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推薦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推薦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道森‧丘吉,諾曼‧席利寫的 【道森.丘吉心靈科學套書】(三冊):《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超悅大腦》、《靈魂醫療》 和海德・沃瑞棋的 二十一世紀生死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神經外科 - 佑民醫院也說明:神經外科 主任/主治醫師脊椎外科主治醫師. 專長. 腦及脊椎顯微手術、脊椎(頸、胸、腰、薦)微創手術脊神經微創手術、脊椎內視鏡手術腦瘤與脊椎腫瘤顯微及微創手術、腦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行路所出版 。

最後網站腦神經內科 - 大千綜合醫院則補充:2.經醫師診隊為失智症患者; 3.照顧失智者的照顧者. 服務項目: 1.個案管理-定期電話追蹤關懷、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推薦,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道森.丘吉心靈科學套書】(三冊):《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超悅大腦》、《靈魂醫療》

為了解決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推薦的問題,作者道森‧丘吉,諾曼‧席利 這樣論述:

當代傑出心靈科學家道森.丘吉,帶領你實現充滿喜悅的夢想人生!     本套書組合:《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從心靈到物質的驚人創造力》+《超悅大腦:科學證實幸福感可以自己創造,加速實現理想人生》+《靈魂醫療:療癒奇蹟大解密,喚醒內在豐沛的健康能量》     《科學證實你想的會成真:從心靈到物質的驚人創造力》     ★科學證實想法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   ★美國書展獎2018年健康類最佳選書★   ★美國聯合書訊網2018年科學類最佳選書★     【你擁有的日常超能力】   我們多數人只使用自己能力的一小部分,不了解心念的力量有多大,也不清楚自己的心靈如何能創造物質。你總是不停地在創造

,科學證實你的每一個想法和信念都會對大腦之外的世界產生強大的影響。當你了解如何有意識地運用自己具備的超能力,就能為自己和身邊的人創造美好生活。     知名心靈科學研究專家道森.丘吉(Dawson Church),整合了心理學、生物學及物理學等領域的數百份研究,證實我們心靈能量時時刻刻都在創造現實。個人的想法不僅會影響自己的人生,更會影響全宇宙的集體意識。透過令人大開眼界的研究及真實生動的案例,將擴展你對生命的認識及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進而掌握自己的生命力量。歡迎進入宇宙深不可測的無限創造世界。     • 心想事成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 如何運用心靈創造想要的一切?   • 負面想法與

情緒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 情緒如何影響腦波,重塑我們的大腦?   • 趨吉避凶的能力可以經由練習取得?   • 心靈和宇宙是如何交流溝通的?   • 如何讓心腦諧振,創造圓滿人生?   • 如何突破限制,創造比預期還好的結果?     【改變能量場,就改變了現實】   羅盤、指南針、蜜蜂採蜜授粉、海豚安全泅泳……從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到人類智慧的結晶,都指向了同一個真相──有了正常的電磁場,天地萬物才能安全存活且欣欣向榮。無論我們拉大範圍到行星或銀河,或是縮小範圍到單一細胞,都會發現電磁能量場。電磁力是生物進行各種生化過程的核心,所以改變這些場域就能改變物質,我們的身體是如此,外部的世界

也是如此。     以人類的層次來說,正常的電磁能量場讓細胞可以成功複製,長出一模一樣的新細胞來汰舊換新;失常的電磁能量場會讓生理功能紊亂,細胞不正常增生而致癌。揚升的電磁能量場能夠對準宇宙能量的頻率,改善精神、氣韻、際遇,吸引好人好事;相反的,磁場不對的能量場只會讓你的健康受損,招來壞事與惡運。這就是能量場創造物質實相的方式。要圓滿自己的人生,除了靠努力,還要有主動創造個人實相的能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善用你的每個心念。     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用更科學的方法去追蹤想法到物質之間連結,每個環節背後都有許多科學家提供堅實的研究與事證,展示人類的意圖創造物質世界的驚人天賦。這個天賦每個人都有,

差別只在有人耗損了,而有人越磨越利。在這本書中,要告訴你的就是如何拋光天賦、化夢想為現實的方法。     《超悅大腦:科學證實幸福感可以自己創造,加速實現理想人生》     ★解密1%人的超悅大腦模式!★   ★「超過50年研究」+「科學驗證」的有效靜心冥想法★     從50年研究到50秒實現   國際著名科學家道森.丘吉從文獻研究及科學驗證中,找到了能夠迅速且徹底改變大腦的驚人證據。神經可塑性已廣為人知,但鮮少人知道它發生的速度及範圍,以及我們到底有多少的改變力量。整合不同科學領域可量測的數據顯示,神經重塑的過程比以往科學家所理解的更全面、更快速,影響也更深遠,不僅可以有效縮小大腦的「壓力

迴路」,還能無中生有地創建開悟迴路,讓我們擁有一個快樂、寧靜且足智多謀的大腦,體驗更豐盈的人生!     從擁有什麼感覺到成為什麼樣的人   作者利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方法,每天僅十二分鐘的八週練習,就可以在大腦中產生可測量的變化。透過大腦的新網絡及新迴路,我們能夠擺脫舊心智、陳腐的習慣、自我破壞的行為以及童年受到的制約,在自己身上及周遭環境創造新氣象、新格局,將喜樂、創造力、心流帶進日常生活中。以往只有1%的人才知道的祕密,如今已經能夠為我們所用,幫我們重塑一個快樂的大腦,打造幸福、圓滿的新人生。隨著時間推展,這樣的愉悅、安適及喜樂狀態,甚至能夠成為永久穩定的人格特質。  

  • 為何許多人覺得靜心冥想很困難?   • 透過靜心冥想活化大腦後,能獲得哪些益處?   • 如何能輕鬆地進入深度冥想狀態?   • 冥想能產生哪些與喜悅有關的神經化學物質?   • 如何調節負面情緒及引導自己的注意力?   • 面對危機與災難時,如何保持穩定及彈性?   • 我們的大腦到底可以改變多少?   • 如何將內在的喜悅化為現實生活狀態?     我們無法改變不幸的過往歲月,但是可以透過大腦來重寫故事,與充滿無限可能的力量站在一起,走過傷痛,獲得成長。每一個正向的選擇與作為,都是在幫助你自己從煩惱、糾結及苦難中解脫,迎接一個全新的未來。讓喜悅成為一種最自然的生活狀態,每個人都做得

到。     《靈魂醫療:療癒奇蹟大解密,喚醒內在豐沛的健康能量》     ★心靈結合醫學的療癒關鍵★   ★榮獲美國鸚鵡螺最佳健康類圖書銀牌獎★   ★能量醫療先驅勞瑞.杜西、凱若琳.密思推薦★   ★治療師們超過30年的真實研究記載★     關於健康,你可以有更美好的想像及希望!     追蹤世界上許多奇蹟治癒的共同因素,從事前瞻性研究的保健專家聯手思維創新的神經外科醫生,帶你探索能量醫療的新興領域,解鎖每個人都能運用於治療的非凡新資源。這些研究揭示了掌握幸福的關鍵,以及能量與意識上的一點改變對健康產生的重大影響,解開現今地球上最具潛力的療癒關鍵:人類的心靈力量。     涵蓋數百項的科

學研究證明,有些安全、非侵入性療法的效果有時更勝常規醫學,而常規、補充及替代醫療全面整合的全人照護概念更是未來醫療的重要趨勢,能更有效地減少病痛、延長壽命、提高生活品質,並改善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健康。醫院、教堂、佛殿、廟宇看似不同,但究其本質,最重要的目的都是療癒。當靈性與醫療碰撞出火花,當信念的心靈力量與醫藥的治療效果兩相結合,必能產生前所未有的強大力量,由內而外,再由外而內,促使療癒發生。從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時期到現在,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要讓不可思議的療癒奇蹟成為可能,關鍵就在於如何開發蟄伏在每個人體內的神奇潛能。     • 揭開療癒奇蹟的共同關鍵   • 靈性在療癒史上的重要地

位   • 科學證實靈性對療癒的提升作用   • 心靈與醫療如何相輔相成,發揮更好效果   • 未來身心靈整合的健康新趨勢    《超悅大腦》讚譽     「道森是資深的冥想者,也是一位科學家。在這本出色的作品中,他以令人難忘的故事及先進的神經科學來引起讀者的注意,並打開讀者的眼界,溫暖他們的心,提升他們的靈魂。他以流暢的文字描述冥想的狂喜境界,並以事實來解釋原因,為意識進化提供了宏觀的理解。這本書帶著透澈、慈悲的光芒,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召喚讀者一起走上人類意識的顛峰。」—茱蒂絲.潘寧頓(Judith Pennington),覺醒之心協會(Institute for the Awakened M

ind)負責人     「這本書如此優秀,讀一本就遠勝過我看過的幾十本談冥想的暢銷書,我真心推薦給其他人。想要個不一樣的人生,想讓生活更美好,請打開這本書。一開始,我曾因為它企圖心太大的書名而半信半疑;等到我闔上這本書時,才驚訝地發現「超悅大腦」帶給我多少迷人的洞見。對於那些相信冥想有不少好處,卻無法持之以恆的讀者來說,讀完這本書將會找不到放棄的藉口。道森.丘吉以絕佳的方式整合了與冥想相關的神經、行為、生活方式以及主觀益處的大量研究文獻,然後系統性地應用了從這些分析得出的原則,加上他個人五十年的實踐經驗,制定出一個令人解除心防的簡單方案。     然而,與多數自我成長計畫不同的是,道森的這個方

案是以科學檢測為基礎,採用可信賴的方式帶領參與者進入通常需要漫長且勤奮的練習才能到達的意識與神經化學狀態。對於一個日漸混亂的文化而言,《超悅大腦》是一劑強而有力且及時的解藥。」—大衛.費恩斯坦(David Feinstein)博士,《愛的能量》(The Energies of Love)共同作者     「這是一本不可思議的書,科學和愛交織在一起。書中不僅以鼓舞人心的方式描述大腦如何呼應靈性經驗而劇烈改變,也揭示了在靈性啟蒙之路上有哪些進化習性會讓我們走神分心。身為當前最傑出的科學家及作者之一,《超悅大腦》是獻給所有人的一份大禮。」—黛安.莫理森(Dianne Morrison),有效行動顧問

公司(Effective Action Consulting)負責人     「這本精彩的書就像一張路線圖,能把悲劇變成歡喜劇。認識道森.丘吉這麼多年,我一直覺得他是樂觀、積極的燈塔,把所教導的價值觀都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他研究冥想如何活化大腦的快樂中心,讓每個人都能走進「超悅大腦」的狀態。道森告訴我們,如何在面對失去的痛苦時培養生命的韌性,如何利用困境來重塑大腦以獲得快樂。本書將會撼動你熟知的世界,因為它如此聲明:快樂是可以追求來的,無論現在它看起來有多遙不可及。」—莉莎.加爾(Lisa Garr),《意識秀》(The Aware Show)廣播節目主持人     「數十年來,科學已經了解意

識會改變大腦。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一個真切實用的指南來說明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在這本文筆流暢易讀的綜合性著作中,整合了十多個科學領域的研究,將之轉譯為日常生活可以使用的原則。這本書清楚地向我們展示如何應用神經可塑性,同時也指出一條以實證為基礎的道路,去創造出一個快樂、平靜、資源豐富的大腦。這本書不容錯過。」—瑪麗蓮.史利茲(Marilyn Schlitz)博士,索非亞大學(Sofia University)超個人心理學院院長     「嘆為觀止!《超悅大腦》是一本融合科學、靈性啟蒙及可能性的傑作,向每個人打開一扇通往諸多可能性的大門,揭示人類潛能的真實意義。我會反覆讀這本書,並與我愛的人分享!

」—尼克.歐爾納(Nick Ortner),《釋放更自在的自己》(The Tapping Solution)作者     「在道森的這本作品中,神祕與科學碰撞出火花,你所認為的界線都將一再擴展,遠遠超過現有實相的全貌。」—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紐約時報暢銷書《心靈雞湯》,(Chicken Soup®)系列共同作者,《祕密》影片的導師之一     「改變步調與績效壓力,經常讓專業人士瀕臨過勞邊緣。《超悅大腦》的研究顯示,冥想可以在充滿壓力的世界提供一座內在平靜的小島,從而讓生產力、創造力、快樂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大為增加。道森提供的技巧讓我們有所憑藉,有信心去解決組織及社會正在

面對的挑戰,也是公司與團隊、個人生活與工作職場得以成功的祕訣。」—伊凡.米斯納(Ivan Misner)博士,BNI 商務人際平台創辦人及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無論是臨床或非臨床人士,冥想訓練都能改善情緒調節並造成大腦功能的持久改變,即使離開冥想狀態也一樣。道森.丘吉在這本書中,簡單地回顧了迄今所有的神經科學證據,並說明所有人如何透過冥想來達到狂喜、極樂的狀態。在這本書中,他還以美好、溫暖的筆觸描寫個人的重大損失、心痛,以及重新站起來的故事。這是各行各業的人都必須一讀的好書。」—皮塔.斯塔伯頓(Peta Stapleton)博士,《EFT 敲打背後的科學》(The

Science Behind Tapping)作者     「四十億年的進化,已經讓我們習慣了把安全與生存當作大腦預設的作業系統。不過,如今我們正處於一個巨變的時代,而靈性啟蒙也逐漸取代舊系統,成為人類大腦的新作業系統。現在是這個轉變的早期階段,而《超悅大腦》就是我們加速這個過程所需要的催化劑。在這本書中,你會發現科學為重塑你的大腦提供了精確的指導,讓你獲得持續一輩子的快樂。買下這本書,好好讀一讀,你永遠不會後悔。」—馬丁.呂特(Martin Rutte),「人間天堂計畫」(Project Heaven on Earth)創辦人   《靈魂醫療》讚譽     「當未來世代回頭看,會以為二十世紀

的常規醫學就像是扳著五根手指頭算數那樣,非常局促狹隘。值此之際,一種新醫學正在興起──這種醫學有多重視精神和意識,常規醫學就有多漠視它們。從這種未來醫學的角度來看,《靈魂醫療》是無價之寶。」──勞瑞.杜西(Larry Dossey)醫師,《平凡事物的驚人療癒力》(The Extraordinary Healing Power of Ordinary Things)作者     「這部引人入勝且紀錄詳盡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關於神聖治療的原理與實踐的深刻見解。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因為一打開書,就再也停不下來。我強烈推薦!」──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心靈雞湯》(Chicke

n Soup for the Soul)的共同作者

二十一世紀生死課

為了解決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生推薦的問題,作者海德・沃瑞棋 這樣論述:

《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辛達塔・穆克吉、《理想的告別》安・紐曼與普立茲獎得主艾倫・古德曼(Ellen Goodman)等人,口碑推薦!   死亡的原因、地點、時間及過程,都已和幾十年前截然不同。死亡的形貌幡然轉變,我們對它的了解也需從頭來過。海德・沃瑞棋醫師承繼醫界對生命與臨終的思索,本書企圖心直逼努蘭經典之作《死亡的臉》,刻劃細膩不遜葛文德《凝視死亡》,從從細胞之死到死亡的本質定義談起,內容涵蓋死亡的生理機制、死亡社會學、拒絕心肺復甦術(DNR)議題、腦死與心臟死(死亡定義)、死亡與宗教、重症照顧者的重負、代理人問題、安樂死/自殺/醫師協助自殺、死亡與社群媒體等議題。   除了自身臨床

服務時的遭遇,作者還以寫論文的精神去經營各章,因此有不少相關數據的蒐集與解讀,比如全球最早安樂死入法的地方,推行的影響與原本的預期有何落差,這結果又意味著什麼?全書內容含括社會、宗教、財務、地理及醫學研究,對於現今我們人生最後一段路的樣貌,如何被各種風潮和事件改變,這本書提供了扎實豐富的回答。 本書特色   (1)涵蓋死亡的生理機制、死亡社會學、DNR議題、死亡定義、重症照顧者的重負、醫療代理人、安樂死/自殺/醫師協助自殺、死亡與社群媒體等議題,為目前台灣書市此面向書籍中最為全面者。   (2)結合臨床醫療遭遇、判例分析、嚴謹統計數據與學術論述,跨演化生物學、醫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歷

史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觀點。   (3)各章內容提示請參閱下方的「目錄」引文。 名人推薦   ●台灣推薦者   ○楊育正,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資深主治醫師   ○余尚儒,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作家   ○魏書娥,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   ○白明奇,成功大學神經學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系主任   ○郭慧娟,「死亡咖啡館」講座推行人   ○許禮安,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   ○朱為民,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各界好評   「文字優雅之中帶著一抹感傷,掩卷久久不能自已

。全書醫者之心溢於言表,流露關懷之餘不失冷靜思索,文筆優美,敘事流暢,病例、數據信手捻來,巧妙地將醫學倫理、文學與科學冶於一爐。死亡議題極其複雜,沃瑞棋卻成功鋪陳出人性脈絡,並對死亡在現代社會裡的變化提出深刻洞察。」——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暢銷書《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和《萬病之王》的作者   「海德・沃瑞棋醫師堪稱當代維吉爾,引領我們走過複雜而混亂的現代死亡之旅。他聰慧過人,思考深刻,卻又謙虛誠懇,一步步揭開CPR、DNR、腦死和怠速代號的奧祕。他也點出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大多數醫院裡,死亡都是由最年輕、最缺乏經驗的醫生處理。最重要的是,沃瑞棋醫師諄

諄善誘,再次提醒我們顛簸不破的道理:在人生盡頭,與親人同在、與知交同在、與清明同在,才是最重要的事,不論現在或未來都是如此。」——安娜・萊斯曼(Anna Reisman)醫師,耶魯醫學院醫學人文計畫主持人   「沃瑞棋對人類死亡的歷史作了詳盡而豐富的研究,在此同時,他也完全沒忽略死亡在今天的幾個主要特點——否認、不平等、過度治療和機構化。在人口逐漸老化的此刻,醫療技術的快速進展持續改變健康照顧的樣貌,而醫生就是我們最好的探路者和引路人。沃瑞棋這本書內容豐富、全面而完整,是死亡議題不可或缺的經典之作。」——安・紐曼(Ann Neumann),《理想的告別》作者   「面對死亡是所有人最終的學

習,讓人學習謙卑和愛,然而每人只有一次機會,不能重來。沃瑞棋醫師此書以當代社會、醫療的眼光描繪死亡,給人提早學習面對的機會。」——楊育正教授,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馬偕紀念醫院資深主治醫師   「內容相當考據,是一本有深度、認真思考死亡的好書,非常適合成為「醫學教育」,「生死教育」的參考讀物,對於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尤能擴大他們對於死亡的認識與想像。」——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 余尚儒   「本書主要根據地區醫院住院醫師的臨床服務經驗,卻能橫跨演化生物學、醫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等學科觀點,交織學術論述、判例分析與臨床故事,還原社會情境與歷史脈絡進行詮釋,關照臨床場

域的移民文化衝擊,以及醫學與宗教/靈性的藕斷絲連,是引人入勝的書寫方式,對昆蘭案的社會影響和臨終照顧議題的評論尤其發人深省。」——魏書娥,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   「海德・沃瑞棋以科學家的冷靜之眼、醫生的人道心腸,細心檢視死亡在現代社會的樣貌,歷史、解剖學和公共政策在他精湛的敘事中合而為一。對於如何好好活到人生最後一刻,這本書提供了溫暖而全面的指引。」——艾倫・古德曼(Ellen Goodman),普立茲獎得主,專欄作家,《我懂你的意思》和《存參》(Paper Trail)作者   「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安寧療護與生死學』的社會教育,總覺得大眾對於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的常識極度缺乏,閱讀這

本書可以對照台灣民眾的社會觀念。死亡在日常生活中從四面八方包圍著我們,『死』不是『生』的反義詞,而生與死是一條連續線。」——許禮安,高雄市張啓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   「一本內容充實、反省深刻的好書,巧妙融合歷史事實、統計數據及人文關懷,並展現極為傑出的敘事技巧。主題豐富精彩,我讀得津津有味,幾乎忘了它的主題是死亡。非常感謝沃瑞棋醫師送給讀者這麼好的禮物,一本深具啟發的好書!它的確是難得之作,我非常喜歡,也推薦大家閱讀。」——桑吉夫・邱普拉(Sanjiv Chopra),哈佛醫學院醫學教授   「沃瑞棋研究扎實,除適時補充親身經歷的故事之外,對文學、神學、統計數據、

法學理論及科學知識亦信手捻來。文詞誠摯動人,佐證資料充足,全書深具說服力⋯⋯真誠而全面地檢視了這個常被忽視的課題。沃瑞棋學養豐富,言詞懇切,本書誠為認識死亡議題不可或缺之作。書中對於死亡的跨學科研究十分出色,作者對於該如何增進(而非迴避)死亡議題亦深具洞見。文字曉暢易讀,資訊新穎即時。」——《書架情報網》   「從最微觀的細胞之死,到生命與死亡的哲學大哉問,海德・沃瑞棋邀請讀者一同思索死亡與臨終的寓意與事實。沃瑞棋帶領我們穿越現代死亡的『醫療化』,重探我們似乎已經遺失的深厚人性。他的文筆、聰慧、勇氣與謙虛,造就出這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這本書內容豐富,筆觸優美,我讀得欲罷不能。」——艾娃・約瑟夫

(Eve Joseph),《夾縫之間》(In the Slender Margin)作者   「兼具史家的好奇、醫師的透澈與詩人的靈魂,海德・沃瑞棋為今日死亡繪出一幅驚人的畫像。現代社會企圖解開痛苦之謎,但諷刺的是,這項探索撞上我們內心深處最古老的恐懼。沃瑞棋醫師冷靜爬梳,揭開科學如何改變了我們對死亡的理解,但在此同時,他也謙卑接受我們無法克服死亡的基本事實,同時坦誠接受:在死亡面前,我們只是凡人。」——拉斐爾・康柏(Rafael Campo)醫師,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著有《另類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   「既冷靜剖析細胞與身體之死的已知與未知,也敏銳掌握臨終議

題的文化變遷,例如病患開始在社群媒體上貼文,公開分享自己的最後一段路。沃瑞棋以深具同情的筆調記下他所見證的故事,娓娓道出現代社會裡的人如何面對死亡。」——《科學人》   「身為心臟科醫師,海德・沃瑞棋日日與死亡交手,時時見證喪親之慟,也因此能細膩觀察近年臨終照顧的變化。他的成果相當豐碩,小至細胞之死,大至死亡對社會的衝擊,都在一個個重症案例、醫學軼事和科學事實間串聯起來。」——《自然》   「醫學進展已然挪移生與死的界線,同時為醫師和病患帶來極具爭議的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生死課》中,沃瑞棋醫師不但精心探究這些議題,也為醫學史補充了生死邊緣的可貴記錄,這些故事縱然讓人時而不安,時而困惑,卻也

發人省思,深具啟發意義。」——《今日心理學》   「沒有議題像死亡這樣人人在意——卻也人人不安。想了解這個諱莫如深的課題,海德・沃瑞棋的這本書是必讀之作,他清晰地點出死亡對當前美國的意義,也勸告我們追求更合理也更溫和的結局。」——丹妮耶蕾・歐弗里(Danielle Ofri)醫師,藥學博士,著有《病人說的是什麼,醫生又聽見什麼》(What Patients Say, What Doctors Hear)。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從這本書獲益。沃瑞棋醫師兼具智慧、熱情與研究精神,為人生在世最陰暗的議題帶來光亮。這本書內容廣博如百科全書,每一頁都充滿啟發。」——史蒂芬・奇爾南(Stephen

P. Kiernan),著有《最後的權利》(Last Rights)和《蜂鳥》(The Hummingbird)   「這本書訴說的故事無比精彩:我們向來以為生死之別清楚簡單,為什麼它現在變得這麼複雜、又這麼重要?儘管這項問題充滿挑戰,海德・沃瑞棋仍勇往直前,以清晰、幽默、知性而熱情的態度娓娓道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丹尼爾・華勒斯(Daniel Wallace),《大智若魚》(Big Fish)作者   「死亡,並不是生的反面,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透過認識死亡,我們更知道如何好好生活。誠摯推薦這本書。」——朱為民,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內容廣博,筆調輕快,娓娓道來死亡

與現代醫學的歷史與相互影響,讀來欲罷不能。」——凱蒂・巴特勒(Katy Butler),暢銷書《偽善的醫療》(Knocking on Heaven’s Door)作者 作者簡介 海德・沃瑞棋(Haider Warraich)   出身巴基斯坦,二〇〇九年自當地醫學院畢業後,前往貝絲・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接受住院醫師訓練(該院為哈佛醫學院主要教學醫院之一),現為杜克大學醫療中心心臟科醫師,並定期為《紐約時報》、《大西洋雜誌》、《華爾街日報》、《衛報》、《洛杉磯時報》等報刊撰稿。 譯者簡介 朱怡康   專職譯者,守備範圍以宗教、醫療、政治與科普為主。譯有《漫畫哲學之河》、《漫畫心理學

》、《人性較量:我們憑什麼勝過人工智慧?》、《自閉群像:我們如何從治療異數, 走到接納多元》、《偏見地圖1:繪製成見》、《偏見地圖2:航向地平線》、《塔木德精要》、《跟教宗方濟各學領導》、《資訊分享,鎖得住?還在抱怨盜版?可是,網路科技已經回不去了!》、《複製、基因與不朽》(合譯)等書。其他歷史、科普譯作散見於《BBC知識》月刊。   臉書專頁「靈感總在交稿後」:www.facebook.com/helpmemuse   謝詞 我的病人躺在床上進入彌留,他的家人都圍在身邊。我是房裡年紀最輕的一個,但每個人都望著我等我發話。他們的人生閱歷遠勝於我,但對於死亡,他們所知有限。為了他們,為了無

數容我陪伴度過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的人,為了我自己,也為了其他醫護人員,但願這本書能讓我們更有準備,更知道如何幫助他們。但願它好好講出了一個故事——一個我們時代無比重要的故事。 第一章 細胞之死 生醫的進展,使我們對死亡的認知在上個世紀經歷了劇烈演進。目前已知細胞的死亡機制主要有三:凋亡、壞死,以及自噬;三者都有重要的形上意涵。細胞和我們一樣抗拒老化,但損害已難以彌補時,它們更懂得審時度勢,汰舊換新以延續生命;細胞層次的「長生不死」就是癌症。促成死亡的許多機制,對維繫生命也同樣不可或缺,對個體來說是如此,對整個生態系來說也是。我們與老化、疾病與死亡的對抗,帶來的後果就跟細胞企圖不死一樣,它們已

深深撼動了經濟與社會結構。 第二章 抗死延生的戰爭 一八五〇年代之後,隨著細菌感染知識的增長、公衛系統的建立,以及麻醉與疫苗技術的發展,死亡的神祕色彩逐漸淡去,醫學終於成了一門科學,它澈底顛覆了人類的經驗,目前看來也不會走上回頭路。世界各地的預期壽命已長足增加,我們與慢性病共存的失能歲月卻也逐漸拉長。現在,美國人大多是被慢性疾病一點一滴磨蝕殆盡——大多數慢性病恐怕不是因為醫學未能阻擋死亡,反而是因為醫學防守得太成功。人瑞是現今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年齡組,這個現象也引起一些相當有趣的演化課題。 第三章 死亡今何在 如今安逝於自家臥榻已是難得的福份。死亡「醫院化」是大多數工業化經濟體的普遍現象,這

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列為重要問題。這種趨勢的成因複雜,涵蓋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心理等諸多層面,只有少數和醫學、健康或疾病本身有關。死於何處與疾病性質和失能部位有關,也深受婚姻狀態影響,另外醫療服務取得容易也是把雙刃劍。以往儘管死亡機構化的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卻看不到病人和他們的觀點,如今在家去世的呼求和玉成其事的努力,漸漸在促進醫療品質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第四章 拒絕急救的一課 一九五〇年代,伊布森為了幫助小兒麻痺症患者呼吸,設計出一套人工呼吸器,他在醫學期刊發表這項成果後,全球醫院爭相仿效,它也成為加護病房照顧呼吸困難病患的標準程序。一九六〇年,庫文霍芬、裘德和尼克鮑克發表論

文,一舉整合現代CPR的三項要點(供氧、體外去顫與按壓胸口),此後不僅急診醫療如虎添翼,連大多數人生命結束的方式都發生改變。然而,醫學固然強化了我們的生存能力,卻也開始侵犯人類死亡的權利。凱倫・安・昆蘭的父母為了讓醫師停止治療,提出訴訟,這件時代大案成了「死亡權」運動的先聲。 第五章 重劃生死之界 心臟向來被視為生命之所繫,但新的技術進展(如呼吸器和心肺復甦術)嚴重挑戰死亡的定義。二十世紀上半葉,探索生命跡象的重心從心肺轉向大腦,但一九二〇年代漢斯・伯格記錄下人類第一份腦電波圖後幾十年,腦電波圖透露的生死線索始終無人能識。安慰劑效應研究先驅亨利・畢契爾曾撰文探討「無望恢復意識之病患」的倫理議

題,論及死亡時間該怎麼訂,爾後受哈佛醫學院之邀成立委員會,該團隊發表的結論對死亡在社會、法律、醫學、哲學等各層面帶來深刻影響,並且讓「腦死」一詞舉世皆知,不過部分委員會成員與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默里都因「腦死」一詞可能引發爭議,表明反對…… 第六章 當心跳停止 隨著麻醉技術和衛生條件有所進展,外科醫生獲得夢寐以求的珍寶——時間,爾後手術領域大幅拓展,連移植人體器官都不再是空中樓閣。這不僅顛覆自古以來的死亡概念,也迫使醫師重新思考該如何客觀地界定死亡,並面對隨之而來的倫理與法律後果。由於器官越是新鮮,移植手術就越可能成功,為了保障病人不受外科醫生覬覦,也為了防止死亡扭曲為器官爭奪戰,美國於一九

六八年通過的《統一器官捐贈法》和後續修訂都明確宣告:只能從已經死亡的人身上取得器官(死後捐贈原則)。 第七章 六合之外 雖然乍聽之下相當違反直覺,但死亡在過去難以預測,反倒使人更不懼死。如今在已開發國家,絕大多數人都能活到過去認定的高壽,於是人們也開始依照現代預期壽命規劃人生,這可能使現代人比以往任何時代的人更恐懼死亡。醫學在短短幾十年內迅速疏離化和世俗化,它促成的死亡生態變化,是人類比以前更恐懼死亡的另一原因。雖然年齡、性別、病情、種族和社經條件都會影響病人的決定,但宗教信仰往往一枝獨秀,獨立於其他因素而直接左右思考方向。若想化解對死亡的恐懼,變不能不談宗教與靈性追求的作用。 第八章 照

顧之擔   不過幾十年前,慢性病並不普遍,長期失能的人極少,照顧老人和臨終病人並不是什麼負擔。然而隨著平均壽命延長,會有越來越多人得陪伴至親走向苦候已久的死亡。根據美國的調查,五分之一的照顧者最後決定辭去工作,在志願照顧過程中耗盡大半積蓄的人則多達三分之一。在這段步步煎熬的過程中,照顧者逐漸化為「隱形患者」,但他們不在醫療機構業務範圍,其需求也常無人聞問。照顧者還必須面對另一大考驗:很多病人即使大限將至,仍不願好好談談臨終選擇。所幸已有越來越多人領悟:關於臨終選擇的對話,其實是大多數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對話。 第九章 斡旋死亡   「醫生,如果這是你媽媽,你會怎麼辦?」這是病人的至親能向醫師提出

的最精明問題之一,卻也是最沒幫助的。設立醫療代理人制度的目的,正是希望能藉助他們對病患的認識,了解病人在個人、靈性、醫療、倫理等各個面向的偏好與價值觀,從而試著判斷病人在當前情境中可能作何選擇。代理人的立場之所以艱難,常常是因為病人自己都不曉得該怎麼處理將來的問題。代理人就像資源、情感與智慧的槓桿,集眾人之力推動醫療進程。只是每個家庭都不一樣,最能看出彼此分歧的時刻,莫過於協調其中一員該如何走完最後一程。 第十章 家屬為何失措 醫師與病患家屬衝突是相對晚近的問題,從某個面向來看,它甚至堪稱病患自主與共同決定革命的最大成就。醫病之間種種扞格裡,很高比例的摩擦與應否採取維生治療有關。對於是否該讓

病患接受更具「侵襲性」的治療,代理人傾向接受的比例是醫師的六倍,他們經常偏離自己的角色,不以病患的心願為己任,反而用自己認定的最佳利益和價值觀來下判斷。醫生熟悉倫理原則,理論上也應該更為客觀,但他們為什麼還是時常提油救火激化衝突呢?主要原因常常是溝通技巧不足。 第十一章 死之慾   十九世紀之後,安樂死議題才從哲學家的講壇走向病榻,然而關於死亡權的論辯也摻入另一個邪惡得多的概念:殺人權。率先鼓吹積極安樂死的一直不是醫生,但當時醫界卻進行更敗壞世風的勾當——優生計畫。優生運動在二次戰後歸於沉寂,但這段歷史讓很多人一聽「安樂死」就想起「優生計畫」。於是,關於安樂死的論辯時常變成宣傳戰,一方不斷給

安樂死扣上「優生」、「催命」的帽子,另一方則千方百計撕下安樂死的標籤。荷蘭是現代安樂死的聖地,該國幾十年來的研究與調查,讓我們有機會一探普遍接受安樂死的社會是什麼樣子,其經驗彌足珍貴。 第十二章 拔插頭    一九九七年《尊嚴死法案》通過後,奧勒岡州衛生部持續進行調查,嚴謹收集數據,十六年後發現,當初的很多疑慮實屬多心。安樂死合法化後,臨終照顧反而更受重視,醫師也比以前更意識到自己對臨終病人的責任。現在,醫師已逐漸能把臨終過程處理得平和順暢,一大原因是:對安樂死等議題的關注,已逐漸轉向如何幫助病人好走。 一九八九年四月,魯迪・里納瑞帶著手槍衝進兒童加護病房,想讓他受盡折磨的兒子獲得解脫。魯迪

後來被以謀殺罪起訴,但在公眾輿論的法庭上卻成了英雄,他對提醒大眾臨終照顧議題重要性的貢獻,可能遠遠超過大多數生命倫理學家。像魯迪這般戲劇性的事件,在八〇年代晚期屢見不鮮,那是革命的年代,美國人起身反抗的,是能讓自己永生不死的機器。有位醫師的話精準點出了時代氛圍:「『維持生命』成了『延長死亡』,病人康復不了也死不成,他們成了科技的囚徒。」 第十三章 #上網談死   我們醫界的人總在嘗試新器具、新處置和新藥,對新溝通方式一直卻步不前,結果是:病人能徵詢醫生的唯一管道就是掛號求診,甚至等到病重了才被送進醫院。現在,大眾已開始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等全新工具,分享自己對死亡最私密的看法。雖然醫生私下也會使

用社群媒體,但很少有人把新媒介用在工作上。不論怎麼評價數位連結對社交生活的影響,數位科技的確對臨終者具有潛在益處,醫界目前才剛剛開始感受到社群媒體的好處,也逐漸發現這種新媒介有益於協助末期病人。   ●摘自第四章〈拒絕急救的一課〉 醫療工作者歷時數百年、橫跨各大洲的苦心研究,在現代心肺復甦術(CPR)上集其大成,人類看待死亡的方式也從此改變。從許多層面來看,死亡終極、絕對的地位已被心肺復甦術撼動。在心肺復甦術出現之前,想救回溺水或失去生命跡象的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點燃菸草,再設法將煙灌入直腸。由於這種方法太常使用,甚至還獲得皇家人道協會(Royal Humane Society)背書

。為妥善滿足營救溺水者之需,泰晤士河畔曾處處放置菸草灌腸器具,就如同今日公共場所都能找到心臟去顫器。在西方國家,這種作法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因此,當尼克鮑克等人在一九六〇年以簡馭繁,綜合供氧、電擊、按壓等三項復甦手段之後,不僅急診醫療如虎添翼,連大多數人生命結束的方式都發生改變。只不過,那篇論文的三位作者大概做夢也沒想到,他們的作品竟然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心肺復甦術的大消息立刻傳遍世界,全球醫界為之轟動。一九六〇年代也是整體醫療環境突飛猛進的黃金時期。緊急應變制度迅速發展,備有專業急救人員的救護車紛紛上路。這項措施快速縮短病患和醫療照護機構的距離,大幅提高他們的就醫機會。也是在這個時期,由

於治療和檢驗種類大增,醫生們紛紛離開自己的小診間和小診所,轉往設備更為充足的醫院,而他們原先照顧的病人也跟著轉移陣地。由於對傳染病、心臟病等頭號殺手的控制更加成功,人類平均壽命也隨之提高。不過,醫學雖然越來越能救回心臟病發的病患,但這也代表與心臟病共存的病人大幅增加,他們的問題並沒有根治,很多人也會發展成慢性心臟病(例如心臟衰竭)。另一方面,病人的年紀越大,他們罹患癌症的風險也越高,需要加護醫療照顧的人數自然增多。患病人數急速攀升,加上醫生能夠也願意採取的治療選擇與日俱增,其結果便是現代醫療產業複合體迅速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