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職教育人員退休所得試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新竹縣興隆國小也說明:主題, 本次年金改革對其退休所得及退休條件可能之影響,教育部業建置退休所得試算器 ... (支領一次退休金)」以及「現職人員退休所得及起支年齡試算系統」等試算系統,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陳秋蓉所指導 林芳瑩的 新北市公立國中教師理財認知與退休理財規劃之研究 (2019),提出現職教育人員退休所得試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理財認知、退休理財規劃、公立國中教師。

而第二篇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碩士班 林幸樺所指導 朱陳慧玲的 國小教師理財認知、理財行為及退休理財規劃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2018),提出因為有 理財認知、理財行為、退休理財規劃的重點而找出了 現職教育人員退休所得試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退休所得試算 - TGPT則補充: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 公務人員退休金試算 · 現職教育人員退休所得及起支年齡試算系統 · 盡早為退休做準備,越算越心寒的「退休金試算軟體」上線.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現職教育人員退休所得試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北市公立國中教師理財認知與退休理財規劃之研究

為了解決現職教育人員退休所得試算的問題,作者林芳瑩 這樣論述:

2018年,由於有公教人員退撫基金破產之疑慮,政府對於該基金進行大幅度的改革,有鑒於此,年金改革後,國中教師可領取之退休金勢必大幅度縮減。此外,通貨膨脹逐年上升、少子化與高齡化之影響、平均壽命延長後之潛在醫療與照護費用等因素,更成為退休金面臨不夠用之重大影響因素,且增加了教師退休準備金的不確定性,實為國中教師不得不正視之問題。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針對新北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進行網路及紙本調查,有效問卷共388份,本研究結果發現,教師的整體理財認知為普通程度,其中風險認知、理財規劃看法較為正向,個人主觀看法與理財興趣則較為不足;理財認知會因性別、年齡、年資、就讀學院、撫養人數、個人平均月

所得、家庭平均月所得、個人名下房產、投資經驗不同而有顯著影響。另外,教師的整體退休理財規劃較為正向,其中理財目標、決策因素、資訊來源、定期追蹤績效、投資工具的選擇皆為正向,且會因性別、年齡、年資、婚姻、最高學歷、就讀學院、撫養人數、個人平均月所得、家庭平均月所得、個人名下房產、投資經驗不同而有顯著影響。 整體來說,新北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的退休理財規劃會因背景變項及理財認知不同而產生差異,其中個人主觀評估、風險認知、理財規劃看法影響理財目標,風險認知影響決策因素,理財興趣、風險認知、理財規劃看法顯著影響資訊來源,個人主觀評估、理財興趣、風險認知影響追蹤績效,個人主觀評估、理財興趣、風險認知影響

投資工具的選擇。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針對新北市公立國中正式教師、學校、政府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建議。

國小教師理財認知、理財行為及退休理財規劃之研究-以桃園市為例

為了解決現職教育人員退休所得試算的問題,作者朱陳慧玲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的理財認知、理財行為及退休理財規劃之現況。以桃園市國小教師為抽樣研究對象,共發出49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53份。研究結果歸納如下:1.多數國小教師對於理財認知有正向想法,在風險認知方面亦有高度認同感,但投資態度還是偏向保守;知道應做好個人理財規劃,但對於理財的興趣並不高。2.國小教師理財的目標主要為「增加財富」、「家庭開銷」及「退休理財規劃」;投資工具的選擇主要考量「風險高低」;投資工具以「銀行存款」和「保險」為主;而投資時比較會參考親朋好友的推薦、網路資訊。3.多數教師選擇在「41~50 歲」和「31~40 歲」開始準備退休金,每個月會為自己存下至少10,000元

的退休金;在規劃優質退休重要理財項目上,以「中長期投資」為主;近七成教師認為降低退休生活品質之主因為「重大醫療支出」。4.國小教師之理財認知會因「性別」、「婚姻狀況」及「投資經驗」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5.國小教師之理財目標會因「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撫養人數」、「個人平均月儲蓄」及「投資經驗」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6.國小教師在每月理想退休金的看法上會因「學歷」、「個人平均月所得」、「個人平均月儲蓄」及「家庭平均月所得」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7.國小教師開始準備退休金之年齡會因「年齡」、「婚姻狀況」、「撫養人數」、「個人平均月所得」及「投資經驗」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8.國小教師在每月應

存退休金金額的看法會因「年齡」、「居住地」、「個人平均月所得」、「個人平均月儲蓄」、「家庭平均月所得」、「家庭平均月儲蓄」及「投資經驗」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