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局分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智慧財產局分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蕭雄淋寫的 著作權法論(9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南北校區】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辦理「智慧財產權嘉年華」活動也說明:公告單位:資圖中心公告人電話:(02)2632-1181分機37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訂於107年5月27日(星期日)下午1時至5時舉辦「智慧財產權嘉年華」活動,敬請踴躍參加。

國立中央大學 產業經濟研究所 鄭有為所指導 林業修的 以企業經營品牌角度檢討現行品牌保護法規制度 (2013),提出智慧財產局分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品牌、商標、產品週期、成本、時間要件、公平交易法、商標法。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陳櫻琴所指導 李廷鈞的 中國大陸國有土地使用權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中國大陸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重點而找出了 智慧財產局分機的解答。

最後網站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函則補充: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函. 地址:106臺北市大安區辛亥路2. 段185號3樓 ... 主旨:本局104年度「保護智慧財產權服務團」自即日開始起受 ... 27380007,分機7146、7145;E-.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智慧財產局分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著作權法論(9版)

為了解決智慧財產局分機的問題,作者蕭雄淋 這樣論述:

  現代國家為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莫不致力於建構一部能充分保障著作權之法典,以實現國民尊重智慧財產權之目的。本書結構嚴謹,文筆流暢,條分縷析,層次井然,作者累積三十年教授著作權法的經驗,藉由學理上之探討,輔以實務上的解析,全書章節分明,體系完整,理論與實務兼顧;附錄索引,查閱方便,深具教育性與實用性。除了掌握最新之立法趨勢及修法動向,以保持本書內容與當前法制現況同步,適宜大專院校相關課程之研習,對於智慧財產權有興趣之讀者及準備相關考試之考生,更為不可或缺之必備書籍。

以企業經營品牌角度檢討現行品牌保護法規制度

為了解決智慧財產局分機的問題,作者林業修 這樣論述:

品牌一直是我國官方及企業想要發展企業升級的一個方向,也藉此希望能達到台灣產業升級之目標。然而反觀相關文獻,主要討論或集中於品牌經營及品牌利益部份,或則以法律角度討論商標法細部如混淆誤認判斷標準等法律觀點探討。鮮少以實際第一線品牌經營者即企業角度進行討論文章。本文作者嘗試以第一線品牌經營者即企業角度,討論品牌經營實務及實務趨勢,並討論品牌對廠商意義。且以美國及台灣訴訟案件來進一步討論,以企業經營品牌角度觀察,現有關於品牌保護制度,是否仍足以符合第一線經營者需求。本文分為五章,首先由緒論確認本文研究架構及研究目的。第二章首先討論品牌與商標定義差距,並且從經濟面向及企業面相討論經營品牌對於企業效益

。並以品牌經營角度,確認時間因素對於品牌發展之效果。第三章具體討論品牌與商標定義差距,並且討論企業經營品牌重要要件。第四章討論我國對於品牌保護制度,並以企業經營品牌角度,討論公平交易法、商標法及民事訴訟體例關係、判斷依據及救濟相關制度,最後就前述討論做出結論及趨勢討論。

中國大陸國有土地使用權之研究

為了解決智慧財產局分機的問題,作者李廷鈞 這樣論述:

土地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人類生活的主要根基,由於土地為稀有資源,如何發揮土地使用上的最大效益,並提高經濟效益、提供社會安全保障及實現公平正義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議題。 中國大陸自中國共產黨於民國38年取得政權,不斷地進行其土地政策的推動,至1962年「人民公社」全面推動,形成全面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而為強化土地使用效益,並配合經濟改革開放,透過《憲法》、《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建立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  而台灣自國民政府於民國38年遷台以來,即進行土地改革,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而繁榮了台灣經濟;但台灣實施公有、私有並存的均權制土地所有制度,不僅容許土地私有

,而且有許多國有土地;過去國有非公用土地因管理不善,而遭竊佔及閒置之情形相當嚴重;並且區位良好之國有非公用土地常有標售,致屢受詬病;近來國內有識者逐漸重視國有土地閒置、佔用的問題,並管制國有非公用土地出售;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也加強活化非公用國有土地,引發撰寫本論文的動機,研究中國大陸土地使用權及我國國有非公用土地的經營管理。 本論文主要是透過文獻分析,運用歷史研究方法,將中國大陸土地改革的歷程及演變進行論述,進而將中國大陸國有土地使用權相關制度的優劣進行剖析;其土地使用權有償制度的建立固有助於經濟改革開放,但仍有缺失、流弊。  而台灣的土地制度雖不同於中國大陸,但在國有非公用土地如不出售,

而採用適當的開發機制,如:設定地上權、標租…,亦類似於中國大陸的國有土地的出讓、出租,因而於本論文一併探討。透過文獻分析,運用歷史研究方法,將台灣國有非公用土地的行政管理法制進行檢討,俾台灣國有非公用土地能充分的地盡其利,並充裕國庫,且嘉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