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登記英文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公司登記英文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BradFeld寫的 創業投資聖經:Startup募資、天使投資人、投資契約、談判策略全方位教戰法則【暢銷10週年‧最新增訂版】 和(法)約瑟夫•布列東的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中國服飾與藝術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境外公司的設立與文件 - 精博國際顧問股份有限公司也說明:在國際上,境外公司註冊國政府並不直接面對一般外國申請人,而是經由政府授權之註冊代理人(Registered Agent)代為辦理境外公司登記,並代理政府做境外公司的管理、年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野人 和中國畫報所出版 。

中央警察大學 國境警察學系碩士班 王寬弘所指導 蘇倖儀的 我國飛航安全事故調查之研究 (2021),提出公司登記英文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飛航安全、航空事故、國際民航公約、航空事故調查。

而第二篇論文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 邱志淳所指導 黃璞的 中國大陸城市治理轉型邏輯:制度變遷的觀點 (2019),提出因為有 中國大陸、城市治理、制度變遷、國家與社會、公共行政、轉型邏輯的重點而找出了 公司登記英文版的解答。

最後網站如何申請公司登記英文版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在資策會則補充:以下這些都會是網友們討論與注意的如何申請公司登記英文版有關!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司登記英文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創業投資聖經:Startup募資、天使投資人、投資契約、談判策略全方位教戰法則【暢銷10週年‧最新增訂版】

為了解決公司登記英文版的問題,作者BradFeld 這樣論述:

正是這套夢幻法則,造就矽谷成為創業家與投資家的天堂樂園! \Twitter 前CEO 迪克‧科斯特洛:「我創業的時候怎麼會沒有這本書呢?」/   ☆誠品、金石堂、博客來,各大書店暢銷榜完全制霸!   ☆《華爾街日報》暢銷榜、長踞亞馬遜網路書店創投類冠軍   ☆美國《企業家》雜誌年度必讀   增訂六個全新章節!   詳解股權結構表、探討群眾募資需要注意什麼法律問題,股權該如何分配?建議何時該讓創投銀行介入、解析條件書的必要與重要性……豐富內容不藏私全公開!   原始章節大幅修訂新增即時資訊!   繁體中文版 獨家加注台灣「在地觀點」!   作者布萊德.費爾德與傑生.孟德森   以近30

年、數百次參與創業投資的經驗,傳授給讀者:   撰寫投資條件書的藝術   討論參與創業投資各個面向的參與者   如何融資並了解投資協議的具體條款   融資時的談判技巧、法律問題   以及所有創業者、投資人應該知道並熟記的所有知識與技巧……   本書從創業投資條件最簡單的來龍去脈說起,先介紹參與創投交易的各方人馬。   接著談到如何籌錢,包括判斷「應該籌多少錢」,還有踏上籌資道路之前,需要哪些東西。這部分會講到許多創投人士決定投資時所遵照的程序。   再來是深入創投投資條件的細項,此處分成三章:「牟利的條件、控制權的條件、其餘條件」。我們在細項條件,力求觀點平衡,加上策略的輔佐,以圖公道地

做生意。   後續會談到條件,有談「可轉換證券的方法」,再公開「創投商人的手法」,包含動機和報酬;接著會討論現實結構面如何影響一家公司籌資成敗,或在投資作成事後影響「創投人士、創投廠商、創業人士」三者的關係。   本書會初步講到談判,及特定策略在創投界是加分還是扣分,因為這在募資的過程中至關重要。我們也有意幫創業人士避免常見的錯誤或圈套,同時圓滿完成創投融資的交易。     世上沒有所謂標準的創投融資,各項議題會考量公司不同階段籌資納入考量。   本書特別用一章是講創業人士要知道的其他重要投資條件:向你收購公司的合同意向書。   最後以數個新創公司大多會面臨到的法律層面問題作結。本書也

許沒辦法像論文那樣洋洋灑灑,羅列所有創業須知,不過已納入數個作者認為創業理當注意的重點。   ★新創的世界瞬息萬變,初版已是必讀聖經,二版新增逾八萬字內容,完整抓住趨勢脈動,趁勝追擊,擴大公司規模!★ 名人推薦   余宛如(生態綠創辦人、立法委員)、   李開復 (前Google副總裁、創新工場創始人) 、   周欽華(科技島讀創辦人) 、   林之晨(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   林弘全 Light Lin (無名小站、FlyingV、Poseidon Network創辦人) 、   林冠羣(KKBOX執行長)   邱繼弘Nathan (cacaFly聖洋科技董事長) 、   徐挺耀(潮網

科技創辦人) 、   張景溢 (華威創投董事長)、   郭展榮(一諾新創共同創辦人) 、   馮昌國(中銀律師事務所 共同主持律師)、   黃沛聲(力勤國際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   溫肇東 (創河塾塾長、政大科管智財研究所兼任教授)、   詹德弘(之初創投合夥人)、   翟本喬 (美斯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如媛Josephine (Garage+執行長)、   蔡玉玲 (行政院前政務委員) 、   蔣萬安 (立法委員、萬澤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人)、   蔣顯斌(新浪網聯合創辦人、CNEX董事長)、   鄭光廷Tim Cheng (flyingV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等不藏私推薦

(按姓名筆劃排序)   英文版推薦序   前Twitter CEO 迪克‧卡斯特羅   聯邦廣場創投公司合夥人 佛瑞德・威爾遜   Fitbit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詹姆斯・帕克   中文版推薦序   中銀律師事務所共同主持律師 馮昌國   力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黃沛聲   創河塾塾長、政大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兼任教授 溫肇東   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詹德弘(Joe)   立法委員、萬澤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人 蔣萬安   專業審定   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 詹德弘   力勤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黃沛聲

公司登記英文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 額外Bonus! ⬇
我在影片中推介的網店平台Shopify 14日免費試用連結,如果想試試看網路創業的話就不要錯過了!VY頻道福利Shopify HK剛剛給了我這條台灣中文版的Link給大家率先試用,九月中就會有香港版的了。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可使用此中文版link哦,Shopify沒有地域限制的。只要你懂中文就可以使用此中文版。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等等 全部都可以!

中文版: https://bit.ly/32oWRjs
英文版: https://bit.ly/2FzicPq


一路幫我建設網站的IT公司: https://www.wilkinson-estore.com/
https://www.vybeautystore.com
^^^^^大家可以去我嘅網站參觀下,俾啲意見❤️

像影片中所說,大家如果用我提供的Affiliate連結登記開網店,可以找這家公司幫忙回答五條網店設定的基本問題!因為是我打人情牌,請他們免費幫大家忙的,所以到時問他們問題的人數可能很多。始終不是收費服務,所以如果等得比較久,也請大家耐心等候啊。

⬇ 我是誰? ⬇

大家好,我是楊秀惠。在2014年開始,我除了接拍電視劇集以外,也開設了自家網店跟樓上鋪,代理來自不同國家的護膚、美妝、修身產品。在不斷的努力嘗試及無數次失敗後,我的網店生意額終於在上年度迎來了第一個一億。近日疫情持續,很多初初創業的朋友和粉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PM我說想知道我當初創業遇上逆境時是怎樣面對的。

⬇ 影片內容 ⬇

在收集了大家的留言後,我發現原來很多人對網店的認知都比較初步。本來我計劃中的影片是打算教大家一些比較technical的東西,但看完留言後,我決定還是調整一下,先拍些最簡單的電商入門BB班教學影片,從頭開始說起應該怎樣開始做網上生意。

我在這幾年的電商生涯入面所遇到的問題,老實說我拍足一百小時的影片都講不完,但令我最最最頭痛的問題是哪些呢?一定是IT問題,而IT問題入面最最最麻煩的就一定是「轉換網上商店平台」。這個問題真的毫無疑問排第一,沒有其他問題能比這個更令人煩躁、更浪費錢。如果你踏出錯誤嘅第一步,創業之路將會非常痛苦!那如何才可以一開始就避開這個問題?很簡單—先了解清楚不同類型平台的特性,再作評估,然後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平台開始做生意。

如果幾年前有人能像這條影片拍的一樣,教我怎樣選擇最適合自己生意的平台,我就能省下很多解決IT問題的開支。能省下多少錢呢?我沒有很仔細計算,但最少都超過港幣一百萬元。所以,看到這條影片的你,創業時就最少能節省了一百萬元的冤枉錢~

之前我影片提到我的生意實收金額超過一億港幣,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認為一百萬對於我的生意是九牛一毛,但對生意未上軌道的初創公司,一百萬元的開支很可能是難以應付的一筆金額。所以我拍這條影片,是想大家可以先避開很有可能遇上的電商問題,踏出正確的第一步,為網店日後的發展打下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網店平台有哪些類型?特色是什麼?什麼人應該選擇怎麼樣的網店平台?原因是什麼?想知道就記得繼續收看了。

⬇ 為什麼我會開這條頻道?⬇

其實開網店賺一億、創業,是否真的這麼容易?投資了多少錢?最後獲得多少營收額?多少的顧客?在這條頻道,我將跟大家分享我這幾年來開網店的歷程,相信對有心網上創業的朋友一定非常有用,所以大家記得要subscribe我的頻道啦。

我開這條頻道的目的是為了跟大家分享我創業路上的心態跟如何避開不必要開支、減少遇上無謂的麻煩等等。影片中的數字全部都是真實的,100%保證沒有任何造假成分。之後我亦會跟拍片大家分享不同的營商心得,例如怎樣選擇開網店的平台?如何創造成功的廣告?等等。

? 你可以直接到不同時間點收看你有興趣看的部分 ?
00:00
00:29 為什麼這次的主題會是網店平台介紹?
01:43 網店平台類型及特色比較
02:54 一開始創業時,應該使用第三方平台嗎?(例如淘寶、HKTV Mall、Shopee)
03:43 沒有編碼知識,選擇網店平台時要注意什麼?
04:30 大公司使用的網店系統,不一定適合任何人
05:46 網店安全性要做好做滿,不等如一定要燒超多鈔票
08:33 我自己認為最好用的網店平台及原因
10:23 我推介大家使用Shopify後,分到了多少佣金?
12:09 近來我居然跟在Shopify香港分部工作的人聊了起來,聊了些什麼?
14:41 頻道粉絲限定—我為大家打足人情牌爭取來的福利來了!

謝謝你觀看我的影片。如果你喜歡我拍的影片,請訂閱我的頻道。希望你花一點時間留言給我,跟我打個招呼,或者告訴我你有興趣了解的話題。你的留言是我繼續拍影片的動力。期待在這個Channel再見到大家!

♥️ 楊秀惠美妝店: https://vybeautystore.com/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E6%A5%8A%E7%A7%80%E6%83%A0-Vivien-Yeo-125572297203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vvyeo/
♥️ Email : [email protected]

我國飛航安全事故調查之研究

為了解決公司登記英文版的問題,作者蘇倖儀 這樣論述:

臺灣近十年來飛安事故頻繁,不但造成乘客受傷殞命、家庭破散外,更使得我國航空公司本身營運損失慘重,並造成民眾對搭乘飛機的恐懼,甚至影響到我國飛航安全之國際形象。故而本研究目的即為梳理世界飛航安全管理與飛航事故調查之步驟,並舉例我國三起重大飛安事故之失事原因與調查結果,以期未來能對提昇我國的飛航安全有所貢獻。根據航空事故調查紀錄研究顯示,飛安事故之發生並非僅止單一因素,飛安事故多係因人、機、任務、管理、環境等多種因素間失調產生異常狀況,現代航空失事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航空系統持續複雜化導致的可靠性降低 ;於高運量、高航速及高密集度航班之航空運輸產業現實狀態下,飛航安全乃係為民航運輸不可輕忽之一環,

如何提升民用航空飛航安全系統績效,乃係為目前政府相關單位與民航業者所面臨之重要議題。本文以《國際民航公約第13號附約(ICAO Annex 13)》為主要民用航空飛航安全績效檢測指標體系,藉由對當今國際重要航空安全委員會與航空器失事委員會之運作狀況分析,以求得航空事故調查之國際與內國法源與組織、制度與實務,並針對我國民用航空之飛航環境、及個案調查實務,作一全盤之介紹與評估;希望藉由回顧國外主要飛安與先進國家的重要文獻,以瞭解各國的發展及未來趨勢,構建不同層次航空運營安全防範系統,從而不斷提高飛安系統可靠性的飛航災難防範思路和方法,並歸納重要的成果以建構我國未來進行相關研究的方向。在對國際上重要

飛安組織法令、與我國相關法規做一全盤梳理後,本文在個案研究取徑上,特別選擇中華航空CI676飛航事故、中華航空CI 611飛航事故、新加坡航空SQ006 飛航事故為本文的代表性案件來就本文進行討論,期待從詳細的事件梳理中,期待發現其中關鍵影響飛安之因素,並對理論進行回顧與增訂。期望本文的研究結果,能夠為未來的航空事故調查實務帶來拋磚引玉之效,使得我國飛安實務發展上,未來能大幅提升航空事故調查之成效,與降低類似航空事故再度發生之機率。

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中國服飾與藝術

為了解決公司登記英文版的問題,作者(法)約瑟夫•布列東 這樣論述:

法國國務秘書亨利·伯丁推崇中國技術,熱愛中國文化,生前收集了大量中國主題的圖文資料,其中僅中國手工業和製造業的原創版畫就有400 幅。後來,這些資料輾轉至約瑟夫·布列東之手。 經過其整理及補充說明之後,《中國服飾與藝術》一書於1811年出版。 全書共分六卷,前四卷譯自1813 年的英文版,後兩卷譯自1812 年的法文版。共收錄100 餘幅版畫,17萬字。插畫中的人物上至皇親貴胄,下至販夫走卒。繪畫手法結合了西洋和中國畫法,真實生動,頗具特色。其中,反映手工業、製造業及服飾的部分插圖尤為珍貴。 本書一經出版,很快便被翻譯成其他語言,且多次再版。雖然原作已經出版200 餘年,但本書仍然是中國

服飾和風俗研究的必讀書目。   約瑟夫·布列東(Joseph Breton,1777—1852):1777 年出生於巴黎,年輕時師從法國速記學家希歐多爾·皮埃爾·伯丁。1815年起擔任議會速記員,直到去世。他參與創辦了《司法報》《分庭速記員》《箴言報》等報紙。布列東精通幾乎所有的歐洲語言,並翻譯和主持出版多部著作。1811年,他以亨利·伯丁搜集的眾多中國主題彩色畫為基礎,補充大量文字資料,整理出版了《中國服飾與藝術》一書。 趙省偉:“西洋鏡”“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系列叢書主編。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自2011年起專注於中國歷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國主題的法國、德國報

紙和書籍。 張冰紈: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為世界美術史。曾參與文化部重點專案《中國近現代美術經典叢書》,其文章被收錄於《翰墨流芳—近現代中國畫精選》。 柴少康:2010 年畢業于北京語言大學法語專業,2013 年獲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學位。長期從事語言教育工作。   第一卷 中國服飾與藝術·人物 002 中國概況——物產和宗教 006 乾隆皇帝 010 身著夏裝的清朝官員和地位顯赫的女性 013 皇家供水馬車 014 大臣的轎子 016 公主的馬車 018 身穿官服去上朝的五品官員 020 敲梆子守夜巡邏的衙差和在他前面提燈籠的衙差 022 前往守衛宮殿大門

的八旗軍 024 坐獨輪車的女子 025 賣鏡子的人 026 滿族婦女和兒童 028 身著盛裝的班禪和滿洲喇嘛 030 一位正在燒紙、祭拜門神祈福的滿族女性 032 一位匍匐苦修的僧人 034 圓明園 036 一位騎馬遊街的年輕新科進士 038 中國的武器 040 一位為兒子展示玩具的回族婦女 042 關於農業盛典和元宵節 第二卷 中國服飾與藝術·手工業 046 圓明園裡的皇長子及其妻子和侍從 048 流動書販 053 一位用毛筆寫字的清朝人 056 用竹子造紙 057 中國的印刷術 059 造紙工序第一步 060 造紙工序第二步 062 造紙工序第三步 064 用陶輪製作瓷器 070 採茶

的猴子 074 墨的製作 075 撚絲 076 刺繡 077 紡線機和做衣服的人 078 做襪子的人和賣蛇人 080 切割銀塊的貨幣兌換商 083 制繩工廠和肥料 084 中國鄉村運貨車 086 彈花郎 088 采漆 091 中國的古墓——帝陵和王爺陵 第三卷 中國服飾與藝術·商業 094 在平臺上散步的滿族女子 095 女樂師 096 樂器 101 其他樂器 103 中國的戲劇和戲曲表演 106 流動花匠和花販 110 釀酒者 112 肉販 115 小販和煙草商 117 修補匠 118 做各種生意的行商 119 玩具商和紙馬 121 下車問候父親好友的清朝年輕人 128 理髮匠 130 賣

小丑玩具的小販 132 用百英尺長絲帶表演的雜耍人 134 賣風箏的人 137 中國煙火 138 和紙板人摔跤的人和敲鑼的人 140 玩偶表演 142 扮成女人的小丑在劃旱船 第四卷 中國服飾與藝術·器具 144 室內的婦人和她的孩子們 148 打傘的勞動者和披著蓑衣的農民 150 蓑衣、木質涼鞋、草鞋及一名中國女性的靴子 152 捕野鴨 154 鸕鷀捕魚及其他捕撈方式 157 用兩頭騾子磨稻米 160 篩米 162 養蠶繅絲 170 遊船及中式橋樑 173 瓷器商和算盤 178 計算工具——算盤 180 偉大的稱量工具——桿秤 182 中國的舢板 185 燈和蠟燭 187 中國鞋匠 188

戴鎖鏈的犯人 189 在八月的節日裡賣糖兔的小商販 191 笞刑 192 南方的運酒車 193 犯錯的通事受到懲罰 195 刀、火槍、弓、箭及其他軍事武器 196 拶刑 197 枷刑 199 配有火槍的八旗士兵 第五卷 中國縮影上 202 阿哥的儀仗(一) 204 阿哥的儀仗(二) 206 阿哥的儀仗(三) 209 馱著皇帝帳篷的駱駝 212 尼姑 216 水果商販 224 賣熟食的流動攤販 228 其他流動食品攤販 231 賣鴿子和鵪鶉的商販 237 喪服 243 朝鮮官民 246 長城外的遊牧民族 251 準噶爾人和厄魯特蒙古人 第六卷 中國縮影下 256 長公主的儀仗(一) 260

長公主的儀仗(二) 262 長公主的儀仗(三) 265 滑稽戲演員及其行李車 271 奇怪的神:海神和財神 274 運煤的馬車 277 狗販子 279 賣煤磚的小販和運黑石灰的挑夫 282 售賣兒童吃食和玩具的商販 285 賣茴芹穀物的商販及其獨輪車 288 中國房屋的建造 292 中國房屋佈局圖 295 中國寶塔的建造   法國“部長”是個“中國迷” 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兩名北京青年孔和楊來到巴黎耶穌會修道院學習。1763年,法國耶穌會解散後,急盼回國的兩人得到法國國務秘書亨利·伯丁(HenriBertin)的幫助,並答應回國後幫助伯丁搜集中國的資料。伯丁並沒

有立即安排兩人回國,而是通過政府基金讓兩人學習了自然哲學、化學、雕塑、繪畫等,還讓兩人遊歷參觀了里昂等地的手工業作坊。遊學一年後,兩人才被安排躲在一艘中國澳門的船上,借著夜色換裝回到了北京。之後兩人與北京傳教士合作為伯丁提供了大量的資料。18世紀歐洲漢學“三大巨著”之一的《中國雜纂》(又名《中國叢刊》)正是根據這些資料編成。 接著法國便爆發了大革命,伯丁歷盡艱辛保住了手中的資料——其中僅關於中國手工業和製造業的原創版畫就有400幅,而且多數還未來得及在《中國雜纂》上出版。後來,速記員約瑟夫·布列東(Joseph Breton)偶然得到了這批資料。在整理添加說明後,1811年聞名遐邇的《中國服

飾與藝術》一書出版了。很遺憾,孔和楊的更多資訊尚待挖掘,下面僅對伯丁和布列東作簡要介紹,期待方家補充指正。 亨利·伯丁,1720年3月24日出生於法國西南部城市佩里格;1792年9月16日逝世於比利時列日省東部阿登地區的小鎮斯帕。1741年,他來到波爾多,成為一名律師。1757年至1759年,擔任巴黎警察局副局長一職。1759年,他接受路易十五的任命,出任財政總監,不過他與國王約定,一旦法國恢復和平,他就辭職。為了更好地調整稅收,他建立了新的土地登記制度,卻遭到巴黎議會的激烈反對。1763年12月14日,他辭去財政總監一職,轉任國務秘書,負責管理包括東印度公司、棉紡織、畜牧學校、採礦、計程車

、彩票、內陸水運在內的多項業務。 作為法國重農主義的核心人物,這位法國皇家農業協會成員不單是農業改革的設計師之一,還創建了里昂獸醫學院。他堅信中國農業和科技處於領先地位,因此委託旅行者和傳教士搜集資料,這才有了説明北京青年孔和楊,以及資助晁俊秀和錢德明神父到訪中國等故事。1766年至1792年,他與北堂的傳教士書信來往密切。他將問卷寄給北堂的錢德明等人,錢德明等人則將翻譯的中國資料、撰寫的報導、收集的植物種子及各種標本寄回給伯丁。 問卷涵蓋了中國農業經濟的各個領域,從各省農業生產對氣候的依賴、牲畜的繁殖、糧食的存儲、收成的分配,到農民的地位和土地的獲取等。1766年,他還專門向傳教士請教了

關於中國的儲備經濟、糧食貿易和價格等問題。收到報告後,伯丁仔細閱讀,親自參與修訂,並把選定的文章刊登在《中國雜纂》上。 伯丁還是個十足的“中國迷”。他家中設有“中國室”,專門陳列中國的珍寶及標本。據說,他曾一次就得到兩大箱來自中國的泥人和紙人,共計31個。 約瑟夫·布列東,1777年11月16日出生於巴黎,老家是法國東部的穆松橋鎮。他年輕時師從法國速記學家希歐多爾·皮埃爾·伯丁,曾與人一起用速記法記錄法國師範學院三年級的課程,還記錄了拉格朗日、貝托萊、布魯塞等名家的授課內容。他在短時間內組建了一支速記隊伍,從1792年起負責記錄國民立法議會的每場辯論,如格拉克斯·巴貝夫訴訟案。從1815年

起,他一直擔任議會速記員,直到1852年去世。他主持組建的速記員隊伍(一般有十幾名負責人)一直延續至今,極大地保障了議會辯論的民主和透明。 他還參與創辦了《司法報》、《分庭速記員》(Le Sténographedes Chambres)、《箴言報》(Le Moniteur Universel),並從1815年開始到1852年逝世一直效力於《辯論報》(Le Journaldes Débats)。此外,他在《法國公報》(La Gazettede France)、《總公報》(Le Journal Général)和《巴黎日報》(Le Journalde Paris)上也十分活躍。 布列東精通幾乎

所有的歐洲語言,曾翻譯過多部著作,包括貝爾薩紮爾·阿克關於風俗習慣的著作。在法庭上,他負責英語、德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義大利語等語種的口譯工作。  

中國大陸城市治理轉型邏輯:制度變遷的觀點

為了解決公司登記英文版的問題,作者黃璞 這樣論述:

自1949年以來,從制度變遷及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視角看,中國大陸城市治理經歷了單位制、街居制、社區制,國家與社會逐漸分離。那麼,根據中國大陸社會整體發展階段,城市治理變遷的歷史脈絡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至1977年,國家控制一切,鞏固新生政權導向下的「單位化」城市治理;第二階段,1978至1991年,轉向管理,促進經濟增長導向下的後「單位制」城市治理;第三階段,1992至2019年,城市治理的拓展和新探索,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導向下的城市治理。Waldo曾於1955年指出,「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公共行政涉及每一個人」,可以說城市治理離不開公共行政,本文選取了傳統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與

治理理論,對應大陸城市治理三個階段,探討大陸城市治理變遷的趨勢。同時,每一特定時段的城市治理都受到當時歷史環境的深刻影響,特別是經濟、政治、社會、法律等環境對城市治理的作用尤為突出。面對這些影響,政府不斷地調整自身角色,進行改革,在不同時期,採取不同的城市治理制度安排,這些可以從治理機制、治理內容和治理組織三個方面體現出來,因而它們構成了考察中國大陸城市治理的三個維度。從制度變遷的視角,以治理環境——制度安排——治理組織為框架,分析大陸城市治理變遷,可以發現,在治理環境——制度安排的關係層面,中國大陸治理變遷經歷了由外部環境推動為主向內在驅動為主轉化的過程,與動態環境相平衡的常態化治理是未來城

市治理的必然選擇;在制度安排——治理組織的關係層面,大陸城市治理變遷的核心是治理權力的配置問題,即國家不斷放權,通過優化權力網路推進城市治理良性發展。對於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改革開放前,中國大陸城市管理體制是建立在國家一元化結構基礎之上的。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大陸社會結構逐步分化,但是分化並不等於對立。相反,「國家—社會」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益頻繁、密切,這深刻影響中國大陸城市治理的演變和發展。因此,結合以「國家—社會」關係變遷進行分析,為本研究分析中國大陸1949年以來城市治理演變提供另一條分析路線。中國大陸城市治理發展三階段的關鍵字是控制、轉型和治理,構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治理道

路和發展圖景。此時,國家現代化的再次啟動,對傳統的國家與社會關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在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和市場化交織共振的過程中,中國大陸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中國大陸城市完成了由單位制、街居制向社區制的整體轉型。大陸城市治理變遷的本質始終圍繞現代國家建構和現代社會成長的雙重維度展開。因此,中國大陸城市治理的發展歷程被置於國家治理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背景之下,其地位、功能、重心和路徑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展開而不斷改變。大陸城市治理內涵的變化,集中呈現於國家治理與社會成長及其相互關係的不同階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