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壓加工過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沖壓加工過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鐘翔山 等編著寫的 沖壓加工質量控制應用技術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五金冲压件加工与拉伸件产生翘曲变形原因也說明:冲压件的制造流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件加工的三要素。冲压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加工方法。所以被称之为冷冲压或板料冲压,简称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郭佳儱、張元震所指導 洪永洲的 沖壓和雷射複合微加工應用在微孔加工之研究 (2016),提出沖壓加工過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微錐孔、DEFORM-3D、複合加工、雷射、微沖壓、無模沖壓、BCHM。

最後網站冲压件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各道质检工序則補充:冲压 、铸造都是工件加工的重要手段,这两项工艺都能在汽车制造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不管是冲压件还是铸造件,对于汽车车身质量来说,都是保证的基础。冲压件的质量好坏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沖壓加工過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沖壓加工質量控制應用技術

為了解決沖壓加工過程的問題,作者鐘翔山 等編著 這樣論述:

本書圍繞沖壓加工質量控制這一命題,從全面質量管理的系統觀點出發,對影響沖壓加工質量的“人、機、料、法、環、測”六個方面的各種因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討,詳細介紹了沖壓用原材料的質量控制與管理、沖壓件的檢測、加工環境的要求及管理、沖壓加工各工序的工藝過程、操作要點及其質量控制措施,以及沖模設計與制造、沖壓加工工藝和加工過程的技術應用與質量控制等內容。在編寫過程中,注重沖壓加工應用技術與質量控制管理的交會與融合,使該書既是沖壓工程技術人員制訂加工工藝,進行模具設計與制造,控制並保證沖壓件加工質量時的良師益友,又是管理人員、操作工人預防和治理沖壓件質量缺陷,保證安全、正確生產,實現質量控制從事後把關

向事前優化的轉化與提升的一方良藥。 本書內容詳盡實用,結構清晰明了,既可供從事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人使用,也可作為大專院校機電專業和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師生的參考書。 前言 第1章沖壓加工質量控制基礎 1.1沖壓加工基礎知識 1.1.1沖壓加工的特點 1.1.2沖壓加工的主要類型 1.1.3沖壓加工的生產要素 1.2沖壓件的質量要求 1.3沖壓件的質量檢查 1.4質量管理及ISO9000質量標準 1.4.1質量管理 1.4.2ISO9000質量標準 1.5沖壓加工質量控制的方法與內容 1.5.1沖壓加工質量控制的方法 1.5.2沖壓加

工質量控制的內容 第2章沖壓原材料及下料加工的質量控制 2.1沖壓用原材料的要求 2.2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2.2.1原材料采購入庫前的質量控制 2.2.2原材料入庫儲存及生產加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2.3下料加工的方法 2.3.1斜剪和平剪 2.3.2振動剪和滾剪 2.3.3其他下料加工方法 2.4下料加工的操作要點 2.5下料加工的注意事項 2.6下料作業中的常見問題 2.7下料加工的質量檢測 2.8下料加工的質量缺陷及對策 第3章沖裁加工的質量控制 3.1沖裁加工的工藝過程 3.1.1沖裁過程分析 3.1.2沖裁加工工藝參數的確定 3.2沖裁模的結構形式 3.2.1金屬沖裁模的結構 3.2

.2非金屬沖裁模的結構 3.3沖裁加工的操作要點 3.3.1沖壓操作規程 3.3.2沖裁操作安全要點 3.3.3沖裁模的安裝方法 3.4沖裁加工的注意事項 3.5沖裁作業常見問題分析 3.6沖裁件的質量要求 3.7沖裁件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控制 3.7.1沖裁件質量的影響因素 3.7.2沖裁件質量的控制 3.8沖裁件質量的檢測 3.9沖裁加工的質量缺陷及對策 第4章精沖加工的質量控制 4.1精沖加工的工藝過程 4.1.1精沖過程分析 4.1.2精沖加工工藝參數的確定 4.2精沖模的結構形式 4.3精沖加工的操作要點 4.4精沖加工的注意事項 4.5精沖作業常見問題分析 4.6精沖件的質量要求 4

.7精沖件質量的檢測 4.8精沖件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控制 4.8.1精沖件質量的影響因素 4.8.2精沖件質量的控制 4.9精沖加工的質量缺陷及對策 第5章彎曲加工的質量控制 5.1彎曲加工的工藝過程 5.1.1彎曲過程分析 5.1.2彎曲加工工藝參數的確定 5.2彎曲模的結構形式 5.3彎曲加工的操作要點 5.3.1彎曲模的安裝方法 5.3.2彎曲模的調整要點 5.4彎曲加工的注意事項 5.5彎曲件的質量要求及質量檢測 5.6彎曲件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控制 5.6.1彎曲件質量的影響因素 5.6.2彎曲件質量的控制 5.7彎曲加工缺陷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5.7.1彎曲回彈缺陷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5

.7.2彎曲裂紋的預防和補救措施 5.8彎曲加工質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對策 第6章拉深加工的質量控制 6.1拉深加工的工藝過程 6.1.1拉深加工過程分析 6.1.2拉深加工工藝參數的確定 6.2拉深模的結構形式 6.3拉深加工的操作要點 6.3.1拉深模的安裝方法 6.3.2拉深模的調整要點 6.4拉深加工的注意事項 6.5拉深件的質量要求及其檢測 6.6拉深件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控制 6.6.1拉深件質量的影響因素 6.6.2拉深件質量的控制 6.7拉深件加工缺陷的預防和補救 6.7.1拉深缺陷的預防及控制措施 6.7.2拉深缺陷的補救措施 6.8拉深加工質量缺陷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第7章成形

加工的質量控制 7.1翻邊加工的質量控制 7.1.1翻邊加工的工藝過程 7.1.2翻邊模的結構形式 7.1.3翻邊質量的控制方法 7.2脹形加工的質量控制 7.2.1脹形加工的工藝過程 7.2.2脹形模的結構形式 7.2.3脹形質量的控制方法 7.3縮口與擴口加工的質量控制 7.3.1縮口與擴口加工的工藝過程 7.3.2縮口模與擴口模的結構形式 7.3.3縮口與擴口的質量控制方法 7.4冷擠壓加工的質量控制 7.4.1冷擠壓加工的工藝過程 7.4.2冷擠壓模的結構形式 7.4.3冷擠壓質量控制方法 7.5校平與整形加工的質量控制 7.5.1校平與整形加工 7.5.2校平與整形加工的正確使用

第8章采用復合模及級進模加工的質量控制 8.1復合模加工的特點 8.2復合模的種類及結構形式 8.3采用復合模加工的質量控制 8.3.1復合模設計制造的特點 8.3.2復合模加工的質量控制 8.4級進模加工的特點 8.5級進模的種類及結構形式 8.6采用級進模加工的質量控制 8.6.1級進模設計制造的特點 8.6.2級進模設計制造注意事項 8.6.3級進模加工的缺陷控制 第9章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的質量控制 9.1沖壓件設計質量的控制 9.1.1沖壓件設計質量控制的內容 9.1.2沖壓件設計質量控制的途徑 9.2加工工藝方案的質量控制 9.2.1加工工藝規程編制的原則及方法 9.2.2加工工藝

規程編制質量的控制途徑 9.3模具結構設計的質量控制 9.3.1模具結構設計的原則 9.3.2模具結構設計質量的控制內容 9.3.3模具結構設計質量的控制途徑 9.4沖模安裝與使用的質量控制 9.5典型下料件的加工質量控制 9.5.1棒料下料的質量控制 9.5.2型材下料的質量控制 9.5.3管料下料的質量控制 9.6典型沖裁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6.1沖裁模工作零件的設計控制 9.6.2深孔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6.3管壁沖孔的質量控制 9.7典型精沖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7.1小型精沖件的質量控制 9.7.2精度較高件的質量控制 9.8典型彎曲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8.1要求較高彎曲件的質

量控制 9.8.2管料彎曲件的質量控制 9.9典型拉深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9.1半球形件拉深的質量控制 9.9.2拋物線形件拉深的質量控制 9.10典型成形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10.1管料翻邊件的質量控制 9.10.2管料擴口件的質量控制 9.11典型采用復合模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11.1沖孔落料復合件的質量控制 9.11.2落料拉深復合件的質量控制 9.11.3落料拉深沖孔復合件的質量控制 9.12典型采用級進模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12.1采用沖裁級進模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12.2采用彎曲級進模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9.12.3采用連續拉深級進模加工件的質量控制 第10章沖模制造的質

量控制 10.1沖模制造的基本要求 10.2沖模制造質量控制的內容 10.3沖模坯料的質量控制 10.3.1軋制鋼材的質量控制 10.3.2鑄件的質量控制 10.3.3鍛件的質量控制 10.4沖模零件加工質量的控制 10.5沖模零件熱處理質量的控制 10.5.1常用模具材料的熱處理規範 10.5.2模具零件熱處理的質量檢驗 10.5.3模具零件熱處理缺陷的預防及補救措施 10.6模架加工的質量控制與檢測 10.6.1模架加工質量的控制 10.6.2模架加工質量的檢測 10.6.3模架的正確選用 10.7沖模裝配質量的控制 10.7.1沖模裝配的工藝過程與方法 10.7.2沖模裝配質量的控制 1

0.7.3各類沖模的裝配調試要點 10.8沖模驗收的質量控制 第11章沖壓加工過程的質量控制 11.1沖壓加工的生產現場管理 11.1.1沖壓生產現場的要求 11.1.2沖壓加工的安全管理 11.1.3生產現場的管理方法 11.2沖壓生產的綜合管理 11.2.1沖壓作業計劃管理 11.2.2人員素質的控制 11.2.3生產現場工藝管理 11.2.4沖壓件檢驗制度 11.3沖壓加工裝備的質量控制 11.3.1沖模及檢測量具的質量控制 11.3.2設備、儀表的質量控制 11.3.3壓力機的維護保養 11.4沖壓操作中的故障處理 11.5沖模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1.5.1沖模搬運及起吊的安全操

作 11.5.2沖模使用狀態的質量控制 11.5.3沖模儲存的安全操作 11.5.4沖模的修理 11.6沖壓件廢次品的監控及處理 11.7質量的信息反饋及改進 附錄 附錄A沖壓常用材料的力學性能 附錄B沖壓常用材料的規格尺寸 附錄C沖壓件未注公差尺寸極限偏差 附錄D沖壓件未注形位公差數值 附錄E常用沖壓設備的規格 附錄F沖模零件的材料和熱處理硬度 附錄G沖模零件常用公差、配合及表面粗糙度 參考文獻

沖壓加工過程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鍛造是一種利用鍛壓機械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機械性能、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鍛壓(鍛造與沖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鍛造能消除金屬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鑄態疏松等缺陷,優化微觀組織結構,同時由於保存了完整的金屬流線,鍛件的機械性能一般優於同樣材料的鑄件

沖壓和雷射複合微加工應用在微孔加工之研究

為了解決沖壓加工過程的問題,作者洪永洲 這樣論述:

筆記型電腦、手機、平板的外殼都需要數十μm的微孔,微孔雖然小但仍能讓光線通過,透過微穿孔照明(Microperforation illumination)技術應用在錐狀的微孔,可以產生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照明均勻度。錐狀的微孔無法以傳統機械式鑽孔完成,目前產業界在製作錐狀微孔以雷射加工為主,但是雷射加工的微錐孔(micro tapered hole)在尺寸控制有其困難度,而且雷射打孔後會有熔渣堆積等問題產生。因此本研究的動機是要找出「使用微沖壓技術來製作錐狀微孔,藉由塑性成形應用在金屬材料的錐狀微孔」,雖然錐狀微孔可以使用蝕刻和放電加工來達成,但是會有加工材料受限和加工速度慢等問題。因

此本研究首先以有限元素分析軟體DEFORM-3D進行模擬錐狀微孔的最佳沖壓參數,再透過圓錐沖頭進行沖壓加工來製作錐狀微孔,並且以BCHM機構配合工具顯微鏡進行雷射和微沖壓的對位,具體研究內容包含:微沖壓、無模沖壓、微沖壓/雷射複合加工、雷射/微沖壓複合加工。1.微沖壓: 首先在下模(Lower die)上先加工微孔,透過下模的真空吸附機構固定試片後,再以圓錐沖頭進行沖壓成形,這種加工方式可以在鋁合金Al6061厚度300μm,製作出錐狀微孔。2.無模沖壓: 沖壓加工過程不需要下模孔,直接透過圓錐沖頭進行沖壓成形,這種加工方式不需要像一般微沖壓加工,需要進行精密模具對位,可以應用在鋁

合金(Al6061)、黃銅(C2680)厚度300μm,同樣可以製作出錐狀微孔,在微孔的入口直徑約為170μm出口直徑約20μm。3.微沖壓/雷射複合加工: 先使用微沖頭進行沖壓加工後再進行雷射打孔。第Ⅰ階段的沖壓加工屬於盲孔加工,並沒有貫穿試片。接下來第Ⅱ階段的雷射打孔是熔蝕最後剩餘材料,這種複合加工可以有效改進錐狀微孔的出口凸出問題。複合加工屬於對同一點進行同軸加工,量測兩種加工方式產生的中心軸偏差可以達到5μm。4.雷射/微沖壓複合加工: 是指對同一點先使用雷射穿孔後,再使用微沖頭進行沖壓加工,第Ⅰ階段的雷射打孔屬於穿孔加工,第Ⅱ階段沖壓加工屬於擴孔加工,這種複合加工可以有效

降低入口隆起高度,在雷射14J/微沖壓300μm的表面隆起高度為最小僅有12.1μm,相對於微沖壓加工(without laser)隆起高度為28.1μm,預先雷射穿孔後再進行沖壓可以使表面隆起減少132%。 上述四種加工方法都可以製作出錐狀微孔,但是沖壓成形的錐狀微孔會有入口隆起的缺陷產生,最後本研究透過高速主軸配合研磨棒加工方式,以研磨去除微孔入口隆起,這種研磨方式可以獲得平整面,有效移除入口隆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