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種子盆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蘋果種子盆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詹鳳春,史托瑞出版社寫的 大自然雙書套組:《醫樹的人》+《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贈送「和洋風隨身筆記本」1本) 和ChristieMatheson的 種一種,玩一玩! 魔法植物互動書(全套兩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小豆樹5吋- 家具及居家用品也說明:... 有掉葉等風險能接受者在購買售出恕不退換於植物及種子中找到最棒的交易! ... 蕨類盆栽 |療癒系植栽|居家 商業空間擺設|年節 氣氛招財進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柿子文化 和小天下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洪勇善所指導 詹賢煒的 水泥添加劑與菇類堆肥對土壤剪力強度與植生之影響 (2021),提出蘋果種子盆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剪力強度、菇類堆肥、發芽率、滲透係數。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張育森所指導 陳雋的 預措處理對13種木本植物種子發芽之影響 (2017),提出因為有 預措處理、種子、發芽的重點而找出了 蘋果種子盆栽的解答。

最後網站如何种植苹果种子盆栽|DIY苹果盆景的做法|盆栽苹果的种植則補充:如何种植苹果种子盆栽|DIY苹果盆景的做法|盆栽苹果的种植 · 1、从啃干净的苹果芯当中破开取出里面的苹果果核,洗净抠出的种子备用。 · 2、在盒子底下铺一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蘋果種子盆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自然雙書套組:《醫樹的人》+《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贈送「和洋風隨身筆記本」1本)

為了解決蘋果種子盆栽的問題,作者詹鳳春,史托瑞出版社 這樣論述:

重返自然,找到自己   ●樹木除了提供並改善我們生活環境,也能接療癒我們的心靈。 ●在自然裡親手為生活做一點事,與土地建立起真實的連結與喜悅!     《醫樹的人》     種樹有方法,救樹有訣竅!   從補校到東大博士,她一路在夾縫中掙扎茁壯;   醫治樹木十多年,她反而被樹療癒了……   →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     ◎在歷史的自然時空裡,人與樹的關係超乎你我想像.     人類與樹木、森林之間的關係,   可以溯及

九百萬年前,當時人類以森林為生活的中心……     「樹木除了提供並改善我們生活環境,也能療癒我們的心靈。」在人與樹的互動交流中,我們看到了生命值得尊敬的面向,也從鳳春老師的生命歷程中,發現許許多多的不思議,以及從來不曾知曉的樹木見聞。     ➢什麼樣的樹會散發出奶油醬油味呢?   ➢一棵存活近五百年的老橡樹,樹冠約有60萬片樹葉,一天就可以製造出12公斤的糖、吸收約二至三戶人家所釋放的二氧化碳、蒸發400公升的水分、製造10個人一天所需的氧氣。   ➢二百多顆種子中,能成長為大樹的只有一個。   ➢「片利共生」的合體夫妻樹,有時並不互相恩愛,而是存在相互競爭,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地步。   ➢

美國紅木公園的巨樹,經歷過無數的森林大火,但這是為樹群繁衍後代的唯一方式。   ➢日本宮城縣的一處小村莊為了祈求柿子的豐收,通常會在樹幹基部像是恐嚇樹木般,拿著鐮刀輕輕劃傷樹幹,如此一來隔年就會豐收。   ➢臺灣第一條近代行道樹是出現在臺南,在當時又被稱為鳳凰新道,種滿了鳳凰木。   ➢流蘇樹的特色莫過於雌雄異株及兩性異花(同時開雄花與雌花)。再者,流蘇害怕孤單寂寞,不論公母,最好找個伴一起種植,才能促進開花生長。   ➢目前,最長壽的染井吉野位於東京都文京區小石川植物園內,有將近一百三十歲。   ➢櫻花品種之中能夠超過百年、甚至接近千年為垂櫻。最具代表性的垂櫻,位於福島縣三春町的三春垂櫻──

為彼岸櫻系統的垂櫻。   ➢行道樹的生長速度比樹林內的樹快了二至三倍,但行道樹也比一般樹木高出了兩倍的死亡率。   ➢中國自北魏時期開始就出現「嫁樹」的習俗。據說每年的正月日出之時,需用尖刀刮破樹皮,不刮則果樹只開花而不結果。     ◎在樹的醫病歷程中,學到以往不知道的生命知識     樹木有其決定生死的方法,人類能做的只有順應自然……     從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栽樹有其一套方法,但現代人,認為只要有土,就可以種樹了。為此,鳳春老師不得不疾呼:「不懂樹木,就不要種它!如果要照顧它,請多多跟樹溝通,用心理解它們。」你了解樹嗎?一起來看看吧!     ➢修剪是為了確保樹木維持健康,因此

就算是森林內的樹木,也具備斷臂機制。   ➢老樟樹樹幹基部容易出現的樹瘤,是樟樹中蓄積最多樟腦的部位,同時樹體內樟腦成分使害蟲無法攻擊,避免了因蟲害導致傷口腐朽的發生。   ➢從樹皮的皺褶狀況,就可以知道樹的受風程度。   ➢一旦發現樹木長出如同香菇般的子實體,就可以確定樹幹內部已出現腐朽的情形。   ➢種樹不是土壤愈多愈好,被深埋的樹根很可能因此無法呼吸而生長不良。   ➢移種大樹,必須實施「斷根」作業,讓樹能盡速適應新的生長環境。   ➢移植樹木不是任何時間都能進行,必須注意「移植適期」,古人甚至都是趁深夜時分進行移植的。   ➢「餵樹」的肥料必須講究,不夠熟的堆肥對樹的根系反而會造成傷害

。   ➢冬季幫松樹圍上肚兜,不是為了幫樹保暖,而是為了抓蟲!   ➢澆水是一門大學問,選擇噴灑方式,可刺激葉面生成乙烯,進而促進植物生長。   ➢櫻花樹比起其他樹種呼吸量大,樹皮因此具備許多環狀氣孔,猶如鼻子一般。壯年期氣孔多的代表呼吸能力強,但隨著老化,樹皮上的氣孔就會漸漸消失減少,這是判斷櫻花樹齡的一個方法。   ➢愈是接近樹冠頂層的葉子,其儲存水分的組織愈發達。因為樹冠頂層的葉子很難獲得從根系吸上來的水分,於是漸漸發展出從樹葉表面吸收雨水及霧氣的功能,如同生長沙漠乾燥地區植物般具備了儲水機能。     ◎從樹的生老病死,省思生物學中的生命理論     樹健康才能夠保護我們,   如果樹

生病了,就會連帶著影響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     樹是活的,每天都在動,我們愛樹的同時,也要認識樹,體認它們的生命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面對每一棵生病的樹,鳳春老師總有許多的無奈,那每一次所看到的傷害,彷彿也在她的心裡挖出一個破洞。     ➢我們破壞了櫻花樹的生存空間,忽視了它所需的生長環境,卻一味期待櫻花能盛開。試想,我們確實不懂種樹,深深以為樹只要種下去就可以存活……   ➢若是穿插其他強健原生樹種,恐怕這些櫻花就會自我放棄!其實,這並不是水土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給它生存、生長的環境。   ➢大家誤以為只要有土,樹木便會生長良好的邏輯,應該需要顛覆。   ➢樹木醫的治療只是一個推手,

想要讓樹木健康,最重要的還是天天照顧它的人。   ➢折倒的大樹入我夢來,像個斷了腳的孩子,拖著腳一跛一跛的走著……   ➢樹木移植,也就是斷根,重新養根的概念。移植到新的生長環境,根系是否能適應、細根是否充足等,都會決定移植後的生死關鍵。   ➢所謂生態系,並不僅僅聚焦於單一種的生物,更是涵蓋了周邊的生物、空氣、土壤、水等整體環境。   ➢儘管流蘇樹是可以生長達百年的樹種,但是土壤、土質,甚至樹木所需要的生長生存空間已達極限,恐怕超過百年都會是很大問題。   ➢只要植栽環境有了改變,就算是可生長百年的樹,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我們並沒有隨著文明的進度提升種植技術,反而是令人乍舌地倒退!

  ➢樹木不僅是靜止不動的大型植物,它具備了鮮活的生命力,能療癒需要它的人,只要你願意用心體會樹木的美,便能從中得到力量。   ➢我像是來判死刑,面對櫻花樹的垂死掙扎,又不得不替老櫻花樹完成遺願。   ➢我深信,只要多一位愛樹人,就便有助於減少更多需要治療的樹木;保護樹木的根本,還是須從建立愛護樹木意識形成而起。   ➢小黑蚊之所以氾濫,答案就是我們使用了太多的農藥,以至於蜻蜓的天敵消失,阻斷了生態的食物鏈。     ◎看樹醫生成就自我的歷程,你我也學到自我肯定     巨樹聽到我在樹下吶喊的聲音,   之後冥冥之中我也像是被安排著朝向樹木專業前進……     她曾經是一個被教育放棄的孩子,

但在橫跨文學、農學、工學三大領域後,一路走來,她的心始終如一,焦點都是——樹!這位「愛樹成痴」的女子——     ★是少數在日本取得樹醫執照的臺灣人,也是目前唯一的臺灣女樹醫。   ★是臺灣首座規劃種植約2萬3000棵喬木與灌木的垂直森林建築「陶朱隱園」的植栽顧問。   ★是罕見結合農學與工學的樹醫專家。   ★是臺灣樹木醫學人才考試教科書的主編。     由日本轉回臺灣後,她看到了這塊土地上人與樹之間的交流面貌,也從中發現了問題。為了這塊土地,為了萬物生靈長久共存的和諧,也為了心中的感謝,她決定從自身的經驗出發,要將「人與樹」的故事傳承下去,履行曾經允諾的一絲希望曙光……     ➢掌握樹木

生死大權的竟然不是樹木醫,而是這些景觀設計師。   ➢如果問題不在病蟲害,而是土壤基盤,那麼找植物病蟲害專家勘查,不就像急需外科手術的病人,卻找了眼科醫師來診療一樣。   ➢人類的基因刻著對大自然的嚮往。   ➢我喜歡看著盆栽裡面的青苔和小樹,想像著它們之間微妙的連結和關係,或蹲或站,一看就是許久時間。   ➢戰戰兢兢的撿起被剪落地的根系,不時地將根系放在手心仔細觀察,我好奇根系所散發的氣味,仔細分辨每一小段根系的氣味。   ➢樹林中充斥著各種生物生態,而樹木更是與我們共生在這塊土地上,每種樹木都有著各自的名稱及特色,我也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生命力。   ➢我每天早上都會來這裡讀書到傍晚,累了就

走到植物園內看著這些樹木,從中得到一些療癒。   ➢此刻我深深體會人生的無常。回想著老師父交代的字字句句:「所做所為不留遺憾,盡力而為,一切隨緣。」   ➢記得樹木的名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時要有深厚的興趣,才能具備分辨的能力。   ➢摸著溫暖的纖維狀樹皮,望著這些神木,不可思議的心情湧入內心,這樣的美震撼我心。我不自覺的立誓要保護樹木,內心吶喊著,「各位樹神、巨木,有朝一日,我想成為保護樹木的一員。」   ➢大樹啊,你能不能透露一點點關於你的訊息,我多麼想了解你……   ➢樹木的入門就是認識它!感覺它!理解它並欣賞它。   ➢樹木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用獨特的方式展

現出生命力。樹木也是活的!   ➢在這個校園歷經十次的櫻花盛開,而我自一股傻勁的走入樹木的世界,也愛了樹。   ➢綠化的核心概念,不僅僅是將樹木引進人們生活的都市環境中,更是希望能讓樹木在此永續生長,與人類共生。     原來,樹——   就是你我生活的日常,就是你我生命的共同體!   強力推薦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林坤正∕臉書「台灣行道樹」粉絲團老編   胖胖樹 王瑞閔∕植物生態與人文作家、插畫家   徐嘉君∕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臉書「找樹的人」粉專版主   彭文惠教授∕中原大學景觀系主任     《重返自然,阿公阿嬤教你的手感生活DIY》     ★各領域專業職人的說明教導★

  ★15,000,000冊人心所向的銷售保證★   ★入選恆今基金會(The Long Now Foundation)「文明重建圖書館」保存書籍★   ★超過300張插圖、圖表和照片,是詳細且可靠的一本實用指南★     親手為生活做一點事,   與土地建立起真實的連結與喜悅!   重現古法釀造、純手工技法,   一比一的標示、手把手的教導,   住在都市高樓裡,也能活得很鄉村、很自然!     ◎不只是自給自足的實用寶典,更是成就自我喜悅滿足的祕笈     親手為自己的生活多做一點事,掌握一項技術,增加自立自強的能力,與我們的房屋、土地、地球建立起真實的連結。這種喜悅,是我們喜歡這本書的

原因。——潘姆.亞特(Pam Art),史托瑞出版社(Storey Publishing)董事長     美國在一九七○年代的「回歸大地時期」(back to the land era),嬉皮在自己家裡從事耕種,汽油與原料的價格飆漲,回歸自然的呼喊激盪著人心,史托瑞出版社順應時情出版了一系列《鄉村智慧手冊》(Country Wisdom Bulletins),每一本手冊都提供一點點鄉村生活的必備知識、介紹簡單的技術與手工藝相關資訊。這些手冊出版了數百集,賣出一千五百多萬冊,幫助讀者探索自力更生的樂趣與成就感。     《鄉村智慧系列》很完整的呈現了關於鄉村和自給自足生活各個方面的資訊,在此一綜

合性的集合中,本書擷取了與生活工藝類相關主題的step by step指導,提供需要知道的,關於可持續性、自給自足、住宅基地和DIY生活的一切。主題包括:自製乳酪、醃製小菜;家具製作和籃子編織;製作花環、香料;自製禮物和裝飾品;戶外土地的相關建設。還有更多!     這本書有超過300張的插圖、圖表和照片,每頁都有值得信賴的建議,是同類書籍中最全面、最可靠的一本。     ◎豐富多元的好手藝,成為一個優游在自然裡的快樂現代人     ➢把好吃的做出來   除了必須的一日三餐料理,鄉野生活當然還要有特別的飲食,在這裡,我們將學會如何自製乳酪、奶油與優格、冰淇淋;食物保存、醃製、裝罐與蒸餾;好吃的

果凍、果醬與糖漬水果;醃黃瓜與開胃小菜;釀造風味醋;製作最棒的蘋果汁……     ➢用大自然來做禮物   生活小物自己來,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手工DIY,材料都來自大自然,手工蠟燭、籐籃編織、葡萄藤花環、天然香料、押花機、手工糖果、節日禮物……不求精巧,但求真心,這絕對是一份最棒的禮物!     ➢親手為住家做一點事   鄉居生活其實很容易,為居家增添一點不同的鄉野風味,做個簡易家具;試試將椅子梳理一番,為座椅重新編織;編織一條鄉村風地毯;製作特殊風格的窗簾……生活立刻會大不同唷!     ➢從戶外打造你的家園   如果你有自己的院子,或已經在鄉間有間房子,甚至還擁有一片林地,那麼你真得要動起來,

好好為自己的鄉居住所打造一番囉!這裡會教你如何做出最棒的圍籬;建造實用的石牆;建一個木柱棚架來堆放需要的薪材;簡易做堆肥;做好林地管理……   專家推薦     劉德輔,里山共學塾塾長/臺中花博四口之家永續家園策展人   讀者好評     ◎15,000,000的人心需求,實際有所得的讀者回饋   我在書中發現了一些真正的信息寶藏,並將其推薦給有興趣逃脫白痴世界並成為隱士的任何人!——蘇(Sue)     如果你想遠離喧囂的都市生活,就需要掌握生存在土地上的大多數技能。此書中蘊藏著數量驚人的信息,即使你除了都市公寓窗戶上的花盆外,從來沒有比那更靠近土壤的經驗,也可以在這裡找到有用且簡單有趣的信

息。——麥可.艾德曼(Michael J. Edelman)      對我這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完美的參考書。我把它放在早餐桌上,這樣當報紙無聊或沮喪的時候,我就能立刻學會如何讓自己的小世界變得更好、更美麗。   這本書沒有花招,這只是事實,而且編輯得很好,很有用。這裡有足够的照片和插圖來幫助讀者形象化的理解那些難以用語言解釋的東西。而且,當你準備開始一個新的項目時,這是一個可以永遠保留的東西。——琳賽.斯帕多尼(Lindsey Spadoni)     這個偉大的指南將把你放在食物鏈的頂端,如果我們的世界真的在走下坡路……——林登.加里斯(Lindon Gareis)     這本書包含有

關鄉村或回到基本生活你需要了解的所有信息,具有很高的說明性和易用性,只需閱讀本書即可……強烈推薦!——獨奏家(The soloist)     這裡有讓人變得自給自足的偉大技巧和竅門,我很期待學習製作許多家居用品啊,這些商品的製作成本很小,而且不是從主流商店購買的。——瑞安.布德羅(Ryan Boudreaux)

水泥添加劑與菇類堆肥對土壤剪力強度與植生之影響

為了解決蘋果種子盆栽的問題,作者詹賢煒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不同的水泥及菇肥比例進行土壤強化及植生試驗,探討不同的基材比例於pH值、土壤剪力強度、種子發芽率及植生情形等變化,以及兩者並行之最適比例,提供工程以水泥做為添加劑應用於改善坡面土壤強度的參考。研究結果獲得於養護30天,水泥含量3%增至11%時,凝聚力由133 kPa增至324 kPa,為原土壤3.9 - 9.6倍;摩擦角由39.5°至 57.1°,為原土壤 2.0 - 2.8 倍。此外,菇肥的添加確能明顯提升草籽的發芽率,但添加菇肥卻造成土壤剪力強度大幅下降,菇肥含量10%混合水泥含量3%增至11%,凝聚力由35.8 kPa 增至172.5 kPa,為原土壤1.1 - 5.1倍;摩

擦角由42°增加至54°,為原土壤2.1 - 2.7倍。綜合考量植生與土壤剪力強度,則建議選擇僅添加水泥5%,其發芽率為可達86%,而凝聚力為原土壤4.7倍,摩擦角為原土壤2.3倍。若考慮增加土壤滲透性,則選擇添加菇肥10%水泥7%之配比,發芽率為80%,凝聚力為原土壤3.2倍,摩擦角為原土壤2.4倍。在探討植生高度與根系長度會隨著水泥增加而下降,在水泥0% - 7%之根系長度與植生高度隨菇肥增加而增加,而根系長度大約為植高的0.22倍。土壤滲透數會因為水泥含量增加而逐漸下降,而添加菇肥可提升土壤的滲透係數,以菇肥5%之滲透係數為原土壤3 - 100倍。

種一種,玩一玩! 魔法植物互動書(全套兩冊)

為了解決蘋果種子盆栽的問題,作者ChristieMatheson 這樣論述:

  《敲一敲、搖一搖,魔法樹!》   每一棵樹都很神奇,具有魔力,不管是樹林裡高大安靜的樹,還是公園裡矮小粗壯的樹,甚至是住家附近的那棵大樹……隨著四季變化,大樹也跟著改變:春天新葉抽芽,秋天綠葉變黃;有些樹春天開花,有些樹秋天結果。大樹不但是鳥兒的家,也是松鼠和蜜蜂的食堂。在這本書裡,你就是魔術師!要怎麼變?敲一敲、搖一搖、動動手指頭……然後翻到下一頁,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四季變化的美麗繪本,也是一本好玩的互動遊戲書,以一棵大樹為主角,讓孩子跟著大樹一起經歷春夏秋冬!畫面從一棵光禿禿的大樹開始,跟著簡單的指令輕輕點一次,翻到下一頁,一片葉子出現在樹梢;再繼續點,一、

二、三、四,下一頁就增加了四片葉子,葉子愈點愈多、愈點愈多;再搓一搓大樹,樹長出了花苞;搖一搖大樹,蘋果咚咚落下;呼呼吹一口,像秋天的風一樣讓葉子飄落;拍拍手,雪花片片;閉上眼睛數到十,春天又再度降臨……   作者用水彩加上拼貼技法,將大樹的四季變化巧妙的呈現出來,畫面上大量的留白、簡潔的構圖,獨特新穎、單純有趣,又極具互動性,讓書不只是書!非常適合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看、一起玩、一起對話、一起動動手,還可以一起到公園裡散散步,觀察真實的自然環境。   《壓一壓、澆澆水,魔法種子!》   每一顆小小的種子裡都有股神奇的魔力,不管是裝在紙袋裡買來的種子,還是花草植物自然散播的種子。每一座花園、

每一個盆栽,都有神奇的事在發生,只要一點點陽光、一點點水,加上鳥兒、蚯蚓、蜜蜂、蝴蝶的一點點幫忙,小種子就會發芽、成長,開出美麗的花朵。在這本書裡,小小的種子邀請你來變魔術!要怎麼變?只要動動手,壓一壓、點一點、搖一搖……然後翻到下一頁,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作者克莉絲蒂.麥瑟森繼廣受好評的《敲一敲、搖一搖,魔法樹!》之後,再次以水彩加上拼貼技法,巧妙的呈現出植物的生命週期。孩子們可以看到小種子如何長出美麗的花朵,一邊動動手給種子澆澆水,一邊拍拍手召喚陽光和雨水,幫助幼苗生長,還可以看到花園裡的小生物,例如蚯蚓、蜜蜂、蝸牛和蜂鳥等,隨著三朵花的萌芽和綻放而出現。仔細觀察,還會發現書裡的每一

頁都有一隻小瓢蟲呢! 本書特色   沒有藍光、不需充電的超強幼兒互動遊戲書來了!   ▍不只是一套關於植物生長的美麗繪本組,也是一套好玩的互動遊戲書!沒有藍光,也不需充電,只要把書打開!   ▍創新又極具互動性,讓書不只是書,非常適合親子一起看、一起玩、一起對話、一起動動手、發揮想像力。   ▍壓一壓、搖一搖、點一點,每個人都可以變魔術!種下小種子,跟著小小種子體驗植物的生長歷程,跟著大樹一起經歷春夏秋冬,感受四季變化和生命的美好!   ▍作者以簡約明亮的風格,透過輕點、拍手、揮手等方式,如同遊戲般的邀請小讀者參與其中,巧妙的將大自然的奇妙與閱讀的互動性相結合。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

者5顆星推薦!  

預措處理對13種木本植物種子發芽之影響

為了解決蘋果種子盆栽的問題,作者陳雋 這樣論述:

為便於家庭園藝種子森林盆栽的應用,本研究以‘Eureka’檸檬 (Citrus limon L. Burm. F. ‘Eureka’)、椪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柳橙(Citrus sinensis L. Osbeck ‘Liucheng’)、麻豆白柚(Citrus grandis Osbeck ‘Mato Paiyu’)、月橘(Murraya exotica L.)、臺灣欒樹(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粉殼’龍眼 (Dimocarpus longan Lour. ‘Fen-Ke’)、大葉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

phylla King)、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水黃皮(Pongamia pinnata L. Pierr ex Merr.)、‘茂木’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Mozi’)、番石榴‘珍珠拔’(Psidium guajava L. ‘Jen-Ju Bar’)、竹柏(Nageia nagi Thunb. O. Ktze.) 共13種木本種子為材料,進行冷水浸種、溫湯浸種、過氧化氫(H2O2)、次氯酸鈉(NaOCl)、醋酸(CH3COOH)及激勃素(Gibberellins, GA3)浸種共6種種子預措處理。檸檬、椪柑、柳橙、麻豆白柚等四種柑

橘屬種子另多加去除外種皮處理。在不同水溫浸種方面,對13種作物進行兩種水溫浸種,分別為25°C冷水浸種及55°C溫湯浸種,調查其發芽率、平均發芽天數、T50及發芽速率指數。四種柑橘屬另多加去除外種皮處理。由於試驗結果繁雜,此處把促進發芽效果定義為:能提升種子總發芽率或能縮短平均發芽天數之效果。試驗結果顯示,四種柑橘屬種子呈現類似的結果,促進發芽能力:去除種皮>冷水浸種>溫湯浸種>對照組;大葉桃花心木、羊蹄甲、臺灣欒樹及番石榴種子呈現類似的結果,促進發芽能力:冷水浸種>溫湯浸種≥對照組;水黃皮促進發芽能力:溫湯浸種>冷水浸種>對照組;枇杷、月橘、龍眼及竹柏呈現類似的結果,促進發芽能力:冷水浸種≥

對照組>溫湯浸種。在化學浸種方面,對13種作物進行四種化學藥劑浸種,分別為5%過氧化氫(H2O2)、6.25%次氯酸鈉(NaOCl)、4.5%醋酸(CH3COOH)及500 mg∙L-1激勃素(Gibberellins, GA3),調查其發芽率,平均發芽天數及發芽速率指數。試驗結果顯示,四種柑橘屬種子以NaOCl處理具有最佳之促進發芽能力;大葉桃花心木及臺灣欒樹促進發芽能力:H2O2、NaOCl及CH3COOH>GA3>對照組;羊蹄甲及月橘以GA3處理具有最佳之促進發芽能力;枇杷促進發芽能力:H2O2、NaOCl及GA3> CH3COOH及對照組;水黃皮促進發芽能力:對照組>H2O2、NaOC

l、CH3COOH及GA3;番石榴以CH3COOH處理具有最佳之促進發芽能力;龍眼及竹柏促進發芽能力:GA3≥對照組>H2O2、NaOCl、CH3COOH。在複合處理方面,探討不同預措處理搭配對6種木本種子發芽之影響。試驗分兩組,第一組以檸檬、大葉桃花心木、羊蹄甲為材料,進行單因子處理(A. H2O2 5%浸種、B. NaOCl 6.25%浸種、C. CH3COOH 4.5%浸種、D.55℃溫湯浸種)及雙因子複合處理(E.溫湯+ NaOCl、F.溫湯+ H2O2、G.溫湯+CH3COOH)。第二組以月橘、枇杷‘茂木’、番石榴‘珍珠拔’為材料,進行單因子處理(A. H2O2 5%浸種、B. Na

OCl 6.25%浸種、C. CH3COOH 4.5%浸種、H.500 mg∙L-1 GA3浸種)及雙因子複合處理(I. GA3+ NaOCl、J. GA3+ H2O2、K. GA3+CH3COOH)。第一組試驗結果顯示:檸檬於單因子處理發芽率至76%以上,B處理效果最佳(達85%),複合處理則提升發芽率至84%以上,E處理效果最佳(達90%);大葉桃花心木及羊蹄甲於所有處理發芽率分別均達92%及87%以上,平均發芽天數為對照組>單因子處理>複合處理,發芽天數最短分別為16天(E、F處理)及15.1天(F處理)。第二組試驗結果顯示:番石榴於單因子處理發芽率至25%以上,H處理效果最佳(達41%

),複合處理則提升發芽率至48%以上,K處理效果最佳(達59%);枇杷於所有處理發芽率均達92%以上,平均發芽天數為對照組>單因子處理>複合處理,發芽天數最短為6.5天(I處理);月橘於所有處理發芽率均達92%以上,平均發芽天數為對照組>單因子處理及複合處理,發芽天數最短為5.2天(H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