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系台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建築系台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氫酸鉀,凌宗魁寫的 高雄驛:紙藝立體模型+布旗+專冊 和邱茂林的 有氧建築:綠建築的足跡與對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2022 _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畢業展覽 - ARTOGO也說明:台灣 科技大學建築系. 融合我們對這片土地的情操,將體現「設計實務,台式浪漫」的特色。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前衛 和積木所出版 。

逢甲大學 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 賴美蓉所指導 陳書玉的 民眾對於臺南市老屋空間再利用觀點之研究 (2016),提出建築系台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老屋再利用、閒置空間、空間機能。

而第二篇論文亞洲大學 經營管理學系 林君維所指導 梁東海的 台灣觀光旅館業導入綠色管理理念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觀光旅館業、綠建築、綠建材、智慧綠建築、綠色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建築系台灣的解答。

最後網站建築系 - 校史館則補充:台灣 光復以後,原台北工業學校改制台北工專,而建築科曾於1963年及1966年,分別隸屬於土木工程科和工業設計科下之「建築組」,至1987年(民國76年)回復獨立為「建築設計科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建築系台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雄驛:紙藝立體模型+布旗+專冊

為了解決建築系台灣的問題,作者氫酸鉀,凌宗魁 這樣論述:

  經典企劃 台灣經典地景紙藝手作   超人氣畫師氫酸鉀 × 文資達人凌宗魁聯手打造,   全新力作第一彈 高雄火車站   高雄驛紙藝立體模型 + 高雄驛青図布旗 + 高雄火車站簡史專冊   1.高雄驛紙拼圖立體模型(20 × 27 × 9公分)   高雄驛のペーパークラフト(20 × 27 × 9センチメートル)   Takao Railway Station of miniature paper craft(20 × 27 × 9 CM)   躍然紙上的高雄車站立體紙藝模型   融合精緻設計與典雅大氣的手作樂趣   重現1941年高雄港都的榮光與一代風華   以超人氣畫師氫酸鉀的

畫作為基礎,透過結構設計師巧思,構築出多層次的立面結構,再透過雷射雕刻細琢完工,打造出互動式的手作紙藝品立體模型。透過簡單易懂的立體拼圖概念,層層堆疊出高雄火車站的歷史風貌與摩登時代感,無論是作為精品珍藏、居家裝飾、辦公擺設、手作藝品、節日禮物、旅遊紀念品等,都是超高CP值的多功能藝品,更表現您與眾不同的文化品味!   2.特典–高雄驛青図布旗(70 × 50公分)   特典–高雄驛青図布旗(70 × 50センチメートル)   Cloth Flag(70 × 50 CM)   高雄車站建築斷面圖經典重繪,   將建物青図染印於精緻棉布而成的紀念布旗,   附日本時代〈高雄市民歌〉歌詞,前進

大高雄。   以高雄站建築斷面結構圖為主視覺的日式染印布旗,集合掛布、手拭い、風呂敷等功能的多機能布巾,掛牆裝飾、禮品包裝、桌巾、頭巾、禮品、紀念品,送禮自用皆宜。   3.高雄驛簡史專冊《南進王座的帝冠:一代風華高雄驛》   高雄驛歴史の本   A Short History of the Takao Railway Station book   以「高」字象徵城市地標的高雄驛簡史   凌宗魁/著   廖明睿/寫真提供   高雄車站由總督府交通局建築系設計,清水組承建,而高雄車站舍最重要的「帝冠式」屋頂特徵,則反映出這座城市被賦予南進政策的期許象徵,以「興亞式」(旨在「復興亞洲」)的

建築概念來設計與建造。高雄車站歷經港都工業化時代,見證站前南洋榮光及戰後加工出口的榮景,是高雄市民重要的地景及集體記憶。本專冊由知名日本時代文資達人凌宗魁老師解說高雄火車站的歷史與特性,並收錄知名收藏家廖明睿所提供的數款珍貴寫真,增添時代記憶。 本書特色   1.台灣本土知名畫師氫酸鉀精美圖繪,重磅合作   2.精彩圖像立體化,手作紙雕模型再現地景歷史風華   3.收錄大幅高雄車站設計斷面紀念布旗   4.可作為珍藏、擺飾、禮物、紀念品、文史教材、手作藝品等多功能文創精品  

建築系台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今天邀請到成大建築、日本東大建築博士畢業,現職於wework(全球設計、建造和經營工作空間事務所)的徐新堯。離島人想要透過內部的眼光來理解wework在空間規劃上和一般的建築事務所,譬如說徐新堯前東家日建設計有什麼樣差異。離島人也想知道做建築和古蹟保存研究和日建設計這樣的大公司有什麼關聯性。⠀
.⠀
#一級建築士⠀
#WeWork
#日建設計⠀
.⠀
經歷:⠀
-台灣 成功大學建築系⠀
-台灣 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
-台灣 建築實務經驗⠀
-日本 東京大學工學博士⠀
-日本 日建設計⠀
-日本 Wework Japan⠀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民眾對於臺南市老屋空間再利用觀點之研究

為了解決建築系台灣的問題,作者陳書玉 這樣論述:

近年台南市舊市區我們會發現路上多了許多民眾老屋改造及再利用之案例,因此本研究利用實地調查與文獻回顧法來發掘研究範圍老屋使用現況,接著利用問卷法來了解民眾對於老屋再利用之觀點,最後則尋求老屋再生條件及價值。 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消費知覺、購物氛圍與老屋空間機能三個構面的認同程度高。資料分析的結果顯示,民眾亦支持老屋經營所傳遞的意涵,因此老屋再利用後的經營具備其價值。而老屋改造後其產生的空間環境對於民眾之感官刺激、購物狀態亦具備一定的影響。最後,老屋空間的使用,八大機能,包括餐飲、民宿、藝文展售機能等,從問卷結果得知民眾皆持認同之觀點。由此本研究認為老屋再利用對都市舊市區復甦具備一定的成

效,未來相關再生計畫可以多加善用老建物的潛力,逐一由點到線至整體的區域規劃。

有氧建築:綠建築的足跡與對話

為了解決建築系台灣的問題,作者邱茂林 這樣論述:

  你曾經夢想過擁有一間樹屋嗎?在枝葉蓊鬱中休憩,回到森林的懷抱,盡情享用大自然豐沛的氧氣,每做一次深呼吸就感覺充滿活力……。   郭英釗建築師、張清華建築師和邱茂林教授,是三位懷抱著這個夢想的造屋人。他們理想中的建築,與光、與風、與水、與土地都要保持良好的關係,理想中的建築要會呼吸,要會自然代謝,必須是彷彿有機生物一樣的「有氧建築」。   《有氧建築──綠建築的足跡與對話》書中將娓娓道來「北投圖書館」、「六甲院區工研院宿舍」、「花博會新生三館」、「淡水藝術工作坊」、「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與其他國內外生態建築案例的詳細設計幕後,紀錄下台灣在永續建築發展上深具代表性

的足跡。   「綠建築」可以說是一種設計觀念,國際上對於「綠建築」的觀念已經形成了某種共識。歐美國家稱之為「生態建築(ecological building)」或「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綠建築」已是世界先進國家發展趨勢,以德國及英國為例,「綠建築」並不是在建築環境上種植植栽的綠化而已,而是一種全方位的環保生態建築設計理念,強調與環境及生態的融合,並發展出許多技術及評估法則,亦將動、植物生態綠地品質納入評估。   2000年台灣成立了「綠建築標章」的審核制度,九典當時在新竹建功國小的設計因層層退縮屋頂綠化露台及活化校園閒置空間,而第一次得到綠建築設計獎,之後石

牌圖書館,一個在典型狹小社區基地內高層化的綠色圖書館,開啟了對再生能源整合在建築物中的應用,節能空間及動線連續配置樓梯的室內垂直動線,立體綠化,收集雨水及透水設計的安排,友善社區及擋風遮陽的環境的技術,發展成為2003年在歷史悠久的北投公園設計北投圖書館的濫觴。   本書搜集了九典分佈在台灣各處的經典案例,配上大量的照片、圖面,讓人一窺綠建築發展的每一步。書中還收錄了本書作者邱茂林教授,與建築師郭英釗、張清華三人的對話,針對綠建築的概念和每個案例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課題,皆有第一手的揭露。 作者簡介 邱茂林 CHIU Mao-Lin   建築與設計領域專家顧問,他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19

82)、美國卡耐基美侖大學建築碩士與公共管理碩士(1987)與建築博士(1991)。1992-2007年間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專任教授,具多元之研究與經驗,包括創意設計與管理、數位建築設計、智慧建築、與設施管理等領域。其著作包括:《木家具─台灣新意匠》(2007,積木文化)、《重想─建築設計工作室》(2006,建築情報)、《透視智慧環境》(2005,建築情報)、《透視數位城市》(2005,建築情報)、《小學、設計、教育》(2004,田園城市文化)、《西班牙協奏曲─陽光下的都市形影》(2004,創興出版社)、《CAAD TALKS》1-3系列(2003,田園城市文化)、《老建築新生命》(200

3,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都市形影與對話──義大利》(2001,創興出版社)、以及《舊建築新生命─原台南州廳生命建築史》、《訪府城孔廟》等多媒體導覽光碟系統等。 郭英釗KUO Ying-Chao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他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1982)、美國加州大學UCLA建築碩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交通大學建築所等校兼任副教授級專家。其建築設計作品獲獎眾多,並獲頒第十二屆(2011年)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著作包括:《小學、設計、教育》(合著、2004,田園城市文化)、《西班牙協奏曲─陽光下的都市形影》(合著,2004,創興出版社)、《都市形影

與對話─義大利》(合著、2001,創興出版社)、《透視空間奧秘》(翻譯、2000,創興出版社) 張清華CHANG Ching-Hwa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她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1979)、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碩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及台北科技大學等校兼任副教授級專家,並為美國綠建築協會會員。其建築設計作品獲獎眾多,包括2007,2010台灣建築獎及2010侯金堆傑出榮譽獎綠建築類得主,並獲頒第十一屆(2010年)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 前言 一、什麼是綠建築1.1 第四隻小豬的建築1.2 大自然的啟示1.3 綠建築的迷思 二、綠色觀念2.1一個地球、一個

世界2.2 從漢諾威、愛知到上海世博2.3 綠色設計與實踐 三、公園裡的綠色知識湧泉──台北北投圖書館3.1前言:生態學與樹學3.2課題:又安全又舒適健康的建築? 3.3綠建築設計:綠屋頂的啟示3.4結語:種子的信仰 四、南台灣的綠色生活館──台南六甲院區工研院宿舍4.1前言:生物多樣性的意義4.2課題:又熱又濕的氣候?4.3 綠建築設計:生態水池的秘密4.4 結語:春天奏鳴曲 五、共生綠洲、永續花園──台北花博會夢想館、未來館與生活館5.1前言:從五官到五感的延伸5.2課題:又綠又水的環境?5.3綠建築設計:又風又光的節能設計5.4結語:都是空心菜惹的禍 六、綠色地方文化館──台北淡水藝術工

作坊6.1前言:重新包裝到重新設計6.2課題:又新又舊的記憶?6.3綠建築設計:再生建材利用6.4結語:再利用也是一種藝術 七、北迴歸線上的琴盒子──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7.1前言:都市熱島效應7.2課題:又有效又經濟的對策? 7.3綠建築設計:複牆與立體綠化7.4結語:零碳與善用本地資源 八、節能建材工作坊──台北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8.1前言:以太陽房子為名8.2課題:省能之同與異?8.3綠建築設計:節能外殼與設備8.4 結語:環境教育與節能生活觀 九、綠色未來9.1綠建築的足跡9.2未來綠建築設計9.3 綠建築的設計團隊9.4 綠色管理與綠色教育 結語參考資料附錄一:綠建築評定文件檢查

表附錄二:建築案例清單

台灣觀光旅館業導入綠色管理理念之研究

為了解決建築系台灣的問題,作者梁東海 這樣論述:

兩岸直航後台灣觀光旅館業,已邁開大步往繁榮互利發展方向而行,為因應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及全球普遍不景氣之衝擊,政府各相關部門應適時增刪或修改相關法令規章、以提昇台灣觀光旅館業企業形象。期由探討台灣觀光旅館業對於綠建築與綠建材導入綠色管理理念的旅館,在不同層面營建管理的需求,以降低旅館經營與旅客花費成本,且基礎設施須力求完善,促使節能減碳、業務資訊化與行政效能之大幅提升。觀光旅館業在全天候、全時段與多元化之產業背景下,如何抓住「綠色管理」與經營特色,政府應集思廣益,並通盤瞭解觀光旅館業之心聲及方向,本研究以「綠色管理」為基礎,創新理念貫穿其間,研擬前瞻性未來及適時優勢法規、政策與策略。為強化法規

、政策周全及觀光旅館業與旅館業之前瞻性,建議修定相關法規與政策,擬定觀光旅館業策略及發展方向,凝聚並提昇國家觀光旅館業與相關產業之競爭力,作為觀光旅館智慧綠建築環境之「藍海策略」。實施「綠色管理」之執行力,如雁行理論所述,應提昇觀光旅館業之產業特色與企業文化,全力配合帶動發展觀光旅館業及相關產業,成為點、線、面之串聯,如機器理論般環環相扣,全面推動觀光旅館業服務管理與綠色管理之永續發展,研擬發展評估獎勵旅館業執行「綠色管理」辦法,注重品質而非低價競爭,塑造觀光旅館業之「藍海策略」與共榮無競爭之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