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楠木價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梢楠木價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比昂卡.波斯克寫的 侍酒之人: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 和石田 博的 葡萄酒十講:給自己的10堂葡萄酒鑑賞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肖楠木特性 - 益大台灣檜木家具也說明:台灣肖楠(学名:Calocedrus formosana)又稱台湾翠柏、肖楠、黃肉仔、黃肉樹, ... 成各類擺件製品、飾品、手珠、佛珠,價格較為低廉,目前並無增值空間與收藏價值。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路 和楓書坊所出版 。

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所 張哲嘉所指導 林子文的 乾旱、遮陰、葉果比及結果部位對‘珍珠拔’番石榴植株生長、生理與果實品質之影響 (2015),提出梢楠木價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番石榴、乾旱逆境、光合作用、葉綠素螢光、遮陰、果實品質、葉果比、不同著果位置、環刻。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王文基、雷祥麟所指導 張嘉芮的 道地藥材的東亞移轉:台灣當歸的興起與科學爭議,1957-1972 (2014),提出因為有 當歸、道地藥材、生藥學、冷戰、中藥材貿易、藥用植物栽培的重點而找出了 梢楠木價格的解答。

最後網站梢楠粉功效則補充:自己的工廠、價格合理! 1; 二、富森紅土先找一個玻璃密封罐; tiktok; 与沉香最基本的区别在于3; tiktok. 台灣檀香-梢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梢楠木價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侍酒之人: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

為了解決梢楠木價格的問題,作者比昂卡.波斯克 這樣論述:

品酒是一種騙局,還是真有道理? 決定一瓶酒好壞的,到底是什麼?   ▍上市一週拿下亞馬遜書店所有書籍總排名第48名,擠下分類榜長銷冠軍安東尼.波登的著作。   ▍榮登「傳記與回憶錄美食類」Top 1和「料理、食物與酒類」Top 1。   ▍被譽為「葡萄酒界的《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暢銷至今。      ——開啟原本沉寂的感官,生活會起什麼變化?——   波斯克在擔任科技報導網站編輯時,某日和男友及他的客戶戴維上餐廳用餐。一入座,侍酒師就來到他們桌邊,向愛酒的戴維介紹酒款後離開去取酒。侍酒師回來後先讓戴維試試味道,然後說道:「現在正好適飲……」波斯克暗地猛翻白眼,只覺得他們既假

掰又胡謅。漸漸的,她對眼前又驚嘆著石墨屑與瀝青強烈氣味的兩人充耳不聞,直到聽到「世界最佳侍酒師大賽」一詞才猛然警醒。   「啥?!」侍酒師只是稱號比較花俏的服務生,做的不過就端酒上桌和強迫客人花大錢買酒啊,這能有什麼比賽?波斯克心想。      又宅又好奇的她當晚便仔細調查了侍酒師對決的來龍去脈,搜出一堆比賽影片,一看就深陷其中。參賽侍酒師得盲飲,迅速說出五、六款葡萄酒的身家背景,包括釀造年分、葡萄品種、來自地球的哪個角落(單位是葡萄園,不是國家),還有可以陳放多久、適合搭配什麼食物並說明原因。此外他們講究許多難以理解的細節。波斯克被這群人迷倒了——這群侍酒師顯然是極致開發感官的代表,與生活

剝奪感官的她恰恰相反。看著他們,她很想知道自己可能錯過了哪些體驗,最後她決定辭去記者工作找出答案,方法是:密集訓練自己,取得侍酒師正式認證。   她想方設法進入高檔餐廳、結交葡萄酒阿宅,接受了醉醺醺的速成訓練,學會猶如魔術的盲飲技巧,也學習規則龐雜的醒酒和侍酒。她提供餐廳的精采八卦,了解它們如何提高進帳,解密侍酒師的精妙推銷手法,與不同執業哲學下的不同作為。秉持著優秀記者的懷疑態度,她還探訪神經科學家、時尚業調香師、經濟學家與化學家與葡萄酒「工業」從業人員等,既驗證侍酒師們教她的技術,檢驗他們的業內用語與華麗詞藻是否真的較有幫助,也呈現製酒產業與一般認知的落差。   此外她質疑「葡萄酒專業

」這個概念,探討決定一瓶酒好壞的到底是什麼。是酒標上的資訊?品牌?名聲?稀有程度?價格?還是專家的保證?認證考試前,她結交的一名普通餐廳侍酒師根本負擔不起買高價酒自我訓練,這也令波斯克更看重葡萄酒要能雅俗共賞,幫助她找出自己對於好酒的定義……    本書特色   這本書故事性強,既有豐富的感官與飲食科學研究、產業內幕,亦有葡萄酒宅神們的執業與生活哲學,夾敘夾議彼此辯證卻又不斷然否定特定觀點,以呈現葡萄酒專業實乃藝術與科學彼此結合。各章內容提示詳見〈目錄〉的引文。 各界推薦   林一峰/威士忌作家暨葡萄酒騎士   梁岱琦/《到艾雷島喝威士忌》作者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

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張 治/T大葡萄酒粉絲團版主   ▍舉杯推薦 ▍   ▍林一峰:   「這本書最精采的,不只是讓我們看見葡萄酒的迷人和美好,而是它讓我們重新反思自己對待感官的態度。當中提出的許多疑問和對答,正是我想對身邊許許多多熱愛葡萄酒的朋友說的,我樂於推薦它給我身邊年輕一輩熱愛葡萄酒的人。」   ▍葉怡蘭:   「近年令人最振奮入迷的葡萄酒書寫。藉由侍酒師一職深入窺看葡萄酒世界之堂奧大千,讀後無疑更醉心於享受葡萄酒、以及在餐廳享受葡萄酒之樂。」   這本書是葡萄酒界的《安東尼.波登之廚房機密檔案》。讀完它,葡萄酒(或驕傲的葡萄酒行家)再也嚇不倒你。——《看圖學葡萄酒》共同作

者瑪德琳.帕克特   《侍酒之人》是非常成功的另類參與式報導,比昂卡.波斯克有成為怪咖阿宅的天分。這本令人發噱、深思熟慮又考究嚴謹的書,說不定能夠回答一個亙古的問題:葡萄酒鑑賞是不是一場騙局? ——《The Juice》作者傑伊.麥金納尼   這是近年來最精采的酒類相關回憶錄。——Punch酒類線上雜誌   我愛這本書。它說的不只是葡萄酒,還有如何聆聽自己的感受,以便用更深刻的方式去體驗和欣賞周遭世界。——《大口一吞,然後呢》作者瑪莉.羅曲   這本書是葡萄酒愛好人士的《神曲》。你得先看過煉獄跟地獄之後,才能到達天堂……它以輕鬆有趣、引人深思、甚至令人害怕的方式,觀察一個無比嚴苛但有時

荒謬可笑的專業領域所擁有的超群品味、膨脹自我,以及稀奇古怪的規則。——美聯社   高超的報導文學。如果你曾對葡萄酒的神祕世界與自稱葡萄酒行家的人感到好奇,你一定要讀《侍酒之人k》。看完這本書,你對葡萄酒的看法將永遠改變。——《The Girl from Human Street》作者羅傑.柯罕   這本聰明且觀察敏銳的書裡,比昂卡.波斯克帶領讀者踏上一場奇妙的旅程,窺探這個由葡萄酒與愛酒人士構築的、充滿癡狂與誘惑的次文化。——《蘭花賊》作者蘇珊.歐琳   富洞察力、好奇心和娛樂效果,作者的描述手法精準之中帶著一絲諷刺的幽默⋯⋯看完這本書,你一定會更加了解葡萄酒,並且更熱切地探索葡萄酒。就

算是對喝酒較沒興趣的人,也會覺得這本書很有趣。——《科克斯書評》   一場愉快的嬉戲……(它揭露)各種葡萄風味的錯綜複雜與細微差異,說明葡萄酒為什麼會在世界各地成為社交必需品,以及我們喝葡萄酒的方式為什麼有可能改變人生。——《哈潑時尚》雜誌   精采好讀。生動描述讓讀者身歷其境地與作者一起品嘗與嗅聞,無須事先耗費數千小時研讀資料與一大堆品酒記錄卡。——Bustle女性網路雜誌   探索葡萄酒「靈魂」的喜悅之旅,過程中的每一步都充滿機智與洞見。——《騙局》作者瑪莉亞.柯妮可娃   資訊豐富、風趣幽默的葡萄酒調查。——Brightly閱讀網站,〈2017年初最佳著作〉   其他媒體評論:

  《Imbibe》雜誌:「一場爆笑又駭人的味覺探尋之旅。」/《波特蘭水星報》:「耳目一新,平易近人⋯⋯透過一位聰明絕頂、年輕女性的視角,把本來可能晦澀難讀的品酒主題變得既愉快又資訊豐富。」/Terroirist葡萄酒部落格:「清新活潑猶如瓦皓麗絲玲白酒⋯⋯透過坦率的探詢提供豐富的實用資訊,搭配大量的幽默機智。」/Booklist書評網站:「用有趣的視角,觀察一群對完美葡萄釀製出獨特葡萄酒永遠充滿渴望的人。」/《出版者週刊》:「讓人一頁接一頁的精采回憶錄。」/《聖荷西信使新聞報》:「非讀不可的葡萄酒書籍。」  

乾旱、遮陰、葉果比及結果部位對‘珍珠拔’番石榴植株生長、生理與果實品質之影響

為了解決梢楠木價格的問題,作者林子文 這樣論述: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為台灣重要熱帶果樹之一,‘珍珠拔’為國內目前主要之栽培品種,夏果品質不佳為目前產業之主要限制,但其相關生育及生理資料闕如。為瞭解及建立基礎生理資料,本研究首先對盆植‘珍珠拔’番石榴進行光合作用日變化(diurnal change)之基礎生理調查及雙乾旱復水週期試驗,觀察‘珍珠拔’於逆境之枝梢生長及生理反應,建立番石榴生育之水分閥值及生理指標,以供日後研究之參考。而後調查田間植株夏季定時遮陰、不同疏果程度及不同留果位置,對夏果番石榴品質之影響,期藉由上述技術,以提升‘珍珠拔’番石榴夏果品質及建立疏果指標,並為日後調整全株留果數、留果位置之建議。‘珍

珠拔’之暫時凋萎點葉片水勢為-2.0 MPa,葉片相對水分含量為89%,土壤張力計讀值為-55 KPa,暫時凋萎點時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主要受氣孔因子影響,且於復水後逐漸恢復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達永久凋萎點時,葉片水勢為-3.0 MPa,葉片相對水分含量為80%,土壤張力計讀值為-71 KPa,此時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氣孔因子影響。試驗結果顯示,雖然番石榴對乾旱逆境具若干程度之耐受力,然其碳同化物生產及新梢營養生長卻大幅下降,顯示適度灌溉仍為其經濟生產所必需。夏果品質不佳可能與植株於果實生育期面臨強光、高溫逆境,繼而降低光合作用速率有關。本試驗採用之遮陰網遮光率可達30-59%,午間可降低氣溫3°C

,遮陰後可有效提高植株午間光合作用速率及水分利用率,降低葉片與大氣蒸氣壓差,葉綠素螢光最大光合作用轉化效率ΦPSⅡ(Fv/Fm)在正午時略微降低,但處理間無顯著性差異。遮陰後不改變處理間葉綠素含量,果實品質於處理間並無顯著性差異,但果實經遮陰後可延長生育日數5-6日。探討當季留果數(不同葉果比:

葡萄酒十講:給自己的10堂葡萄酒鑑賞課

為了解決梢楠木價格的問題,作者石田 博 這樣論述:

葡萄……熟了 以10種栽種範圍最廣、重要性最高的葡萄為鑰,開啓品酒界大門。 日本最佳侍酒師──石田博,教你喝懂葡萄酒!   醒酒究竟有沒有必要呢?   居然能用「礦物味」、「貓尿」來形容葡萄酒的味道?   品酒時該如何形容葡萄酒的香氣?   葡萄酒的年分真的是絕對的嗎?   一杯葡萄酒裡究竟蘊含著多少知識與秘密,等你來細細品味!   ◎嚴選十種栽種範圍最廣、重要性最高的紅白葡萄:   【白酒用品種】   夏多內-風靡全世界的純白個性   麗絲玲-同時具有纖細感及高潛力的葡萄   白蘇維濃-葡萄界的「灰姑娘」   白梢楠-無與倫比的濃密個性   甲州-富含多酚的日本原生白葡萄品種   

【紅酒用品種】   卡本內蘇維濃-宛如貴婦的女性化葡萄   梅洛-釀酒師千錘百鍊而成的葡萄   黑皮諾-妖豔的香氣與天鵝絨般的口感   席哈-時而洗鍊、時而強勁,變幻自如的葡萄品種   格那希-飽含地中海香氣的葡萄品種   ◎「瞭解葡萄酒的10個專欄」,詳解各類葡萄酒內行小秘辛:   【如何選擇適合葡萄酒的酒杯?】   香氣的豐盈程度為選擇酒杯的標準,所以「越昂貴的葡萄酒就用越大的酒杯盛裝」,這種做法不見得是錯誤的。   【葡萄酒的「年分」其實暗藏陷阱?】   「好的年分=美味」這式子可以成立嗎?葡萄酒的評價確實會受到年分左右,事實上,年分也會大幅影響葡萄酒的身價,葡萄酒甚至會被貼上「好年

分、壞年分」等殘酷的標籤。   【如何確認料理與葡萄酒是否相搭?】   仔細咀嚼料理,使其風味在口中完全擴散開來,接著立刻飲用葡萄酒,葡萄酒入喉一段時間後,若能再度湧現出料理的風味,就代表葡萄酒能讓料理餘韻悠長,等於此葡萄酒與料理極為契合。   ◎「Sommelier's Note」單元,解析常見專業術語:   【貴腐葡萄酒】   利用感染到名為Botrytis  cinerea的黴菌(俗稱貴腐菌),並在適當條件下繁殖的葡萄(貴腐葡萄)釀造而成的葡萄酒,就是所謂的「貴腐葡萄酒」,是一種口感特甜的葡萄酒。   【酚類物質】   多酚是花青素(紅葡萄酒的色素)、類黃酮(白葡萄酒的色素)、兒茶

素、單寧(澀味成分) 等酚類物質重疊(聚合)後組成的成分。簡單來說,就是葡萄酒的顏色及澀味成分。   【微氣候】   人類難以感受到的微小差異,卻會明顯影響葡萄的品質。不只以海拔及葡萄田區分,而是囊括更小區域裡各種微型氣候的差異,稱為「微氣候」。   葡萄果實所吸取的各類要素,會毫無修飾地直接反映在葡萄酒上,而要釀出優良的葡萄酒,得匯集「適宜的土地」、「優質的葡萄」、「適合的氣候」以及「優秀的釀酒師」等4大要素。   本書以葡萄酒最根本的原料「葡萄」為主軸,嚴選10種世界知名的葡萄品種,有釀製白葡萄酒的夏多內、麗絲玲、白蘇維濃、白梢楠、甲州;以及釀製紅葡萄酒卡本內蘇維濃、梅洛、黑皮諾、席

哈、格那希。日本最佳侍酒師石田博,將分別介紹這些葡萄品種的歷史背景、產區、味道、個性、相關故事,以及釀成葡萄酒後的風味特色、佐餐方式及侍酒法等,帶領讀者們串聯釀出優質葡萄酒的4大要素,並在單元最後推薦10款由該葡萄釀製、CP值與口感兼具的酒款,深入探索香醇甜美的葡萄酒世界。   此外,書中更闢出「Sommelier's Note」介紹葡萄酒界的常見專業術語,以及「瞭解葡萄酒的10個專欄」,石田博將依職涯經驗說明「選擇酒杯的方法」、「葡萄酒產地的『正確』參訪方式」、「葡萄酒與價格的關係」、「料理與葡萄酒的搭配方式」等知識。石田博更會依自身經驗,講述侍酒師的歷史演變,地位沿革,了解這些,相信品酒

過程將會更富樂趣。 本書特色       ◎嚴選十種栽種範圍最廣、重要性最高的紅白葡萄   ◎「瞭解葡萄酒的10個專欄」,詳解各類葡萄酒內行秘辛   ◎「Sommelier's Note」單元,解析常見專業術語 作者簡介 石田 博(Ishida Hiroshi)   西元1969年生於東京都,1990年進入新大谷飯店工作,因為嚮往自己尊敬的侍酒師前輩,故也以侍酒師為目標。1994年調動至銀塔餐廳,學習法國傳統料理與法式待客之道,正式走向專業侍酒師之路。於1996年及1998年的日本最佳侍酒師大賽中奪冠,1998年代表日本參加世界最佳侍酒師大賽,並於2000年的世界最佳侍酒師大賽中奪得

第3名(獲獎的日本人僅2位)。2004年轉任Beige Alain Ducasse Tokyo,2008年成為該公司的總經理。2011年2月起擔任Restaurant-I(神宮前)的主侍酒師、台場日航東京飯店的顧問、一般社團法人日本侍酒師協會常任理事兼技術研究部部長。主要從事演講、寫作、諮詢、教育活動等,活躍於各個領域,著有《ハズレなし!! お値打ちワイン厳選301本》(講談社出版)等。2010年榮獲東京都優秀技術者(東京meister)知事賞,2011年獲頒厚生勞動省「現代名工」勳章。 序─3 白酒用品種 第1種    夏多內─9 第2種    麗絲玲─27 第3種  

 白蘇維濃─45 第4種    白梢楠─63 第5種    甲州─79 紅酒用品種 第6種    卡本內蘇維濃─97 第7種    梅洛─115 第8種    黑皮諾─133 第9種    席哈─151 第10種    格那希─167 本書登場的主要葡萄酒產地─188 後記─191 Sommelier's Note 1乳酸發酵─19 2氧化與還原─32 3白酒的釀造技術─52 4貴腐葡萄酒─68 5酚類物質─86 6品酒筆記─102 7紅酒的釀造技術─122 8微氣候─138 9辛香料的香氣─156 10澀味─172 瞭解葡萄酒的10個專欄 1侍酒師的起源─23 2「何謂好的葡萄酒?」關

於此問題─40 3選擇酒杯的方法─59 4葡萄酒產地的「正確」參訪方式─75 5隱藏在「年分」背後的陷阱─93 6香氣的誘惑─112 7葡萄酒與價格的關係─129 8料理與葡萄酒的搭配方式─147 9廚師與侍酒師的配合─163 10侍酒師應有的姿態─180 作者序   懂葡萄酒、品味葡萄酒,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   日本是全世界少數會消費香檳、勃艮第、義大利、加州等地區出產的稀少昂貴葡萄酒的國家之一。但是,只有那些將昂貴、擁有高評價的酒款如數家珍,或是曾經品嚐、正在蒐集的人,才算是懂葡萄酒、享受葡萄酒嗎?當然並不侷限於此。   品質優良的葡萄酒是如何製成的呢?   ◎適宜的土地─風土

  適合栽種釀酒用葡萄的氣候、地形及土壤。   ◎優質的葡萄─葡萄的品種   用符合當地風土的葡萄,才能釀出饒富風味的葡萄酒。   ◎適合的氣候─年分   就算是大陸性氣候,每年的天候狀況也都不同。像是降雨量豐沛的年分、較為乾燥的年分、遭受災害侵襲的年分等。   ◎人─釀酒師   能完全掌握前述「風土」、「葡萄」、「氣候」3大條件,並精確無誤地釀造葡萄酒的人。   想要懂葡萄酒,就必須先清楚這4大條件。      本書的重點為用來釀製葡萄酒的「葡萄」,希望各位讀者們能在瞭解葡萄品種的同時,提升對葡萄酒的認知程度。   本書將介紹由我嚴選出的10種釀酒用葡萄。光看這些葡萄品種,應該會

有讀者發現,「這些不都是用來釀造義大利、西班牙知名酒款的品種嗎?」因為我的選擇標準正是:重要性高、栽種範圍廣泛、能接軌介紹葡萄酒風味與個性的品種。也就是說,只要熟悉這10種葡萄,就能大範圍掌握葡萄酒了。   我將每種葡萄自成一章,介紹其風味、侍酒法(讓人更享受的方法)、相關小故事,以及「能嚐到該品種風味的10支酒」的產地與酒莊。不過,這裡所介紹的並非「以該品種釀成的最優質葡萄酒前10名」,而是能讓人直接感受到該葡萄品種的個性、有興趣的讀者也負擔得起的酒款。   各章的最後皆會收錄我以侍酒師的身分所撰寫的「瞭解葡萄酒的10個專欄」,從多樣化的視點闡述葡萄酒、侍酒師與餐廳,並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此外,我特開闢「Sommelier's Note」的專欄,解說較為專業、困難的用語,供想更進一步學習葡萄酒的讀者們參考。   葡萄品種就像能反映出風土、年分、釀造者個性的工具。透過深入探討葡萄的品種、掌握其特有的個性,便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葡萄酒,擴大品酒時的喜悅與樂趣。 夏多內純白 風靡全世界的純白個性勃艮第的葡萄園 ◎別名Pinot Chardonnay、Morillon、Auxerrois、Aubaine、Melon Blanc、Beaunois ◎原產地原產地為法國,據說是由十字軍攜回,再由本篤會的修道院於勃艮第地區廣泛種植。夏多內與白皮諾、密斯卡岱等品種有許多共通點,常被誤

認為是同一品種。 ◎主要栽種區域法國(勃艮第、香檳)、加州、澳洲、紐西蘭、南非、智利、阿根廷等,幾乎涵蓋所有葡萄酒生產國。 ◎特徵穗小、顆粒小,帶有果香與香草香氣。與白皮諾極為相似,容易感染貴腐菌(灰色黴菌)。釀成的葡萄酒酸味強烈,乳酸發酵、木桶熟成的成效驚人。 達到世界最高峰的葡萄─夏多內用來釀造全世界最頂級、最偉大的白葡萄酒的原料,正是這種名為「夏多內」的葡萄。夏多內的魅力席捲了世界各地,但由於其蹤跡幾乎無所不在,以致於遭人抱怨「已經膩了夏多內」、「ABC-Anything but Chardonnay(只要不是夏多內什麼都好)」。儘管如此,以優質夏多內釀成的葡萄酒,其品質絕對是其他品種無

可企及的。 我們甚至可以說,人們之所以改用「葡萄品種」來區分葡萄酒,最早就是源於夏多內。改變葡萄酒分類方式的起源是美國加州產的夏多內,以及法國夏布利產的夏多內。 以往,美國加州生產的葡萄酒都習慣以法國著名產區命名,其中名聲最響亮的產區當屬夏布利。但如此一來,加州葡萄酒就很容易受到法國產區的形象影響,所以此方法僅通行過一段時間,不久後就被廢止了。 以產區名稱命名的方式遭到廢止後,當地人將原為「夏布利」的酒名改為其原料(葡萄)的品種名稱,於是,以「夏多內」為名的葡萄酒就此誕生。對英語系國家的居民而言,夏多內不但發音容易,也比較好記。自那之後,頂著法文名字的夏多內葡萄,便在轉瞬之間風靡全世界各個葡萄

生產國,讓原本「白酒=夏布利」的形象逐漸轉變為「白酒=夏多內」。此時期也是品種酒(以葡萄品種命名的葡萄酒)茁壯成長的開端。 夏多內最大的特徵是溫吞無個性,也就是說,葡萄本身的香氣幾乎毫無特殊之處,換個好聽一點的說法,就是夏多內是擁有「純白的個性」,能與在釀造、熟成階段才加諸的香氣完美相容,可塑性極高。由此可知,夏多內真是一款值得塑造的葡萄呢!

道地藥材的東亞移轉:台灣當歸的興起與科學爭議,1957-1972

為了解決梢楠木價格的問題,作者張嘉芮 這樣論述:

從明清開始,中藥材一直是台灣與中國大陸間重要的貿易商品。戰後國共對立時期,中藥材是台灣政府唯一准許進口的「匪貨」。為減少外匯流失、降低對中國藥材的依賴,政府鼓勵進口他國藥材、提倡藥材在地栽培。中醫常用的當歸,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中醫用藥講究「道地」,來自原產地的「道地藥材」,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藥材,品質、藥效最好。日、韓進口,以及台灣栽種的「省產當歸」,能不能取代中國「道地」當歸,是1960年代台灣當歸進口與栽培爭議的焦點。本研究以文獻資料為主,訪談為輔,從當時台灣中藥科學研究及其社會技術網絡、中醫「道地藥材」概念,以及藥材知識與價值的政治切入,對上述爭議進行分析,企圖了解對當時行動者而言,

何謂「道地」、有價值的藥材。本研究發現,在政治情勢、經濟考量與國族認同等因素影響下,歷史上日、韓傳統醫學曾發生「道地藥材」的轉移,中國藥材不再是最有價值的藥材。1960年代中國、日本、韓國的當歸植物品種皆不同,台灣生藥學家透過比較建立起日本種當歸的價值,並據此創造了「省產當歸」,但上市時卻遭中醫藥界批評「不道地」,被中藥市場淘汰。當歸藥材的價值不只取決於產地和品種,也關乎加工方式、感官特質、臨床藥效,更涉及了當歸進口與栽培相關群體的競爭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