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鼻心食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白鼻心食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久留飛克明寫的 當我們住在一起:64種居家常見的超級生物! 和張蕙芬,黃一峰的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農場違法養12隻白鼻心主人讓牠們「吃飽睡好」獲不起訴也說明:彰化地檢署調查,白鼻心吃飽睡好,健康狀況根本良好,並無被虐待, ... 蔡桂輝將收容棄養的白鼻心安置在雞場旁飼養,有專人固定供水、食物,健康狀況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出版公司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李培芬所指導 鄭桓安的 人為活動對臺灣中大型哺乳類空間分布影響評估 (2021),提出白鼻心食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哺乳動物、人為活動、基地台、物種分布預測模式、決策樹。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生命科學系 李佩珍、町田龍二所指導 許玉靜的 臺灣低海拔食肉目動物之排遺DNA分析-兼論人為活動對食肉目動物食性之影響 (2020),提出因為有 人類-食肉目動物衝突、中階掠食者、食性、排遺DNA、源自人類的食物的重點而找出了 白鼻心食物的解答。

最後網站北臺灣食肉目群聚食性變異研究則補充:獾(Melogale moschata)、白鼻心(Paguma larvata)、麝香貓(Viverricula indica) 、食蟹獴( Herpestes urva)為對象,利用排遺內含物形態,分析各類. 食物出現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白鼻心食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當我們住在一起:64種居家常見的超級生物!

為了解決白鼻心食物的問題,作者久留飛克明 這樣論述:

好噁心?好恐怖?不知道牠們的真實面目? 牠們最貼近人們的生活,卻最不為人所熟悉。 直到窺探牠們的生活以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牠們和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原來這樣做就能相安無事!   64種與我們住在一起的生物們,   牠們平常躲在哪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透過牠們自白,讓我們一起來窺探這群神祕的生物吧!   來聽聽最牠們想告訴人們的事情,說不定你就會覺得其實牠們挺可愛的:   「每個星期用吸塵器清潔一次寢具或地毯不就好了嗎?」(肉食蟎)   「老是第一眼就誤會我們,其實我們一點都不壞呀!」(蠅虎)   「洗洗澡,洗洗頭就沒事啦!」(頭蝨)   「我們吃掉你們的房子喔!因為營養嘛

~」(家白蟻)   「我們不迎合人的,不過這沒關係,對吧?」(貓)   「陽台借一下嘛,我們的大便可以當做肥料喔。」(野鴿)

人為活動對臺灣中大型哺乳類空間分布影響評估

為了解決白鼻心食物的問題,作者鄭桓安 這樣論述:

人為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為生態保育的重要課題之一,近年有許多國外研究在探討人為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影響;諸如分析夜晚光照、人類足跡、基地台分布等人為因子,對哺乳動物分布或活動週期的影響。臺灣的相關研究主要是針對特定區域的小尺度分析,較少有對全島的大尺度分析。本研究以臺灣基地台覆蓋範圍作為人為活動的指標,計算基地台密度和其它環境因子的相關性,確認基地台在臺灣能代表人為活動。後續整合1988 - 2020年臺灣13種中大型哺乳動物出現紀錄資料,配合環境因子資料建立各物種的分布預測模式;計算動物紀錄資料、預測資料在基地台覆蓋範圍內的出現的比例,評估各物種對人為活動的耐受程度。分布預測模式的結果進一步建

構決策樹模型,以得知影響動物分布的主要環境因子及其決策過程。結果顯示臺灣基地台密度和人口密度的相關性最高,和NDVI相關性最低。臺灣中大型哺乳動物傾向出現於基地台覆蓋範圍外的區域,整體出現比例為 38%,出現區域中有88% 位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保育類 (31%) 的出現比例低於一般類 (38%)。單一物種中只有白鼻心及石虎出現比例超過50%,保育類中的黃喉貂、山羊、黑熊、水鹿都低於20%,其餘物種約落在25% - 35% 之間。從各物種決策樹模型的前三層得知,平均海拔、離城市距離、寒季總降雨量及混合林面積4種因子共佔78% 的節點出現次數,為主要影響臺灣中大型哺乳動物出現的環境因子。本研

究得知基地台在臺灣能一定程度代表人為活動,並整合臺灣近十幾年的中大型哺乳動物出現紀錄,配合基地台覆蓋範圍及其它多種環境因子,得知大尺度下人為活動對13種哺乳動物分布影響程度。建議可加強臺灣低海拔區域的監測,以應對日後人為活動的擴張。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1:100堂都會自然課

為了解決白鼻心食物的問題,作者張蕙芬,黃一峰 這樣論述:

  以台灣都會100堂自然課為編輯主軸   按月份精選出100個主題   讓生活在台灣的人再一次認識這塊土地的生物   穿插精彩的攝影和插畫,讓自然課既生活化又有趣  

臺灣低海拔食肉目動物之排遺DNA分析-兼論人為活動對食肉目動物食性之影響

為了解決白鼻心食物的問題,作者許玉靜 這樣論述:

由於人類活動的擴張,人類與野生動物間的接觸日益頻繁。許多小型食肉目動物可以容忍相當高程度的人類活動,甚至還能因此獲取額外的利益,例如取食源自人類的食物,以及因其掠食者與競爭者避開人造環境而獲得額外的生存空間。本研究分析臺灣低海拔食肉目動物的排遺內含物,藉以檢測這些動物的食性是否隨人類活動壓力而改變。我針對五個常見小型食肉目物種(鼬獾Melogale moschata, 食蟹獴Herpestes urva, 白鼻心Paguma larvata, 麝香貓Viverricula indica, 石虎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共161份排遺樣本,進行次世代定序(NGS)分析。

我以排遺樣本點位擷取人類足跡指數(Human Footprint)做為人類活動壓力的指標。本研究結果發現,這些食肉目動物取食範圍極廣,包括數百個屬的植物、脊椎動物與無脊椎動物;其中更有46個植物屬有常見的農作物種類。不同物種的排遺內含物豐富度(fecal content richness;Chao1)存在差異,但食性組成相似度高。食肉目動物排遺內含物豐富度,以及排遺中含有人類相關序列(農作物與家畜序列、人類序列)的頻率,並不隨人類活動壓力高低而變化。雖然這些食肉目動物的取食行為並不隨人類活動壓力而改變,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取食源自人類的食物;事實上,本研究結果顯示他們取食許多源自人類的食物種類。

此外,在有人類活動的情況下,食肉目動物不只是能取食到新的食物,還可能接觸其他新的生物(例如寄生蟲、病源、微生物)。利用排遺DNA所蘊含的分子生物訊息,我們可以有效地偵測並瞭解人類與野生動物間之接觸程度與方式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