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袁興寫的 當心禍從口出:公然侮辱的罪與罰(新版) 和劉琦富的 大房東小房客:租賃專法沒搞懂,小心法院跑不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快新聞/北市公園處爆性騷蔣萬安出手拔官:黃淑如調離現職也說明:針對公園處駐衛警涉嫌性騷一案,蔣萬安表示,6月中發生這件事, ... 遭受到性騷的民眾,能透過專線、申訴程序、心理、法律諮詢,創傷恢復等各種服務。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白象文化 和FUN學所出版 。

東南科技大學 產業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林秋堂所指導 何美珠的 民眾對公部門志工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以基隆就業中心為例 (2020),提出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就業服務、志願服務、服務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許天維所指導 陳姿貝的 應用IPA法改善公部門法律諮詢服務品質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法律諮詢、服務品質、SERVQUAL量表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臺中市各區法律諮詢服務處地點及聯路電話 - SheetHub.com則補充:法律諮詢服務處 聯絡電話 35563479 臺灣大道市政大樓 22289111*23610、23611 35563480 35563481 陽明大樓 22289111*23805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當心禍從口出:公然侮辱的罪與罰(新版)

為了解決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的問題,作者袁興 這樣論述:

  逞一時口舌之快,小心惹刑事犯罪前科與民事賠償的問題上身!   ◎話一出口就像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瞭解法律,管好你的嘴,才能遠離罪與罰!   ◎本書從刑法解釋「公然侮辱」,並引學者見解、法院實務判例,清楚說明公然侮辱會受到的罪與罰。   ◎作者從事協調解決現代人一般生活上所遇到的法律紛爭十數年,本書以公然侮辱為主題,助讀者避免禍從口出。   在私Line 上罵朋友87 算不算是公然侮辱呢?   以肢體或影射方式侮辱,構成犯法嗎?   在網路社群開罵有罪嗎?   社會開放、網路盛行,挾言論自由,各種語言霸凌因應而生,   沒有用本名、沒有指名道姓、國罵是我的頭禪、用

流行語、   我沒這個意思、是在非實境的社交軟體……   但,可能都面臨拘役或三百元以下罰金的刑責!   當你下次遇到紛爭時,請千萬冷靜應對,不要逞一時口舌之快,任意罵人,以免「禍從口出」,受到刑罰與民事賠償的司法制裁。 名人推薦   ◎亨達法律事務所謝憲愷主持律師強力推薦   在如今這個民眾權利意識高漲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確實必須十分小心,一不小心說錯話就有可能被吉(被告的意思),尤其現代人習慣使用網路交流,在網路上隨意批評或是留言如果中傷他人也是有被吉的風險,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糾紛,謹言慎行是有必要的。   本書作者袁秘書在調解委員會任職十多年,擁有豐富的調解經驗,本書集作者

調解經驗之大成,並整理近年來法院有關妨害名譽罪章的案例,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讓讀者明白自身言行是否合法,並理解言論自由的界線。   ◎鼎詠勝法律事務所張禮安主持律師強力推薦   在現行網路、通訊和錄音軟體發達之年代,人們間不論就口頭或文字之方式聊天、評論、留言等,都有可能在有意或無意之間中傷到他人,進而衍生刑事或民事上之糾紛,造成民眾必須因此花時間跑法院、檢察署或警局之情形,屢見不鮮。   本書作者袁大秘書在處理妨害名譽罪章及相關損害賠償等紛爭,已有十多年之豐富實務調解經驗,近年任職於新北市林口區公所調解委員會秘書,而袁大秘書在本書更是以淺顯易懂之方式,並佐以法院有關妨害名譽罪章相關案例,與讀

者大眾分享,使讀者大眾容易了解理解言論自由的界線。   ◎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李昊沅律師強力推薦   工商社會發展下,人際間的互動往來遠比農業社會更加複雜與疏離,也因此衍生紛爭,甚至爆發口角及肢體衝突,甚為常見。   袁祕書長年於法院協調民眾因妨害名譽、公然侮辱等紛爭,已有十數年之經驗。近年擔任新北市林口區公所調解委員會祕書,更是發揮所長。袁祕書以其專業及經驗,透過淺顯易懂之說理撰寫本書,讓讀者更能瞭解到言行逾越法律規範之風險。  

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一手罵台電一手敲台電
本日就台電補助款的問題,於經濟委員會進行質詢。 因應能源轉型,我們未來的能源規劃也會有所變動,台電未來總體目標最大的戰略之一就是減媒,這個策略需要中央地方都一起配合,也希望台電能持續積極和地方政府溝通,一起達成目標。
本日質詢我特別想討論有關台電敦親睦鄰工作的問題。
台電長期有編列一些敦親睦鄰的費用,用來照顧電廠周遭較受影響的居民,或弱勢低收入戶。但過去的經驗,很多敦親睦鄰的公關,沒有發揮效果,所以過去也有新聞報導過很多衝突,和「一手罵台電、一手敲台電」,這種吃台電、睡台電、但又罵台電的現象。
在 2021 年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預算書中,其中一項業務計畫為「落實睦鄰工作」,共編列了 33 億 7,758 萬 9 千元。這筆錢理論上就是會花在民眾身上的錢。

問題在於投放未讓民眾有感
我今日問台電董事長,自評對於台電的敦睦工作可以打幾分,董事長認為有80分。但我去問地方的鄉親,例如我們中火所在的龍井,是否知道台電一年花了33億給民眾,大家都回我說「哪有可能」!顯見民眾是不知道、或者無感的。也難怪過去會有「一手罵台電、一手敲台電」,這種吃台電、睡台電、但又罵台電的狀況。如果說台電的公關分有80分,那剩下的20分我覺得有很大的強化空間。

新機組補助金增加環境更好 但民眾不知道
我們現在有「促協金」,未來新法上路後還有一個「電協金」,單就龍井地區,我們過去一年有 1 億 4 千萬的預算,這筆錢由龍井區公所分配提供民眾申請。我們在跟民眾宣導要換新機組時,有沒有充分跟他們溝通,告訴大家裝新機組的好處,不僅是環境面的影響,未來分配給在地居民的補助金也會增加,環境變好、補助金也增加,這個民眾都不太清楚原來是這樣。
根據《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執行要點》(促協金)的第一點:「本公司為促進電力發展及設施營運之順利進行,增進發電、輸電及變電設施周邊地區居民福祉,及提升本公司企業形象之需」。很顯然,從幾次的衝突當中,並沒有提升台電的公司企業形象。我要強調的是,並不是說提供這些睦鄰費用,地方民眾就不能有意見,而多次下來的問題是這個過程一直無法促成有效溝通,連說明會都無法開,就無法針對有爭議的內容進行實質討論,我相信這並非是在地大多數居民所樂見的現象。

落實改善民眾生活 補助有感建設
針對台電的補助金,我這邊提出兩個具體要求。
第一點,我希望能落實公關的部分,不要讓補助金像流水一樣發出去,補了就過,領錢的人領成習慣,都忘記為什麼可以領到這筆費用。既然有補助,就應該到現場,拿麥克風跟大家說明一下,台電未來要推動的計畫。
另外,過去中鋼剛到高雄時,很多民眾對於中鋼是否帶來汙染影響生活品質很憂心。當時中鋼做了三件事:開福利社、開電影院、開體育館。很多民眾因此進出利用設備,也發現並沒有因為進出那個區域,就對生活、健康有很大影響,此外也提供員工福利,無形中也緩解民眾憂慮。
我覺得可以參考中鋼的例子,去做一些民眾有感的建設,例如可以朝向「促進國民健康」的目的來推動,台中電廠所在地龍井,依據前瞻相關規範,龍井的人口數並沒辦法建設「國民運動中心」或是「全民運動館」,這類的建設,台電就可以考慮填補目前辦法中的不足,幫電廠所在地的民眾進行重要建設以促進國民健康,也可以增進台電的正面形象。根據促協金規定第 15 點,除了由地方政府自行提出外,第 16 點的專案促協金應該也可以由台電主動規劃。

公開透明讓民眾方便了解查詢
此外,台電的預算根據《預算法》是由立法院來審查,但目前最大宗的睦鄰經費主要是直接由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等來申請,經電協會的審議後來決定,這個部份本席要求每年度的申請及申請結果,應主動提報立法院,而非要監督單位自行去台電的資料庫去「撈資料」,甚至截至昨天這個網站點進連結仍是失效的!我也要求台電應該主動提報申請情形及提供活動辦理情形,以利中央監督!
中火並非只給地方帶來污染,除了滿足用電外,也為地方帶來建設跟回饋,這正是編列睦鄰經費的目的,但這幾年來卻被特定政黨打成十惡不赦,某些特定政黨政治人物,甚至一手打中火一手再跟中火要經費,然後持續操作地方與中火間的對立,只為了謀取政治利益,這樣無論台電編列再多的敦親睦鄰經費,都好像把錢丟到水裡一樣,失去原先的美意!

2020-12-28,經濟委員會,經濟部 王美花部長,台灣電力公司 楊偉甫董事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民眾對公部門志工服務品質認知之研究-以基隆就業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的問題,作者何美珠 這樣論述:

公部門在人事精簡又重視服務品質下,人力運用需十分精實,而我國2025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若能善用高齡者投入公部門志工行列,可達到三贏的效果。一、增加高齡者社會參與機會,二、緩解公部門人力不足困境,三、讓民眾得到優質的服務,提升公部門服務品質。本研究探討民眾對基隆就業中心志工服務品質之認知,透過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採用SPSS進行資料統計分析,分析方法包含敘述性統計、信度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成對樣本t檢定,運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IPA)找出服務品質缺口,提升志工服務品質。研究結果發現:一、 在品質屬性方面,「志工提供個別化服務(如老花眼鏡、玩具)」及「志工穿著制服保

持專業儀態」期望品質與認知品質具有非常顯著差異,認知品質高於期望品質。二、 在構面屬性方面,志工的「反應性」服務具有非常顯著差異,認知品質高於期望品質。三、 不同教育程度者在「專業性」、「反應性」及「同理性」三構面之期望品質及認知品質呈現顯著差異;不同收入者在「關懷性」、「專業性」和「同理性」三構面之期望品質與認知品質呈現顯著差異。關鍵詞:就業服務、志願服務、服務品質。

大房東小房客:租賃專法沒搞懂,小心法院跑不完

為了解決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的問題,作者劉琦富 這樣論述:

  租賃專法在2018年6月27日正式上路後,   那些簽字畫押定金被吞沒的黑暗代誌。   那些不得報稅入戶籍的黑暗代誌。   那些房東說了算的黑暗代誌。   那些漏水老不修的黑暗代誌。   租屋界新寵兒─包租代管、社會住宅,   會不會也暗藏著危機呢?   大房東跑法院成家常便飯,小房客也是叫苦連天,作者長期處理租賃法律糾紛,透過26篇大房東小房客的實際案例,提供實用的法律書狀,清楚的表格插圖,不僅讓你一本搞懂《租賃專法》,更完整說明包租代管、社會住宅的法律眉角。 名人推薦   推薦序─   前內政部長  葉金鳳前部長   財團法人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呂秉怡   台

北市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陳柏勳   推薦人─   白仁德教授 /政治大學社科院副院長   李志峰教授 /東吳大學法律系   何叔孋公證人 /最美公證人   廖國柱所長 /台北市地政士公會監事  

應用IPA法改善公部門法律諮詢服務品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中 區公所 法律諮詢的問題,作者陳姿貝 這樣論述:

隨著環境的變遷與政權的更迭,形成民意特別高漲的時代,社會公眾議題受到關心,參與政策制定受到青睞,進而發揮了監督政府的功能,促使行政機關無不開始推動創新改革的作為,以提升機關內部績效與服務品質。而藉由波濤洶湧的訊息帶來的大數據分析,尤以科學上的角度,配合實務上的運作,目前正在扮演著輔助施政的角色,以探討萬變訊息內涵,才能有效的提升政府的服務職能和改善國家的執行策略。本研究因應當今時代的變革,特別採用問卷的方式,透過重視度表現值分析法(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簡稱IPA分析法)來進行改善服務事項的行動。 因應行動政府與在地服務的理念,近年來臺中市的

區公所常被定位為的小市府,是為重要的政府施政機關。但其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真正、有效的貼近民眾的需求,成為現今重要課題。尤其是行政機關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的調查與研究在學術界中少之又少。是故,本研究係以至臺中市北屯區公所法律諮詢服務之民眾為對象,採用IPA分析法,透過開發的PZB的SERVQUAL服務品質構面發現優先改善事項,以便採取行動並施以改善機制,來爭取民眾認同。本研究直接編製〈臺中市北屯區公所法律諮詢服務民眾滿意度與重要度調查〉的問卷,以民眾的重要度為重視度,以民眾的滿意度為表現值。並採取Likert Scale的五等量表來呈現民眾重要度與滿意度的感受評分。問卷內容共計五大構面,包含有形性、

可靠性、反應性、保證性及同理性計15個題目。 本研究發現民眾認為區公所法律諮詢服務所提供的服務品質特性落在優先改進的部分,包括:反應性的「對本所服務人員能主動協助引導」、「對本所調解會提供之相關資訊」;保證性的「對本所能確保諮詢資料安全性」、「對律師的解決法律問題專業能力」、「對本所服務人員提供法律諮詢流程」;同理性的「對律師提供適切合情合理解決方法」等六項,可作為區公所法律諮詢服務優先改善事項並作為提升服務品質之依據。同時這些改善措施,對於提升民眾對行政機關服務品質之滿意度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