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費勞基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加班費勞基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柏欽寫的 勞基法攻略:工資傳( 2版) 和黃柏欽的 勞基法攻略:工資傳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一次看懂勞基法! 週休二日、七休二、延長工時也說明:遂於105年底制訂了一例一休的制度,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休息日得出勤,但工時及加班費之計算,四小時以內者,以四小時計;逾四小時至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學林 和新學林所出版 。

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吳姿慧所指導 周明陽的 我國特別休假制度之發展與檢討-以勞動基準法107年相關規定修正前後之實務見解為分析對象 (2021),提出加班費勞基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動基準法、特別休假、年假、休假排定、未休假工資。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郭玲惠所指導 李珮禎的 科技產業之責任制專業人員於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適用可行性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責任制專業人員、科技業工程師、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工作時間、加班的重點而找出了 加班費勞基法的解答。

最後網站勞動基準法修法常見問答集則補充:Q1 休息日加班費的計算有何變革? 答:. 1. 本次勞動基準法第24 條有關休息日出勤工資及工時計算方式,僅改以.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加班費勞基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基法攻略:工資傳( 2版)

為了解決加班費勞基法的問題,作者黃柏欽 這樣論述:

  本書針對「基本工資、平均工資、一日工資(按月計酬者)、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平日延長工時之工資(平日加班費)、休息日工作之工資(休息日加班費)、國定假日工作之工資(國定假日加班費)、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投票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及公民投票日(選舉投票日加班費)、特別休假工作之工資(特別休假加班費)、例假工作之工資(例假加班費)、補休未休畢工資、特別休假未休畢工資、產假期間工資、原領工資補償、預告期間工資、資遣費、退休金、獎金或紅利、年終獎金及節金、婚假工資、喪假工資、普通傷病假工資、公傷病假工資、事假工資」等25種「工資類型」,一一逐步以「案例」、「案例解析」、「法學小辭典」架構,來使讀

者易懂、易學、易用。

加班費勞基法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我國特別休假制度之發展與檢討-以勞動基準法107年相關規定修正前後之實務見解為分析對象

為了解決加班費勞基法的問題,作者周明陽 這樣論述:

  我國特別休假制度,經工廠法於民國18年建立,後為勞動基準法於民國73年制定時納入,歷經32年後,終於在民國105年12月21日修正,並於民國106年1月1日實施特別休假新制;隨後又在107年1月31日修正新增特別休假遞延規定,並於同年年3月1日施行,至此勞動基準法自制定以來有關特別休假最大的一次變革,終告一段落。  因本次特別休假修法變動內容甚鉅,包括:降低取得特別休假之年資門檻、增加勞工可取得特別休假之日數、特別休假排定權歸屬之確立、雇主告知及通知義務之課予、應休未休日數一律折算工資、舉證責任之釐清以及特別休假遞延次一年度休假之開放等,對於整體社會勞雇關係不啻為一次重大衝擊,為了解此次

修法之後續效應,本文以勞動檢查實務案例為對象,探究此次修法對於勞雇雙方之間特別休假制度的實施上有何發展與影響,並觀察雇主及事業單位在特別休假新制上有何適用困境,並試尋求解決之建議。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文擬藉由文獻之蒐集整理,歸納我國特別休假107年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修正前後制度之相關內容、爭議及學說、實務見解,並配合勞動檢查實務資料、訴願及訴訟案件之分析,從中檢討特別休假新制有無不足或可優化之處,從而對現行制度提出改善建言。

勞基法攻略:工資傳

為了解決加班費勞基法的問題,作者黃柏欽 這樣論述:

本書特色   本書針對「基本工資、平均工資、一日工資(按月計酬者)、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平日延長工時之工資(平日加班費)、休息日工作之工資(休息日加班費)、國定假日工作之工資(國定假日加班費)、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投票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及公民投票日(選舉投票日加班費)、特別休假工作之工資(特別休假加班費)、例假工作之工資(例假加班費)、補休未休畢工資、特別休假未休畢工資、產假期間工資、原領工資補償、預告期間工資、資遣費、退休金、獎金或紅利、年終獎金及節金、婚假工資、喪假工資、普通傷病假工資、公傷病假工資、事假工資」等25種「工資類型」,一一逐步以「案例」、「案例解析」、「法學小辭典」架構

,來使讀者易懂、易學、易用。   作者簡介 黃柏欽   現職: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   學歷:   南臺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經歷: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度產業人才投資計畫講師   臺南市政府勞工局:勞動檢查與諮詢   科技業:人資行政   管顧業:業務企劃   專長主題:   勞動基準法逐條解析   勞動基準法案例剖析   如何遵循法規促進勞資和諧   勞基法工資工時一本通   Email: [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黃培文 i 推薦序 張凱翔 iii 推薦序 陳慶才 v 推薦序 曹新南 vii 自序 xi 壹、入門

基礎 /1 一、工資的定義 1 二、工資的計酬方式 7 貳、工資地圖 /11 一、基本工資(勞基法第21條) 11 二、平均工資(勞基法第2條) 27 三、一日工資(按月計酬者) 62 四、平日每小時工資額(按月計酬者) 67 五、平日延長工時之工資(平日加班費)(勞基法第24條) 72 六、休息日工作之工資(休息日加班費)(勞基法第24條) 79 七、國定假日工作之工資(國定假日加班費)(勞基法第39條) 93 八、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投票日、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投票日及公民投票日(選舉投票日加班費) 116 九、特別休假工作之工資(特別休假加班費)(勞基法第39條) 134 十、例假工作之工資

(例假加班費)(勞基法第40條) 135 十一、補休未休畢工資(勞基法第32條之1) 143 十二、特別休假未休畢工資(勞基法第38條) 148 十三、產假期間工資(勞基法第50條) 158 十四、原領工資補償(勞基法第59條第2款) 162 十五、預告期間工資(勞基法第16條) 179 十六、資遣費 186 十七、退休金 201 十八、獎金或紅利(勞基法第29條)、年終獎金及節金(勞基法細則第10條第2項及第3項) 226 十九、婚假工資 237 二十、喪假工資 241 二十一、普通傷病假工資 244 二十二、公傷病假工資 258 二十三、事假工資 260 二十四、婚、喪、病、事、公、生理、

安胎、產檢、陪產、家庭照顧假 262 二十五、曠工 264 參、工資給付原則/267 一、工資由「雙方議定」,但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267 二、「法定通用貨幣」為原則,「實物給付」為例外 267 三、「全額直接給付」為原則,「法令另有規定」或「勞雇雙方另有約定」者為例外 268 四、每月至少「定期發給2次」為原則,有「特別約定」或「按月預付」者為例外 269 五、應提供「工資各項目計算方式明細」(薪資單) 269 六、置備勞工「工資清冊」並「保存5年」 270 七、不得因性別而有差別之待遇 271 八、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 271 肆、常見違法態樣/273 一、造成雇主損害之

金額,逕自工資扣除 273 二、事先於契約書約定賠償 275 三、離職未交接,回來領現金 277 四、雇主應負擔之6% 勞退新制,內含於工資中 278 五、其他工資項目未納入加班費計算 281 六、名為紅利,實為績效獎金 284 自序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諾,始終難守。   由衷感謝一路陪伴走來,   幫助過我的朋友與前輩們。   黃柏

科技產業之責任制專業人員於勞動基準法第八十四條之一適用可行性研究

為了解決加班費勞基法的問題,作者李珮禎 這樣論述:

工作時間為重要勞動條件之一,於勞動基準法定有最低標準以保障勞工權益。為配合新興行業之勞工適用勞基法的同時卻不適於傳統之工時制度,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作為彈性工時相關規定即應運而生。然此工時基準排除適用之規定在實務上卻有遭濫行使用之疑慮,例如科技產業之工程師多與雇主約定為責任制專業人員,而其過長之工時及加班費給付等問題則時生爭議。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第一項定有五類工作者,其工作特性並非相同。本論文以同條第一項第一款後段之「責任制專業人員」為研究範圍,並進一步以科技業工程師為研究對象。同時採取質性訪談之研究方法,訪談科技產業下無晶圓廠積體電路設計業之工程師,以探討業界工時現況等議題。本論文首先討

論責任制專業人員排除工時基準適用要件之相關問題。再以訪談方式瞭解科技產業之工程師適用責任制專業人員後,其現況及缺憾,並釐清該種工作者所需要之勞動條件保障為何。復參考比較法上工時基準除外之規定,探尋其中有無得以作為我國責任制專業人員日後修正之啟示者。最後綜合前開各章內容,除作出歸納結論之外,並試著提出科技業工程師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之責任制專業人員,其中之可行性及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