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局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平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系統-10603版 - Ro新世代的誕生外掛免費也說明:02 人)健保投保記錄的方法,就是使用健保局的「 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原網路加退保作業) 」。 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一、 健保署提供網路服務註冊之健保卡使用健康存摺、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陳文政所指導 林昇德的 台灣長期照顧2.0:政策行銷觀點之分析 (2020),提出健保局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平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長期照顧、政策行銷、長照2.0。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周宣光所指導 何禔的 健保IC卡多功能用途之可行方案研究 (2010),提出因為有 健保IC卡、多功能IC卡、多卡合一、IC智慧卡、經營模式、憑證、電子票證、IC卡整合的重點而找出了 健保局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平台的解答。

最後網站健保多憑證網路作業 - Localnp則補充:健保局 統計,截至100年6月止,使用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平台的投保單位已超過10萬家,每月透過網路申報之資料量均占該局每月異動量的65%以上;6月份上網查詢個人相關資料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健保局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平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長期照顧2.0:政策行銷觀點之分析

為了解決健保局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平台的問題,作者林昇德 這樣論述:

本研究運用政策行銷觀點來分析台灣長期照顧2.0。作者利用自定4個構面的行銷組合,在考慮外部環境因素下,分析台灣長照2.0政策之政策內涵、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及形象宣廣四面向。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在擬定行銷組合和瞭解政策內涵上特別有用;也使用深度訪談法,針對公部門、專業人士、民間機構(服務提供者)、長照使用者四個類屬之資訊豐富個案進行訪談,該研究法在理解人力資源、財務資源和形象宣廣上特別有用;也運用優劣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對訪談結果進行分析並提出政策建議。研究發現長照2.0有許多劣勢和威脅,據此提出政策建議:多元化人力來源並建立證照制與人力資源資料庫、統籌規劃培訓課程、詳明政府各單位權責分工、放

寬差異化和多樣化服務提供方式、開放私部門分享長照業務、評估外籍看護納入長照體系、多軌化長照財源、行銷長照、從觀念宣導著手、以客戶為導向、主動出擊協助民眾取得服務資源、放遠未來如建立居家醫療體系、落實友善公共環境等。此外,後續研究建議:對於剖析政府財源、制度收支,有賴更多文獻參酌,也可能需要較多財務上的專業知識。

健保IC卡多功能用途之可行方案研究

為了解決健保局多憑證網路承保作業平台的問題,作者何禔 這樣論述:

  我國施行健保IC卡建置計畫至今已近十年,這段時間中,IC智慧卡之各種技術與應用蓬勃發展,在醫療、金融、交通等應用領域都已有長足進步。除健保卡外,舉凡悠遊卡、金融卡、門禁卡、學生證等,IC智慧卡的應用比比皆是,客觀環境有利於健保IC卡之功能再作提升。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及專家訪談的方式,研究整合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各種技術、整合方式、未來運作模式與可能遭遇之困難,以及相關的因應措施,作為未來產業界之合作基礎。  研究期間共訪談學界與業界人士八次、訪談行政單位五次,並舉辦專家業者焦點座談會一場。從醫療、金融、交通及其他服務等角度,分析目前健保卡尚需改善或新增之功能;也探討發展健保IC卡多功能用途

,在晶片卡之規格、介面及儲位規劃等關鍵成功因素。  而在可能營運方案上,健保IC卡多功能用途的實施將對社會帶來極大影響,本研究以現行法令之鬆綁與否區分為短期建議及長期建議,短期內可能之營運方案有:(1)健保局獨立運作發卡(2)健保局與相關單位成立聯合發卡小組以及(3)由健保局訂定卡片標準格式與儲位空間,由各發卡公司預留空間提供使用者至健保局寫入健保相關資料;倘在未來修法後,健保卡可在健保局核可情況下委由他人發行,那麼(4)訂定需求規範以標案方式委託外包廠商營運及(5)訂定標準後由各發卡單位申請核准後營運,此兩種方案亦可納入考量。  預期效益除多卡合一、方便攜帶外,IC智慧卡結合憑證帶來的高安全

性與保密性也能降低卡片盜刷、資料外洩等情事發生。若有更多的公民營企業願意將現有各自獨立發放的卡片整合進來,對後台系統的整合將有革命性的進步,電子憑證的功能也將對系統安全的提升帶來極大幫助,多功能卡的高發行量也將為合作對象帶來商機,達成政府、產業界與民眾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