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鄭錫奇寫的 2015年自然手冊-足跡臺灣的食肉目動物[線圈書] 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的 大雪山王者:黑長尾雉DVD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地區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 TAAZE 讀冊生活也說明:台灣 地區保育類野生動物圖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9789860211641. 為因應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變動,製作臺灣常見保育類野生動物供民眾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生命科學系碩博士班 李亞夫所指導 張相怡的 都市棲地型島嶼之鳥類群聚組成、多樣性、與生殖活動 (2008),提出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鳥類、群聚、干擾、棲地、異質性、島嶼生物地理學、公園、鳥類生殖、颱風。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陳建志所指導 廖佩芬的 三芝鄉香水蓮花園台北赤蛙棲地保育個案研究 (2006),提出因為有 台北赤蛙、棲地保育、個案研究、環境行為、成效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解答。

最後網站保育名單之外…… - 台灣光華雜誌則補充:至於台灣特別豐富的特有種陸貝,與沿海許多遭竭澤而漁的生物,甚至有上千萬年生存歷史、仍保持遠古蛾類型態的台灣特有卵翅蛾,完全缺席。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2015年自然手冊-足跡臺灣的食肉目動物[線圈書]

為了解決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問題,作者鄭錫奇 這樣論述:

  臺灣產的11種食肉目野生動物有9種名列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育類名錄中,牠們岌岌可危的命運可見一班。104年的自然手冊,本中心即以臺灣的食肉目野生動物為主題,期望透過我們圖文並茂的介紹,能引起您對臺灣野生動物保育的關懷與共鳴。

都市棲地型島嶼之鳥類群聚組成、多樣性、與生殖活動

為了解決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問題,作者張相怡 這樣論述:

為了瞭解都市生態系(urban ecosystem)中的鳥類群聚組成與生殖活動,以及探討棲地型島嶼(habitat-island)的面積、隔離性(isolation)、棲地異質性(habitat heterogeneity)、和干擾(disturbance)對鳥類群聚與生殖的影響,本研究於2007年3月 ~ 10月於台南市針對54個隨機選取且面積不同的公園,以定點式調查法(point count)記錄鳥種與隻數。 研究期間共進行5輪調查,並分別於生殖季前期(4月 ~ 7月)與後期(9月 ~ 10月)搜尋所有公園的鳥巢作為生殖證據,另外調查過程中也一併進行各公園面積、隔離性、棲地異質性、與干

擾因子之測量。 隨後我分別計算各鳥種及生態群(ecological groups)的相對出現頻度(relative occurrence)、相對豐度(relative abundance)、與相對重要指數(relative importance),以及利用ANOVA比較不同面積的三組公園在鳥種數、個體密度、生殖鳥種數、與鳥巢密度的差異,並以複迴歸分析何種因子影響鳥類群聚與生殖。本研究共記錄到47種鳥類出現於公園內,其中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 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1758)與白頭翁(Chinese Bulbul, Pycnonotus

sinensis Gmelin, 1789)在全部公園皆有分佈,相對豐度總和為51 %,是最為優勢的鳥種。 草原及開闊地雜食者(Grassland Omnivore)與森林及林緣雜食者(Forest Omnivore)則為相對重要指數最高的兩類生態群。 平均每公園包含13.6 ± 0.6種鳥,整體異質性達7.01。 在生殖方面,有築巢紀錄的13種鳥中,以鳩鴿科(Columbidae)(35.7 %)、白頭翁(25.0 %)、與斑文鳥(Scaly-breasted Munia, Lonchura punctulata Linnaeus, 1758)(24.9 %)的築巢數居多。 平均每

公園有2.9 ± 0.2種鳥築巢生殖,整體生殖鳥種異質性為3.84。 各組公園中,大型公園(≥ 5公頃)無論在鳥種數或生殖鳥種數都顯著多於中型(≥ 1 ~ < 5公頃)及小型(≥ 0.3 ~ < 1公頃)公園。 複迴歸結果顯示,公園鳥種數和生殖鳥種數皆與面積呈現正向關係,而公園遊客密度與潛在捕食者密度增加會分別降低公園的鳥種數與生殖鳥種數。 隔離性對公園鳥種數與生殖鳥種數的效應並不顯著,出現地點5個以上的23種鳥類中僅7種對此較為敏銳。 棲地異質性在鳥類生殖方面有較明顯的效應,其中以樹種異質性及地表異質性為影響個別鳥種在公園築巢的顯著變數,如鴷形目(Piciformes)與喜鵲(Com

mon Magpie, Pica pica Linnaeus, 1758)。颱風帕布(Pabuk)、梧提(Wutip)、與聖帕(Sepat)於2007年8月9日 ~ 23日接連過境後,本研究利用此機會調查不同形狀與巢位特徵(nest-site characteristics)的鳥巢在颱風干擾後的損害程度。 我依據不同面積組別隨機選取原54個公園中的22個,於8月25 ~ 28日進行鳥類群聚及鳥巢損害程度之調查。 結果顯示颱風後公園總鳥種數、個體密度、鳥類異質性、鳥類均勻度、與鳥類結構組成並沒有明顯變化。 各生態群對於颱風的反應不一,空中蟲食者(Aerial Insectivore)的個體

密度顯著增加,可能與快速補充的食物量及優異移動能力有關。 不同類型鳥巢的受損比例呈現隨機分佈模式,不同受損程度的鳥巢在巢位特徵上也無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面積增加有助於鳥類前往公園棲息與生殖,故都市管理者在綠地規劃上應擴大公園面積,並降低人工建築的比例,以避免內部綠地破碎化。 另外,增加公園樹木與地表類型的異質性以及減少人類活動造成之干擾,可提高鳥類在公園出現並築巢的機會。

大雪山王者:黑長尾雉DVD

為了解決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問題,作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 這樣論述:

  黑長尾雉目前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珍貴稀有動物,另以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保育類動物,加強保護,亦是世界知名的台灣特有種鳥類,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將牠列為瀕臨絕種的動物與台灣藍腹鷴同被列於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書中。近年來,透過本處生態保育各項工作的努力,黑長尾雉族群數量有增加趨勢,尤其在大雪山林道旁即有機會一睹它迷人的風采,常吸引國內、外鳥迷遠道而來賞鳥,透過本影片可讓更多國內、外人士認識黑長尾雉之生態資料以並推廣本處生態保育成效。

三芝鄉香水蓮花園台北赤蛙棲地保育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的問題,作者廖佩芬 這樣論述:

台北赤蛙(Rana taipehensis)列屬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卻是面臨最大生存威脅的蛙種。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人員於1999年在台北縣三芝鄉橫山村鄉水蓮花田發現台北赤蛙之族群分佈並展開棲地保育之行動,說服農民以有機方式種植睡蓮。結果不但為台北赤蛙保留了棲息地,也維持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效益。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1)台北縣三芝鄉橫山村台北赤蛙棲地保育之策略;(2)影響棲地經營者環境行為改變之因素;(3)以生態、經濟及社會三面向進行保育成效評估之分析,並發展「台北赤蛙棲地保育個案之產官學相關人員訪談大綱」、「台北縣三芝鄉橫山村香水蓮花園棲地經營者訪談大綱」及「台北縣三芝鄉橫山村

台北赤蛙棲地保育評估指標與準則」三項工具進行研究。 本研究以訪談、參與觀察與文件蒐集等方式收集資料,經歸納分析之後結果發現台北赤蛙棲地保育策略包括「棲地保育與重建」、「當地居民參與」與「重視經濟利益並回饋當地」。 影響台北赤蛙棲地經營者環境行為改變之因素有幾項,包括「處事原則及價值觀」、「尊重生命」、「生長地的情感」及「對下一代的關懷」等內在因素;「接觸大自然的經驗」、「污染及負面的經驗」及「教育」等外在因素;「朋友的影響」、「加入環保團體」及「經濟利益」等關鍵因素,並發現行為改變後之產出效果不斷增強自我認同與行動力。 台北赤蛙棲地保育成效評估分析結果發現棲地保育不僅在生態及

社會面向獲得良好成效,在經濟面向也得以維持。 最後,本研究再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棲地保育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