陳聖允的 水利田地地上物徵收探討 –以高雄市旗山區湄洲里大溝頂住戶拆遷乙案為例 (2020),提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湄洲里大溝頂、土地徵收、徵收補償。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葉俊榮所指導 王德瀛的 盤點台灣自然保育規範:演變、特色與驅力 (2014),提出因為有 台灣自然保育規範、規範形塑歷程、驅力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解答。

最後網站預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 嘉義市政府建設處則補充:(五)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調整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黃鸝、林鵰、遊隼、金龜、阿里山山椒魚等五種物種。 (六)珍貴稀有野生動物調整為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棕簑貓、黃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你的右手有蜂蜜香【作者親簽版】

為了解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問題,作者片岡翔 這樣論述:

  問你一個問題。   前面的鐵軌上有個人在睡覺,若是更改火車路線就會撞死另一條軌道上的無辜小熊──你會拉起換軌的把手嗎?     ▸▹用犯罪去贖罪,去回應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正確或錯誤,都無關緊要。   我決定只要守護你。     ▸▹孤單的熊和勇往直前的專一少女。   「什麼是『你』想要的?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一個以生命起誓,要為對方尋找幸福的故事。     ▸▹內容簡介──   從我害死「你」媽媽的那一天,已經過了十四年。   是我,害死了「他」媽媽。   //      小學生雨子,遇見了一隻迷路的野生小熊。   「小熊好可愛啊!」     只是想跟小熊玩,卻因此

惹怒母熊;為了救雨子,母熊被獵人射殺,失去母親的小熊被強行關入動物園。   「是我,害死了你媽媽;是我,害你失去了自由。」     都是我的錯──被罪惡感壓垮,九歲的雨子拿出壓歲錢,不告而別,一個人搭飛機去七百公里外的動物園看小熊,卻在終於再會時,不可思議地聽見了小熊的聲音──     「我想要離開這裡。」     為了贖罪,從那天開始,雨子咬牙忍受孤獨與痛苦,捨棄了青春的酸甜與初戀的悸動,承擔著朋友與雙親的不理解,全力充實各類專業知識,以在種種困難的資格考中過關斬將。     光是成為動物飼育員是不夠的,她的目標,是「仙台動物園小熊雪之介的飼育員」。    「我要進動物園工作。我要負責照顧你

。我要把你救出來。」     熱心的新手保育員雨子獲得了同事的稱讚,她說她是因為喜歡動物才來做這份工作,但實際上……   「對不起,再等等,我一定帶你回家。」     右手蜂蜜的香味,是雨子記憶中小熊的味道,是曾經代表幸福的香味。   她想要,再一次聞到。     ▸▹   如果有一件事明知道是錯,為何人類還是會那麼做?   因為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事都能說出正確的是非對錯,只有立場的不同。   ▸▹     ▸▹ 這個故事的背景──   「熊出沒注意」。   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出現在很多地方,很多行車貼紙上,但這句話,是居住在有熊出沒的北海道居民的日常。     棕熊是目前世界上食肉目中體型最

大的哺乳動物。公熊體重可達六百公斤,身長最長約三公尺,也就是站起來時,有幾乎兩個人這麼高。     那種龐大威壓,是絕對的壓制,看到的人不可能不心生恐懼──所以在書裡面,當時正在跟小熊玩、還是小學生的女主角被突然出現的母熊嚇傻了。     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分界其實是模糊的。動物本來住在山林之中,因人類開發被壓縮生存空間,到了秋冬季節變化之際缺少糧食,為了過冬就會下山,「入侵」人類的地盤。一旦嘗過人類的食物,動物就會經常冒險前來覓食,人類除了建起欄杆圍籬、設陷阱自保,最後通常還需要拿起槍。     野生動物當然也會怕人,若是不得已來到人類的地方,第一目的絕對是求生而不是傷人,但人類種植的玉米、南

瓜、水果等作物,還有養殖的雞鴨馬牛羊,卻會吸引以其為食的野生動物,比如兔子、狐狸、鹿和熊,結論就是,因為農家與牧場辛苦耕耘養育的經濟動植物遭受破壞,為了止損,他們只好取走破壞者的性命。     在這輪迴中,究竟是人類為了生存占據了野生動物的地盤,還是野生動物被人類逼迫而不得不改變生活方式?這個故事並沒有給你答案,它也沒有定論做出這些選擇的人類的對錯,它提出很多疑問,但自始至終說的,都是女主角既然決定了要拯救小熊,她就會排除萬難做到。說穿了,這是一場人對動物的「單戀」,是我們身為萬物之靈在自問,到底能為其他生靈做些什麼,而我們總在疑惑,為何自己如此渺小。     ▸▹作者想要跟大家說──   這

是一個女孩想要拯救母熊被槍殺的小熊的故事。      在我生長的北海道棲息著許多棕熊,常常發生棕熊為了尋找食物來到人類居住區、遭到槍殺的事件。居民畏懼熊,因為熊被驅逐而感到安心;然而每當看到這樣的報導,我的內心就會不安,懷疑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這當然不是叫大家不要擊斃熊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在尊重其生命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居民的生命受到熊的威脅、田地被熊破壞而導致生活艱困的事實。像這樣的矛盾,不論怎麼思考,都無法找到正確答案。我把像這樣混沌不明的想法,託付在這個故事的主角雨子身上。     對於臺灣人來說,熊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我查了資料,得知在臺灣也有和日本本州一樣的亞洲黑熊,而

且在臺灣也有很多熊的吉祥物,因此我猜想或許和日本人對熊的感情相同。     雨子對於威脅人類生命的熊被當成可愛吉祥物、受到歡迎的現象也抱持疑問。除了熊以外,她也發現其他各種矛盾,在生活中不斷思考、煩惱。相較於什麼都不去思考,像她這樣或許會活得更痛苦,不過我相信人活在世上,去思考這些問題是很重要的。     我目前已經寫作三本小說,不過這是第一次在國外出版。     對於宛若自己孩子般重要的這部作品《你的右手有蜂蜜香》獲得翻譯出版、能夠讓鄰近的臺灣讀者閱讀,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悅。     ▸▹ 書內句子節選──   ‧動物園是為了什麼存在?為了動物?為了保存物種?不對,這裡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或

者應該說,所有的一切──包括地面、天空、海洋、月球和宇宙──這世界的一切都是為了人類而存在。大家都這麼想。     ‧「為什麼不可以幫助餓肚子的鴿子?遇到有困難的人,不是都說要幫忙他們嗎?這句話是謊言嗎?不是人類就不能幫忙嗎?請告訴我為什麼!如果是人類,你們會怎麼辦?你們(警察)只能幫助市民嗎?如果是狗或貓呢?誰規定河岸只屬於人類?鴿子、狐狸和熊,不是也都在人類居住之前就已經在這裡了嗎?」     ‧如果真心想要救某個對象,就必須拋棄重要的東西。     ‧「我有一件事想要提醒大家。不同的動物雖然會有遊客人氣的優劣,不過對我們(動物園員工)來說,沒有任何優劣差異。」     ‧由於面對的是動物

,因此不會有相同的每一天;今天發生狀況的處理方式未必明天也管用,會產生變化,也會有苦有樂,不過基本的思考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珍惜動物的生命,珍惜遊客的笑容。雖然這樣的說法似乎很好聽,但是把動物關在籠裡說要珍惜,到底是什麼意思?     ‧柏油路很容易行駛,道路也一直都有照明。為了建造這條路,不知有多少人流下多少汗水。我一方面感受到人類的偉大,另一方面又想到,為了這條舒適的移動裝置,不知道有多少土地被夷平、有多少樹被砍伐、有多少生命被奪走,內心就會感到難以忍受。     ‧稀有動物這個詞也讓我在意。這個詞意味著生存數量越少越珍貴,生命也更重要。這樣感覺很奇怪。而且最重要的生物早已決定,那就是人類

。世界上的所有人都這麼想。     ‧行動展示的確很棒。可是我很討厭「展示」這個說法。大家都理所當然地說展示動物,但是展示的意思是陳列物品給人觀看。   各界人士齊聲推薦     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洪振豪|登山法專欄執筆律師   游韻樺|外商動物疫苗公司技術行銷經理/獸醫師    盧郁佳|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Nana蔡佳璇|哇賽心理學臨床心理師   王樣動物醫院院長     ▸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當人類的安全與文明,遇上野生動物的生存困境,該怎麼衡平?翻開這本書,一起尋找反思的路徑,與溫暖的共鳴吧。      ▸ 游韻樺|外商

動物疫苗公司技術行銷經理/獸醫師    特別想推薦給嚮往成為獸醫師的未來學弟妹們。對動物的熱愛大概就像基本裝備一樣,或大或小,在獸醫系人手一份完全不稀罕。然而,入學後首先疊加上的,就是走進解剖房學習承擔生命死亡的重量。從閱讀的一開始就跟著小雨與那智一起直面死亡的衝擊,跟上熟悉又陌生的的動物飼養場景,一路屏息懷拽著緊張的心情直到最後結局……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每個執著背後,都有一個傷口。     ▸ 王樣動物醫院院長   人類侵犯了野生動物的領地,熊媽媽為了保護小孩而被殺害,小熊被送進了動物園,理由竟然也是愛護生命。生命本該平等受到尊重,卻因為人類喜惡而有所不同,動物園到底是諾

亞的方舟還是動物監獄?一部值得令人深思的小說。     (排名不分先後)

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主要內容:北緯30°•中國行(4):1、寧波:姚江尋寶;2、寧波:擺渡河姆渡;3、寧波:走進河姆渡遺址;4、寧波:走進田螺山遺址;5、寧波:尋找稀有黃金茶;6、寧波:寧式傢俱製作工藝;7、寧波:余姚土布製作技藝;8、寧波:余姚榨菜收穫忙。
寧波簡稱“甬”,早在唐代就已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悠久的歷史和發達的經濟使得寧波擁有眾多歷史古跡,阿育王寺、天一閣、慈城、老外灘、鄭氏十七房村都是寧波的知名景點。本期到寧波下轄的兩個縣級市余姚市和慈溪市去看看那裡的人文風貌和特色物產。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是一處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聚落遺址。遺址中出土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和原始藝術品6700餘件,發現了水稻栽培、木結構建築等遺蹟,以及馴養的豬、狗、水牛和捕獵的野生動物遺骸,採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展示出當時這一地區燦爛的原始農業文化。河姆渡遺址是"河姆渡文化"的命名地,是長江下游新石器中期文化的首次發觀。它的發現,為研究當地新石器時代農耕、畜牧、建築、紡織、藝術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浙江省 餘姚市地標 河姆渡遺址,位於餘姚市河姆渡村附近。河姆渡遺址曾先後兩次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2800平方米,出土文物6200件,陶片幾十萬片。1973年11月9日至1974年1月10日在1973年夏天試掘的基礎上,對遺址的南部進行了首次發掘,發現了四個疊壓的地層,揭露了干欄式建築和水井等遺蹟,出土了很具地域特色的夾炭黑陶器、骨耜等一批重要遺物,大量的動植物遺存,特別是栽培稻穀的大批量發現為同時期其他遺址所不見,並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遺址是一處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聚落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遺址中出土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和原始藝術品6700餘件。並發現了豐富的水稻栽培和大面積木結構建築等遺蹟,以及馴養的豬、狗、水牛和捕獵的野生動物遺骸,採集的植物果實等遺存。展示出當時這一地區燦爛的原始農業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帶榫卯的干欄式長房子,出土的大批珍貴遺物及動、植物遺存,對研究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特別是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多學科研究提供了豐富而又可靠的實物資料,考古實踐表明黃河、長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遠古文化。 河姆渡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田螺山遺址是屬於河姆渡文化的一處古遺址,位於浙江省餘姚市三七市鎮相岙村,發現於2001年,曾入選「2008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選名單。經考古證實,遺址年代約為距今7000年-5500年。由於其地面環境、地下遺存保存較為完好,被稱為「第二河姆渡」。田螺山遺址發現於2001年。當時,一家熱處理廠在打井時發現陶片、動物骨骼和木頭。隨後,文物部門對當地進行了發掘,認為遺址時間不晚於河姆渡文化第二期,且形式與河姆渡文化類似。2004年2月至6月的大規模發掘證實,該文化遺存出土器物與河姆渡遺址幾乎相同,且出現成片干欄式建築遺蹟和較為完整的村落布局。預計遺址總面積達到30000平方米,擁有6個文化層,年代約為7000年-5500年。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副館長黃建華表示,田螺山遺址的地面環境在河姆渡文化眾多遺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田螺山遺址發現了其他遺址不具有的人臉形陶支腳、形似大象頭部的陶塑等陶器,這在河姆渡遺址中幾乎沒有見到。出土的器物中,雙耳深腹夾炭陶罐殘存部分有近70厘米高,這在浙江省範圍內是首次發現。遺址中發現大量鹿角、魚骨、象牙等動物骸骨和木材、菱角、酸棗等植物遺存,這反映了當時這一地區的自然狀況。特別是遺址中發掘出的人為種植古茶樹樹根和壺形陶器證明,當時很有可能已經人工種植茶樹並飲茶。遺址中的干欄式建築範圍和大小證明,當時的先民已經能夠挖掘較深的土坑,且能夠應用重力與承重力關係的經驗進行建築。跟據田螺山發掘的大量稻穀證明,隨著時間推移,馴化稻的比例上升,且發現的稻穀並非原始栽培稻。這證明了長江流域稻穀種植歷史比預想的更長。這一成果於2009年被美國《科學》雜誌收錄。2007年,遺址發掘現場建起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將遺蹟發掘成果與發掘現場進行展示,使參觀者能夠親歷考古發掘現場。

水利田地地上物徵收探討 –以高雄市旗山區湄洲里大溝頂住戶拆遷乙案為例

為了解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問題,作者陳聖允 這樣論述:

土地徵收,係指國家因公益需要,為興辦公共事業,對人民受憲法保障之財產權,經由法定程序予以剝奪。土地徵收條例第1條第1項規定:「為規範土地徵收,確保土地合理利用,並保障私人財產,增進公共利益,特制定本條例。」土地徵收條例之制定,係為整合分岐不一的土地徵收法規,並統一徵收程序與補償標準。因此,土地徵收條例第1條第2項規定:「土地徵收,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同條第3項規定:「其他法律有關徵收程序、徵收補償標準與本條例牴觸者,優先適用本條例。」惟土地徵收程序屬於行政程序,如個別行政法規有關行政程序之規定,對當事人之權益保障較行政程序法之規定還不充分者,此時行政程序法即

有補充適用之餘地。本文試圖檢視土地徵收程序是否符合行政程序法保障當事人權益之意旨。關於土地徵收之法律關係,則以徵收處分與補償處分為核心,討論土地徵收之程序爭議問題。本文認為,土地徵收條例於民國101年修正後,仍有下列之處須再加以檢討改進:1. 內政部於審核徵收處分時,應明文規範給予被徵收人以及被徵收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依照聽證程序來達到司法院釋字第409號解釋聽取徵收相對人及利害關係人意見機會之意旨。2. 土地徵收條例第22條並未規範對徵收處分不服之救濟途徑,係重大立法疏漏,應再修法於第1項明定對徵收處分不服之救濟途徑,並將原第1項之內容調整至第6項。3. 土地徵收條例第

22條第2項對徵收價額不服之救濟,將異議、復議程序從必要先行程序修改為任意先行程序,係不當之修正,應再修法予以改正。4. 被徵收人主張徵收失效之救濟,現行法規定於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22條,本文認為應提昇至母法規範且更改為被徵收人應向內政部提出申請,由內政部函復原土地所有權人。

你的右手有蜂蜜香

為了解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問題,作者片岡翔 這樣論述:

  問你一個問題。   前面的鐵軌上有個人在睡覺,若是更改火車路線就會撞死另一條軌道上的無辜小熊──你會拉起換軌的把手嗎?   ▸▹用犯罪去贖罪,去回應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正確或錯誤,都無關緊要。   我決定只要守護你。   ▸▹孤單的熊和勇往直前的專一少女。   「什麼是『你』想要的?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一個以生命起誓,要為對方尋找幸福的故事。   從我害死「你」媽媽的那一天,已經過了十四年。   是我,害死了「他」媽媽。   //   小學生雨子,遇見了一隻迷路的野生小熊。   「小熊好可愛啊!」   只是想跟小熊玩,卻因此惹怒母熊;為了救

雨子,母熊被獵人射殺,失去母親的小熊被強行關入動物園。   「是我,害死了你媽媽;是我,害你失去了自由。」   都是我的錯──被罪惡感壓垮,九歲的雨子拿出壓歲錢,不告而別,一個人搭飛機去七百公里外的動物園看小熊,卻在終於再會時,不可思議地聽見了小熊的聲音──「我想要離開這裡。」   為了贖罪,從那天開始,雨子咬牙忍受孤獨與痛苦,捨棄了青春的酸甜與初戀的悸動,承擔著朋友與雙親的不理解,全力充實各類專業知識,以在種種困難的資格考中過關斬將。   光是成為動物飼育員是不夠的,她的目標,是「仙台動物園小熊雪之介的飼育員」。   「我要進動物園工作。我要負責照顧你。我要把你救出來。」   熱

心的新手保育員雨子獲得了同事的稱讚,她說她是因為喜歡動物才來做這份工作,但實際上……「對不起,再等等,我一定帶你回家。」   右手蜂蜜的香味,是雨子記憶中小熊的味道,是曾經代表幸福的香味。   她想要,再一次聞到。   ▸▹   如果有一件事明知道是錯,為何人類還是會那麼做?   因為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事都能說出正確的是非對錯,只有立場的不同。   ▸▹   ▸▹ 這個故事的背景──   「熊出沒注意」。   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出現在很多地方,很多行車貼紙上,但這句話,是居住在有熊出沒的北海道居民的日常。   棕熊是目前世界上食肉目中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公熊體重可達六百公斤,身長最長約

三公尺,也就是站起來時,有幾乎兩個人這麼高。   那種龐大威壓,是絕對的壓制,看到的人不可能不心生恐懼──所以在書裡面,當時正在跟小熊玩、還是小學生的女主角被突然出現的母熊嚇傻了。   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分界其實是模糊的。動物本來住在山林之中,因人類開發被壓縮生存空間,到了秋冬季節變化之際缺少糧食,為了過冬就會下山,「入侵」人類的地盤。一旦嘗過人類的食物,動物就會經常冒險前來覓食,人類除了建起欄杆圍籬、設陷阱自保,最後通常還需要拿起槍。   野生動物當然也會怕人,若是不得已來到人類的地方,第一目的絕對是求生而不是傷人,但人類種植的玉米、南瓜、水果等作物,還有養殖的雞鴨馬牛羊,卻會吸引以其為

食的野生動物,比如兔子、狐狸、鹿和熊,結論就是,因為農家與牧場辛苦耕耘養育的經濟動植物遭受破壞,為了止損,他們只好取走破壞者的性命。   在這輪迴中,究竟是人類為了生存占據了野生動物的地盤,還是野生動物被人類逼迫而不得不改變生活方式?這個故事並沒有給你答案,它也沒有定論做出這些選擇的人類的對錯,它提出很多疑問,但自始至終說的,都是女主角既然決定了要拯救小熊,她就會排除萬難做到。說穿了,這是一場人對動物的「單戀」,是我們身為萬物之靈在自問,到底能為其他生靈做些什麼,而我們總在疑惑,為何自己如此渺小。   ▸▹作者想要跟大家說──   這是一個女孩想要拯救母熊被槍殺的小熊的故事。   在我生

長的北海道棲息著許多棕熊,常常發生棕熊為了尋找食物來到人類居住區、遭到槍殺的事件。居民畏懼熊,因為熊被驅逐而感到安心;然而每當看到這樣的報導,我的內心就會不安,懷疑這種做法是否正確。   這當然不是叫大家不要擊斃熊就能解決的簡單問題。在尊重其生命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居民的生命受到熊的威脅、田地被熊破壞而導致生活艱困的事實。像這樣的矛盾,不論怎麼思考,都無法找到正確答案。我把像這樣混沌不明的想法,託付在這個故事的主角雨子身上。   對於臺灣人來說,熊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我查了資料,得知在臺灣也有和日本本州一樣的亞洲黑熊,而且在臺灣也有很多熊的吉祥物,因此我猜想或許和日本人對熊的感情相同。

  雨子對於威脅人類生命的熊被當成可愛吉祥物、受到歡迎的現象也抱持疑問。除了熊以外,她也發現其他各種矛盾,在生活中不斷思考、煩惱。相較於什麼都不去思考,像她這樣或許會活得更痛苦,不過我相信人活在世上,去思考這些問題是很重要的。   我目前已經寫作三本小說,不過這是第一次在國外出版。   對於宛若自己孩子般重要的這部作品《你的右手有蜂蜜香》獲得翻譯出版、能夠讓鄰近的臺灣讀者閱讀,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悅。   ▸▹ 書內句子節選──   ‧動物園是為了什麼存在?為了動物?為了保存物種?不對,這裡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或者應該說,所有的一切──包括地面、天空、海洋、月球和宇宙──這世界的一切都

是為了人類而存在。大家都這麼想。   ‧「為什麼不可以幫助餓肚子的鴿子?遇到有困難的人,不是都說要幫忙他們嗎?這句話是謊言嗎?不是人類就不能幫忙嗎?請告訴我為什麼!如果是人類,你們會怎麼辦?你們(警察)只能幫助市民嗎?如果是狗或貓呢?誰規定河岸只屬於人類?鴿子、狐狸和熊,不是也都在人類居住之前就已經在這裡了嗎?」   ‧如果真心想要救某個對象,就必須拋棄重要的東西。   ‧「我有一件事想要提醒大家。不同的動物雖然會有遊客人氣的優劣,不過對我們(動物園員工)來說,沒有任何優劣差異。」   ‧由於面對的是動物,因此不會有相同的每一天;今天發生狀況的處理方式未必明天也管用,會產生變化,也會有

苦有樂,不過基本的思考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珍惜動物的生命,珍惜遊客的笑容。雖然這樣的說法似乎很好聽,但是把動物關在籠裡說要珍惜,到底是什麼意思?   ‧柏油路很容易行駛,道路也一直都有照明。為了建造這條路,不知有多少人流下多少汗水。我一方面感受到人類的偉大,另一方面又想到,為了這條舒適的移動裝置,不知道有多少土地被夷平、有多少樹被砍伐、有多少生命被奪走,內心就會感到難以忍受。   ‧稀有動物這個詞也讓我在意。這個詞意味著生存數量越少越珍貴,生命也更重要。這樣感覺很奇怪。而且最重要的生物早已決定,那就是人類。世界上的所有人都這麼想。   ‧行動展示的確很棒。可是我很討厭「展示」這個說法。大

家都理所當然地說展示動物,但是展示的意思是陳列物品給人觀看。 各界人士齊聲推薦   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洪振豪|登山法專欄執筆律師   游韻樺|外商動物疫苗公司技術行銷經理/獸醫師   盧郁佳|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Nana蔡佳璇|哇賽心理學臨床心理師   王樣動物醫院院長   ▸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當人類的安全與文明,遇上野生動物的生存困境,該怎麼衡平?翻開這本書,一起尋找反思的路徑,與溫暖的共鳴吧。   ▸ 游韻樺|外商動物疫苗公司技術行銷經理/獸醫師   特別想推薦給嚮往成為獸醫師的未來學弟妹們。對動物的熱愛大概就像基本裝

備一樣,或大或小,在獸醫系人手一份完全不稀罕。然而,入學後首先疊加上的,就是走進解剖房學習承擔生命死亡的重量。從閱讀的一開始就跟著小雨與那智一起直面死亡的衝擊,跟上熟悉又陌生的的動物飼養場景,一路屏息懷拽著緊張的心情直到最後結局……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每個執著背後,都有一個傷口。   ▸ 王樣動物醫院院長   人類侵犯了野生動物的領地,熊媽媽為了保護小孩而被殺害,小熊被送進了動物園,理由竟然也是愛護生命。生命本該平等受到尊重,卻因為人類喜惡而有所不同,動物園到底是諾亞的方舟還是動物監獄?一部值得令人深思的小說。   (排名不分先後)

盤點台灣自然保育規範:演變、特色與驅力

為了解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問題,作者王德瀛 這樣論述:

台灣的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然而卻長期面對開發與破壞的壓力,需要透過制度規範加以管制。而制度規範的形成脈絡、發展情形等,將對生態環境的保育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透過側重於規範形塑歷程的方法,來觀察台灣自然保育規範從以前到現在的發展情形。同時也將歸納整體發展過程的特色,並針對形成自然保育規範的驅力進行分析。在規範的演變發展上,本文認為可以依照時間序列,將台灣自然保育規範的發展分為依附發展、國際壓力、沉潛扎根及整合回應等四個時期。在依附發展時期裡,台灣的自然保育規範依附著經濟發展需求而發展。在國際壓力時期中,受到華盛頓公約與培利增補條款的壓力,台灣迅速形成部分的自然保育規範。而在沉潛扎根時期時,雖然

在法律層面的規範變動減少,但在其他部分仍然則持續的增長。最後則是整合回應時期,此時開始出現整合性的法律來回應過去所遺留的問題。而在規範的特色方面,本文則從立法模式、規範領域範圍的變化以及立法與行政的互動等三個面向歸納。在立法模式上,台灣早期分散立法的模式造就了雜亂漸增的現象,但近來似乎有向套裝立法模式靠攏的趨勢。而在規範領域範圍的變化方面,自然保育規範一開始多依附在經濟發展的領域內,逐漸的發展出自然保育規範領域的意涵,後來更出現與其他領域整合的需求。最後,則從從行政與立法的互動觀察,發現自然保育規範立法的核心力量出現了由行政權往立法權逐漸移轉的現象。最後,就驅力分析而言,台灣的自然保育規範有經

濟發展、國際影響、內國自主三大類型的驅力。與一般認為經濟與環境的衝突不同,經濟發展在台灣自然保育的規範發展上,曾經發揮推促的效果。而國際壓力除了顯著的制裁壓力外,柔性的影響也長期影響著台灣自然保育規範的發展。內國自主驅力的逐漸成熟,則有望成為台灣自然保育規範解決舊有問題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