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地保育區價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非都市土地 農牧用地?農業用地?特定農業區?山坡地?也說明:一、供農作、森林、養殖、畜牧及保育使用者。 一、供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農舍、畜禽舍、倉儲設備、曬場、集貨場、農路、 ...

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柳婉郁所指導 莊晴的 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給付之研究:選擇試驗法與成本效益法之應用 (2018),提出山坡地保育區價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森林多功能價值、生態系統服務給付金額、生態系統服務、休農耕地、裸露林地、檳榔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農業經濟學研究所 林國慶所指導 蔣榮華的 宜蘭縣農地價格分析 (2016),提出因為有 農地價格、農地區位、宜蘭縣的重點而找出了 山坡地保育區價值的解答。

最後網站水務局守護山坡土地資源執行成效深獲肯定 - 桃園電子報則補充:桃園市長鄭文燦23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接受桃園市政府水務局呈獻榮獲「109年山坡地保育利用管理工作績效考核」直...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山坡地保育區價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給付之研究:選擇試驗法與成本效益法之應用

為了解決山坡地保育區價值的問題,作者莊晴 這樣論述:

近年來全球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注增加,各國也逐漸制定和施行環境相關的政策,生態系統服務給付 (Payment of Ecosystem Services, PES) 是重要的議題。其在近期成為研究重點之一,土地利用變更 (Land-Use Change) 亦會對生態系統服務 (ES) 的價值造成改變。然而目前多數研究著重於參與生態系統服務給付政策之意願、或是生態系統服務之價值研究,較少會針對土地利用轉換之生態系統服務給付政策和金額進行研究。故本研究將針對台灣土地利用行轉換之生態系統服務系統之給付金額進行探討。本研究以檳榔園、休耕農地以及裸露林地為研究對象,評估不同地利用之轉換造林情況下,生物多樣

性、碳吸存效益,及病蟲害防治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計算其生態系統服務給付金額之範圍。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生態系統服務給付之下限值,在山坡地檳榔園轉換為造林時,需至少給付每公頃362,048元,其他土地利用若轉換為造林地,其給付金額目前補貼已足夠;在生態系統服務給付上限中,全台灣檳榔園換為造林,每年給付上限總額為1,060,654,695元;裸露林地轉換為造林地,每年給付之上限總額為8,742,208,887元;休耕農地轉換成造林地,每年給付之上限總額為695,243,950元。本研究亦發現性別、居住地區、個人月收入、對生態系給付之瞭解程度、以及環境態度皆會影響受訪者之願付價格和偏好。本研究提出以

下四點建議,(1) 建議若未來想要將森林生態系統服務之概念納入相關政策給付規劃中,應以整合現有政策或制度為主,減少在相同項目下重複補貼或重複給付。(2) 建議政府在土地利用轉換的相關政策上,提高山坡地檳榔園轉換為造林之給付金額,以提高地主進行檳榔園轉換之誘因。(3) 建議未來制定環境給付服務之相關政策時,政府應考量各種不同族群之可能需求,調整不同族群所須投入的政策溝通成本。(4) 依據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建議政府在訂定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給付相關政策時,應將病蟲害防治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提出更完善的生態系統服務給付政策。做為未來政府在建立以土地利用轉換之生態系統服務給付相關政策時參考。

宜蘭縣農地價格分析

為了解決山坡地保育區價值的問題,作者蔣榮華 這樣論述:

臺灣地狹人稠,土地資源有限。以土地作為生產要素的本質而言,農地價格反映其農業生產收益,而都市邊緣農地受到都市成長的影響,價格尚包含預期未來轉用後的潛在價值,以致市場價格高於其作為農地的收益價格。農地價格高漲不利農業發展,農地亦不能僅限農業部門使用,瞭解農地價格有助於整體政策規劃,促進資源有效運用。 宜蘭縣位於臺灣東北角,地形以高山地區較多,農地主要分佈於蘭陽平原,宜蘭縣鄰近人口密度最高的臺北都會區,農業發展條例修訂及國道5號通車後,使得宜蘭縣農地受到非農業因素的影響更為顯著,各鄉鎮市區間的農地價格差異逐漸擴大,都市化程度較高或有重大交通建設之鄉鎮,農地價格明顯高於以農業為主的地區。近三

年宜蘭縣都市土地價格增長高於全國,對農地轉用後之預期潛在增值帶動宜蘭縣農地價格持續提升,也造成農業生產力及產值下降。為瞭解宜蘭縣農地價格,本研究採用宜蘭縣農地交易實價登錄資料,分析宜蘭縣農地交易情況,探討宜蘭縣農地價格之影響因素及區位特性對農地價格影響。 宜蘭縣農地交易頻繁,交易面積佔該縣市農地面積比率為全國各縣市第二高者,僅次於桃園市,交易標的含登記建物之比率更為各縣市中最高者。2013年至2015年宜蘭縣農地交易價格逐年遞增,平均交易價格約為每公頃3,687萬元,遠高於農業生產收益所得,農地價格除農業地租,尚包含土地轉用後的預期增值。宜蘭縣12個鄉鎮市區農地價格有顯著差異,羅東鎮和宜

蘭市二大主要都會區農地價格最高,每公頃超過6,000萬元。 實證分析區位可及性對農地價格之影響,分別衡量個別土地坵塊與區域中心(宜蘭火車站和羅東火車站)、國道5號交流道、鄉鎮市區地方行政中心之距離,與區域中心、高速公路交流道、地方行政中心之距離愈近,農地價格遞增,且隨著與區域中心、高速公路交流道、地方行政中心之距離愈近,農地價格增加的幅度愈大,受到來自市場轉用的壓力較大。與十年前的研究資料相比較,地價曲線顯得更為陡峭,隨著與區域中心及高速公路交流道之距離愈近,價格增加比率愈高,區位可及性對農地價格之影響更形重要。 除區位可及性,移轉面積、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都市化程度、交易年度等因

素均會影響宜蘭縣農地價格。移轉面積愈大,農地價格愈低,惟因法令規範申請興建農舍之面積需大於0.25公頃,當移轉面積大於0.25公頃,農地價格趨勢出現轉折,農地價格顯著上升;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之特定農業區和一般農業區農地價格較山坡地保育區為高,而特定農業區的農地價格又高於一般農業區;都市化程度也會影響農地價格,當人口密度愈高,農地價格愈高,另大同鄉和南澳鄉多為山地地形,發展相對受限,農地價格顯著低於宜蘭縣其他鄉鎮市區;從交易年度來看,2013年至2015年之農地價格逐年遞增。 來自非農業使用需求增加,農地難以僅限農業生產使用,政府應綜合考量經濟發展及糧食安全等因素,對土地政策提出完整規劃,

適度且有規劃地釋出農地,增加都會區及其周遭土地供給,及在以農業為主之地區劃設農業發展專區,確保農地完整性,維護良好之生產環境,以促進整體土地資源之有效使用,並配合適當之土地利用管理策略,防止土地被不當使用,以維護農業生產力及提升整體社會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