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明德等寫的 醫護英文:醫療照護會話篇(第三版)【附朗讀光碟】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雙語詞彙 - 國軍高雄總醫院也說明: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內科部,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胸腔感染科, Thoracic Infectious Diseases Clinic ... 血液腫瘤科, Blood Tumor Clinic.

中山醫學大學 生化微生物免疫研究所 曾博修所指導 沈秀謙的 以血漿FMC、D-Dimer、FDP和Fibrinogen凝血相關檢驗項目作為白血病患發生瀰漫性血管內栓塞或出血之危險性評估 (2018),提出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白血病、纖維蛋白單體、D二聚體、纖維元蛋白分化物、纖維蛋白原。

而第二篇論文嘉南藥理大學 生物科技系 田孝威博士、汪文忠博士所指導 王建鈞的 合成之多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對胰臟癌腫瘤生成的抑制效果 (2016),提出因為有 黃酮、胰臟癌細胞、纖維母細胞、共同培養的重點而找出了 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的解答。

最後網站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雙語詞彙對照表則補充:腫瘤科 /血液科. Oncology / Hematology Clinic. 感染科. Infectious Disease Clinic. 戒菸門診. Smoking Cessation Clinic. 乳房外科. Breast Surgery Clinic.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醫護英文:醫療照護會話篇(第三版)【附朗讀光碟】

為了解決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劉明德等 這樣論述:

  本書作者群涵括醫護教授、專業醫師及護理師、外語專業教師共同編寫,內容包含:呼吸胸腔科、心血管科、胃腸科、肝膽科、內分泌科、感染科、腫瘤科、腎臟科、泌尿科、直肛科、神經科、一般外科、婦科、產科、小兒科、眼科、耳鼻喉科、一般牙科、精神醫學等19單元,內容實用豐富,章節編排完整。   全書以中英對照呈現,模擬臨床常見情境會話,輔以術語、字彙及例句,並補充相關的護理記錄範例、問診重點及疾病資訊,淺顯易懂而活潑,符合醫護教學與實務所需。   各章最後編有複習單元「小試身手」,題型包括選擇題、填充題及翻譯題,方便讀者練習使用。書末提供各章習題解答,方便自學的讀者。   此外,

隨書附贈真人發音MP3朗讀光碟,可立即聽誦,隨時應用,提升職場英文會話技能。   第三版敦聘亞洲大學王守玉老師為全書進行校對及修正,並增加translation測驗題。

以血漿FMC、D-Dimer、FDP和Fibrinogen凝血相關檢驗項目作為白血病患發生瀰漫性血管內栓塞或出血之危險性評估

為了解決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沈秀謙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 出血和血栓形成是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化療也增加了這兩種併發症的可能性。白血病患者即使沒有活動性血栓形成和/或出血,但通常有凝血機制過度活化的狀態或伴隨有慢性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的證據。而白血病細胞毒性治療或感染是急性白血病中凝血機制激活的主要因素,臨床表徵從局部靜脈或動脈血栓形成到擴散並危及生命的出血。顯示凝血機制的監控確實能反映患者出血或血栓形成時機。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探討白血病患者血漿中Fibrin monomer complex(FMC)、D-Dimer、FDP、Fibrinogen濃度的變化與瀰漫性血管內栓塞或出血之臨床相關性,提供輔助性療效觀察及預後評估之指

標。研究方法: 將收集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間,目標以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雲林分院已確診為白血病之病患為實驗組對象,對照組為臨床健康者。收集臨床參數將包含性別、年齡、白血病疾病分類,樣本採集後經離心處理,分離取其血漿進行凝血檢驗項目Prothrombin Time(PT)、A.P.T.T、D-Dimer、Fibrinogen、FDP、FMC分析,收集數據並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成果: 本實驗結果分析60位受試者,經前瞻性臨床統計分析將可於白血病患者血漿中進一步比較Fibrin monomer、D-Dimer、FDP、Fibrinogen濃度的變化與白血病併發出血

及血栓的相關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因子檢查具有異常顯著差異。白血病患者發現FDP與D-Dimer間具有顯著關聯性(p < 0.05)。利用log-rank test進行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間存活曲線的檢定,並畫出存活曲線圖(Kaplan-Meier curve),所得p =0.017,達到統計上顯著,故FDP濃度在兩組之間存活率有顯著差異。最後,利用ROC curve分析方法得到AUC(Area Under Curve),以FDP所得到的曲線下面積最高(AUC:0.986)。結論:因此,以凝血功能項目FDP濃度用於評估預測造成出血或栓塞之危險性是最佳工具,進而推廣作為白血病患者病情進展、療效觀察及

預後評估之指標。

合成之多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對胰臟癌腫瘤生成的抑制效果

為了解決血液腫瘤科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王建鈞 這樣論述:

一些從柑橘類水果純化出來的多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例如sinensetin (5,6,7,3',4'-pentamethoxyflavone),被研究具有抗癌活性,且其毒性不高。本篇研究以3,4,5-trimethoxyphenol為起始物合成了一個sinensetin的結構類似物4'-hydroxy-5,6,7,3'-tetramethoxyflavone,並以洋菜膠細胞群落形成試驗測試此化合物與其前驅物等之抗腫瘤生成活性,結果顯示除了3,4,5-trimethoxyphenol 與1-(6-Hydroxy-2,3,4-trimethoxy-phenyl)-ethanone對胰臟癌細胞PAN

C-1之腫瘤生成無顯著抑制效果外,其餘數種化合物皆可抑制胰臟癌細胞之腫瘤形成。如果同時以胰臟癌纖維母細胞PC-015Ct共同培養進行胰臟癌細胞PANC-1之洋菜膠細胞群落形成試驗,則會顯著地減低抗癌藥物gemcitabine的抑制腫瘤生成效果,顯示纖維母細胞可增進癌細胞之抗藥性。以此檢視本研究使用或合成出來的化合物之抗腫瘤生成活性,發現這些化合物的抑癌活性並不受纖維母細胞PC-015Ct共同培養的影響。本篇研究顯示數種新合成之多甲氧基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抑制胰臟癌腫瘤生成的活性,然其作用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