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植物 名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稀有植物 名錄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勝任,陳柏豪寫的 臺灣木質藤本多樣性(精裝) 和許天銓,陳正為,RalfKnapp,洪信介的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灣西北與中西近海區沒人愛的小草們現在過的還好嗎?也說明:積極推動稀有瀕危物種盤點與保育工作,記 ... 山稀有植物的避難所(劉冠廷攝) ... 表1 近年標本紀錄及野外調查於西北與中西近海區發現之受威脅禾莎植物名錄. 物種名錄.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和貓頭鷹所出版 。

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簡博秀所指導 羅國瑛的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2021),提出稀有植物 名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古道、文化觀光、世界遺產、淡蘭古道、楊廷理、長距離步道旅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環境教育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謝宗欣所指導 侯昕沛的 臺灣稀有植物苦檻藍之生物學研究-特別關注生殖特性 (2021),提出因為有 苦檻藍、稀有植物、瀕危物種、生殖特性的重點而找出了 稀有植物 名錄的解答。

最後網站C (自然科學)則補充:ID BookName Authors C001 森情款款:森林知性之旅上冊 楊秋霖 C002 台灣森林的故事 丁昶升等 C003 台灣的山脈 楊建夫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稀有植物 名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木質藤本多樣性(精裝)

為了解決稀有植物 名錄的問題,作者楊勝任,陳柏豪 這樣論述:

  在臺灣森林及相關的生態研究中,比較被重視的物種多為具有木材利用價值之喬木或稀有植物,而藤本植物在森林生態系中多樣性高,約占臺灣原生植物十分之一,目前紀錄種已超過500種,尤其是木質藤本,是森林演替的指標種類。   林務局長期推動輔導原民部落進行森林主副產物採取利用,以延續部落傳統精神及帶動在地經濟發展,如黃藤為原民部落常見藤編之種類,另山苦瓜、木鼈子、豆科植物更是原民部落常見之食用或編織民俗植物,故本書可做為後續森林主產物、林下經濟品項產品多元開發及產業化品項推廣研發之基礎。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門介紹台灣藤本植物書籍,有助於填補長期以來被忽略的種類,另外每種木質

藤本皆有木材橫切面之照片及檢索表,可以作為研究人員、林業人員、生態解說等之參考。輔以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為保育等級之參考,以作為後續推植物保育及自然步道解說之需求。並皆以中英對照撰寫,讓國外專家及植物學者可以了解台灣藤本植物之多樣性,進而與全球藤本植物多樣性保育研究接軌。

從淡蘭古道出發-讓文化觀光走入國際世界

為了解決稀有植物 名錄的問題,作者羅國瑛 這樣論述:

雪山隧道,拉近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的空間與時間距離。常言道,路是人走出來的,回顧過往沒有公路的年代,原住民與來自閩粵兩省漢移民往來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乃是以雙腳在雪山山脈北段山林裡走出一條條的山徑形成淡蘭古道。「文化」乃是人類在生活過程中,經過日積月累所創造出來的事物、經驗與傳承。文化觀光,為九十年代以降國際旅遊市場的趨勢。觀光旅遊事業的永續發展,如何引發旅客的「重遊意願」為關鍵要素。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內容貧乏的觀光資源與觀光景點,缺乏「旅遊吸引力」,甚至因為「旅游形象」不佳,導致旅客的「旅遊滿意度」得不到高度評價。文化觀光,可以提供具有深度的旅遊方式與旅遊行程。為了保護世

界各地珍貴的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免於遭受天然災害影響或是人為的破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將世界各國及各地區擁有傑出普世價值的文化或自然資產,登錄於世界遺產名單,藉由國際間的合作達到保護世界遺產的目的。做為文化資產以及觀光資源,古道是前人留給後人的文化遺產。淡蘭古道,曾經有凱達格蘭族與噶瑪蘭族的足跡。清嘉慶17年(1812),蛤仔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設置噶瑪蘭廳隸屬臺灣府,楊廷理,做為關鍵人物之一,三度進出臺灣,多次出任臺灣知府(含署理),五次入蘭,擘劃開蘭事宜,以重要推手相稱當屬實至名歸。淡蘭古道蘊含豐富的歷史性、文化性以及自然生態的多樣性,結合國際間「長距離步道旅行」的風潮,藉由推廣淡蘭古道

引發旅客個人的「旅遊動機」以及觸動旅客個人的「旅遊意向」,帶動我國臺灣地區不同類型文化觀光資源建構的「旅游形象」和「旅遊吸引力」,成為國際旅遊市場境外遊客來臺旅遊的目標。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

為了解決稀有植物 名錄的問題,作者許天銓,陳正為,RalfKnapp,洪信介 這樣論述:

出版史上首次依照2016年11月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蕨類名錄, 物種清單最新,收錄種數最多的台灣蕨類大圖鑑! ★ 許天銓、陳正為、「植物獵人」洪信介、Ralf Knapp 等中外蕨類專家首次聯手寫作 ★ 首次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台灣蕨類名錄 ★ 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共收錄28科409種 ★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專業審定 目前世界上全部的蕨類種數約有10,000餘種,其中全歐洲僅有約150種,美洲約400種,而台灣就佔了800種以上,而且有約三分之一是稀有物種,在島上保存得相當完整,無論是世界最大、最

小、或是最古老的蕨類植物,在台灣都可以見到。而和亞洲的鄰國相比,台灣的面積雖小,但由於得天獨厚的複雜地形,垂直分布容納自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氣候與植物帶特色,加上氣候與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令台灣幾乎擁有全世界最高的蕨類物種密度,也成為蘊藏豐富蕨類的重要寶庫。 本書為《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的八卷:蕨類與石松類》上卷,以448頁的大篇幅,詳細呈現蕨類植物在不同分布地的特性與辨識特徵。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法與最新的研究結果,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包括所有的新種、未定種與未發表種,在本卷中完整收錄了409種蕨類植物。 這不只是台灣1896年初次有

植物誌出版至今,收錄種數最多的蕨類圖鑑,再加上資深的蕨類專家,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老師的專業審定,是台灣有史以來專業度最高,內容也最為詳盡的蕨類全紀錄。

臺灣稀有植物苦檻藍之生物學研究-特別關注生殖特性

為了解決稀有植物 名錄的問題,作者侯昕沛 這樣論述:

稀有植物苦檻藍(Myoporum bontioides(Sieb. & Zucc.)A. Gray)為台灣西部沿海原生紅樹林伴生植物,因個體數稀少而被列為瀕危物種。苦檻藍具藥用價值,有防風固沙功能,且花朵美麗亦具觀賞價值。本研究以台南四草、七股及台南大學榮譽校區人為栽植的苦檻藍為對象,進行生理、生殖特性研究,以了解其瀕危原因,結果顯示:(1)苦檻藍花果期自10月底至翌年4月。其兩性花雌雄異熟,雄蕊先熟後雌蕊才熟,其P/O值與OCI值顯示本種屬異花授粉植物;(2)授粉試驗顯示不同授粉方式結實率皆達七成以上,平均每顆果實具3.84~4.54個種子,可見其生殖能力並無問題;(3)花粉管在不同濃度的

蔗糖液中皆可萌發,以15%蔗糖液中萌發率最高;(4)其花粉可分為赤道軸徑較大的扁橢圓形,及赤道軸徑較小的縱橢圓形;(5)葉片厚度介於0.42~0.71mm,上層為柵狀組織,下層為海綿組織,葉表皮具腺毛,推測具類似鹽腺的功能。本研究亦調查澎湖苦檻藍自然生育地,可見馬氏濱藜、馬鞍藤、鹽地鼠尾粟、石蓯蓉、銀合歡……等生長於旁。本種種源稀少,不利保育,加上台灣本島海岸多已開發,大幅縮減其生育地,可能因而導致本種個體數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