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快速接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光纖快速接頭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震宇,劉前衛,徐明等寫的 電子式互感器工程應用技術問答 和張安華的 光纖通訊與實習(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活动作品【光通信】光纤快速连接器制作视频光纤快接头制作 ...也說明: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電力 和新文京所出版 。

國立中央大學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伍茂仁、張正陽所指導 徐瑋梓的 以具光學透鏡連接器之光學軟性電路板設計適用於高畫質影像傳輸介面之光學連接收發模組光學系統 (2017),提出光纖快速接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分子聚合物波導、光學透鏡連接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子工程系 李三良、黃凡修所指導 王伶綺的 以單通道傳送25 Gb/s和56 Gb/s組成400 Gb/s單模光傳輸模組的高速電路板設計 (2017),提出因為有 光傳輸模組、光纖通訊、不歸零編碼訊號、四階脈衝振幅調變訊號、電致吸收調變雷射、高速印刷電路板的重點而找出了 光纖快速接頭的解答。

最後網站光纖快速接頭的價格推薦- 2022年3月| 比價比個夠BigGo則補充:5Cgo【含稅】FTTH預埋式FC光纖冷接子快速連接 · 山澤電信級SC/UPC冷接子預埋式皮線光纖快速 · SC光纖快速接頭LC光纖快速接頭贈送光纖切割刀光纖熔接工具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光纖快速接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電子式互感器工程應用技術問答

為了解決光纖快速接頭的問題,作者李震宇,劉前衛,徐明等 這樣論述:

近年來,隨著智慧電網及變電站的數位化的發展,使得電子式互感器在電網中得到大量應用。根據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中大運行、大檢修體系的要求,結合目前電子式互感器種類較多、設備較新的現狀,由科研、電力使用者、設備製造單位相關技術專家共同編寫了本書。   全書分為電子式互感器的基本原理、結構及發展,電子式互感器的參數、結構選擇和配置方式,電子式互感器的包裝運輸和調試,電子式互感器的試驗檢測,電子式互感器的運行維護和電子式互感器的典型故障案例六篇,共設有約200問。   版權資訊 序 前言 第一篇電子式互感器基本原理結構及發展 1-1傳統電力互感器發展現狀如何?不足之處有哪些? 1

-2什麼是電子式互感器?電子式互感器的作用是什麼? 1-3與傳統互感器相比,電子式互感器有哪些技術優勢? 1-4工程應用電子式互感器有哪些類型?如何劃分? 1-5有源式電子式互感器與無源式電子式互感器的區別是什麼? 1-6基於羅氏線圈的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的原理是什麼? 1-7基於低功率線圈的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的原理是什麼? 1-8基於磁光玻璃的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的原理是什麼? 1-9全光纖電流互感器的原理是什麼? 1-10基於同軸電容分壓型的電子式電壓互感器的原理是什麼? 1-11基於磁光玻璃型三維光學電壓互感器的原理是什麼? 1-12全光纖光學電壓互感器的原理是什麼? 1-13單相電子式互感器由哪

幾個部分組成? 1-14電子式電壓互感器常用的電壓傳感有哪幾種方式?各有何優缺點? 1-15SF6氣體絕緣獨立式羅氏線圈型電子式互感器的結構組成是什麼? 1-16GIS用光學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的特點是什麼? 1-17GIS組合電子式互感器與支柱式結構有何重大區別? 1-18支柱式氣體絕緣同軸電容分壓電子式電壓互感器的結構組成是什麼? 1-19電流電壓一體化組合互感器是如何實現的? 1-20小電容分壓器可用於哪些高壓電器組合中? 1-21合併單元有哪些類型?能實現哪些基本功能? 1-22合併單元有哪些跟計量性能相關的主要指標?其時間性能指標的含義是什麼? 1-23電子式互感器的輸出方式與傳統互感器

有何區別? 1-24電子式互感器各種對時方式有哪些優缺點? 1-25電子式互感器誤差定義與傳統互感器相比有何區別? 1-26獨立支柱式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如何解決高壓側電源難題? 1-27安裝高頻阻尼母線對電磁防護有何影響? 1-28快速暫態過電壓對電子式互感器有哪些影響?應採取什麼應對措施? 1-29電子式互感器抗電磁干擾措施有哪些? 1-30電子式互感器現階段存在哪些常見問題? 1-31電子式互感器的狀態監測現階段發展水準如何? 1-32電子式互感器的技術發展方向是什麼? 第二篇電子式互感器的參數、結構選擇和配置方式 2-1電子式互感器在智慧變電站有哪幾種應用方式? 2-2電子式互感器有哪些

關鍵參數? 2-3電子式互感器的選型應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2-4電子式互感器的環境使用條件主要包括哪幾個因素? 2-5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對抗振性能有哪些要求? 2-6對電子式互感器二次輸出規約及介面是如何規定的? 2-7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在配置時如何避免出現保護死區? 2-8電子式互感器小型化對組合電器結構有哪些影響? 2-9電子式互感器與一次電器有哪些組合裝配方式? 2-10電子式電流互感器配置應注意哪些事項? 2-11電子式電壓互感器配置應注意哪些事項? 2-12有源電子式互感器如何實現雙重化配置? 2-13全光纖電流互感器對採樣系統有什麼要求? 2-14電子式互感器對合併單元有什麼技術要求?

2-15對於貿易結算點,電子式互感器應如何配置? 2-16電子互感器的功能分段與組合裝配方案有何關係? 2-17線路間隔電子式互感器應如何配置? 2-18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開關櫃中有無必要配置電子式互感器? 2-19電子式互感器組成的計量系統一般如何設計? 2-20傳統互感器加類比量輸入合併單元與電子式互感器兩種方案相比,各自有哪些優缺點? 2-21合併單元配置的內容有哪些? 2-22合併單元有哪些影響通信的基本參數? 2-23不同生產廠家的電子式互感器和合併單元能互換使用嗎? 2-24對電子式互感器的接地點(網)有哪些規定? 2-25電子式互感器二次輔助電源電壓有幾種?如錯誤使用會產生

什麼後果? 第三篇電子式互感器的包裝運輸和調試 3-1電子式互感器包裝運輸應注意哪些問題? 3-2有源電子式互感器現場安裝前有哪些準備工作? 3-3有源電子式互感器現場安裝一次部分施工規範有哪些? 3-4有源電子式互感器現場採集單元的配置與安裝步驟有哪些? 3-5有源電子式互感器現場線纜敷設主要步驟有哪些? 3-6有源電子式互感器現場合併單元的安裝應注意哪些問題? 3-7有源電子式互感器現場安裝時的調試工作有哪些? 3-8全光纖電流互感器現場安裝前準備工作有哪些? 3-9全光纖電流互感器與一次設備組合的裝配要點有哪些? 3-10全光纖電流互感器集成組裝及變電站安裝調試主要使用熔接工具有哪些?

各自的用途是什麼? 3-11全光纖電子式互感器的現場安裝應注意哪些情況?是否存在二次側開路或短路危險? 3-12為什麼光纜施工、光纖熔接品質非常重要?光纖接頭處理與熔接應注意哪些問題? 3-13組合電器配用電子式互感器的採集器位置如何選定? 3-14電子式互感器在調試與運維時應對二次回路採取哪些抗電磁干擾的措施? 3-15有電流切換功能採集器的輸出測試目的和方法是什麼? 3-16數位報文測試/GOOSE收發測試目的和條件有哪些? 3-17全光纖電流互感器安裝時要進行哪些調試工作? 第四篇電子式互感器的試驗檢測 4-1電子式互感器投運前檢查一般有哪些重點內容? 4-2電子式互感器現場交接驗收試

驗項目有哪些? 4-3電子式互感器及合併單元現場交接驗收試驗專案結果是如何判定的? 4-4電子式互感器的外觀和標誌檢查內容有哪些? 4-5測量電子式互感器絕緣電阻的主要目的是什麼?應注意哪些問題? 4-6電子式互感器電容量和介質損耗因數的測試方法是什麼? 4-7電子式互感器一次端子的工頻耐壓測試方法是什麼? 4-8如何檢查電子式互感器的聯結組別和極性? 4-9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自診斷功能測試? 4-10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的光通信介面收發功率裕度測試? 4-11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時鐘同步測試? 4-12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通信協議測試? 4-13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合併單元類比量輸入採集測

試? 4-14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合併單元額定延時測試? 4-15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現場機械振動影響試驗? 4-16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密封性能試驗? 4-17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額定雷電衝擊測試和截斷雷電衝擊測試? 4-18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局部放電測量? 4-19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短時電流測試? 4-20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複合誤差測試? 4-21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電磁相容測試? 4-22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隔離開關分合容性小電流條件下的抗干擾測試? 4-23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可靠性評估? 4-24如何進行電子式互感器MU發送SV報文檢驗? 4-25電子式互感器現場交接試驗的標準

是什麼?有哪些注意事項? 4-26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校驗前需具備哪些條件,需注意哪些事項?答: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校驗前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 4-27全光纖電流互感器的現場試驗如何實施? 4-28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前需具備哪些條件,需注意哪些事項? 4-29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型式試驗的項目有哪些? 4-30電子式互感器在現場測試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及處理方法是什麼? 4-31電子式互感器計量誤差由哪些因素決定? 4-32對電子式互感器現場交接誤差試驗的誤差是如何分配的? 4-33電子式互感器固定延時法與同步脈衝法兩種誤差測量方式有哪些異同點? 4-34電子式互感器誤差是帶著合併單元整體進行測量嗎? 4-35

電子式互感器誤差測試應該在變電站一次、二次施工完工後進行嗎? 4-36電站現場電磁環境評估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4-37高壓電站電磁環境有何參考資料? 4-38在對電子式電流互感器現場試驗時,若升流設備升不到試驗要求的額定電流,該如何處理? 4-39電子式互感器在現場進行工頻耐壓試驗時,應施加多少電壓?在對電子式電壓互感器現場試驗時若升壓設備升不到試驗要求的額定電壓,該如何處理? 4-40電子式電壓互感器現場試驗時是否可以採用變頻升壓的方式? 4-41對GIS設備進行工頻耐壓試驗時是否需要將與其配套的電子式電壓互感器隔離開? 4-42全光纖電流互感器保偏光纖重新熔接後,是否需要重新進行誤差試驗?

4-43現場測試過程中合併單元與電子式互感器距離較遠怎麼辦? 4-44如何保證測試完成後電子式互感器參數不被修改? 4-45現場試驗時電子式互感器二次能開路或者短路嗎? 4-46電子式互感器的光纖熔斷對誤差有影響嗎? 4-47傳統互感器加類比量輸入合併單元誤差應該如何測試? 4-48合併單元可以單獨進行誤差測試嗎? 4-49現場測試過程中發現電子式互感器超差了怎麼辦? 4-50現場做保護試驗時如何避免在互感器一次加量? 第五篇電子式互感器的運行維護 5-1電子式互感器運行中常見問題有哪些? 5-2單個電子式互感器多組測量通道同時出現採樣異常的原因及處理? 5-3GIS電子式互感器遠端模組上

電時,若出現空氣開關合不上或者合後很快跳掉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 5-4如何判斷電子式互感器及合併單元運行是否正常? 5-5電子式互感器同步信號異常時,會發生什麼現象? 5-6網路報文顯示採樣無效的可能原因有幾種? 5-7間隔合併單元報品質異常,如何快速定位故障源? 5-8全光纖電子式電流互感器容易出現哪些問題?有哪些解決措施? 5-9全光纖電子式互感器現場運行可能出現哪些故障?有哪些解決措施? 5-10電子式互感器在運行時應做的巡視項目有哪些? 5-11電子式互感器的檢修維護項目有哪些? 5-12什麼是電子式互感器的小修和大修,檢修週期一般是多長? 5-13電子式互感器儲存有哪些要求? 5-

14電子式互感器生產廠家需提供哪些售後服務? 5-15電子式互感器電氣單元部分什麼時候可以帶電操作? 5-16氣體絕緣電子式互感器密度表標示哪幾種壓力? 5-17氣體絕緣電子式互感器充氣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5-18為什麼有些電壓互感器在高壓側斷開後仍然會有信號輸出? 5-19SF6氣壓對GIS電子式電壓互感器精度有何影響? 5-20如何方便的監測AIS電子式互感器絕緣狀態? 5-21電子式互感器二次輸出是FT3報文,如何分析採集單元輸出的報文品質? 5-22在維修採集器、合併器等電子單元時應採用怎樣的防靜電措施? 5-23鐳射供能類互感器在運行出現驅動電流高報警時應如何處理? 5-24氣體絕緣

電子式互感器氣壓降低到告警壓力時應如何處理? 5-25氣體絕緣電子式互感器氣壓降低到閉鎖壓力時應如何處理? 5-26全光纖電流互感器損毀修復後一般需要進行哪些檢測專案? 第六篇電子式互感器典型故障案例 6-1變電站強電磁環境下電子式互感器發生工作失常有何實例,其原因有哪些? 6-2電子式互感器有無發生爆炸事故的實例,其原因及預防措施有哪些? 6-3電子式互感器發生傳輸信號衰減及間斷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6-4有無造成GIS用EVT電容分壓器發生誤差浮動現象的實例,其原因是什麼?對EVT分壓器有何改進方法? 6-5有無獨立ECT採用自勵源+鐳射輔助送能方式運行的實例,易發生的問題及改進方法是什麼

? 參考文獻 近年來,隨著智慧電網及變電站的智慧化發展需要,使得電子式互感器在電網中得以大量應用。相對傳統互感器來講,電子式互感器原理不同、種類較多、設備較新,且在現場運行維護等方面會有一些新要求。總體來看,國內不同地區電子式互感器的使用和運行管理水準差異較大,東部地區應用相對成熟,其他相當部分地區電子式互感器的使用還處於起步探索階段,對這些地區的現場運行維護人員來講,電子式互感器帶來的一些新概念需要及時消化吸收、融會應用,一些基本原理和使用知識尚需要普及。為此,我們通過多年科研、運行、管理的積累,結合電力使用者、設備製造單位的經驗,共同完成電子式互感器工程應用問答書籍的編

寫工作。本書是用於智慧變電站技術培訓的一本通俗讀物,帶有速成科普和現場施工學用結合性質,目的在於為電力一線職工的技能自修和組織培訓提供資料,提高一線電力職工的知識結構和工作技能,適應當前智慧型變電站建設的迫切需求。 本書所有參編人均為從事產品研發的專家團隊和具有豐富現場經驗的試驗、檢驗的專業技術人員編寫,編寫過程中緊密結合當前電子式互感器應用實際,對相關理論知識及概念性知識儘量精練,對相關知識與實際應用知識做到簡明、實用,從而使讀者能夠學以致用。 全書分為電子式互感器的基本原理、結構及發展、電子式互感器的參數、結構選擇和配置方式、電子式互感器的包裝運輸和調試、電子式互感器的試驗檢測和電子式

互感器的運行維護5篇,總共有157個實用技術問答。全書由劉忠戰審校統稿。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得到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等電力系統一次設備運行維護人員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同時也得到了西安華偉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易能乾元(北京)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南瑞航太(北京)電氣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許繼電氣集團有限公司和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等電子式互感器生產廠家技術人員的幫助,他們提供了十分難得的素材和相關資料,並提出了十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在此,向為本分冊編寫工作付出了辛勤勞動和心血的所有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本書

編寫工作量大,時間倉促,難免存在不足之處,希望廣大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以具光學透鏡連接器之光學軟性電路板設計適用於高畫質影像傳輸介面之光學連接收發模組光學系統

為了解決光纖快速接頭的問題,作者徐瑋梓 這樣論述:

本論文提出具光學透鏡連接器之光學軟性電路板設計適用於高畫質多媒體介面光學連接收發模組,此光學系統整合了高分子聚合物波導、45°微反射面、發射端雷射驅動晶片、垂直共振腔型面射型雷射、接收端轉阻放大器晶片、光偵測器於軟性電路板上,在軟性電路板的末端設計光學透鏡連接器,用於提升封裝容忍度以及與光纖端跳線接頭對接可快速完成光學對位。 經由光學模擬得到:傳輸端垂直面射型雷射出射,經由45微反射面轉折至高分子聚合物波導中,藉由光學透鏡連接器聚焦耦合進入多模光纖中,光學耦合效率達66.4%;接收端雷射光由多模光纖出射後,經由光學透鏡連接器耦合進入高分子聚合物波導中,最後再經由另一個45微反射面轉

折進入光偵測器,其光學耦合效率達66.7%。傳輸端及接收端之光學串音干擾皆小於-30dB以下。

光纖通訊與實習(第二版)

為了解決光纖快速接頭的問題,作者張安華 這樣論述:

  光纖通訊是近年來因應人們對於資訊快速流通以及方便擷取的需求,所發展出的新興技術。由於光纖具有線徑細、重量輕、低損耗、頻帶寬、可撓性佳、無電磁感應、無串話等優點,且主要成分石英原料在地球上儲藏量極為豐富且不虞匱乏,更是符合節省能源的未來趨勢。   本書作者有鑒於光纖通訊此一新興技術是現代有志於從事尖端科技者必備的相關知識,編寫本書做為光纖通訊的入門專業書籍,於2005年出版第一版。   鑒於光纖科技給現代人類生活帶來巨大改變,和對通訊技術的劃時代革命性影響,我們的確有必要重新檢視光纖資訊,以期發現更多的啟示和機會,因此,作者整理近十年來的發展與演變,改版為第二版,提供

讀者最新穎、最適切的資訊。   隨著光纖科技不斷的演進,如今我們已可隨時隨地無拘無束地暢遊於網絡世界,甚至還能夠利用智慧型手機、iPad等無線設備,瀏覽應用世界各地的訊息;除此之外,光纜還可用於農業與室內照明,以及有效傳導太陽能熱量等用途。   光纖通訊不僅已實現了光纜直接到戶的夢想,更鼓舞了人類掌握文明進步的信心,當然也間接證明了本書當初對光纖通訊科技的種種期望之正確。   本書內容共分為十章,由基本的光纖結構、製造方法和光學原理,到光纖通訊元件、網路測試等,深入淺出的將光纖通訊的基礎原理及應用介紹給讀者,並依照章節內容的特性,設計實習單元。此外,書末整編光纖通訊的各種考試題庫與解析成

為本書附錄,可供讀者自我複習或作為參加考試準備之用。   第二版延續第一版的架構,除全面檢視更新外,並因應授課教師的回饋意見,配合教學時數要求,加以精簡並酌增必要內容。   本書作者實務經驗豐富,將多年的經驗與心得融入本書,不僅適宜作為光纖通訊的教科書,亦可提供對光纖有興趣的社會人士參考。

以單通道傳送25 Gb/s和56 Gb/s組成400 Gb/s單模光傳輸模組的高速電路板設計

為了解決光纖快速接頭的問題,作者王伶綺 這樣論述:

由於高速大量資訊傳輸時代來臨,頻寬與資料量的需求量快速成長且已供不應求,所以為了解決大量高速傳輸所需要消耗的成本以及技術的突破,全世界無論業界或是學術單位已極力研發相關高速訊號的傳輸元件技術。對於資料中心伺服器間的資料傳送來說,使用光纖通訊是最佳選擇。因此若100 Gb/s光傳輸模組商業化之後,研發重點將轉為研發製作400 Gb/s 光傳輸模組,而眾多研究相關結果也在國際期刊及研討會中發表,但還是有許多挑戰需要突破。本論文成功設計並優化單通道25 Gb/s 不歸零編碼訊號並載上高速電致吸收調變雷射,高速印刷版採用高頻板材來設計高 頻傳輸線以提高傳輸頻寬,並藉由差動訊號傳輸線減少共模雜訊

降低阻抗匹配問題所造成的反射。由於在量測過程裡傳輸路徑上需經過上拉及電光吸收調變器電路,造成阻抗不匹配,因此本論文成功藉由模擬電路來驗證實驗結果並優化,藉由完成單通道25 Gb/s的成果進而完成設計單通道56 Gb/s之傳輸系統,設計結果將有利於後續實現8×56 Gb/s的400 Gb/s光傳輸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