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美術術科成績標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大學生甘單- = 107學年度大學術科考試各項目成績標準一覽表也說明:107學年度大學術科考試各項目成績標準一覽表= 各位有選考術科的朋友們,請快來查詢術科五標結果是否有通過篩選唷! 術科成績查詢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蔡家丘所指導 葉思佑的 臺灣美術、設計與包浩斯的交會-以顏水龍的創作和教學為例 (2021),提出111美術術科成績標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顏水龍、包浩斯、美援、美術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大仁科技大學 藥學系碩士班 施承典所指導 郭珉甫的 自製影音教材介入藥護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自製影音教材、數位教材、知識與技能、學習喜好、學習成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111美術術科成績標準的解答。

最後網站【美術產業學系】大學部-繁星推薦則補充: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111學年度繁星推薦 ... 科目, 標準, 術科項目, 檢定, 1、在校學業成績全校排名百分比 ... 3、美術學業成績總平均全校排名百分比 4、術科考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111美術術科成績標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美術、設計與包浩斯的交會-以顏水龍的創作和教學為例

為了解決111美術術科成績標準的問題,作者葉思佑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顏水龍(1903-1997)的創作與教學為例,從中考察其作品風格與教 育理念中吸收包浩斯元素與理念的過程。由於顏水龍個人的藝術學習歷程較為複 雜,地域上,觸及臺灣、日本,與法國;時間軸上,橫跨戰前的日治時期到戰後 臺灣,這期間臺灣的美術教育也產生轉變,從日治時期的圖案畫課程,僅以圖像 方法學為導向;到戰後專門美術科系的成立,以培育藝術家為導向,體現出臺灣 美術教育的流變。在 1950 年代美援的協助下,中國生產力中心以及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等機 構成立後,諸多的外國學者專家前往臺灣,他們帶來美術設計、工業設計等新知, 促使藝術家開始注意到設計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亦孕育著臺灣在 1960

年代, 設計科系的作興,以及相關刊物的出版。此階段可謂美術領域跨度到設計領域的 轉換期,基於這個轉換,筆者以包浩斯在臺灣的影響作為角度,進行探討,觀看 包浩斯在此時期與臺灣美術、設計的交會。其中,以顏水龍作為包浩斯的導入者之一,作為整個研究架構的核心,有別 於建築史,而是加入美術史的角度,整理包浩斯何時,且如何傳入臺灣,以及 1960 年代前後,臺灣的藝術界到設計界如何理解包浩斯,作為撰述脈絡。並透過戰後, 顏水龍作為畫家、廣告設計家、工藝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成為不可多得的人 才,原以純美術為目的而推廣手工藝之美的他,在戰後政策的驅動下,轉而推動 具有實業性的工藝品,此過程中,他應用包浩斯

的元素與理念,不僅在圖像作品 與產品製作中呈現,亦在課堂中教授包浩斯概念。從中可一探,顏水龍作為包浩 斯的傳布者,以及包浩斯理念在臺灣的實踐。

自製影音教材介入藥護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

為了解決111美術術科成績標準的問題,作者郭珉甫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全球教育產業逐漸朝向數位化發展,數位科技及其產品也可作為輔助學習工具,在如此便利的學習環境下,數位教材對我們的知識與技能學習具有相當程度之影響,本研究為探討藥護學生自製影音教材對基礎醫學課程學習成效,使用橫斷式描述性研究,研究對象為大仁科技大學藥學系二年級修習進階生理學與護理系一年級修習解剖學學生,調查時間為109學年(109年9月至110年1月),以大仁iLMS數位學習平台作為觀看媒介,自製影音教材使用PowerCam軟體錄製,錄製後上傳至大仁數位學習平台以供學生觀看。以立意取樣進行問卷調查,於第一週上課時發放前測問卷並介紹相關內容,第二至十六週導入數位教材輔助教學,第十七週發

放後測問卷,問卷內容包含知識與技能以及學習喜好、學習成效等分項,使用Microsoft Excel與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導入數位教材輔助教學後,對於基礎醫學課程知識與技能得分皆明顯高於導入前,學習喜好與學習成效得分率皆在80%以上,顯示數位教材輔助教學確實可提高藥護學生對此課程之學習成效,且本研究亦發現女生在學習平均數上大多比男生高。在相關性分析中,知識與技能整體構面與學習喜好以及學習成效皆呈現正相關,學習喜好與學習成效呈現正相關。學習喜好與成效線性回歸分析中,藥學生具有正向顯著關係,護理系學生具有正向關係,但結果不顯著。研究結果顯示數位教材輔助教學有助於學生在學習效果不佳課程中提

供正向學習作用,提高學生學習喜好與成效。介入藥護學生基礎醫學課程後,知識與技能、學習喜好與成效皆具有明顯影響,以藥學生更為明顯,本研究結果可供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藥護學系相關學校以及教育從業人員作為未來教育方式之依據、相關改善建議之參考或提供未來相關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