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水位歷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翡翠水庫雨量 - Khushra也說明:查詢昨日資料. 翡翠附近雨量資料. 水庫水位歷線. 豪雨狂炸翡翠水庫大進補千萬噸進帳驚人蓄水量曝光; 豪雨下對地方!石門、翡翠水庫最新蓄水量曝光,雙北地區3個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 林鎮洋所指導 闕乃羚的 串連式濕地系統淨化效率現地試驗之研究 (2006),提出翡翠水庫水位歷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濕地系統、淨化效率、濃度削減率、效率比、流通率。

最後網站3010701303008.pdf則補充:圖4.2-7 不同操作模式之翡翠水庫洩洪量.…… 圖4.2-8 水庫防洪運轉優選模式之計算結果. 圖4.2-10 不同洩洪方案下屈尺堰之水位歷線. 圈5.1-1 新店溪各斷面水位流量關係圖.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翡翠水庫水位歷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串連式濕地系統淨化效率現地試驗之研究

為了解決翡翠水庫水位歷線的問題,作者闕乃羚 這樣論述:

水質自然淨化系統係以營造一個理想的生態系統,使系統自行將能量與物質發揮至最大量並轉化為系統內之生物質量及有機物,以達到去除污水之目的,目前大多應用於污水下水道未及地區、削減非點源污染、或搭配一般傳統污水處理廠設置。本研究以翡翠水庫管理局於2005年在北勢溪沿岸渡南橋旁所建置之串連式濕地系統為例,該系統設置主要串連不同單元之生態溼地,以處理該集水區內之降雨非點源污染與地面逕流,將場址周邊營養物質滯留於系統內而降低污染物質流至水庫中之流達率。本研究主要以不同之淨化效率分析方法,針對本研究場址建置完成後至今之淨化效率進行探討評估。在5次降雨事件中,系統氨氮及總磷之效率比(ER)分別為61.9%、8

7.5%,均高於平均濃度削減率(RR)45.1%及43.8%,另外,加上15次晴天水質採樣資料統計發現,本系統不論降雨或晴天,入流濃度越高淨化效率越顯著,且經由效率比(ER)、濃度削減率(RR)或流通率(flux rate)計算分析,均可得知本系統降雨期間之淨化效率較晴天之淨化效率高,並證明本系統以串連不同單元型式生態溼地所營造之生態系統,其加乘出之淨化效率百分之百超越各單元淨化理論相加預計值,有效滯留營養物質,每年削減非點源污染之總磷入庫量約8.7 kg,進而改善水庫優養化之情形。本研究亦發現本串連式濕地系統之總磷流通率或去除量之變化比濃度削減率更明顯可以表示系統是否遭受損壞或破壞,提供系統

操作者或工程師判定執行維護修復最佳時機及工作項目之參考,以確保投資效率之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