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資遣通報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Page 51 - 2021_新北勞動權益_個體學生也說明:提供關鍵字查詢本市違法雇主調解便利通職訓補給站沒拿到工資、資遣費,自己權益 ... 及臨時性作業,請事先通報大量解僱勞工通報勞工活動中心事業單位於60日內資遣勞工 ...

中國文化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邱駿彥所指導 蔡宏志的 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法制度之研究 (2021),提出大量資遣通報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薪休假、無薪假。

最後網站蘋果日報大量解僱協商破局9月底前再資遣147人 - 中央社則補充:蘋果日報資方在會前再次向工會及勞動局提出第2波大量解僱計畫,資方以虧損與業務緊縮為由,預計9月底前再資遣147名員工,並依法提前60天通報。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大量資遣通報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法制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大量資遣通報查詢的問題,作者蔡宏志 這樣論述:

  因受金融海嘯、歐債風暴及新冠疫情影響,國內部分廠商分別於2008、2011及2019年實施「無薪休假」。此制度於爭議中數度實施,其中隱含相當程度之問題,迄今尚未解決。  經濟衰退造成營業額下滑,對事業單位而言或屬不可抗力之一。在雇主不想大量裁員、勞工亦不願失業之下,有此等協調後之機制出現,倘只取其優點,自屬政府加上勞雇雙方「三贏」之策略。惟國人多聰慧,逐漸走向雇主將本求利而犧牲勞工,且政府為解決失業率採支持之態度,是以主管機關發布之函釋延用數年。  目前各國財團依附國家而日漸擴張,一旦經營決策錯誤時,金融風暴或經濟衰退便隨之而來。全球經貿環境乃牽一髮動全身,我國自不能置身於其外。鑑往知來

,若欲解決無薪休假制度上問題時,亦對往後仍有可能發生之狀況通盤規劃較為妥適。  「無薪休假」雖非法律名詞,但似已成廠商經營中可利用之一種「手段」,且已有常態化之趨勢。衡量大環境之變化、裁員與謀職間之平衡以及社會成本支出等情,若能有一定之監督機制及規劃,非不能將其定為最佳解決途徑。本研究先由時序出發,由主管機關函釋與學說歷程還原制度演進,再由司法實務探討勞工所受影響,最後以解決問題角度找出確實可行之方案給予立法者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