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立醫院門診時間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也說明:台大醫院網站提供醫療團隊、特色醫療中心、就醫指南、尋找醫師、門診掛號(含看診、檢查、抽血、領藥等進度)、衛教與用藥須知、探病須知、護理照護、健康檢查、最新 ...

國立陽明大學 醫務管理研究所 郎慧珠所指導 江芯儀的 以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榮民醫院之經營績效 (2015),提出署立醫院門診時間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資料包絡分析法、榮民醫院、麥氏生產力指數、效率、醫院經營。

而第二篇論文佛光大學 傳播學系 林如森所指導 葉宗霖的 原住民健康傳播與求醫行為之研究-以花蓮縣豐濱鄉原住民為例 (2011),提出因為有 原住民、健康傳播、求醫行為、醫療服務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署立醫院門診時間表的解答。

最後網站門診時刻表1120301_門診時間表 - 中心診所則補充:點擊科別查看門診時刻表 醫師 專長 0001 家庭醫學科 00054 范文陽 戒菸門診 0003 一般外科 00150 王政宗 附乳房外科門診 0003 一般外科 00150 王政宗 附乳房外科門診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署立醫院門診時間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榮民醫院之經營績效

為了解決署立醫院門診時間表的問題,作者江芯儀 這樣論述:

目的:以資料包絡分析法探討榮民醫院之經營績效,及生產力變化情形。方法:本研究採用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分析榮民醫院之經營效率。因DEA之特性與醫院規模差異之故,分別探討3家榮民總醫院及5家榮民分院,於2010至2014年之經營效率。研究採納7個投入變數(醫療人員數、醫師人數、護理人數、總病床數、總成本、業務成本及總資產)與9個產出變數(門急診人次、住院人日、總收入、門診收入、住院收入、佔床率、粗死亡率及急診就診後同日於同醫院急診返診比率),從整體面、醫療面、財務面及品質面等四個面向來探討醫院經營效率。以DEA中投入導向的CCR和BCC模

式進行效率計算,探討效率變化,並以麥氏生產力指數(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MPI)計算總要素生產力(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變化,以探討榮民醫院之跨期生產力之趨勢。結果:本研究結果發現:(1)3家總院在整體的平均效率值為0.9952、醫療方面為0.9824、財務方面為0.988、品質則為0.7827;5家分院整體平均效率值為0.9974、醫療方面為0.97、財務方面為0.9285、品質為0.8887。(2)麥氏生產力指數方面:3家總院在整體平均生產力為0.998、醫療方面為0.991、財務方面為1.002、品質方面為0.991;而

5家分院在整體平均生產力為0.997、醫療方面為0.985、財務方面為1.020、品質方面則為0.980。(3) 將效率與生產力分別進行Spearman等級相關檢定發現:效率方面:整體面與醫療相關性達0.474,且具顯著;生產力方面:整體面與醫療及品質面均呈顯著正相關,分別為0.893與0.598,而醫療面與品質面亦呈顯著正相關,達0.579;效率與生產力之間:整體面生產力與整體面效率、醫療面效率之相關性分別為0.543與0.446,而品質生產力亦與整體面效率達0.364,以上均具顯著意義。結論:(1)效率高低與生產力變化不一定正相關,高效率亦有可能呈現生產力衰退之趨勢,故在判斷醫院之經營效率

時,應納入生產力變化,可協助預測及評估未來經營方向;(2) 整體效率面因採納醫療、財務與品質之變數做為較全面之考量,因而,某醫院在整體面效率越高,並非表示其同時在其餘面向亦有高的效率。(3) 經Spearman等級相關檢定發現,整體面的效率與生產力值與醫療面具正相關。另一方面,品質生產力與整體效率面亦呈顯著正相關,亦即當品質生產力越高,整體效率面也會提高。(4) 無論在效率或生產力分析,整體面與醫療面均呈顯著正相關,兩個面向採納變數之差異在於財務與品質變數,顯示醫療人員數、病床數以及醫事服務量等變數仍是評估醫院經營績效不可或缺之因素。

原住民健康傳播與求醫行為之研究-以花蓮縣豐濱鄉原住民為例

為了解決署立醫院門診時間表的問題,作者葉宗霖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瞭解花蓮縣豐濱鄉原住民接收與相信健康訊息之管道、醫療保健之需求、求醫行為之情形以及對當地醫療服務之評價,又本研究對象之特殊性與重要性在於花蓮縣豐濱鄉有著全國第一個以服務原住民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署立花蓮醫院「豐濱原住民分院」,藉由本研究之目的來探討是否豐濱原住民分院能夠提供偏遠地區的原住民更完善的醫療照護並提升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以及是否因豐濱原住民分院其創院之沿革、宗旨、願景與目標而能夠成為提供偏遠之原鄉地區一指標性之醫療機構,有待本研究之發現與討論。研究對象是以花蓮縣豐濱鄉十二歲以上之原住民族人為母群體,並以集束抽樣隨機抽取磯崎村、新社村、豐濱村、港口村、靜浦村五個村為對象,實

際樣本數估計以500人為目標數,本研究實際訪得417份,達成率為83.4%。本研究測量工具是根據研究目的及架構,並參考國內文獻設計之結構式問卷,且經過專家效度評鑑,信度分析是根據正式施測資料進行內部一致性分析,顯示問卷內容信度尚佳。研究發現:一、 豐濱鄉原住民族人對醫療保健之需求以菸害防制宣導為最需要,其次為社區老人防跌宣導、高血壓患者飲食控制、流行性感冒防治宣導、檳榔防治宣導、藥物及毒品防治宣導等,均超過六成;建議加強與改進之醫療服務依序為慢性病防治、保健宣導活動、一般性健康檢查、特殊疾病篩檢與事故傷害防治,另有對於醫護人員服務態度、醫師醫術、門診科別、醫護人員人力不足等建議。二、

豐濱原住民族人在健康發生問題時以到醫院看病為主,其次為藥房買藥,另根據深度訪談得知當地原住民有尋求密醫之求醫行為,也有的人不願選擇就近在豐濱原住民分院看病而至本鄉以外的醫院診所求診。三、 豐濱原住民族人接收健康訊息之管道,以醫護人員最高,其次為電視媒體、親友鄰居;相信健康訊息之管道,以電視媒體最高,其次為醫護人員、親友鄰居。四、 豐濱原住民族人對於豐濱原住民分院整體之服務滿意度不及四成,對於當地其他醫療服務滿意度均不及五成,居住地離醫療院所越近、男性、65歲以上、國中以下之教育程度、從事農林漁牧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