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相關科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化學相關科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寫的 基礎有機化學 McMurry 9/e 和高憲明的 物理化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好學聊科系|誒!化工系v.s化學系(相同篇 ... - 1111職涯論壇也說明:好學聊科系|誒!化工系v.s化學系(相同篇)|好學✨ 前言我的化學不錯、物理也還行.....那我該填化學系還是化工系我相信這大概是每個人的疑問之一當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東華 和五南所出版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環境教育研究所 葉欣誠所指導 吳姿瑩的 臺灣青少年化學物質濫用行為意圖之研究 (2008),提出化學相關科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行為意圖、化學物質濫用、問卷施測、反社會、化學知識。

最後網站科系介紹-數理化學學群 - 龍門轉學考則補充:數學系﹑化學系﹑物理系﹑生科系、生命科學系﹑生物科技系﹑科系介紹﹑未來出路. ... 進修:數學、應用數學、統計、財金、資工等相關研究所。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化學相關科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基礎有機化學 McMurry 9/e

為了解決化學相關科系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基礎有機化學」主要探討化學分子的立體結構、反應性以及不同有機化合物在反應進行過程中化學鍵如何生成與斷裂,其所包含之知識可以做為探索各種不同化學相關學門研究的基礎,也是化學、化學工程、材料科學、高分子化學、生物化學、生命科學、食品科學、動物科學、醫學、藥學等科系學生所必須修讀的基本科目。   為使化學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學生能夠更精準且有效率地學習有機化學,我們選擇了知名有機化學家 John McMurry 所著之 OrganicChemistry 第九版,以符合台灣口語表達及閱讀習慣的方式進行中文編譯。考量到教師授課及學生學習時間的限制,此書重新整理了原書的重點章節,

在不影響原書架構的前提下進行編譯。全書内容除了針對課文本身、圖文、表格詳加闡述及註釋之外,亦囊括大多數章節中及章節後之習題。其目的希望讀者除了將課文內容詳加學習之外,也能夠針對書中所提供的習題詳加練習,以增進對有機化學的了解。  

化學相關科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到底跟生物相關還是化學相關?
迷樣藥學系竟然沒有選修課!

每週三晚上7:00更新 《科系聊什麼》
別忘了訂閱、分享及開啟小鈴鐺喔!

追蹤茜珊不欠刪
追蹤茜珊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chienshannn
點讚茜珊IG專頁:https://www.instagram.com/chienshannn/

桂桂:https://www.instagram.com/guigui_lalala/
Shelly:https://www.instagram.com/shelly123454321shelly/

合作/授權請洽:[email protected]

臺灣青少年化學物質濫用行為意圖之研究

為了解決化學相關科系的問題,作者吳姿瑩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產生化學物質濫用行為意圖之成因,以及調查化學知識和青少年產生化學物質濫用行為間的關係。研究過程選取我國北、中、南各區大專院校和高中職學生進行問卷施測,共發出1,140份問卷,回收1,071份問卷,回收率為93.9%。研究結果顯示,人格特質中的「衝動性」、「反社會」、「神經質」、學校因素中的「同儕關係」、「兩性關係」、「化學物質的可得性」、家庭因素中的「父母支持」、「父母管教」、「父母行為」為影響青少年會不會產生化學物質濫用行為意圖的重要因素,其與化學物質濫用行為均呈顯著相關。當青少年觀看越多的化學物質濫用新聞內容報導,則青少年越有可能發生化學物質濫用行為。男生在化學物質濫

用行為意圖上顯著高於女生,而北部青少年化學物質濫用行為意圖比中部的青少年高。此外,化學知識與化學物質濫用行為意圖呈顯著相關,研究顯示男生在化學知識上的得分較佳;就讀化學相關科系的青少年在化學知識上的得分比非就讀化學相關科系的青少年高。青少年的消息來源有91.5%以上,都是來自於電視新聞報導,其次是報章雜誌(35.7%)、網路新聞(21.2%)。

物理化學

為了解決化學相關科系的問題,作者高憲明 這樣論述:

  本書將物理化學概分成熱力學(第1章至第8章)、量子化學(第9章至第14章)和動力學(第15章至第17章)三大部分。作者透過多年教授物理化學之豐富經驗,並結合日常生活之相關知識,完成了本書的撰寫。內容深入淺出,每個環節都有詳細的說明,微積分基礎較弱的學生更為適用。每個章節並搭配一些重要的例題以提供學生演練的機會,並加深對此課程的了解。每章最後尚有各校研究所考題的精選綜合練習題目,並於書末附有詳解,希望藉由循序漸進地研讀本書,可以增進讀者對物理化學的信心,打好化學的紮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