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首頁也說明:... 用,由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在民國六十四年行政院長任內指示,合併陸軍預備學校、海軍官校預備班、空軍幼年學校並增訓政戰預備生,於民國六十五年六月十六日正式成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林玫君所指導 高俊儀的 臺北市新住民參與職業訓練之研究—以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為例 (2020),提出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住民、移民、職業訓練、就業。

而第二篇論文明新科技大學 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王貴英、賴彥如所指導 呂珈語的 就業服務輔導員職能之研究-以桃園市就業服務處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就業服務、職能、專家問卷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的解答。

最後網站社區發展季刊172期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中心主要服務全臺各脊髓損傷者協會及相關單位轉介而來的傷友,提供生活自理、社會適應、職業訓練、就業輔導等相關訓練。中心有別於其他協會之處,在於能提供傷友生活重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北市新住民參與職業訓練之研究—以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為例

為了解決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的問題,作者高俊儀 這樣論述:

臺灣的新住民人數已超過56萬,臺北市的新住民人數達3萬6,513人,且大多數為青壯族群,已過婚育的初期,可以走出家庭進入勞動市場。新住民的就業意願強,職業訓練的需求日增,實際參加職業訓練的人數逐年上升。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新住民容易入門的訓練職類有那些,適合新住民參加訓練的時間與方式為何,以及新住民在訓練中的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協助的方式,藉以提供政府規劃與實施新住民職業訓練之參考。本研究運用描述統計與質化取徑,以問卷調查與訪談法蒐集資料。問卷調查的對象是參加「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所辦理之職訓課程的新住民。深度訪談對象包含5位新住民結業學員(含4位專班學員與1位一般班的新住民學員)、2位訓練師以及2

位就業輔導員。本研究根據問卷調查與訪談內容得到五項結論:1. 政府應針對新住民的需求開辧多元的職業訓練。2.新住民職業訓練的上課型態可規劃為專班與一般混合班二者並行。3.訓練結合證照的方式符合新住民的需求,但需針對新住民的語言的弱點加以協助。4.新住民參加職業訓練關鍵在於家人的支持與否。5.新住民的職訓課程內容可納入小本創業、電子商務,以及連結就業服務的創業資源。本研究建議新住民職業訓練的規畫與實施方向:跨部門合作、新住民職訓專班與一般班並行辦理、擴大新住民職業訓練職類與班別、製作影音及線上課程、建立新住民參與職訓結業人才庫,研究結果期能提供臺北市新住民職業訓練規劃與實施之參考。

就業服務輔導員職能之研究-以桃園市就業服務處為例

為了解決桃園市就業職訓服務處的問題,作者呂珈語 這樣論述:

我國2000年開始政府就業服務體制從「中央統籌」體制轉變成為地方分權體制,近期中美貿易戰衝擊中國大陸產業,為照顧由中國返國投資的台商,我國行政院推動2019至2021為期3年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而2019年底從中國大陸開始蔓延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COVID-19)產生的轉單效應,更加速了台商從中國大陸回流的速度。前述環境的變化,導致對就業服務之需求大量增加。本研究希望了解就業服務人員現行職能,包含其重要性以及在地方分權下職能是否與過去有所不同,不同職務職能差異為何,進而提升服務的效率與效能。「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中,桃園市獲投資1975億元為全台之冠,本研究以桃園市

政府就業服務處為研究對象,探討就業服務業務輔導員的職能、重要性以及職務差異,並提出適當的建議方案。本研究採用研究方法包含文獻分析法及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 就業服務人員各職能內涵存在有不同之重要性排序。知識職能中,最重要的項目為「就業服務知識」;技能職能中,最重要的項目為「顧客關係管理技能」;態度職能中,最重要的項目為「自我管理」。二、就業服務人員職能因性別、教育程度、畢業科系、工作年資、擔任職務的不同,而有差異存在。其中性別於「會談知識」有顯著差異;教育程度於「就業市場資訊蒐集分析與應用技能」有顯著差異;畢業科系則於「服務倫理知識」及「顧客關係管理技能」有顯著差異;工作年資

於「相關法令應用技能」有顯著差異;擔任職務則於「相關法令知識」、「會談知識」、「職涯諮詢知識」及技能職能內涵的「相關法令應用技能」、「規劃統籌技能」、「顧客關係管理技能」、「政府與社會資源運用技能」、「職涯諮詢技巧」有顯著差異。關 鍵 詞:就業服務、職能、專家問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