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互助香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問卷互助香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MatthewDesmond寫的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和NHK特別採訪小組的 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研究報告– HKPORI - 香港民意研究所也說明:2022-09-23, 「民主社區互助共融」系列 ... 2022-07-29, 新冠肺炎影響及對疫苗的意見調查問卷 ... 2019-10-29, 「公民社會贊助計劃」第一號研究報告– 香港獨立.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天下生活所出版 。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博士班 歐聖榮所指導 梅文兵的 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系統的建構與運用之研究 (2021),提出問卷互助香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居家養老、社區、適老化建設、指標系統、評估。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應用歷史學系研究所 莊淑瓊所指導 賴靜玉的 茶道教學探討-偏鄉茶道特色課程行動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茶道特色課程、行動研究、茶道教學、偏鄉的重點而找出了 問卷互助香港的解答。

最後網站问卷互助群回收的质量原来这么差?教你几点让问卷设计得更有 ...則補充:特别是期末作业或者研究生写论文的时候,困难就是很难找到这么多人完成样本。于是为了提高问卷回答效率,相互帮助填写问卷或者访谈,方便搜集数据等,互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問卷互助香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為了解決問卷互助香港的問題,作者MatthewDesmond 這樣論述: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貧者更貧。」   ______屋況合宜、價格合理的居住環境,絕對應該是每個人的基本人權______   _______________唯有穩定的棲身之所,是脫離貧困的第一步_______________   林宗弘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專文導讀   《紐約時報》、亞馬遜書店

、《出版人週刊》、GoodReads、《衛報》、《柯克斯書評》、《歐普拉雜誌》_____年度好書   ▪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爛這間房子……   ▪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驅離資料、追蹤

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不談論居住議題

,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源。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Amazon年度TOP 20   ★《出版人週刊》2016年十大好書   ★GoodReads年度好書   ★《衛報》2016年最佳假期讀物   ★《柯克斯書評》年度好書   ★《歐普拉雜誌》10本必讀佳作   ★iTunes本月好讀   ★《華爾街日報》最佳春季非小說   ★Google Play春季好書   ★入圍2017年卡內基最佳非小說獎   ★800名CEO票選年度最佳公共事務書籍   ★BuzzFeed票

選2016年必讀的14本書   ★Vulture雜誌本月必讀   ★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   ★蟬聯各大排行榜數十週 名人推薦 「在生動的人物、深具磁力的情節背後,是真實的人生,與嚴謹的研究與觀察。作者冷靜,但充滿同理心與自省,讓本書如同一面放大鏡,靈活透析住房市場的殘酷法則,以及底層家庭的無家掙扎,絕對是一本理解當代城市居住議題的深刻作品。」──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書中所述於我們並不陌生:台灣多個城市近年已擠進全球房價所得比排名前十,租屋者更欠缺法律保障權益,努力工作、貢獻經濟並實現自我的人們安居不易,放眼全台眾多迫遷(evicted)爭議,侵害居住權也對「家」造成衝擊。台

灣需要這本書,也期待本土的寫作,引領我們重思迫遷與居住。」──尤美女(立法委員)   「謝謝你,馬修‧戴斯蒙。謝謝你以本書描繪了美國的貧窮群像,謝謝你不只給出了驚人的客觀細節,還在書中穿插了特寫的主觀意見。謝謝你示範用單純而優美的散文把複雜的政治問題給交代清楚。謝謝你讓太常被用五分位數跟百分比趴數等冰冷數據給埋沒的歧視爭議變得有血有肉。謝謝你證明了居住正義是一種必須獲得彰顯的正義,而不只是一種因為窮而得不到的小東西而已……《下一個家在何方?》是報導文學與民族誌工作上的一大勝利。戴斯蒙讓我們再也無法睜一隻眼看著美國的貧窮,然後閉一隻眼假裝沒看到居住問題之嚴重。我們不可能不把這本書拿來仔細

研究。」──《華盛頓郵報》   「透過小說一般的生動文筆,《下一個家在何方?》像面照妖鏡,映照出了美國中產階級對於不動產的沉迷,同時也揭發了市場底層運作的黑暗面。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驅離只是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經。」──《紐約時報》珍妮佛‧薛斯勒(Jennifer Schuessler)   「大開眼界……戴斯蒙是名在哈佛任教的學者──還是名社會學家,或者你可以說他是個民族誌作者。但我會說他也是名記者,而且是位可以跟研究孟買貧民窟的凱瑟琳‧布(Katherine Boo)齊名,為貧窮報導樹立了新標竿的大記者。」──《紐約時報》書評,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

ich)   「(戴斯蒙)講出了一個糾結而令人痛心的故事……近來年書市不乏廣受好評的民族誌,比方說我們看到有蘇西耶‧凡卡德希(Sudhir Venkatesh)的《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Gang Leader for a Day),有凱瑟琳‧布的《美好永遠的背後》(Behind the Beautiful Forevers),而戴斯蒙的《下一個家在何方?》也可望在這些傑作中佔有一席之地。事前的研究跟實際動筆撰寫都極其強調細節,社會邊緣的人生因此得到了曝光的機會。那些被殘忍地視而不見,甚至被意見領袖們經年累月妖魔化的社會底層,終於也因為本書而有了發聲的空間。」──《波士頓環球報》  

「這本富感性而美麗到令人心痛的民族誌,會讓我們對美國的貧窮問題產生新的理解,我們會想起一個簡單卻又嚴峻的挑戰,那就是讓美國成為一個沒有人需要餐風露宿的國度。」──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程教授《階級世代: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Our Kids)作者羅伯特‧D‧普特南(Robert D. Putnam)   「研究基礎深厚,文字表現鮮明,《下一個家在何方?》是一本不容忽視的作品──隨著這本書的問世,我們的貧窮論述再也不能少了居住這塊拼圖。」──《紐約時報》珍妮佛‧西尼爾(Jennifer Senior)   「這種事情不是每星期(每個月,甚至於每年)都會有。但只要耐心等候

,總是偶爾會有本書冒出頭,讓輿論的話題被它帶動……《下一個家在何方?》看來就在往這條路上走。」──《紐約時報》書評版編輯,潘蜜拉‧保羅(Pamela Paul)   「引人入勝的文字,不容小覷的訊息……哈佛社會學者戴斯蒙引用了大量的統計數據,但本書的衝擊力來自於這是本精彩的民族誌。戴斯蒙的身分跟所作所為,都屬於學術圈裡的少數民族:他少見地是個貧窮專家,又更另類地去與窮人廝混。他筆下的文字風情畫,栩栩如生到令人惶惶不安……人生會走到吸毒跟賣淫,不代表他們沒有尊嚴與勇氣,只是要呈現在文字裡並不容易──而那也是正是《下一個家在何方?》設法做到了的事情。」──《紐約書評》(New York R

eview of Books),傑森‧德帕勒(Jason DeParle)   「《下一個家在何方?》所描寫的是一種在美國快速擴散與惡化的經濟困境。經由馬修‧戴斯蒙的精采文筆,我們看到許多密爾瓦基家庭遭捲入驅離的風暴裡,而他們的遭遇會讓讀者們感到不可思議。但在一般人震撼無比的同時,專家們會因為本書而擴大了對貧窮問題的認知。在這本充滿力道的傑作裡,讀者可以讀到唯利是圖的房東群像,可以接觸到學術研究的重要結論,而這也充實了這份民族誌研究的說服力。很少有書可以讓人又得到啟發,又覺得要趕緊去做點什麼,《下一個家在何方?》就是這當中的一冊。」──哈佛大學路易斯‧P與琳達‧L‧蓋瑟(Lewis P

. and Linda L. Geyser)講座教授,《工作消失的那天》(When Work Disappears)作者威廉‧朱利亞斯‧威爾森(William Julius Wilson)   「一本令人刮目相看的嚴謹學術著作……但又兼具著小說般的描寫技巧……一如戴斯蒙先生所說,驅離一向被都市社會學者視若無睹,所以他的陳述算是補上了這片拼圖,他的研究態度毫無隱瞞,他的研究方法絕不偷懶。」──《華爾街日報》   「里程碑般的書寫……戴斯蒙帶給我們的是一本有著小說般精采情節的人生紀實……這本出自學者之手,讓人倒抽一口冷氣的傑出作品,就彷彿是二十一世紀版的《另外一半人過的是什麼日子(

暫譯)》(How the Other Half Lives)。本書將觸及社會上廣大的閱讀族群。」──《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要以同理心把土霸王一般的包租公(婆)描寫得有血有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哈佛大學教授戴斯蒙辦到了。由他指出的角度看過去,驅離的場景讓人久久不能自己,畢竟故事的現場是威斯康辛的密爾瓦基,美國各大城市裡種族隔離嚴重程度的第一名……(戴斯蒙)把人生遇到瓶頸者的悲慘遭遇說成了動人的故事,同時也揭發了驅離的為禍之烈讓人如何深陷失敗的深淵……書單中的必讀。」──《書單雜誌》(Booklist)

問卷互助香港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自助箍牙|過來人分享自助箍牙災難級結局 醫生拆解各類箍牙方法有咩要注意
疫情下每天戴口罩遮掉半塊面,不只可隱藏牙齒不齊等問題,亦是箍牙好時機。近年自助箍牙興起,廣告隨處可見,價錢較低、所需時間較短,但大多並無牙醫跟進,這會否有潛在危機呢?今集《健康Body Chat》邀請到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胡敬恩,以及一位自助箍牙過來人,為大家拆解自助箍牙的5大伏位,包括欠缺前期準備、印牙模、換牙套中伏位、無牙醫全程監察及海外牙醫難監管!

Sonia從小牙齒不整齊,一直想矯正牙齒,惟箍牙價錢之高令她卻步;而網上自助箍牙廣告多,價錢便宜,最平一萬多元就可箍牙,而且是隱形牙箍,她最終決定選擇自助隱形箍牙。她先在社交平台聯絡自助箍牙公司的負責人,再去印牙模。全程沒見過牙醫,只須填寫簡單問卷講解牙齒情況,負責人亦有為其牙齒拍照作參考,大約一個月後,她收到自助箍牙公司的3D療程預覽;在確定箍牙效果後約一個月就收到整套牙套,包括18副上排牙套及25副下排牙套,展開她的箍牙之路。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10/HMPTKAHRLNGTPI4UJRNKYTMASA/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箍牙 #自助箍牙 #牙醫 #牙齒矯正 #牙套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系統的建構與運用之研究

為了解決問卷互助香港的問題,作者梅文兵 這樣論述:

面對全球老齡化所帶來持續性養老壓力,各國政府都開展了行之有效的辦法來應對本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的興起,社區居家養老已經成為中國的主體養老模式,据數據統計,中國90%的老年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但不能否認的是,社區建設之初,較少考慮到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因此如何構建符合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便成為政府、養老產業界和學術界共同關心的問題。基於此,本論文借鑒國內外相關建設和發展經驗,通過質性研究和量化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構建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並選取中國珠三角地區4個典型社區進行實證運用,以期提出適合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的對策

建議和改善策略。具體內容如下:首先,透過文獻資料調研、政策文本分析和老年扎根訪談的方式,運用質性研究方法,初步選取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的51項評估指標;其次,將上述51項指標編制成模糊德爾菲法專家問卷,運用模糊德爾菲法,邀請官、產、學界專家對51項指標的重要值進行評量,根據專家共識值和門檻值的設定,最終篩選出48項社區適老化建設指標;再次,將上述48項指標的重要度和表現度,編制成問卷針對社區居家老年人及其相關群體進行廣泛調研,透過576份有效調研數據,運用因素分析法,構建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下社區適老化建設的4項準則、9項次準則和48項指標的評估指標系統;另外,將社區適老化建設評

估指標體系,編制成模糊層次專家問卷,邀請官、產、學界專家對各層級評估指標的相對重要值進行評量,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計算出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各層級指標的權重值;最後,透過本研究構建的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體系,選擇中國珠三角地區城市、城郊、城鎮、農村等4個典型社區進行實例驗證,客觀科學評估該社區適老化建設的狀況並根據評估數據提出改善策略。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的研究,是可以涵蓋多面向的研究,這不只是針對現有社區的適老化建設狀況進行評估,從其中辨識適老化建設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改善建議,也可以於社區規劃建設前段作業時,協助相關部門有效的篩選建設指標並進行決策,以尋得符合社區居家養老產業需求之切

實適老化表現。本研究最期待的是藉由社區適老化建設評估指標,提升社區適老化建設成效和社區居家養老品質,進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滿意度,幫助老年人成功老化。

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

為了解決問卷互助香港的問題,作者NHK特別採訪小組 這樣論述:

  「三重子,認得我嗎?」   丈夫輕聲呼喚坐在輪椅上的妻子。由於失智病程進展,已經喪失交談能力的三重子雙眼緊閉,右手被丈夫輕輕握著。   2014年5月12日正午前,因失智症遊走症狀走失,失蹤長達七年的柳田三重子,終於和丈夫柳田滋夫重逢。   NHK驚爆社會的專題報導,獲第62回菊池寬賞   電影或文學大師宮崎駿與司馬遼太郎才能得到的獎項「菊池寬賞」,第62回頒給了NHK電視台,因為「失智症行蹤不明者一萬人」調查報導燃燒了全日本,四百多個案件敲門訪問、三十餘個跟拍心痛與遺憾的家庭,彰顯高齡日本一年多達一萬人失智遊走的問題。   目擊一萬個失智失蹤家庭的身心煎熬   無論是未發現丈夫遺體前

難以成眠的妻子,還是為了照顧頻頻走失的妻子而苦惱的丈夫,接受訪問時,字字句句,盈滿眼淚。找不到失蹤者,痛苦度日的家庭日漸增加。   「為了防止走失,不得不把人關起來」   「拜託路人進女廁找人,妻子早就不見人影」   「因為不想給人添麻煩,沒有跟任何人透露丈夫失蹤了」   「週而復始的走失,心繫自己不能病倒的不安」   「為什麼怎麼找都找不到?天天像活在地獄裡」   「來回不知找了幾回,卻在離家近到無法想像的地方發現遺體」   全民動起來,幫失智者找到回家的路   NHK抽絲剝繭問題並提出建議,促使日本從政府到社區全都動了起來,協防失智者再也回不了家,以及家庭可以做的防範措施。   ▶這不

是別人家的事──北海道釧路地區「SOS互助網」   北海道釧路地區是冬日酷寒之地, 一旦行蹤不明,極可能喪命。居民組成SOS互助網,集結當地計程車行、卡車公會、廣播電台、市公所,以及三百多家公司行號,等於糾眾數倍於家屬的「耳目」一起搜尋。如此動員的實際成果?超過九成都順利尋獲。   ▶眾人分頭找,結局就會不一樣──福岡大牟市的「走失搜索演習」   人口老化日本第二的大牟市,推行支援高齡者生活的自治團體,行之有年的「走失搜索模擬演習」聞名全國。市政府每年九月,請一位住民扮演走失的高齡者,全區動員演習,提高居民的警覺,長此以往,凝聚照顧失智者的決心與共識。   高齡化台灣面對同樣難題   資深

精神科醫師吳佳璇秉著照顧失智父親的初心,翻譯日文揭露實況。借鏡日本,高齡化台灣失智人口超過二十萬,在許多看不見的角落也上演著同樣的悲劇。失智患者持續增加,未來人人都可能面臨相同遭遇,近身的迫切感將不只是家屬、照護機構的責任,更是你我要一起承擔的老後景象,衷心盼望打造「就算失智了,還是能留在熟悉的地方快樂生活」的友善高齡社會。   借鏡日本,今日台灣圓桌論壇精彩內容   林依瑩‧林奇宏‧賴德仁‧宋家瑩‧吳佳璇   邀集重量級專家、醫師齊聚,共商台灣失智遊走現況與對策   特別收錄   ▶台、日、韓、香港預防失智症走失現況與對策   ▶預防走失,現在就可做的事!   ▶當家中長者走失,我該怎麼

辦? 名人推薦       誠摯推薦   林依瑩(台中市副市長)   林奇宏(新北市衛生局局長)   賴德仁(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   湯麗玉(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   王乃弘(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光田綜合醫院董事長暨總院長)   宋家瑩(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林書煒(POP Radio電台台長)   作者簡介     NHK特別採訪小組   日本放送協會(NHK)特別專題報導自1989年播出第一個特別專題報導《政治是可以改變的嗎?里庫路特事件的衝

擊》至今,製播了超過二千部與社會、國際、經濟、歷史、政治、醫學、災難、自然環境、文化藝術、娛樂、天文地理有關的紀錄片。   《失智症・一萬名行蹤不明者的衝撃 失落的人生・家族的苦惱》特別採訪小組,是一群長期關懷、採訪社會議題的記者、導演與攝影師,曾製作《無緣社會──「無緣死」三萬兩千人的衝擊》及《老人漂流社會──「老後破產」的現狀》等專題報導。 譯者簡介 吳佳璇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1969年生於臺灣雲林,199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於母校精神科完成住院醫師訓練。曾赴澳洲墨爾本大學進修,2004年獲「國際心理衛生」碩

士。   著有《醫療自主時代》、《謝謝你們,我的離島病友:浪人醫師飛向醫療現場的生命故事》、《戰鬥終了已黃昏》、《浪人醫師日記》、《罹癌母親給的七堂課:當精神科醫師變成病人家屬》(2010年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從北京到台北─精神藥理學家張文和的追尋》、《臺灣精神醫療的開拓者:葉英堃傳記》(2006年金鼎獎最佳著作人入圍)、《憂鬱年代:精神科的診間絮語》、《921之後:一位年輕精神科醫師的921經驗》。合著有《醫療崩壞!沒有醫生救命的時代》,《張愛玲學校》,並合譯《金賽的祕密花園》、《發現無意識》。   台灣出版緣起 一個女兒的初心 推薦序 從失智遊走觀察一個國家的人

情味 前言 第一章 追尋行蹤不明失智者的足跡 65歲以上,每四人就有一名是失智症預備軍 開始取材──走訪個案管理人員 誤入民宅建築工地凍死的吉澤賢三先生 「每天像活在地獄」的家庭 沒有一個公部門能掌握行蹤不明的失智患者 300位行蹤不明者名冊入手 丈夫走失時,沒告訴任何人 找不到失蹤者,痛苦度日的家庭 兩年後仍行蹤不明 【專欄】失智症與遊走 第二章 嚴重事態逐一浮現 死亡及失蹤者合計超過550名 現有制度下,無法提供24小時持續照顧 國家政策與日漸增加的高齡失智患者 在離家近到無法想像的地方發現遺體 失智症特有的「視野狹小及問題解決能力下降」和意想不到的事故發生有關 如果早一點兒報警的話

…… 關於通報延遲─大阪府警方與地方政府資料所見 不知罹患失智症的走失個案 不知為什麼不見了 因為走失,才發現有失智症 只要覺得怪怪的,就趕快找專科醫師 【專欄】急速增加的失智症 第三章 苦惱的家屬 為家人行蹤不明苦惱的家庭實況 老人照顧老人:為了丈夫,長期夜不成眠 兒子用被子堵在玄關,不讓丈夫走出去 在玄關裝設感應電鈴 為了照顧妻子,自己不能病倒的不安 家裡上鎖,或許能阻止外出,但這不就是監牢? 靠GPS監測人跑到哪兒去 進行家屬現況調查 平均通報、搜索次數是6.3回,94%的家屬感到負擔 走失場所、發現走失時的情況、尋獲地點 事出突然,未發出求助訊息的家屬 為實現在宅照顧的心願,需要哪些

必要支援? 第四章 受到質疑的社會 愛知縣鐵道事故判決引起的波瀾 失智者相關鐵道事故,至少造成64人死亡 雖覺得「家屬的責任」讀來刺耳,還是繳了80萬日圓 連忙查看GPS,位置顯示落在鐵道上 一轉眼就搭上電車不知所蹤的妻子 獨居的風險 【專欄】回顧NHK製播過有關失智者行蹤不明的節目 第五章 受到關注的「無名氏」 日本這麼先進的國家也有無名氏 日本四十七都道府縣警察本部的調查 與播出後引起極大迴響的「柳田久美子」女士見面 三枚戒指 經過七年收容保護,語言能力與面部表情皆告喪失的柳田女士 哼著舟木一夫的歌曲「高校三年生」 採訪大阪「無名氏」的成年後見人 姓名和生日都是暫定的太郎先生影像,適合

公開播放嗎? 透過「NHK NEWS7」節目全國聯播 「太郎」先生與家人重逢 「太郎」先生為何長達兩年身分不明? 節目播出後三十分鐘,觀眾就提供了「柳田久美子」的資料 經過七年再度相會,以及失去的日子 不一致的說明 原因是縣警方的「人為疏失」 【專欄】透過地方網絡偶然尋獲 第六章 社會動了起來 全國動起來 更多來自地方的消息 行蹤不明者家屬的期待與「個人情報牆」 【專欄】解決問題的方向──師法南韓     第七章 你我能做的事 SOS互助網發祥地──釧路 這不是別人的事──釧路地區跳脫「個人情報保護法」的理由 「個人情報保護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走失搜索模擬訓練」創高齡服務之先──福岡

縣大牟市 運用新科技搜索 第八章 家庭的對策    家庭對策① 如何減少遊走症狀發生 家庭對策② 如何預防走失 家庭對策③ 一旦走失,怎麼做才好? 終章 播出後的柳田三重子與高橋津谷女士 後記 借鏡日本,今日台灣:台灣失智遊走現況與對策│圓桌論壇精彩內容 特別收錄 預防失智症走失現況與對策│台灣篇 預防失智症走失現況與對策│香港篇 預防走失,現在就可做的事! 當家中長者走失,我該怎麼辦?   出版緣起     一個女兒的初心 吳佳璇(本書譯者、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夏至午後,我正揮汗檢視本書譯稿,突然收到牙醫診所來電。   「吳

伯伯預約兩點半來試戴假牙,到現在還沒出現喔!」   我趕緊打開APP,發現父親GPS手錶最近一次定位,離診所不遠。   「他確實早早出門,但不知為什麼,GPS顯示整個下午都在診所附近打轉,如果五點休診前出現了,請他打個電話給我。」盯著手機螢幕上的路徑圖,掛上電話當下,我其實還沒想好要怎麼攔截正在迷路的父親。   二十分鐘後,我趕到父親住處,和不諳中文的菲籍看護會合。兩人看著APP,發現路徑轉向,朝家裡推進,決定等一下再出門。   約莫半小時,父親推著他的老鐵馬現身家門口,一臉茫然與疲憊,「突然認不得路,一直找、一直找,終於回到家。」   顧不得滿身汗和一桌飯菜,父親堅持直接回房休息。

折騰了半天,食欲盡失的我開車回到自己住處,最長的白晝已盡。扭開案前檯燈,我的目光隨著燈光,怔怔地落在出門前沒闔上的書頁,真不敢想像,今天若是冬至,父親是不是一樣能找到回家的路?   母親在世時,曾問我有沒有什麼藥能減緩父親腦力的退化。或許是職業疲乏,或許是母親所舉的例子,和平日診間不時聽聞,憂心自己(或另一半)變癡呆的中老年人碎念無法區辨,只記得自己當時不以為意,但為了安母親的心,還是自費買了盒「愛憶欣」,卻加上但書「妳得自己想辦法勸他吃」。   父親為此大怒,沒人敢再吭聲。不久,母親罹癌,全家進入將近兩年的非常時期。之後,父親順利適應鰥居生活,但我開始掛心,身強體健的他常騎著鐵馬巡視附近

社區,順道撿拾回家的寶特瓶等資源回收物,始終堆滿小小的前院。   和我所照顧的失智病人家屬抱怨不同,父親的囤積(hoarding)行為有進有出,他會不定時載著琳瑯滿目的「戰利品」求售;價錢好沾沾自喜,價錢差忿忿不平,並重複向子女放送,直到我們不耐回應:今天已經講過N次了。   不修邊幅的父親四處「拾荒」的背影,雖叫我想起母親生前的懸念,卻沒採取任何積極作為。直到2014年末某晚,我開車送他回家,父親要求在巷口下車,「自己走進去就好」,卻直奔相反方向。   我搖下車窗喊他不聽,連忙開車尾隨,追了數十公尺,父親終於停下腳步,用詫異的眼神看著我,「怎麼了?」   從那一刻起,為了跟上父親的腳

步,除了安排就醫,複習醫學專業文獻,我也開始蒐集各種資訊──從寫給家屬的失智照護指引、過來人心路歷程、長照政策規劃、到新科技如何運用於照護等等,都成為我關心的議題。然而,最最關注的遊走與走失,上網搜尋卻跑出數不清的「魔神仔」──難不成媒體眼中,警政署每年發佈三千名失蹤老人,全都是被「魔神仔」抓走?   直到2015年中,才在日文書訊意外發現當時即將出版的《認知症・行方不明者1万人の衝撃 失われた人生・家族の苦悩》,看完簡介立刻訂購。實用取向的我一收到書,連忙按第八章的「家庭的對策」所列,為父親添置各種預防走失的「行頭」,並按照台灣失智症協會正大力推動的「瑞智友善商店」,預先跟父親常上的診所、

銀行打招呼,拜託他們多多關照。   一開始,我很擔心父親會像我照顧的病人,排斥戴GPS手錶或拒絕上警局預留指紋,未料事情進展順利,除了不肯讓菲籍看護全面「緊迫盯人」──其實,做子女的我們都明白,父親一輩子工作、生活在全台最自由的大學校園,願意做這些「讓步」,已萬分不易。   讀完實用的Know how,回頭看前面六章,更加佩服NHK的嚴謹與用心。除了活用社會科學研究法,訪問了四百多個失智家庭,並設計多份問卷調查,以扎實的質性及量性研究呈現問題所在;還進一步抽絲剝繭,從制度面突破失蹤老人回不了家的關鍵。   我越看越起勁,腦中突然迸出三十多年前台灣社會流行的口號「日本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我們全家,還有全台千千萬萬失智長輩及家人,有沒有可能把自己住的社區變成書中提到的富士宮市,將「就算得了失智症,還是可以在住慣的地方安心生活」當作社區營造目標?於是,我開始盤算,如何將這本書譯成中文當作觸媒。幸得《康健》出版接受推薦,並放手讓尚無日文譯作的我擔任譯者;且為貼近華文讀者經驗,繁體中文版特地邀請台灣及香港的臨床專家(也是我的好友),專文介紹兩地失智老人走失現況與預防措施。   二十多年來,臨床工作之餘,我陸續發表九本中文著作,並譯介數本英文專業書籍,雖非出版菜鳥,但首度跨足日文翻譯,付梓前夕,內心忐忑,故為文誌之。 推薦序 從失智遊走觀察一個國家的人情味 林依瑩(台中市副市長)

  日本的現況,很有可能是台灣不久的將來!NHK根據情報「社區有人因失智症走失死亡」,節目製作小組遂進行了九百戶地毯式的搜尋、訪問,令人意外的是,社區裡的住戶竟然絕大多數都不知情,社區關係薄弱,實為台灣一大警惕。因此失智遊走、甚至死亡的現象,在日本成了重大議題!   當家中有人失智遊走時,全家無止盡的身心艱熬,是外人很難想像的!通常遇到時,我們常見家人狂奔尋找外,再來就是報警。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好方法呢?我想,建立社區互助網就是協助失智遊走的最佳支持體系。台灣從2007年開始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至2016年7月底為止,已成立2563個據點,未來若能更全面推動到7851個村里之中,讓村村

里里有據點,台灣或許就不會步上日本後塵。   *社區力,讓失智者仍能在熟悉的地方生活   關於失智遊走,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桃園志工服務的一位失智阿嬤,她總是常態性的遊走菜市場,這個菜市場幾乎每一攤都知道阿嬤失智,所以阿嬤出現時,菜市場的互助網就啟動了,攤商都會熱心連絡家人、志工將阿嬤帶回,濃濃的人情味,讓阿嬤即使失智了,仍可以享受逛市場的樂趣,也大大紓緩家人的照顧壓力。   台灣的人情味向來為人所稱道,雖然我們已從農業社會步入現代的科技社會,但人與人之間的緊密網絡如何世代傳承,已成為我們面對高齡社會最重要的柔性力量! 前言 津武圭介(NHK新聞部社會組 記者) 後藤浩孝(NHK新

聞部社會新聞節目組 主任)   「三重子,認得我嗎?」   丈夫輕聲呼喚坐在輪椅上的妻子。由於失智病程進展,已經喪失交談能力的三重子雙眼緊閉,右手被丈夫輕輕握著。   二○一四年五月十二日正午前,因失智症遊走症狀走失,失蹤長達七年的柳田三重子(六十七歲),終於和丈夫柳田滋夫(六十八歲)重逢。   位於群馬縣館林市的失智症養護機構,長期收容一位罹患失智症的「無名氏」女士。製作小組獲知這項重要消息,決定在2014年5月11日的NHK特別節目「八百萬失智大軍的時代,一萬人行蹤不明──應該被重視的遊走現況」系列首播。節目播到一半,觀眾來電告知 ,這位女士很可能是家住東京都台東區的柳田三重子女士

。翌日,製作小組陪同丈夫滋夫前往養護機構,確認該女士正是三重子。   2012年,日本因為失智症或疑似失智,發生遊走失蹤的人口大約一萬人。直到當年末,確認死亡或尚未尋獲者,仍超過550人;此外,各地還有一定數目,由於身分無法確認,收容保護在養護機構內的失蹤者。   NHK系列特別報導揭開這項事實,引起社會廣大迴響。   恍惚間生命逸出常軌,行蹤從此不為人知。一旦變成不曉得打哪兒來的無名氏,再也見不到家人,只能困在養護機構裡。這麼嚴重的問題,似乎隨時可能發生在生活周遭,社會卻視而不見。將發掘的真相公諸於世,終於引起大家的重視。   正式成立節目製作小組,記者和主管自是2013年11月,開

始密集採訪失智患者走失身亡遺族和照顧家屬。   「為什麼怎麼找都找不到?天天像活在地獄裡。」   「為了防止走失,不得不把人關起來。要不這麼做……」   無論是丈夫遺體未發現前根本難以成眠的妻子,還有為了照顧頻頻走失的妻子而苦惱的丈夫,採訪時所言,字字句句,血淚斑斑。   我們決定運用「調查報導」的手法,揭露大家應該知道的真相,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為何決定報導,乃因調查期間,發覺公部門竟沒有一個單位能精確掌握行蹤不明者動態,並提出對策以防範走失重複發生。無論是警方還是地方政府,只協助民眾搜索,並未系統收集個案狀況進行分析。   製作小組因而覺悟,連個案調查也得自己來。  

 單單為了蒐集資料,調查之初走訪日本全國超過四百個家庭。再針對警察、地方政府和家屬,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以俯瞰觀點構築問題全貌。   製作小組像是蟲和鳥的眼睛,讓社會看到真相後,就自然動了起來。警察廳、厚生勞働省和各地方政府,紛紛提出對策;其他民間電視公司和報社,也陸續加入追蹤報導的行列。   透過節目報導,身分受到保護的不明失蹤者,得以和家屬重逢。許多觀眾反應,他們透過影像,深深感受到「電視的穿透力」。   製作小組卻未如平常雀躍,內心沉澱的思緒,還有採訪過程的點點滴滴,反而為之翻騰。   這社會怎麼了,為什麼讓一個人身分不明長達七年之久?   親見柳田夫婦重逢時,我們心裡

確實這麼想著。   對當事人來說,時光流逝無可挽回,對家人亦如是。經過漫長歲月的分離所形成的損害,未來也無法彌補。   重逢當下,我們窺見滋夫的表情,除了歡喜,在確認妻子連自己都不認得,還有難以言狀的哀傷與苦悶。   打造「就算得了失智症,也能安心生活的社區」是國家高揭的口號。雖不全是國家的責任,但見走失者現況如此,教人無法噤聲。或許有人認為言過其實,現況如此嚴峻,不正是包含媒體在內的社會全體,不,是每個人對街頭巷尾可能有生命危險的同胞,還有天天以淚洗面,活在絕望世界的家屬視而不見所造成的?   罹患失智症者持續增加,未來誰都可能面臨相同遭遇。誠摯希望本書能發揮功能,稍減新的悲劇發生。

  僅藉此文,向所有協助採訪的個人及機關致謝。   以上摘自天下生活出版《失智失蹤: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  

茶道教學探討-偏鄉茶道特色課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問卷互助香港的問題,作者賴靜玉 這樣論述:

茶文化淵遠流長,茶道是茶文化的表徵,也是宣揚茶文化的媒介。一般的茶道課程多為成人設計,近期在一些中小學,特別是位於茶產區的學校,興起茶道課程。本文作者居於茶鄉,眼見茶村面臨人口老化後繼無人的困境,一直在思考如何為茶村留住人才,更長期關注茶文化的教育推廣,多年來也在瑞竹國小及瑞竹國中推動茶道課程。課程的目的在提升偏鄉茶區國民學校學生茶文化素養,以期為茶產業注入新血,創新茶文化風貌。課程內容以茶為核心,融合茶器、茶花、茶食、茶空間等相關領域知識創造特色課程內涵;課程設計強調互動式學習及體驗教學,並以行動研究法不斷檢視教學效益,更新教學內容及方式。本研究觀察並紀錄,在茶道課程教學進程中學生們的學習

及反饋,並以其為教學方法與課程內容精進之依據。本文作者透過課堂觀察記錄、訪談、問卷、協同教師回饋等方式蒐集資料,進一步分析並發現茶道特色課程:1.使得學生更親近及認同家鄉茶產業,喜愛家鄉特色茶;2.因融合相關領域知識,課程內容多元豐富,引發學生更多自我的探索與價值追尋;3.有別於其他學校實施之茶道課程,本文作者的茶道課程具有獨特性及實施之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