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保存意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古蹟保存意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漢聲雜誌社寫的 長住台灣(全四冊)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古蹟與商業價值之間尋求平衡P.123 - 今周刊也說明:... 著為客戶進行土地開發、鑑價、仲介管理之餘,還積極為古蹟的保存奔走。 ... 對於這些時間不夠長,卻有豐富歷史意義的建築,黃柏鈴表示,他實在很 ...

國立臺東大學 進修部公共與文化事務碩士專班(假日) 靳菱菱所指導 陳卉穎的 歷史建築空間活化策略與社區發展: 以寶町藝文中心為例 (2019),提出古蹟保存意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區營造、歷史建築、寶町藝文中心、空間活化。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黃光廷所指導 許程皓的 空間型構分析下之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 以台北市歷史建築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文化資產、歷史建築、空間型構、行為地圖、迪化街的重點而找出了 古蹟保存意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古蹟生成的社會機制:以三座故居為例則補充:王芳萍與張榮哲(2014)對於文. 萌樓保存運動有感,強調文化資產的公共性,認為古蹟背後象徵的意義是全社. 會「共同」創造的,因此由私人團體單獨處置古蹟是不恰當的,應恢復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古蹟保存意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長住台灣(全四冊)

為了解決古蹟保存意義的問題,作者漢聲雜誌社 這樣論述:

  六O年代,在一片「除舊更新」的聲浪中,有一群關懷本土文化環境的學者專家,默默地開始進行歷史古蹟保存、觀念啟發的工作。   七O年代,新一代專家們嘗試推動新觀念的社區規畫,以民眾參與為重點,從關愛自己「眼所能見、身所能及」的社區環境做起,持續與趨向惡質化的台灣環境抗爭不息。 九O年代,「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已成為一般人耳熟能詳的概念,更成為我們賴以重建家園、長住台灣的明確指標。   一九九五年,漢聲集結台灣多年來致力推動「聚落保存,社區發展」學者專家和民間團體努力的成果,推出「長住台灣」專輯,依內容分出「圖庫」、「論法」、「案所」和「波隆尼亞」四大冊。   第一冊「圖庫」為相片集。該書匯集台

灣三十一個社區案例的相片資料,分為「歷史、空間、居民、活動、參與」五個段落,內容包括現今仍在,或已消失的地方建築、風俗人物、民眾容顏和習俗文化,甚至有地方團體進行聚落保存的活動記錄,千餘張的相片資料,拼湊出台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的照片得來不易,除了漢聲二十多年田野調查累積的圖像資料外,還有許多是那些長久推動「聚落保存及社區發展」的工作單位,或是長期從事鄉土記錄的報導攝影家們主動提供,其心意使的這批相片益加珍貴。   第二冊為探討觀念及法令的「論法」集。「論」的內容包括由台大城鄉所夏鑄九、劉可?,淡大建築系教授、淡水工作室陳志梧等人撰寫的五篇論文,從探討「什麼是社區」開始

,進一步介紹世界性社區環境保存的先導思潮,最後落實到如何引導民眾參與規劃我們自身的社區環境並付諸實施。另外,「法」的部份則是對針對「文化資產保護法」中不合時宜部分,提出學者與相關人士研討出的「民間版」,提供政府改善的方案。   第三冊名為「案所」集,其中「案」指的是社區保存案例,「所」則是推動保存的規畫所。本書集結了台灣進行社區保存的三十一個重要案例,按時代及進入規畫先後期狀態,分為四個階段介紹。此外,為具備世界眼光,也特別製作了歐洲、美洲及亞洲各國社區保存案例,供讀者參究。在規劃所的介紹方面,本書共介紹了包括台大城鄉所等六間相關學校系所、淡水社區工作室等五個民間團體,以及三個政府單位,讓讀者

好好認識一下,這些多年來默默推動生活環境改善的幕後英雄!   第四冊「波隆尼亞」,它是義大利波河南方的歷史古城,更是「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的經典作品。早在二十多年前,羅馬建築師柴飛拉提即來此進行古城歷史核心區的保存。他提出「反發展」觀念,並著手於「把人和建築一起保存」長期艱辛的工作。本書是由漢聲編輯親赴波隆尼亞採訪、拍照,並邀請總規劃師柴飛拉提、法蘭契斯哥班達利,以及台大城鄉所教授夏鑄九,分別就「民眾參與與古蹟保存」、「波隆尼亞古蹟保存計畫」等主題發表專論。漢聲總策劃黃永松更以五指做比喻,為讀者進行一場類型學紙上導覽。 長住台灣1 序 台灣聚落保存案例分布圖p.4 歷史篇 p.9 空間篇

p.49 居民篇 p.109 生活篇 p.141 參與篇 p.181 長住台灣2 圖序 p.2 論述篇 聚落保存與社區發展─專訪台大建城所夏鑄九、劉可強教授 採訪:吳美雲 整理:吳美雲.廖雪芳 p.25 什麼是聚落保存?/文:夏鑄九.顏亮一.林鍪 p.47 為何保存?為誰保存?─古蹟保存意義的建構與重構 文:夏鑄九 p.57 動員記憶、創造城市 社區歷史保存的初步題綱/文:陳志梧 p.63 怎麼設計?如何參與?/文:劉可強 p.77 法令篇 文化資產保存法「民間版」修正草案 p.81 長住台灣3 出版序 p.2 圖序一.向孩子學習社區規畫/文:奚淞 p.4 圖序二.做自己的主人,為慶城社區

鼓掌/文:王玉萍 p.14 案例篇 國內聚落保存案例 p.24 國內聚落案例一覽表 p.25 第一階段案例 p.32 .淡水老街.土林新街.大龍峒.饒河街.深坑街.大溪老街.頭城和平街.安平老鎮 特寫 台灣古蹟保存-開風氣之先 p.48 第二階段案例 p.52 .詔安社區.鹿港古市街.屏東霧台村 特寫 台灣最後一條古蹟街/文:漢寶德 p.62 第三階段案例 p.68 .九份.卯擙.長潭里漁村.淡水河岸.芝山岩.迪化街.三峽老街.好茶舊社.澎湖二崁.馬公中央里 特寫 為現代都市人點燃一盞微弱的明燈─談舊好茶重建 文:塔伊里.卡霧斯盎 p.110 特寫 側記二崁社區在保存計畫─推動過程中走過的歲月

文:吳瓊芬 p.120 特寫 這是我的家/文:王玉萍 p.130 第四階段案例 p.134 .慶城社區.湖口老街.北埔.大社村.大茅埔.新港.安平延平街.美濃.蘭嶼朗島.蘭嶼野銀 特寫 聚落保存之我見/文:賴志彰 p.146 世界聚落保存案例 p.166 .義大利波隆尼亞.德國艾特玲根鎮.迗國紐約小義大利區.美國舊金山唐人街.日本聚落保存一覽表.南韓安東郡洽回.新加坡中國城 特寫 日本町並保存的先驅-妻籠宿的歷程/整理:張慕璇 p.188 單位系所篇 學校系所 p.202 台大建城所.淡大建研所.華梵建築系.中原建研所.成大建築系.逢甲建築系202 民間團體 p.214 漢光建築事務所.樂山

基金會.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淡水社區工作室.古風古蹟協會 特寫 訪樂山文教基金會丘如華談聚落保存/文:奚淞 p.222 特寫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p.228 特寫 專家+民眾=社區改革,一起攜手參與/文:奚淞 p.230 政府單位─行政院文建會.內政部民政局.省住都局 p. 244 附錄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的工作經驗/文:王鴻楷 p.250 長住台灣4 圖序 反發展與歷史保存 p.2 從義大利波隆尼亞到台灣的聚落保存─訪台大建城所教授夏鑄九 採訪整理:廖雪芳 p.11 歷史保存 義大利波隆尼亞的經驗/文:夏鑄九 p.41 一九七O年代波隆尼亞都市保存計畫形成之脈絡 波隆尼亞的都市計畫 波

隆尼亞保存計畫執行之政治過程 結論  以民眾參與作古蹟保存/文:柴飛拉提 p.74 城市是集體記憶的一部份 古蹟保存的集體參與 對投機者的鬥爭 古蹟保存作為公共的目標 參與設計 風格的爭議 建築類型學的議題 邁向一個新的都市社區  波隆尼亞經驗─一個共產城市的計畫和歷史保存/文:法蘭契斯哥.班達利 波隆尼亞經驗的三個面向 戰後波隆尼亞的規畫 波隆尼亞的地方分權和民眾參與 歷史核心區的保存計畫 計畫方法論的概念 保存計畫 干預的方法論 歷史核心區住宅計畫的概念和方法 建築類型 政治和立法方面 契約 成就以及未來的發展  類型學之旅─看類型學ABCD四種的建築,先來做五指街之旅  導覽:黃永松 p

.137 小指街之旅 無名指街之旅.木頭保存 中指街之旅.訪柴飛拉提 食指街之旅.訪諾切里家 指街之旅 掌心之旅.再看看大廣場.海神像的修復

古蹟保存意義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迪化街美食 #大稻埕碼頭 #台北景點
迪化街街區又稱為大稻埕,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年貨大街,同時也是台北現存最完整、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位於捷運北門站3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即可到達。

台北霞海城隍廟
台北霞海城隍廟,位於台灣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是台北市的直轄市定古蹟。該廟廟地十分狹窄,面積約只有46坪大,卻是大稻埕一帶地區的重要民間信仰中心,與法主真君廟、慈聖宮媽祖廟合稱「大稻埕三大廟」,也是大台北相當重要的廟宇之一。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61號
開放時間:06:16–19:47

大稻埕仁安醫院
大稻埕仁安醫院是全台第一間完整保存捐贈出來的醫生館,
位於延平北路及涼州街口,斑駁的復古建築與古典外牆,
在兩側的大型公寓映襯下,顯得更加醒目,走進裡頭,
可看到過去保留下來的掛號窗口、看診台以及醫療器具,
彷彿走進時光隧道般,相當懷舊獨特。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237號
開放時間:13:00-21:00 (周日、周一公休)

迪化207博物館
這棟房子是於1962建造的,2009年政府以建築與歷史的保存價值為名,
將其列為歷史建築,並在2017年由陳國慈女士創辦成迪化207博物館,
將老房子注入新生命,館內展示著迪化街的歷史興衰,
也會不定期舉辦不同的主題展覽與藝文活動,
是個有助於大家認識迪化街歷史文化的大稻埕景點。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開放時間:平日10:00-17:00、假日10:00-17:30 (周二公休)

美食:
妙口四神湯.肉包專賣店: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88號
營業時間:12:00-17:00(星期一休息)

迪化街金柑檸檬:103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166號
營業時間:10:00–18:00(星期日休息)

滋養製菓: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47號
營業時間:09:00–19:00

許仔豬腳麵線: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49巷17號
營業時間:10:00–18:30 (星期日休息)

永昌傳統豆花店:台北市大同區永昌街9號-杏仁茶豆腐
營業時間:08:30–16:30(星期一休息)

呷二嘴: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34號
營業時間:09:00–17:30(星期一休息)

如果想要了解台灣的哪一處景點,可以在下面留言給我知道,我有時間就會抽空
到當地做一個分享。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clickgotri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siriusaiky/
部落格: https://1dgo.blogspot.com

歷史建築空間活化策略與社區發展: 以寶町藝文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古蹟保存意義的問題,作者陳卉穎 這樣論述:

臺東市中山路164-190號「寶町藝文中心」的日式宿舍建築群,原係日治時期臺東街役長的官舍,戰後作為臺東市公所主管宿舍(鎮長公館、市長公館、課長宿舍),但因為年久失修,坍塌損壞而閒置多年,前臺東市長賴坤成2000年推動「日治宿舍保存整修計畫」,爭取經費促其轉型成為供市民休憩與藝文展演的新興場所,室內引進藝文展覽、戶外提供居民休憩空間,成為當時閒置空間整修再利用的範例。以建築本身而言,它是深具日本風格特色的建築,從歷史或政治上而言,是日本治理臺東市最具體的展現,不同於其他一般日本「獨棟式房舍」,係以連幢雙併展現獨有的形式,是花東地區難得的日式家屋宅群。近年來針對古蹟與歷史建築再利用已成為政府機

關及一般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本研究以寶町藝文中心歷史建築的「活化與再利用」歷程,探討所謂的「歷史空間」滿足了誰的想像?由官方角度的「閒置」空間如何與社區觀點達成對話的可能,讓歷史建築成為社區集體記憶及共創的發想地。研究發現:寶町藝文中心見證臺東地方發展,建築群的價值由公部門設定,並未與居民生活產生連結。缺乏專業經營使歷史建物保存與應用受到限制。科技媒體的運用文化資產的保存必須讓歷史空間能跟民眾對話,讓參觀者在觀展時對於歷史空間有新的連結體驗,並藉著新建構展示的氛圍串起舊時代的元素,讓歷史文化的氛圍充滿過去的想像,進而喚醒人們的情感、記憶、認同與歸屬感,始能顯現歷史建築的保存價值。

空間型構分析下之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 以台北市歷史建築為例

為了解決古蹟保存意義的問題,作者許程皓 這樣論述:

自2000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並新增「歷史建築」作為新的文化資產類別至今,全台灣已累計有1359筆完成登錄的歷史建築,其數量不僅遠超過古蹟、聚落、遺址與文化景觀其他四個空間類文化資產,更逐年在快速增加當中。然而,由於歷史建築在登錄、修復、維護與管理上均不如古蹟受到較嚴謹的規範限制,其保存與再利用到底該用什麼標準衡量也逐漸成為爭論的焦點,據此本研究將結合空間型構與行為地圖,研究分析民眾造訪歷史建築的觀感與經驗,試圖從使用者的角度反思近年來在台北掀起的歷史建築再利用熱潮。具體本研究將以歷史建築密度最高的台北市迪化街為田野,以保安捌肆、米糧桁與URS27W三棟分屬不同使用類型的歷史建築作為研究對象

,藉由分類與分項式的橫向比較研究,指認出影響使用者於歷史建築中的行為與活動之空間元素,並據此歸納歷史建築活化使用之設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