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關注化學物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列管關注化學物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德華寫的 化學工程基礎(第三版) 和楊再福的 污染場地調查評價與修復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簡介 -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也說明:列管 毒化物安全資料查詢 列管毒化物毒理資料庫 已公告毒性化學物質. 鑑於近年來國內外因化學物質導致之社會關注事件頻傳,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進一步從源頭管理化學物質,故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張嘉育所指導 錢柄匡的 高級中等學校藥物濫用學生輔導人員經驗之敘事研究 (2021),提出列管關注化學物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藥物濫用、學生輔導、敘事研究。

最後網站加強管制笑氣用途讓青少年健康長大則補充:笑氣的化學式為N2O,學名為Nitrous oxide,氧化亞氮。近年來笑氣濫用愈趨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政府為了加強管制,將「笑氣」列入第一個列管關注化學物質,為管制笑氣流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列管關注化學物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化學工程基礎(第三版)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file_put_contents(/var/www/html/prints/public/images/books_new/CN1/147/70/CN11470339.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140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0
Function: file_put_contents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144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getimagesize(/var/www/html/prints/public/images/books_new/CN1/147/70/CN11470339.jpg):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2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2
Function: getimagesiz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144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4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4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144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6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6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144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Filename: 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Number: 68

Backtrac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68
Function: _error_handler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helpers/global_helper.php
Line: 142
Function: coverWebp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views/article_v2.php
Line: 144
Function: coverWebp_online

File: /var/www/html/prints/application/controllers/Pages.php
Line: 662
Function: view

File: /var/www/html/prints/public/index.php
Line: 319
Function: require_once

為了解決列管關注化學物質的問題,作者李德華 這樣論述:

根據高等學校理科化學、應用化學專業「化學工程基礎」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為適應工科少學時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制藥工程等專業的需要做了相應修訂。主要論述化學工程中典型單元操作及化學反應工程——典型反應器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內容包括化學工業與化學工程、流體流動過程、沉降與過濾、傳熱、蒸發、吸收、精餾、萃取、新型分離技術、干燥和化學反應工程學——反應器基本原理。《化學工程基礎》(第三版)可作為高等學校理科化學、應用化學以及工科少學時環境、生物、制藥工程等專業的基礎課程教材,亦可供從事化學應用研究人員和上述專業從事設計、開發、運行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李德華,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主要教學經歷:1969

年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留校后任教。先后從事過無機化學、物理化學等課程的教學及研究工作。1980~1981年在華東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學習化學工程、化學反應工程、計算機程序設計等課程,並擔任化學工程系無工70班化學工程實驗教學及教輔工作。自1982年起一直在華中師范大學化學系從事化學工程基礎、化工基礎實驗、計算機在化學中的應用、化工過程開發、化工原理仿真實驗和綠色化學等課程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及科研工作。曾任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化學工程教研室主任、學院教學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現擔任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教學督導,並在華中師范大學漢口分校及武漢

生物工程學院任教。主要教學、科學研究、實踐經歷多年從事化學化工的教學科研工作,開展了「HZ-8605高溫重載潤滑脂中試研究」開發和中試技術轉讓工作,曾獲國家科委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和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獎;進行了「連續氯化法制氯化鋇」橫向聯合、小試技術開發轉讓,獲得湖北省化學化工學會獎;研制「計算機輔助定性分析與元素周期律教學軟件」,通過了教育部高教司組織的鑒定,並在全國高校推廣使用。參加「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96-750項目02子專題研制工作,為該項目「傳質工程」負責人;參加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改計划」立項項目研究工作JS040A和JS178B兩項;曾獲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和華中師范大學優秀

教學成果一等獎各1項;主持研制的「化學工程基礎多媒體CAI課件」,獲湖北省教育廳「全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三等獎1項;獲華中師范大學教師全員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獲華中師范大學校級優秀教學和優秀教學成果獎多項。著作:①編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划教材《化學工程基礎》(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②主編《化學工程基礎實驗》,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③編寫《化學工程基礎》,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④編着《綠色化學化工導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⑤主編「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專升本)教材」《化工基礎與實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⑥參編教育部「九五」重點教材《化工過程開發概要》(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⑦參編「高等化學試題庫」《化工基礎》(光盤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⑧參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化工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⑨參編《化工基礎實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 第一章化學工業與化學工程1第一節化學工業概述1一、化學工業的重要性及其發展1二、化學工業的分類及其特點1三、化工產品的市場及其前景3第二節化學工程的發展趨勢3一、化學工程的興起與發展4二、化學

工程的前沿研究領域5第三節化工過程與單元操作7一、化工過程簡介7二、化工單元操作7三、常用基本概念8第四節化工過程開發簡介10一、化工過程開發的基本要求10二、化學實驗與化工生產過程的聯系與區別10三、化工過程開發步驟11四、化工過程開發最優化概念13第五節化工數據14一、化工數據的分類14二、單位與單位制15三、單位換算15第二章流體流動過程16第一節概述16第二節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式16一、流體的熱力學屬性16二、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式18三、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式的討論19四、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式的應用19第三節流體流動的基本方程式21一、流體的流動屬性21二、流體的運動狀態22三、連續性方

程式22四、伯努利方程式23第四節管內流體流動現象27一、牛頓黏性定律與流體的黏度27二、流體流動的內部結構28第五節管內流體流動的阻力31一、流體在直管中的流動阻力31二、流體在非圓形管內的流動阻力33三、局部阻力34第六節管路計算35一、簡單管路35二、復雜管路37第七節流量的測量40一、變壓頭流量計41二、變截面流量計43第八節流體輸送機械44一、離心泵44二、其他類型的化工用泵52三、泵的選擇54四、氣體輸送機械55小結61習題61第三章沉降與過濾65第一節概述65第二節沉降65一、重力沉降66二、重力沉降設備68三、離心沉降及設備71第三節過濾73一、過濾的基本概念74二、過濾基本方

程式76三、恆壓過濾與恆速過濾78四、過濾常數的測定80五、過濾設備82小結85習題85第四章傳熱86第一節概述86一、熱量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86二、傳熱過程在化工生產中的應用87三、傳熱學與熱力學的關系87第二節熱傳導87一、熱傳導方程88二、傳導傳熱計算89第三節對流傳熱94一、對流傳熱分析94二、壁面和流體間的對流傳熱速率94三、管內湍流流動的傳熱膜系數96四、管外湍流流動的傳熱膜系數99五、大空間內自然對流的傳熱膜系數99第四節輻射傳熱100一、基本概念100二、斯忒藩—玻耳茲曼定律101三、克希霍夫定律102四、兩固體間的相互輻射102五、設備熱損失的計算104第五節傳熱計算104一

、換熱器的熱負荷計算105二、傳熱平均溫度差的計算106三、總傳熱系數113第六節熱交換器118一、間壁式換熱器的類型118二、板式換熱器119三、換熱器發展概況121第七節傳熱過程的強化123一、換熱器熱交換過程的強化123二、強化技術及能耗研究124第八節管殼式換熱器的設計與選用125一、確定設計方案的基本原則125二、設計內容125三、管殼式換熱器的選用125小結126習題126第五章蒸發129第一節概述129一、蒸發操作及特點129二、蒸發操作的經濟性及多效蒸發流程130第二節蒸發過程計算132一、蒸發過程的傳熱系數132二、濃縮熱和溶液的焓濃圖132三、溶液的沸點和傳熱溫度差損失13

2第三節單效蒸發計算134一、水分蒸發量135二、加熱蒸汽消耗量135三、蒸發器的傳熱面積136第四節多效蒸發計算137第五節蒸發器的類型與選擇141一、蒸發器的類型141二、蒸發器的性能比較與選型146三、蒸發器的改進與研究147小結147習題147第六章吸收149第一節概述149一、吸收在化工生產中的應用149二、吸收劑的選擇149三、吸收設備與吸收操作150第二節吸收過程的相平衡關系150一、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150二、亨利定律151三、相平衡關系在吸收過程中的應用153第三節吸收過程機理154一、物質在單相中的擴散155二、雙膜理論156第四節傳質速率方程157一、氣相傳質速率方程1

58二、液相傳質速率方程158三、總傳質速率方程158四、總傳質系數與膜傳質系數的關系159第五節填料吸收塔計算163一、物料衡算與操作線方程163二、吸收劑用量的確定164三、填料塔塔徑的計算166四、填料層高度的計算166第六節填料塔170一、填料塔的構造和填料170二、填料塔的流體力學特性171三、填料塔的附件174小結177習題177第七章精餾180第一節概述180第二節雙組分溶液的氣液相平衡180一、雙組分溶液的氣液相平衡181二、相對揮發度183第三節簡單蒸餾和平衡蒸餾185一、簡單蒸餾185二、平衡蒸餾185第四節精餾基本原理186第五節雙組分連續精餾塔的計算187一、全塔物料衡

算188二、精餾段物料衡算和精餾段操作線方程189三、提餾段物料衡算和提餾段操作線方程189四、加料板的物料衡算與熱量衡算190五、理論塔板數的計算194六、塔板效率與實際塔板數202七、塔高、塔徑及板壓降的計算203第六節間歇精餾205一、餾出液濃度維持恆定的操作205二、回流比維持恆定的操作206第七節特殊精餾206一、恆沸精餾207二、萃取精餾208第八節精餾塔及其選擇208一、有溢流裝置的板式塔208二、無溢流裝置的板式塔211三、新型塔板212四、精餾裝置的選擇214小結214習題214第八章萃取217第一節概述217一、液—液萃取簡介217二、萃取過程的適用性與經濟性218三、萃取

技術在工業上的應用218四、萃取劑的選擇與發展219五、萃取基本流程219第二節三元體系的液—液平衡關系220一、三角形坐標220二、杠桿規則221三、三角形相圖222第三節萃取過程的計算225一、單級萃取的計算225二、多級錯流萃取的計算226三、多級逆流萃取的計算228第四節液—液萃取設備及其選擇232一、混合—澄清萃取器232二、離心式萃取設備233三、塔式萃取設備233四、液—液萃取設備的選擇236小結237習題237第九章新型分離技術239第一節膜分離技術239一、膜分離技術的發展239二、膜及膜分離技術的定義和分類240三、膜過濾的基本概念241四、膜過濾的基本理論242五、膜組件

的結構及其特點243六、超濾和反滲透的應用245第二節超臨界流體萃取245一、超臨界流體的性質246二、超臨界流體萃取過程247三、國產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裝置生產工藝248四、超臨界流體萃取的應用249第十章干燥251第一節概述251一、干燥過程的目的和應用251二、干燥過程的分類251三、對流干燥的特點及流程252第二節濕空氣的性質和濕度圖253一、濕空氣的性質253二、空氣的濕度圖258三、濕度圖的用法259第三節干燥過程的物料衡算和熱量衡算260一、物料衡算260二、熱量衡算262三、干燥器出口空氣狀態的確定263四、干燥器的熱效率和干燥效率264第四節干燥速率和干燥時間265一、物料與

水分的結合狀態265二、干燥速率及其影響因素266三、恆定干燥條件下的干燥時間計算268第五節干燥器及其選擇270一、對干燥器的要求270二、干燥器的分類271三、工業常用的對流干燥器271四、干燥器的選型274小結275習題275第十一章化學反應工程學——反應器基本原理277第一節概述277一、化學反應工程學的基本任務和研究方法277二、化學反應過程和化學反應器的分類278三、理想均相反應器284第二節物料在反應器內的流動模型286一、理想流動模型286二、非理想流動模型288第三節理想均相反應器計算288一、基本原理288二、間歇反應器289三、活塞流反應器291四、全混流反應器296五、

多級全混流反應器298第四節反應器型式和操作方法的評比與選擇301一、反應器生產能力的比較301二、反應產物收率的比較303第五節非理想流動305一、實際反應器對理想類型的偏離305二、停留時間分布的表示方法306三、停留時間分布的實驗測定306四、停留時間分布的數字特征308五、理想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分布309六、非理想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分布311七、停留時間分布曲線的應用314第六節氣—固相催化反應器317一、氣—固催化反應過程318二、氣—固催化反應動力學318三、固定床催化反應器簡介320四、流化床反應器簡介322小結324習題324附錄327一、物理量的單位、量綱與換算327二、水的

重要物理性質328三、水在不同溫度下的黏度(0~100℃)329四、飽和水蒸氣性質(以溫度為准)330五、飽和水蒸氣的性質(以壓強為准)331六、管子規格332七、泵規格333八、物質的熱導率335九、列管式換熱器總傳熱系數K的范圍336十、某些氣體溶於水時的亨利系數337十一、物質的擴散系數338十二、某些二元物系氣液平衡組成338十三、干空氣的物理性質(p=101.325kPa)339參考文獻340 《化學工程基礎》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划教材。自《化學工程基礎》(第二版)2007年問世以來,使用了近十年,教材幾乎年年重印,這次修訂是作者在聽取了廣大同行

和學生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進行的。本次修訂的指導思想是:教材必須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為促使學生變被動式接收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不斷加強基礎,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其創新能力,堅持「以生為本」,注重闡述重要概念和規律的形成背景、問題提出和解決的過程,重思路的編寫思想和安排,力求使新版教材更有利於培養理工科院校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創新能力。既保持原有特色,又與時俱進,力求使其成為一本真正有用的、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好教材。《化學工程基礎》(第三版)根據應用型本科辦學的定位,以更好地適應化學、應用化學、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及制藥工程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教學需要

。第三版教材刪減少學時教學過程較少使用的內容,修改個別繁復內容。通過修訂,力求做到概念准確、表述正確、數字精確。增補沉降和過濾等單元操作內容。這樣既便於理工科院校師生選擇教材,又能達到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的統一。在系統介紹單元操作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單元操作共性與特殊性的綜合分析,介紹過程或典型設備的強化、優化途徑,以利於拓寬理工科院校學生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思路,增強工程觀念和創新意識。《化學工程基礎》(第三版)各章除開篇教學基本要求予以保留外,在每章結束處增加圖示小結,並在相關章節安排適量工程背景的實例和習題。此外,與本書配套的《化學工程基礎全程導學與習題詳解》、《化學工程基礎實驗》等

教材均早已出版。在第三版教材修訂編寫過程中,華中師范大學化學學院領導和同行給予了大力支持和關注,在此深表感謝。再次對本書引用的文獻資料的作者和單位表示衷心感謝。誠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並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李德華2017年4月第二版前言本書於2000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以后,在國內一些高等院校經過近八年的使用,得到了廣大讀者及同行的充分肯定,並獲得許多有益的建議和支持。值此本書被列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划教材」之際,作者仍將按照教育部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化學工程基礎教學基本要求,修訂和進一步完善教材內容。在高等院校理科化學和應用化

學專業教學大綱、教學計划的指導下,為突出教材內容的規范性、適用性和創新性,從教與學兩個方面考慮,在教材編寫體例上着手:各章前安排教學基本要求;正文通過內容創新,以體現教材的應用性;例題盡可能解析詳實、針對性強,以利於學生逐步突破難點;各章習題給出參考答案,從而做到既可滿足「教」本,又能滿足「學」與「練」之本。為滿足化學和應用化學專業的教學需要,方便教師選擇教學內容,作者首先在《化學工程基礎》教材「三傳一反」的內容上增加了蒸發和干燥兩個單元操作,從而進一步充實「三傳」過程,形成以流體流動過程為基礎的動量傳遞過程,以傳熱和蒸發操作為基礎的熱量傳遞過程,以吸收、精餾、萃取和新型分離技術為基礎的質量傳

遞過程,以及以干燥操作為基礎的熱、質同時傳遞過程,以豐富和強化「一反」——化學反應工程學的概念和方法。並在化學反應工程學一章,盡量反映其利用理論推演、結合工程實踐、研究化學反應在工業上實現時所必須克服的傳遞和流動等因素對化學反應結果的影響,建立數學模型應用於反應器的設計放大和操作控制。以期為培養學生的工程方法論、工程能力、技術經濟觀念及將實驗室科研成果開發放大和技術創新打下良好基礎。與本書配套使用的實驗課程教材也即將出版。本書此次修訂仍貫徹以下初衷:文字敘述力求嚴謹、清晰、突出重點,以利於教學和不同層次讀者自學。對第一版中的不妥之處予以修正;部分章節和習題作了適當增刪;對於以算術平均值代替對數

平均值的問題,結合數學推導和形勢的發展,提出了不必再做替代的看法,使教材內容盡可能做到與時俱進。然而,作者雖盡力修訂本書,但難免掛一漏萬,書中疏漏之處,敬祈讀者不吝賜教。本書得到華中師范大學教務處和化學學院領導的支持,在此表達誠摯的謝意。對書中引用文獻資料的作者和單位,謹表衷心感謝。歡迎使用本書的同行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李德華2007年4月

列管關注化學物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追蹤【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提供您每日即時新聞、深度報導及新聞議題分析,帶您看見更好的未來!

———————————————————
追求真相 · 深度紀錄 · 多元觀點
———————————————————
看更多新聞:
■【P#新聞實驗室】(https://newslab.pts.org.tw)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s://pnn.pts.org.tw)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高級中等學校藥物濫用學生輔導人員經驗之敘事研究

為了解決列管關注化學物質的問題,作者錢柄匡 這樣論述:

本研究藉敘事訪談,透過2位曾輔導藥物濫用學生社工師的經驗敘說,以研究者主觀價值加以詮釋分析,得出學校輔導藥物濫用學生應有的信念、輔導藥物濫用學生可行的作法及輔導藥物濫用學生時的得面臨心境與壓力,並強調組織氛圍的重要性,依此提出相關建議及後續研究參考。

污染場地調查評價與修復

為了解決列管關注化學物質的問題,作者楊再福 這樣論述:

全書共分為9章,主要包括概述、場地污染過程與模擬、污染場地調查與監測方法、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價、場地生態風險評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污染地下水修復技術、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篩選與修復工程實踐、污染修復效果檢驗與原理。本書可供環境保護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閱讀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楊再福,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主要教學經歷(授課名稱、起止時間、授課對象、授課學時、所在單位等)1、環境生物技術,2004-2015,本科生,32,東華大學2、生物工程,2004-2015,本科生,32,東華大學3、現代環境監測與分析,2008-2015,研究生,34,東華大學4、現代環境化學,200

8-2015,研究生,34,東華大學 1概述11.1污染場地概述11.2土壤污染狀況21.3地下水污染狀況31.4污染場地發展歷史與相關法律法規51.4.1污染場地相關概念51.4.2美國污染場地61.4.3英國污染場地101.4.4日本污染場地111.4.5加拿大污染場地111.4.6荷蘭141.4.7德國141.4.8國外污染場地調查修復特點141.5我國污染場地發展歷史與現狀161.5.1我國污染場地發展歷史161.5.2我國污染場地類型171.5.3我國污染場地的現狀與特點191.5.4我國污染場地法律法規的發展過程211.5.5我國污染場地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221

.5.6我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划》解讀242場地污染過程與模擬272.1場地基本特性簡介272.1.1土壤基本特性272.1.2地下水基本特性322.1.3污染場地的相關參數442.2污染物在場地環境中的遷移442.2.1污染物遷移過程442.2.2地下水污染遷移過程452.2.3污染物遷移原理與模擬482.3污染物遷移數據處理與制圖522.3.1離散數據網格化方法簡介522.3.2污染物擴散遷移推薦模型582.4污染場地模擬軟件模型622.4.1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2.4.2Visual MODFlow2.4.3Visual Groundwate

r3污染場地調查與監測方法643.1場地調查的基本程序653.1.1國外場地調查基本程序653.1.2我國《污染場地調查技術導則》的場地調查流程653.2場地第一階段調查663.2.1第一階段調查內容673.2.2第一階段調查方法683.2.3第一階段調查目標703.3場地第二階段調查703.3.1場地第二階段調查主要目標703.3.2確定第二階段調查測試清單723.3.3第二階段調查方法743.3.4場地概念模型建立方法753.4土壤污染場地調查與監測方法753.4.1土壤樣方設置方法753.4.2土壤樣品的采集、保存與運輸833.5地下水污染場地調查873.5.1地下水調查內容與原則873

.5.2地下水監測布點方法883.5.3地下水調查方法893.5.4地下水取樣與檢測943.5.5地下水污染羽圈定953.6場地內其他污染調查方法963.6.1地表水污染調查963.6.2沉積物采樣點的布設及樣品采集技術973.6.3大氣污染調查采樣點的布設及樣品采集技術973.6.4污染場地樣品分析方法983.6.5場地第三階段調查1013.7數據處理與質量控制1023.7.1分析結果的表示方法1023.7.2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1023.7.3不確定性分析1043.8污染場地調查報告及其編制1054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價1064.1風險評價程序和基本方法1074.1.1風險評價程序1074.1

.2危害識別1074.1.3毒性評估1094.1.4暴露評估1124.1.5暴露量計算1144.1.6風險表征1154.1.7暴露風險貢獻率分析1184.1.8污染物修復目標的計算1184.2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HJ25.3—2014)簡介1214.2.1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方法簡介1214.2.2污染場地風險評估技術導則存在的問題1234.3不確定性分析1254.3.1不確定性分析模式1274.3.2模型參數敏感性分析1284.4人體健康風險評估模型1294.4.1暴露模型1304.4.2健康風險評價軟件1314.5污染場地修復基准與修復標准1324.5.1污染場地修復標准建立方法

1324.5.2國外污染場地修復標准1354.5.3中國污染土壤修復標准1384.5.4污染場地污染物修復目標確定1384.5.5污染場地環境風險評價指導值1395場地生態風險評價1405.1生態風險評價的發展與基本流程1405.1.1生態風險評價的發展簡史1415.1.2生態風險評價基本流程1425.2生態風險評估方法1435.2.1污染區域生態風險評價方法1445.2.2評估因子法1465.2.3商值法1465.2.4物種敏感性分布法1475.2.5生物有效性評估1495.2.6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1495.2.7專家判斷法1515.3場地生態風險評估模型與軟件1515.4不確定性分析

1525.5地下水風險評價方法1535.5.1地下水脆弱性評價1535.5.2外界污染源種類與危險度識別1555.5.3地下水價值功能評價1555.5.4污染物復雜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模擬法1565.5.5地下水污染風險計算1565.5.6生態風險管理1586污染土壤修復技術1596.1污染土壤原位修復技術1606.1.1土壤混合/稀釋技術1606.1.2填埋法1606.1.3固化/穩定化技術1616.1.4土壤氣相抽提技術1656.1.5熱解吸修復技術1706.1.6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1716.1.7植物修復技術1826.1.8氧化還原技術1856.1.9電動修復技術1886.1.10土地處

理技術1916.1.11機械力化學修復1926.1.12生物通風技術1926.1.13農業土壤修復1936.1.14其他修復技術1946.1.15土壤原位修復技術匯總1956.2污染土壤異位修復技術1956.2.1土壤淋洗技術1956.2.2泥漿相生物處理1976.2.3化學萃取技術1976.2.4焚燒1996.2.5水泥窯共處置技術2006.3污染土壤聯合修復技術2016.4土壤污染修復案例2026.5土壤修復技術的發展趨勢204……7污染地下水修復技術8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篩選與修復工程實踐9污染修復效果檢驗與管理參考文獻 我國正在經歷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與工業

現代化進程,而美好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與健康息息相關、與發展密不可分,是產生一切人才、一切美好事物和美麗家園的基礎。隨着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產業轉型,以及「退二進三、退城進園、產業轉移、產業升級」等一系列管理政策的發布,每年國內數以萬計的工業企業關停或搬遷遺留下了大量的污染場地。而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公眾環保意識的覺醒和隨之而來的環境公眾事件是污染場地修復行業發展的重要契機。但當今環境污染嚴重,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我國目前耕地土壤質量正逐步下降,工礦業廢棄地的土壤問題也逐漸凸顯,土壤惡化速度加快。發

展離不開土壤,土壤修復迫在眉睫。土壤修復是繼大氣治理、水體治理后又一大民生工程,未來我國土壤修復潛在市場將高達數萬億元,其中利潤空間比較大的城市污染場地修復和耕地修復將成為投資者的首選,然而,成本高、周期長、難度大將成為土壤修復面臨的難題。本書在綜合國際上主要發達國家的污染場地發展與修復歷史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污染現狀闡述了污染場地調查評價與修復的問題。第1章概述了我國污染土壤與地下水的污染狀況,結合國外污染場地發展史與經驗,提出了我國污染場地的類型、現狀與發展過程,以及已有相關法律法規的解讀。第2章在場地水文地質分析的基礎上對場地污染過程、遷移轉化與模擬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場地調查、監測方法

、場地概念模型與不確定性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與總結。第4章對場地健康風險評價方法以及我國污染場地健康風險評估方法進行了系統分析。第5章污染場地生態風險評價方法與應用,探討了目前較為先進的污染場地生態風險評價方法。第6章在傳統土壤修復方法的基礎上建立了土壤聯合技術及其發展趨勢的探討。第7章歸納總結了地下水污染場地的修復方法與技術。第8章介紹了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篩選與修復工程實踐、如何建立全面而系統的綠色可持續的污染場地修復技術,歸納總結了修復融資策略。第9章進行了污染場地驗收方法、修復標准的制定與污染場地管理方面的研究。本書參考了一些國內外著名論着與污染場地評價與修復工程師授課資料,對上述文獻作者以

及研究生孫冉冉等,一並表示衷心感謝!本書力求內容系統和全面,體現並突出新方法與創新特色。但限於編著者的水平,本書難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聯系電話:021-67792551,微信giantman1,E-mail:[email protected]。楊再福2016年1月於上海東華大學環境學院515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