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申訴信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自來水全球資訊網-意見信箱也說明:但基於法定職掌與專業分工,本信箱在收到您的電子郵件後,將轉請權責業務單位處理並逕行回復,因此您的個人基本資料(如姓名、聯絡電話、聯絡地址、電子郵件地址、水號),將 ...

開南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法律碩士在職專班 紀俊臣所指導 劉竹超的 臺北市廢棄物清理與處分事件之研究 (2017),提出經濟部申訴信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環境治理、廢棄物清理、責任態樣、行政處分、訴願(申訴)。

而第二篇論文玄奘大學 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班 林博文所指導 解文龍的 從組織變革論苗栗縣政府縣民當家熱線1999 (2011),提出因為有 1999、組織變革、平衡計分卡、單一窗口、顧客導向的重點而找出了 經濟部申訴信箱的解答。

最後網站水利署中文版全球資訊網-意見信箱則補充:經濟部 水利署(主計室)聘用人員(職務代理人)1名甄選結果 · 打造承洪韌性及穩定供水的永續水臺灣 · 進入颱風季,水利署呼籲注意排水溝暢通 · 經濟部水利署(綜合企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經濟部申訴信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北市廢棄物清理與處分事件之研究

為了解決經濟部申訴信箱的問題,作者劉竹超 這樣論述:

環境的維護與民眾的生活密不可分,清潔隊在廢棄物清理所衍生法律責任的範疇,可分為行政管理、民事事件及刑事制裁三大方面。本研究即就臺北市訴願決定書、大安區行政處分案件及新聞上有關廢棄物的事件,行政上的申訴制度,諸如1999、市長信箱等管道提出申訴,進行分析和探討;另有非法律途徑事項,諸如:民意代表的請託等,需要相關法制以為規範,實宜針對相關問題,以策進其對相關法制措施與方向。 探討環境治理的相關知識,環境保護從前重視科學的研究,用科學的方法來減少環境汙染的議題外,亦開始進行政治、經濟、法治及文化方面的討論;民主的浪潮,環保意識的抬頭,民間開始關心環保相關議題,經濟成長已非國家唯一需

求,民眾環保抗爭活動逐年增加,這種從下而上的思維模式,非僅透過政府與公益團體的宣導與執行,而是要從基層工作來進行研究,探討相關行政處分及救濟事項歸納與彙整,對於地方清潔隊的困境進行檢討與討論,提出建議與改善之處。 茲將本研究之重要發現,說明如下:一、廢棄物清理之違法行為都會地區尚不可免二、廢棄物清理之違法處分請求行政救濟尚屬不多見三、廢棄物清理之違法處分獲請得救濟機會尚屬不多見四、廢棄物清理事件相關政策五、廢棄物清理相關法令六、民意代表關心案件 依上揭發現,提出建議,包括:一、廢棄物處分事件宜加整理與分析二、廢棄物行政處分之救濟宜重視處分之要件是否具備三、廢棄物行政處分之救濟宜由地

方政府以作為策進之參考四、廢棄物清理事件制定政策的改善五、廢棄物清理相關法令的辦理六、民意代表關心案件,不必要會勘案件減少及案件登錄

從組織變革論苗栗縣政府縣民當家熱線1999

為了解決經濟部申訴信箱的問題,作者解文龍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苗栗縣政府推動縣民當家熱線1999所面臨之組織變革問題以及評估變革後的縣府績效。運用Leavitt的革新模式來探討苗栗縣政府推動縣民當家熱線1999之組織變革現象,以及以平衡計分卡的觀點來檢視變革後內部營運流程的績效。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的途徑,利用深度訪談法抽樣訪談熱線1999話務人員以及高業務量單位之業務承辦人,以及以次級文獻分析法分析縣府組織之績效數據。研究發現如下:一、苗栗縣民當家熱線1999成立之因素:主政者的強烈企圖心、希望整合縣府的資源,提供民眾更積極方便之需求。二、苗栗縣民當家熱線1999之營運現況:(一)設立初期階段:成立時間匆促,處理機制建立不全;縣府經費有限

導致1999成立之規模小;各單位業務承辦人大量內耗1999工作量。(二)營運現況階段:「ㄧ個號碼全面服務」更深得民心,更能掌握民眾所需之資訊;並未確實設計顧客導向機制,導致後續顧客成長率無成長;只有電話號碼整合,縣府業務整合問題多。三、組織變革之績效評估:(一)任務因素:熱線1999的角色是整合縣府資源以及積極服務民眾、沒有顧客滿意度調查機制、顧客成長率並未提高。(二)結構因素:服務品質逐漸降低;標準化作業流程明確清晰;在工作流程部份顯示各單位因熱線1999可以迅速獲得更多的業務資訊、各單位工作績效明顯提升、各單位工作流程並未減化、熱線1999並非屬於法制的申訴管道、熱線1999對於民眾的申訴

案件並沒有篩選機制、熱線1999話務人員專業能力不足、對於權責不清的1999案件縣府有一定的協調模式、縣府財務成本控制得當。(三)技術因素:熱線1999之資訊系統資料庫功能薄弱、熱線1999的資訊系統並未整合縣府各業務單位的資訊系統、熱線1999的資訊系統無電子簽章的優勢、熱線1999的資訊系統網站服務功能不佳。(四)人員因素:話務人員專業能力持續成長、話務人員的訓練機制並未確實執行、人事編制小導致離職率對業務運作的影響很大、作業規定獎懲辦法實行效果不彰、業務承辦人對工作負荷量與工作滿意度足堪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