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小愛寫的 一試就上手 超好用測驗題庫書 稅務法規暨概要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產業創新條例第十條之一修正總說明也說明:產業創新條例第十條 之一修正總說明. 為促進產業創新,改善產業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產業創新條例(以. 下簡稱本條例)於九十九年五月十二日公布施行,歷經六次修正, ...

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翁嘉祥所指導 林建寬的 企業如何運用節稅現金流?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2021),提出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租稅規劃、租稅規避、現金流量、現金持有、投資。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會計學系 盧聯生所指導 盧彥霖的 新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租稅優惠之探討 (2020),提出因為有 智慧機械及5G、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的重點而找出了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的解答。

最後網站產業創新條例第10-1條投資抵減申辦規定及實務簡介 - EY則補充:本期之金融產業文摘主要聚焦於投資智慧機械、5G通訊系統,以及資通安全產品與服務,並依照產業創新條例第10-1條(下稱「產創10-1」)申請抵減營利事業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試就上手 超好用測驗題庫書 稅務法規暨概要

為了解決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的問題,作者小愛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一本提升實力、提升上榜率的超好用測驗題庫書!   ‧依最新法規解析熱門修法考題   ‧收編全真模擬試題,完全解析,全面複習   ‧完整介紹最新財政健全方案   全書參照最新命題大綱編纂,除了整理考試重點,幫助讀者釐清概念、加強記憶外,並依主題分類考古題,直指每種考點的出題方式,保證看過題型就能抓住考點!

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我們支持產業升級轉型,政府也應該扮演積極角色。但是,給予租稅減免實質上是用納稅人的錢進行補貼,獎勵的必須是值得獎勵的廠商,而非危害環境或傷害勞工權益的違法廠商。

依財政部的資料,去年(2016)全國企業透過《產業創新條例》所減免的稅額,就高達了112億。

因此,2014年,立法院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以最近三年內「無違反」環境保護、勞工或食品安全衛生相關法律且情節重大情事的公司,投資在研究發展的支出部分,才能申請減免稅額。

然而,經濟部工業局所訂「研發投資抵減及補助案件申請公司或企業之資格有違法且情節重大認定要點」,標準卻寬鬆到不行,形同放水。導致過去從未有廠商因違反勞工保護法令而無法取得補貼。

以宏達電為例,過去三年「違反」《勞動基準法》的總罰款超過360萬,仍繼續爽領租稅補貼;2016年,徐旭東的遠東新世紀公司也多次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仍照領租稅補貼與補助。

這種荒謬的結果,必須改正。今天,質詢經濟部部長,要求重新檢討認定標準。不應繼續拿納稅人的錢補貼無良財團。

企業如何運用節稅現金流?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的問題,作者林建寬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台灣上市櫃公司透過節避稅行為創造之節稅現金流將如何運用,並比較其與正常營運產生現金流在不同現金用途間之分配差異。受限於現金流分配比例具此消彼長之權衡性質及節稅現金流面臨補稅或罰款之租稅不確定性,本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節稅現金流主要用於證券投資、增加現金持有及償還債務,且相較於正常營運活動產生之現金流分配更多。本文並提供節稅現金流之產生不會用於資本支出、長期投資或併購、研發支出及股利發放之證據,且亦未有在節稅現金流產生後兩年間才遞延使用之情形。儘管本研究發現節稅現金流之分配比例部分受公司規模大小、避稅程度高低、產業差異、公司治理優劣等因素影響,但仍是以證券投資、儲蓄等高流動性

用途,與償還債務之用為主。因此進一步證實節稅現金流之增加,並不會提升公司價值,支持節避稅行為不會使公司價值增加之結論,藉此提供公司及其利害關係人重新評估其租稅安排效益之觀點。

新修正產業創新條例租稅優惠之探討

為了解決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的問題,作者盧彥霖 這樣論述:

產業創新條例原訂於 2019 年底實施期滿,然而考量到國際競爭愈趨激烈,政府為使我國企業維持競爭力,並讓產業安心投資及加速創新布局,遂再次修正該條例,其中除修正延長原有租稅優惠措施十年外,更增訂第 10 條之 1 和第 23 條之 3 兩項租稅優惠措施,盼能提供產業穩定且良善的投資環境。本研究分別以實務應用層面及政策效益層面為切入點,先針對此次修法新增之二項條文內容及其子辦法深入分析,探討條文於實務層面應用上可能遭遇之問題,並據以提出可行之操作方式,作為實務界依循之參考。而後本研究復透過上開二條文之稅式支出評估報告,探究政府實施該租稅優惠政策之必要性,並做成結論,俾提供政府未來可能修法方向之

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