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反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台灣反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藍博洲寫的 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 和施達樂的 小貓(特價199)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臺灣在大陸反日商中的汽車零組件商機 - 台灣法律網也說明:近日來中日因為釣魚台群島海域的主權糾紛,導致大陸內部人民反日貿易趨勢遽增, ... 臺灣在配合日本大陸汽車零組件輸出大受影響,連台灣的GDP生產毛額也大幅下滑,台灣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人民出版社 和明日工作室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賴貴三所指導 江聖愛的 《周易》融入國中國文教學之研究 (2022),提出台灣反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周易、國中國文、融入教學、主題教學、寫作教學。

而第二篇論文正修科技大學 經營管理研究所 胡琬珮、周秀蓉所指導 吳振安的 中國大陸滾裝貨輪對台灣防衛系統策略運用模式之影響 (2022),提出因為有 滾裝貨輪、中國動員法、國際港、防衛系統、SWOT 策略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反日的解答。

最後網站日媒「台灣恐爆發反日暴動?」疫苗資訊落差給台灣的教訓則補充:而就外交面而言,報導中針對日本贈送AZ疫苗一事,則強調台灣人認為日本送AZ是在「下毒」,紛紛逃往國外,並對日本政府感到憤怒,「恐發生反日暴動」。作者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反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

為了解決台灣反日的問題,作者藍博洲 這樣論述:

  在黎明未至的晦暗時刻,即使前途不明,   路,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主人翁,   最詳實深刻的文字記錄。   許金玉,一個養女出身,從女工蛻變成為工運領袖的覺醒女性。   辜金良,一個拒絕在殖民教育體制下成長,自學從商的嘉義子弟。   穿越時代裂隙,走過風雲洶湧的歲月,他們歷盡煎熬與折磨才終於得以在槍口下倖存。然而倖存之後的人生,卻是看不見邊際的桎梏,還有更加深沉的瘖啞與噤聲。用餘生相濡以沫的兩個人,在平凡卻不得平靜的日子裡,依舊堅持著他們的信念,透過一切的可能去實現心目中的進步價值。   以掇拾白色恐怖民眾口述生命史為己任的藍博洲,再

次將手中的筆化為鏡頭,把歷史現場還原在世人面前。讓人們看見政治受難者在磨難之後,堅毅求生的掙扎,以及對自我信念的不懈追求。   已經走過的道途縱使布滿了荊棘和血淚,未來的路仍將繼續延伸,伸向那令人期待的春天。  

台灣反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不吸水不發霉不吸味不染色
【團購】GOLD LIFE美國原木抗菌砧板
▶️訂購連結 https://mami.pops.tw/rn24o

▍團購時間▍10/1 早上10點~10/7 晚上11點59分
✅出貨時間:預計10/18起依訂單付款順序完成出貨 (不含例假日)
📌運費說明:本島免運/外島運費$350/海外不配送
📌客服line@:@vao3183e

以前的我每隔幾個月就要換砧板,覺得麻煩又花錢,而且砧板不耐高溫又容易發霉,使用上真的不安心,
直到用到 #GOLDLIFE美國原木抗菌砧板,用了一年多都沒發霉,一試成主顧呀❤️
上次開團有很多粉絲沒有買到,這次為大家爭取到第二團‼️

✨要為全家人的食安問題把關,真的要精挑細選安心好用的砧板!

GOLD LIFE砧板採用美國原產FSC認證的原木纖維,利用高溫壓縮的技術去除原木毛孔,因為高密度,所以可以讓砧板達到抗菌效果!
每片砧板的顏色可能會深淺不同,而使用之後難免會有刀痕,這都是正常的狀況,
但請放心,刀痕中仍不會發霉,而抗菌效果也不會效力衰退‼️
總之,砧板不會吸水、發霉、吸味,甚至切紅蘿蔔、蔥、芒果、火龍果也不會染色喔!😍

輕薄好拿,正反面皆可用,且耐高溫達176度,可放烘碗機/洗碗機、可當隔熱墊,還可當餐盤,真心推薦給你們!😉

#特點
✔️正反面皆可用,可切/拍/剁
✔️四個角有止滑矽膠墊,安全不滑動,亦可拆洗
✔️懸掛開口置中,吊掛不傾斜方便瀝水
✔️耐高溫176度,可當隔熱墊,可進烘碗機、洗碗機
✔️可當擺盤餐盤
✔️款式、尺寸齊全,符號每個人的需求
✔️通過多項專業檢測、天然無毒

🔸開團品項有一般長方形的砧板S/M/L/XL、單柄砧板M/L、砧板架,
為大家爭取幾個組合方案,比單買還要優惠很多!另外還有主廚刀、料理切刀、多功能廚房剪刀可選購~

▍下單禮▍
凡是下單付款完成,就有機會抽中《台灣製造三烤檸檬竹鹽》1瓶 (市價$330/共3名)

▍粉絲分享禮▍
將此篇貼文按讚、公開分享,留言並tag兩位好友:"我喜歡GOLD LIFE美國原木抗菌砧板,因為_______",
就有機會抽中《小蒼蘭神奇去污乳(135g)》*1 共5名

《周易》融入國中國文教學之研究

為了解決台灣反日的問題,作者江聖愛 這樣論述:

本文以「《周易》融入國中國文教學之研究」為題,於《周易》經傳中探求中華傳統文化思想與文學底蘊,並於教學應用中落實其義理價值。全文共分六章,除了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架構之外,其餘各章之提要如下:  第二章從《周易》三大向度──「易經」、「易傳」、「易學」三方面引入,首先,分析《周易》經傳結構與思想體系要義,以「推天道以明人事」、「人道與天道相通」、「人應法天地之道」、「順乎天而應乎人」、「肯定人的主動性」、「天人和諧整體論」等六個要點,歸納《周易》所傳達之天人關係,掌握《周易》內涵及其發展脈絡,確立本研究的義理系統以及教學上的可實踐性,為後續鑑賞分析奠

立基礎;再者,設計《周易》經傳結構相關之教學活動,藉由教案編寫與課程應用,將《周易》之概要落實於課堂教學,透過遊戲寓教於樂。  第三章《周易》融入國中國文選文教學,彙整國中國文教材選文,綜觀古典及現代選文,兼採韻文、散文、小說等各大文類,爬梳選文主題概要並將之與《周易》義理相互類比研討。  第四章《周易》融入國中國文主題教學,以《周易》文本為出發點,歸納四個主題:「生生之謂易」、「時觀」、「變」、「中道」,依主題闡發義理,並搭配課本文本或彈性課程中對應的選文相互參照,作主題系統教學。  第五章《周易》融入國中國文寫作教學,分析《周易》思維架構,發展成「觀察式寫作」、「象徵式寫作」、「歸納式寫作

」、「思維建構式寫作」,活化寫作教學,並輔助學生思維創作能力之建構。  第六章結論,分析研究成果,並提出後續研究建議,作為《周易》相關研究者及中學教師,學術研究上或教學實務上之參考。  本文以融入式課程、主題式課程、思維結構寫作課程,綰合《周易》與國中國文教學,試使《周易》思想精粹與國文課堂所激盪之火花相互輝映。

小貓(特價199)

為了解決台灣反日的問題,作者施達樂 這樣論述:

  以「台客武俠」號召天下,既寫實又虛構、有武俠也柔情的台灣本土傳奇小說   十九世紀末,是鐵血宰相俾斯麥、遺傳學之父孟德爾、推翻日本幕府的桂小五郎、日本帝國海軍之父?本龍馬、慈禧太后和孫文的時代,也是本書主角林小貓的時代。   林小貓(1865--1902)生於萬丹,少年時拜師練藝,習水滸英雄人物「宋江」所傳之「宋江陣法」與客家庄「流民拳(流氓拳)」,身懷絕技「沒羽箭(擲石子)」,於阿猴(今屏東)行俠仗義,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鱸鰻」,小貓不管那麼多,只說:「我就是要保護阿猴人、保護台灣人!」 當小貓遇上東港美女阿會(Hana),雙方你來我往,小貓招招中劍,卻是愛來愛去、甜蜜蜜的劍

法,但阿會是日本劍客野村的小妾,野村「示現流星切」遇上小貓「客家流民拳」,誰會贏得如櫻花般綺麗的阿會將?   「俠客行,台客也行!」作者藉小貓的傳奇故事和任俠仗義的俠客性格,效法司馬遼太郎描寫時代英雄人物的精神,將台灣和十九世紀末之東亞大時代背景連接,佐以中國武術名家霍元甲、黃飛鴻來台與小貓之交流,處處皆充滿對台灣、阿猴(屏東)的愛與熱情。 本書特色   【第二屆溫世仁武俠小說百萬大賞 評審獎】得主出版品   「風雲時代」出版負責人 陳曉林推薦   【一部台灣武林史的寫實描摹】打破傳統武俠小說寫作模式,以閩南語方言,傳達本土武俠文學,開創新式武俠風格。 作者簡介 施達樂 台灣阿猴人。   台大

商學博士、康乃爾電機碩士、台大電機畢。專長科技管理、多媒體系統等,學術著作23篇。創辦科技事業數家,數年前悟「謬作京華名利客」,封劍歸隱,返鄉教書至今。好打電動、妄議嘲世。文以司馬遼太郎為師,寫俠寫志,樂此不疲。 「少年家!你敢是欲看火山爆發?行錯路啊!」   在探訪小貓故鄉的路上,我們走進了一條荒無人煙的鄉道。一位騎著小綿羊摩托車的老伯從車後趕來,敲敲車窗,看到我們迷惘的表情。   現今的屏東縣萬丹鄉是林小貓的故鄉。鯉魚山上的泥火山,每年都會不定時爆發。滾滾泥漿夾雜瓦斯噴出,可高達三層樓,鄉人點上火,熊熊烈燄在一兩里外都可以看見。 「啥款?全台灣雄猛就這窟!」 滿身大汗的老伯得意的說。  

 表達來意後,老伯熱情領路,經過百年前少年演陣,賭酒賽鴿的萬丹街,兩列「販厝」店面,二層鋼筋水泥建築加騎樓,貼了五顏六色的二丁掛磁磚,台味十足。   到達林小貓流氓窟所在的「竹篙濫」——位於現萬全村保全宮對面,涼風拂過,竹影搖晃,傳來殺殺聲。   任務完成,老伯嚼顆檳榔,「飄泊」地跨著小綿羊離去。寬廣的四線道大馬路上,他騎在左邊、他騎到右邊、他又騎在中間,快樂地向街道兩邊的鄉親老友打著招呼,完全無視於呼嘯來去的車流。   十年前有款風靡世界的史詩類電玩,遊戲設定每個民族都有其特殊兵種,據以爭霸世界。比方打不死的波斯戰象、來去如風的蒙古突騎、剽悍絕倫的日本武士、防禦力超強的高麗龜甲船……等等。我

們這些電玩迷常想,如果把台灣放進去,特殊兵種用啥呢?——辣死人不償命的檳榔西施?或是不怕死的小綿羊飆車族吧!   此時,一輛富豪車從他身邊擦過,老伯罵:「X!這路是你家的?」其實他的意思是:這路是我家的,我愛騎那裡就騎那裡。   富豪車亮起煞車燈減速,似乎在考慮要不要下車反嗆,過了幾秒,還是選擇再加速,夾著尾巴逃去。   「后!這老歲仔是流氓喔?」同行的妻忍不住說。她一生都住在台北與台南,那是小貓時代的兩大都會,文明開化冠全台,無法理解土俗的阿猴人。 沒囉!伊是命中「帶財庫」庇蔭子孫。 我心想:他被撞死的話,保險金和賠償金就可以讓子孫一世無憂。   熱情、瀟灑、坦率、幽默、不在乎規則、不怕死,

這就是林小貓的家鄉人。可惜我沒有機會攔下他老伯,好好訪問一番:問他認不認識林小貓?答案是「No!」吧。據各種可靠的記載,林氏家族在1902年全體遭難,縱有遺存,也是極遠的遠親,更何況年代已遠、地貌已非。更何處尋問呢? 問他愛不愛台灣?愛不愛家鄉?恐怕會挨揍。   為什麼?因為台灣話中其實沒有「愛」這個字,台灣人說:「我愛吃臭豆腐」中的「愛」字,是「喜歡」的意思。就拿全球公認最會講「愛」的聖經來說吧,在台灣,要把「愛」唸作「疼」,是「疼惜」的意思,暗喻愛必須行動、必須付出代價,「愛」人愛到自己會「疼」,承受苦難,才是真愛。   阿猴人的「愛」是動詞,不是用嘴巴說的。因此阿猴行動派在戰後,出了閣揆

省主席、大詩人、大歌唱家、世界冠軍、駙馬娘……等不計其數的傑出人士(雖然遺憾的是,他們有些人的先祖是小貓的死對頭),將來還要出國家領導人。——正港台灣人只是行動、犧牲、奉獻,愛!愛!愛!……就是不用嘴巴說。   我們拜訪過萬丹,驅車前往東港,十五分鐘就到了女主角阿會的故鄉,也是我父母的故鄉。   當地人說:「東港刺球、鳳山『剪鈕』、阿猴賊仔巢」。刺球是帶刺的河豚,是廟會中乩童用來刺打自己、弄得滿身是血,類似狼牙棒的武器;「剪鈕」是小偷;「賊仔」是強盜,也就是說強盜窩。這話妥切描述下淡水河兩岸三個最重要的大鎮上人們的內在性格。——渾身是刺,絕不妥協,要打就來。   我站在鎮海宮旁的海邊,這是小貓

迎王鬥陣、結識阿會的地方。日落時分,遠眺著海天交接處的小琉球,腦海中浮起司馬遼太郎在《宛如飛翔》一書中,描寫錦江灣—櫻島的字句——旭日在櫻島旁升起,「明亮而有生氣」的海,渲染著促成明治維新的主力薩摩人「在天際遨翔」的豪情。 我赫然發現,這簡直是在寫東港—小琉球嘛。把屏東和鹿兒島兩相對比實是有趣:   屏東位於台灣的最南端,被下淡水溪與台灣的中心文化圈(台北—高雄)隔開,海岸長達台灣的四分之一強,境內有一大半都是山地,當地人是以往所謂的「番人」(有輕蔑意味,口語間不宜使用。),宛如藏於深山之中的猛虎。   鹿兒島位於日本的西南隅,也是被崇山峻嶺與日本的中心文化圈(東京—京都)隔開。薩摩的島津家自

戰國時代以來就是德川家以外的日本第一強藩,境內有一大半都是山地,當地人是以往所謂的「隼人」異民族,宛如飛翔在天際的蒼鷹。   那,薩摩隼人與阿猴流氓、鷹與虎的對決,怎不讓人熱血沸騰呢?日本人能寫本好讀的書說隼人的故事,台灣人也做得到!   這本書不談虛論道、不搞奇幻神魔、不講生死哲學、不用時光機器,更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想平鋪直敘講個故事,來呈現大時代的兒女情懷,激發愛國愛鄉的意識,進而引導個人反思自身的處境,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我更想為失意的人打氣,大喊:「Go! Go! 小貓!」和小貓一起對困難的人生抗戰,把所有的苦悶都丟掉。 「武俠」兩字把兩個名詞放在一起,前一個名詞是形容詞

的作用,後一個名詞才是重點。就像「青椒牛肉」一詞,青椒為副,牛肉為正,應該沒有人會期待吃到一盤青椒,只有兩絲牛肉點綴吧?而「武俠」小說,則不應把重點放在武術場面是否華麗奇幻,而是寫「俠義精神」!   什麼是俠義精神?為所應為,捨生忘死、懲惡揚善、鋤強扶弱、一諾千金、不矜其功……等,這些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本質。戰國時代的法家代表韓非子為「俠客」提供的定義是「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讀書人藉著寫文章批判當權者,鼓動風潮、反對獨裁法制;而俠者則是憑藉著一己的武力去違反禁令。然而,俠客不見得要有非凡的武藝,也不一定總是違反禁令。總的來說,武藝高強不見得夠格稱為「俠客」,如宮本武藏被尊為劍聖,一生不敗,

但嚴格來說他只算個浪人「劍客」。而一些殺豬屠狗、沒啥神奇厲害功夫的小人物,如《俠客行》的朱亥和本書的小貓,他們任俠仗義的真性情,才值得小說家大書特書,流傳千古。   在武術描寫的部份,自私的想寫「台客精神」。台灣人沒有絢麗悠久的文化,卻有苦幹肯拼的精神,偶而帶點令人討厭的流氓氣,這倒是華人世界中的奇葩,台客沒有必要妄自菲薄。我們的功夫、條件也不比人家差,失志哀聲嘆氣,不如握緊拳頭衝出去。   從太史公司馬遷以來寫「俠客」的作者,總是要在書中某個地方闡述「俠客」精神,有的是要點出書中所要宏揚的美好人性;有的是要發抒作者對這些「偉大」小人物的同情。《小貓》兩者都是。   由於本書目標是大中華區讀者

,而不只是台灣讀者。因此,不同族群人物間以普通話對話;只有在台人(包括福佬、客家、原住民)間以河洛話(閩南語)對話。書寫時盡量「形音義」並重,若「形音義」無法並呈,先從「音」再從「形義」,不一定以台語典正字來寫,以求能讀出台語中特殊的韻味。舉例來說:台灣人自稱「爾爸」,字面上實在難唸,因此,我喜歡用網路火星文「林杯」,比較易懂有趣,必要時再加上釋義註解,而不是寫錯字。   與林小貓、孫文、辜顯榮等人物同年的兄弟中,有一位羅曼羅蘭。他沒有刀槍、沒有功夫,卻有一隻筆,新式的自來水筆。靠這隻筆,他贏得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我

好佩服。可惜的是,我的專業不是寫小說,我只會寫程式、算股價,那些意識流?後現代?隱喻?寓言……的小說技巧一概不懂,就學小貓大大方方地承認「不識字」吧! 不過,我會講古。你要不要聽這個故事呢?來,拿出勇氣,和小貓一起同惡勢力戰鬥! 推薦序(陳曉林)亦狂亦俠亦深沉——《小貓》蘊涵了大歷史   從本書所刻畫的人物典型及所反映的時代風濤看來,一個堪稱現成的書名會是《林小貓正傳》。然而作者只以《小貓》名之,揆其心思,或是不願予人以有意無意因襲已成經典的《阿Q正傳》的印象;或是想要在看似輕飄的名字與實質沉重的內容之間,形成某種不可承受的反差;亦或是由於援用武俠小說的敘事形式,所以不擬引入正經八百的「正傳」

之類名目。   但無論如何,《小貓》的創作企圖其實非同小可,所表達的內涵則為武俠小說這個「文類」,增添了頗為耐人尋味的新面向與新風味。 武俠面臨的挑戰   事實上,武俠小說這個「文類」,在經過長達半世紀的發展與演變,尤其,在諸如還珠樓主、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宗師推出各套經典巨著,而黃易、溫瑞安等健將再各自尋求突破創新之後,已有難以為繼之勢。而在各項可能的試探中,如何將具有「現代化」與「本土化」特色的內涵或情節,納入武俠小說的書寫範疇,乃是新生代作者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倘能在這方面取得具突破性的成績,則不啻是為武俠小說別開生面,並可大幅拓展它的讀者群體。   在高度殺傷性的槍炮出現之後,基本上活

躍在冷兵器時代的武俠人物便只能淡出了歷史舞台;因此,武俠小說的時代背景往往只能設定在久遠的過去。然而,武俠小說的重點在抒寫俠義之情與俠義之行,「武」則只是行俠仗義的手段而已;進入現代世界後,種種鐵血交迸的歷史風雲與波譎雲詭的紅塵悲劇,更會讓生具俠情的人為之心神激盪,並為小說家提供取之不盡的寫作素材。   於是,如何擴大武俠小說的取材來源,將「現代俠者」這個概念透過成功的敘事藝術凸顯出來,便成為武俠這個文類能否再放異彩的關鍵所在。同理,由於本土化的呼聲響徹雲霄,而台灣本土亦不乏可歌可泣的俠氣人物活躍於民間社會;若能將他們的事跡表述為老少咸宜的通俗文學故事,自也可為武俠這個文類添加源頭活水。 小說

串連台灣史   但如何使得「現代化」或「本土化」題材,能夠與武俠小說既有的傳奇性、虛構性、寓言性、象徵性的意含互相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敘事結構,卻委實是高難度的挑戰。正是在這方面,《小貓》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故而,它是一部不容忽視的「新武俠」作品。    林小貓的抗日史蹟,凡對台灣史稍有所知者大都耳熟能詳;然而,作者一方面將他的事跡放在甲午戰爭前後的大歷史架構中,藉由對小貓畢生所涉恩怨情仇的展開與歸結,映射了當時世界向現代化軌跡行進時強凌弱、眾暴寡的實況,以及因中國積弱、台人無援、日本處心積慮要殲滅台灣反日義軍,而逼出種種碧血橫飛、浩氣四塞的抗爭。另一方面,更以小貓師兄陳圓的反覆背叛,來對照

小貓直道而行、寧死不屈的俠義精神。以人繫事、以事串史的企圖,誠屬呼之欲出。   既然是武俠小說,當然要寫到「武」的部份。作者藉此將台灣武術源流作了一番介紹與爬梳,將「宋江陣」「八家將」等民俗武藝的薰習與林小貓的成長經驗巧妙地嫁接,顯示他對援引本土資源以拓展武俠書寫的視域,頗有成竹在胸的把握。而藉由時空的推移與剪裁,精心表述出林小貓與中國大陸武術名家黃飛鴻、霍元甲等人的交往與遇合,儼然為台灣本土練武人士鋪排了一個「俠義譜系」;這雖在早期台灣的通俗演義之類作品中已有其敘事淵源,但經過作者將之擺在大歷史架構中予以「再創造」,顯然更具可讀性,也更有臨場感。 秘劍、武術、紅顏   相對的,作者為小貓的死

敵──在台灣從事鴉片買賣並肆意殘殺台人的日本浪人武士野村彌助,及出賣台灣義軍、背叛台籍師父而投靠野村的兇戾刀客陳圓,也設計了傳自日本名家朧月齋示現流、殺傷威力極大的秘劍「星切」。野村憑此秘劍「星切」橫掃台灣武術界,陳圓向野村騙得「星切」,以此凌逼小貓;眼看小貓已然無幸,在生死一髮之際,卻為小貓的紅粉知己、畢生摯愛他的美女阿會捨身拯救。   「為了期待一生的一瞬,愛之一瞬。」「這就是女人的愛。」在阿會慘烈殉身的時刻,作者情不自禁地插入了這樣的評語或頌歌;就小說的敘事藝術而言,這當然有「過露」的問題,甚至會遭致濫情的批評。事實上,作者在敘事中經常插入類似的主觀感言,正是這部作品最易引致疵議的所在;

但弔詭的是,由於這些主觀感言往往與作者所擬主題曲的詞句互相迴響,以致竟形成了這部小說的特色之一。是否可用傳統上評論通俗演義類作品的理念與術語,將之定調為所謂「特犯不犯」,其實是一個值得推敲的話題。 流氓、俠盜、義軍   而作者在刻畫林小貓生來即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豪俠氣概的同時,也不諱言他是鄉里鄰居公認的「流氓」,並刻意抒寫小貓動輒口吐髒話、行事粗獷的形象與情景。   在台灣民間傳說中,林小貓本就是廖添丁一般的「俠盜」,作者亦不忘在諸多情節中強調他劫富濟貧的行徑;在書中,小貓與那些依附日本統治者,冷酷地剝削貧苦同胞的富商大戶,以及統治者與富戶所飼養的鷹犬爪牙,之所以結下解不開的仇恨,常都

是由於他的流氓習氣加上俠盜行徑為對頭們既恨又怕所致。從這個層面看,則《小貓》亦可謂是以小說模式抒寫本土民間傳說中俠盜形象的作品。   出身基層社會、深具粗獷習氣的俠盜,當然不可能表現出「亦狂亦俠亦溫文」的儒俠形象;但豪邁而粗獷的男子漢本色,若加上深情重義、臨難不苟的人格特質,便可讓不少異性從傾心到鍾情。小貓能得到髮妻秀貞至死不渝的真愛,而艷名四播的紅粉知己阿會為他而加入抗日義軍,最後更不惜為挽救他的劫運而當場殉身,皆因他確是始終以真心疼惜她們。相形之下,野村、陳圓之流雖能以金錢或勢力誘惑眾多女性屈從於他們表象的「男性魅力」,其實根本得不到她們的絲毫真心。   草根型的俠盜形象,在受到統治者垂涎

的女人肯定之後,他們的事跡才會成為民間膾炙人口的傳奇。林小貓抗日的故事,則因穿插了秀貞遭日本進剿軍無恥地強姦,致在天主教堂的聖母像前悲憤自殺,以及阿會為挽救義軍的噩運,不得不向陳圓獻身供其淫辱等令人髮指的情節,而透顯民間抗日所付出的不只是男兒的熱血與生命,也包括有情有義的女人所流下的斑斑血淚。 劍一瞬,愛亦一瞬   「台灣飄浪兒,撲倒太陽旗」,「只剩一蕊花,哪得再相會?」或許,台灣深層的歷史悲情,正是在草根民間不屈不撓反抗高壓、反抗迫害,以及對背叛者、賣台者展開永不止息的鬥爭中,沈澱出來的心理底蘊。   小貓以得自於家傳與師門的中華武術,佐以他自己領悟、混雜拼湊而成的功法,不但可在屏東山野間領

導閩、客及原住民義軍,與擁有大炮、戰艦及優勢兵力的日本派遣軍周旋多年,使其英勇名聲播於全台灣;而且終於在義軍最後覆滅前,奮身破解了日本武界的不傳心法秘劍「星切」,將叛賣師門及義軍的宿敵陳圓當場格殺。   「劍亦一瞬,小貓懂了,全部都懂了。」「這一瞬是無止盡的長,是永恆的一瞬!」作者如此寫道。本來,這分明是傳統武俠小說常見的套語,不足為奇;但與阿會殉身時作者的旁白「為了期待一生的一瞬,愛之一瞬」合起來看,卻頗有既一氣呵成而又相互對映的效果,儼如主題曲及其變奏。 傳奇、寫實、反諷   本書敘事模式的另一特點,是不時從正推展中的情節中岔開,加入針對當前時局予以譏誚、反諷、或諧仿的段落。例如談到下令大

開殺戒剿滅義軍的日本治台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便以冷嘲熱諷的筆調寫道:後世台灣領袖人物頗以獲得「後藤新平獎」為榮,更有台人風聞後藤新平家鄉「奧之細道」美不勝收,列為畢生必遊夢想云云,便分明是在冷批李登輝。而「愛台灣就是幹台灣。」因為在台灣話中,「幹」也有「搶奪」或「佔便宜」的意思。這是在譏刺哪一個台灣政治人物,豈非一目瞭然?   因此,就敘事模式而言,《小貓》大抵是三個板塊的組合品:第一個板塊當然是通俗歷史演義或傳統武俠小說的「講古—說書」模式;第二個板塊則是《雙城記》之類西洋寫實主義小說的敘事形式;第三個板塊較為奇特且突兀,即:夾帶著魔幻風格的傳奇之作,且明顯指涉當今政治、社會現象的諧謔與反諷筆

法。   這種混合嫁接的敘事模式顯然仍屬實驗性質,所以不時出現令人愕然的突兀與失誤。但正因實驗性強烈,它雖不夠成熟,卻較之講究雕琢技巧的一般長篇小說具有相對旺盛的生命力與感染力;或許,這亦正是作者的本意。 反映大時代的企圖心   而要透過小貓這般的草根人物來映射風雲變幻的大歷史,不能不設計一些銜接點。作者敘述林小貓隱居後壁林韜光養晦時,孫中山聞名往訪,尋求支援革命經費,小貓其時為組義軍抗日已散盡資產,故無法挹注孫中山的革命大業;但在意氣相投下,小貓將珍藏的「宋江陣」圖譜贈送給中山,說明若憑此圖譜加入洪門,必會得到洪門的大力支持云云。深具傳奇意味的中山與小貓之會,雖是小說家言,卻屬神來之筆,將民

間俠盜的故事與辛亥革命、帝制終結的大歷史掛上了鉤。   準此而言,《小貓》作者的創作企圖心灼然可見。無怪乎他開宗明義,便逕指林小貓出生的西元一八六六年,「是大時代風起雲湧的一年」,而孫中山也生於該年;並以狄更斯的名著《雙城記》正在這年誕生,來暗喻本書其實有心要對大時代、大歷史有所著墨!

中國大陸滾裝貨輪對台灣防衛系統策略運用模式之影響

為了解決台灣反日的問題,作者吳振安 這樣論述:

自 1949 年以來,中國大陸從不曾放棄以武力犯台作為完成統一大業的手段之一,並持續強化軍事整備及灰色地帶行為襲擾,對我國防安全威脅與日俱增,包含近年逐步 推動國防建設,與自2015年開始的軍事改革,至2020年已基本完成軍隊領導指揮體制、部隊兵力結構改革,期在 2035年達成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並且具備對臺灣作戰優勢及抗衡外軍能力,以對我國防衛安全造成嚴峻之挑戰。中國大陸過去一直以來無 法突破載運大量重型武器裝備與武裝人員的運輸能力,但是至2017年始,中國大陸已透過軍管民用船舶-滾裝貨輪來突破無法載運大量裝備與人員之窘境,達成大量投送貨 物與人,裝穿越台灣海峽之目的。依中國大陸之中

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規定,國家決定實施國防動員後,儲備物資無法及時滿足動員所需,縣級以上的中國大陸政府單位可以依法對民用資源進行徵用,而且預估將超過 37 餘艘以上具有大量運輸能力之滾裝貨輪,可能被徵收軍用。自2019年以來多次的中國大陸大型軍演,皆可看見軍管民用之滾裝貨輪接受徵用於載運重裝備的身影,且部分經改裝之滾裝船可運載至????50輛ZTD-05兩棲突擊車,其大量運載能力,已對我國防衛作戰構成相當程度之威脅。台灣本島國際港口計有五處,其中以高雄港、臺中港與臺北港碼頭數量較多、港區腹地較大且聯外道路較為完整,若遭敵奪佔,並使用各類型滾貨完成武器裝備及武裝人 員之儰裝卸貨,將對我國安全防

衛造成重大影響。本文即針對中國滾裝貨輪發展現況、軍用演訓運用及對我國西部國際港口之威脅,利用情境模式分析、SWOT 與 TOWS策略分析,並整合情監偵手段、強化先期制海能力與完備固封守港等作為,以剖析對我防衛系統之影響,並提出整合現有地面軍力與情資、對敵航母進行制壓、鞏固與開拓軍購市場、善用守勢之利持續戰場經營、持續鞏固國際關係等重要攻略,以及整合情監偵手 段盡早預警、加強避戰、完備封毀港作為等重要防守策略,可供我軍採用及應對,俾利防範中國解放軍可能採取之軍事威脅活動,提高我軍作戰之成功機會。關鍵詞:滾裝貨輪、中國動員法、國際港、防衛系統、SWOT 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