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贈人免稅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受贈人免稅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振國寫的 房地合一稅申報.節稅規劃一手掌握(三版) 和林松樹,陳嘉鈴的 房地合:2.0及都市更新課稅精解(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每人每年贈與稅免稅額220萬元是以贈與人年度贈與總額計算也說明:本局查核發現,甲父育有5名子女,於102年贈與土地予長子,公告土地現值210萬元,另無償為次子及3名女兒繳納保險費各50萬元,甲父誤以為只要每位受贈子女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永然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國立高雄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 張永明所指導 陳宥瑜的 薪資所得課稅及其避稅反制法制之研究 (2021),提出受贈人免稅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客觀淨額所得原則、量能課稅原則、租稅公平、租稅規避、實質課稅。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盛子龍所指導 劉文琳的 個人非現金財產捐贈扣除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捐贈、捐贈扣除、非現金財產、租稅優惠、所得稅法第17條之4的重點而找出了 受贈人免稅額的解答。

最後網站想送大禮?申報贈與稅的重點你知道了嗎? - 大揚代書事務所則補充:贈與稅的免稅額為每年220萬,注意,是贈與人贈與他人的財產總計,不是單一受贈人有220萬免稅喔!扣除額、扣抵稅額部分,可參考財政部稅務入口網說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受贈人免稅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房地合一稅申報.節稅規劃一手掌握(三版)

為了解決受贈人免稅額的問題,作者黃振國 這樣論述:

  要搞定房地合一新制,首先要搞定申報書!但怎麼填?怎麼看?節稅奧秘為何?本書按個人房地交易所得稅之一般實例、自住房地優惠、重購案件、非自願因素交易、交易自建或合建房屋五類例舉填寫範例,先就各欄位說明填寫要領,再舉案例示範如何填寫實際申報書,並輔以節稅要領說明。本書就是面對房地合一新制的最佳利器,申報、節稅規劃全盤掌握!  

薪資所得課稅及其避稅反制法制之研究

為了解決受贈人免稅額的問題,作者陳宥瑜 這樣論述:

摘 要 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所規範之10種所得中,薪資所得堪屬各類所得中涉及最廣及最複雜之稅基,然有關部分特殊薪資所得之認定及課稅問題,為大部分納稅者所無法理解且難以分辨,致所得稅申報時,經常因認定問題產生申報錯誤或短漏報所得額,進而被補稅裁罰。本研究針對了稿費、講演鐘點費、授課鐘點費及員工分紅配股等屬薪資所得部分之認定,臚列了相關財政部所發布之解釋函令加以釐清,以利納稅人於所得稅申報時能明確辨別,而正確申報,避免遭受補稅處罰。 我國個人綜合所得稅稅率最高達40%,雖有助於租稅垂直公平之實現,及達成平均財富政策目標。然高薪資所得者為獲取較高所得所需支付之必要費用,相對於低薪資所得者普

遍較高,立法者基於稽徵成本之考量,及實現稽徵經濟之目的,不分高低薪資所得皆扣除相同之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此方式雖符合齊頭式平等,但未符合實質公平原則。故司法院釋字第745號解釋,違反量能課稅原則之客觀淨額所得原則。我國並於2019年7月24日修正公布「所得稅法」第14條及第126條之所謂「名模條款」,增訂薪資所得計算方式可採定額減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或採費用核實減除擇優適用。本文比較我國、中國大陸、日本及德國之薪資所得課稅制度,相對之下,我國稅制可扣抵之項目及金額顯有不足,限制門檻過高,僅能適用於部分高薪資所得,對於中低薪資所得未必合用,故該制度之實行與公眾所期待實現「量能課稅原則」之租稅公

平仍有相當距離。 此外,租稅規避問題為國際租稅上之重要議題,對於境內薪資所得雖有扣繳制度之實施,較能掌握其來源,但還是有租稅規避之問題存在。然對居住者之境外薪資所得卻不易掌握,易造成租稅規避或逃漏稅問題,嚴重影響國家稅收,亦違反誠實納稅義務。然而,由於國內納稅者權利保護之意識抬頭,對於反制避稅制度之推動面臨更大考驗,故納稅者權利保護法(下稱納保法)第7條,除了明定租稅規避之定義外,應以實質課稅原則防杜租稅規避行為。本文探討所得稅法第14條之3及執行業務所得查核辦法第18條第2款所定,有關反制薪資所得避稅之制度、以實質課稅原則填補租稅漏洞之方法及相關建議,以期能減少薪資所得租稅規避之問題。

房地合:2.0及都市更新課稅精解(二版)

為了解決受贈人免稅額的問題,作者林松樹,陳嘉鈴 這樣論述:

  本書將現行取得或處分不動產交易問題,分成「個人買賣房地分離課稅—舊制個人」、「買賣房地持有及交易稅負」、「個人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新制與舊制比較差異」、「合建分售、合建分屋及自地自建地主」、「建設公司房地合一新、舊制」及「都市更新稅負解析」等六個單元,每一個單元再細分為若干主題,針對與每個主題有關的法令及實務見解進行實例解析,並檢附相關重要的行政函釋等,使讀者能系統性地學習每一個單元的理論與實務。作者並針對現行房地合一等申報書填寫、都市更新財務報表成果備查及投資抵減檢附實例供參考,讀者亦可透過目錄檢索相關需要了解的疑義,快速搜尋相關議題之實務方向,是一本專為房地合一及都市更

新課稅設計的專業指引工具書。 名人推薦   作者以豐沛學養、多年實務經驗,用建築業的語言,寫出這本建築業要看的書!--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 于俊明   本書為作者多年實務經驗與稅務理論的心法分享,對認識都更與房地合一稅深具參考價值!--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董事長 花敬群   本書初版問世就是我教學備課、不被學生問倒的寶典;再版增加都更課稅內容,是會計師與房地產專業人士必備的新秘笈。--臺灣大學特聘教授 林世銘   本書完整收錄都市更新條例增修訂的稅賦、更新成果財務備查及財政部營業稅的函釋,協助參與者掌握法令動態與滾動式新增問題,並依解析內容研擬回應方案,提

升個案長期推動的穩定性。--臺北市都市更新整合發展協會理事長 林育全   作者用其幾十年的專業與實務經驗,再次出書跟社會大眾分享,實乃所有建設公司、地主、各方讀者的福報。--漢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正乾   本書提供都市更新與房地合一稅下,各項不同土地持有背景及參與都市更新之所有權人、實施者與相關權益人面對實務問題之解方,我強力推薦這本有關都市更新及房地合一稅制的好書,願有福份者共享之。--千瑞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志桐   這不但是一本建築相關從業人員必備的工具書,更是一般民眾保障自己房地產稅賦權利的精彩作品,本書以案例條理式的探討方式呈現,讓讀者得以分享作者多年豐富實務經驗

的成果。--社團法人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 辜永奇   無論是建設公司於預售前的房地拆算比例,或現今危老重建地主土地與建商建物互易等專業稅務評估分析,作者均能提出清楚明瞭且令人安心的建議。本書集不動產各項稅務與實務於一冊,是專業且實務的工具書,真心值得推薦!--臺北市危老重建推動師協會理事長 駱璋玲   長期鑽硏都更之專業都更會計師,鉅細靡遺地將都更涉及的所有稅務實務與問題分門別類完整的闡述,是一本相當專業實用的工具書,值得推薦。--國富浩華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蘇炳章

個人非現金財產捐贈扣除之研究

為了解決受贈人免稅額的問題,作者劉文琳 這樣論述:

本文主要係針對個人非現金財產捐贈扣除之研究。我國綜合所得稅扣除額之相關規定,大多具有租稅優惠之政策目的。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第2款第2目之1規定有關個人捐贈扣除之立法意旨,係由政府提供所得稅上誘因,藉此吸引納稅義務人捐贈或對政府捐獻,進而有助益於政府機關或協助弱勢團體,寓有增進公共利益之內涵,故給予減免租稅之優惠。  然而現行捐贈之相關規定,對於國防、勞軍之捐贈及對政府之捐獻,均不受金額之限制,且對於捐贈樣態亦無規定。實務上非現金捐贈之種類包羅萬象,加之實物捐贈估價不易,以致產生不少「假捐贈、真逃稅」案件,嚴重侵蝕稅基及產生租稅不公的情形  為利徵納雙方對非現金財產捐贈列報扣除金額之計算及

認定,財政部增訂所得稅法第17條之4及「個人以非現金財產捐贈列報扣除金額之計算及認定標準」。本文從租稅優惠政策稅制本質、捐贈立法目的規範、租稅公平、稽徵行政效能等面向,綜合討論修法前後之不同,以釐清前開法令是否足以解決個人非現金財產捐贈之問題。  本文進一步藉由所得稅法及其他法律關於捐贈扣除額之規定,及透過蒐集實務案例並加以分析,從量能課稅原則及租稅公平出發,提出關於所得稅法受贈對象及非現金財產捐贈金額計算之修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