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湖分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川湖分紅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蓉寫的 很冷很冷的冷知識:包山包海,有趣有料,不爆冷門,不潑冷水,電擊你僵化的心智 和FrankDikötter的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典藏套書】:解放的悲劇、毛澤東的大饑荒、文化大革命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薪資、薪水情報也說明:川湖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船務人員:月薪31000元以上,加工技術工程師- 無經驗可:月薪36000~40000元,船務人員:月薪3.1萬元,資深軟體工程師:面議(經常性薪資4萬/月含以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海鷹文化 和聯經出版公司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謝文英所指導 謝為任的 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分配公平的調節式中介效果 (2020),提出川湖分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分配公平、組織公民行為、調節式中介效果。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張芳全所指導 陳宛廷的 警察職業承諾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專業警察單位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職業承諾、工作投入、專業警察單位的重點而找出了 川湖分紅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則補充:成都中电建瑞川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 一体的大型中央在川骨干企业。 ... 净资产;Ej 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川湖分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很冷很冷的冷知識:包山包海,有趣有料,不爆冷門,不潑冷水,電擊你僵化的心智

為了解決川湖分紅的問題,作者黃蓉 這樣論述:

★人類的眼睛為什麼不怕冷? ★諾貝爾獎為何沒有設立數學獎? ★為什麼古希臘雕塑都是裸體藝術? ★交通號誌為什麼採用紅、黃、綠三色? ★光緒皇帝為什麼叫慈禧太后「親爸爸」?   ◎ 冷知識——它們不是不重要,只是你從來不知道!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跳脫嚴謹的教育體系和嚴肅的教學傳統的冷知識,   值得我們去深刻發掘和嘗試解答。   這些既新奇有趣又包羅萬象的冷知識,為什麼對我們非常重要?   因為它們是讓我們成為社交達人必須具備的終極武器。   在無聊的生活或是枯燥的工作中,如果掌握一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識,   就可以立刻告別冷場和製造話題,成為受人歡迎的人際高手和溝通天才。。   ◎

人類是擁有無用知識越多越快樂的動物!   科幻小說作家阿西莫夫有一句名言:「人類是擁有無用知識越多越快樂的動物!」   這裡所說的「無用知識」,其實就是那些經常被我們忽略的「另類知識」——冷知識。   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都可能會遭遇各種壓力和挫折,   但是請記住:不要被它們折磨得喘不過氣。   我們只需要調整心態,從「快樂」兩字入手,讓自己興奮起來,   啟動自己對生活的興趣,就可以成為一個有趣而快樂的人。   ◎ 不爆冷門,不潑冷水,電擊你的僵化心智!   本書集結關於事物由來、謬見禁忌、字詞本義、趣聞雜談等方面的冷知識,   透過發現過去不曾察覺到的事物,以喚醒生活觀察之趣味。

  世界上的知識那麼多,我們只要學習自己必須知道的有用知識,   以及瞭解這些極有趣味的冷知識,   讓自己獲得無比快樂,這樣就足夠了!

川湖分紅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上星期威尼斯發生了53年以來最嚴重的水災,整座城市有超過七成以上的地方都泡在水裡。你可能想說,啊威尼斯不是本來就蓋在水上嗎?對他們來說淹水再怎麼嚴重,最多就跟台灣有個”嚴重的颱風”差不多吧?

是這麼說沒錯,不過這一次不是普通的強烈颱風,而是威尼斯的納莉颱風。

威尼斯水患越來越嚴重的原因,首先就是這座城市本身的地基鬆軟造成的地層下陷。科學家估計,目前威尼斯下沉的速度大約是每年一公釐。但是影響最大的卻不是這個原因,而是由於氣候變遷造成的海平面持續上升,光是這一個世紀,海平面就比起以往高了超過20公分。一邊地面越來越低,一邊水越來越高,日積月累起來這個地方的水災就越來越嚴重。

這只是普遍的情況。那這一次的水災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一次威尼斯剛好遇上了一個把潮汐、海流和季風三者的影響一次加在一起的”超級漲潮”,每一次威尼斯只要遇到這個”超級漲潮”就會淹大水。今年慘上加慘的是,老天在這個超級漲潮的日子又下起了暴雨。12號跟22號的水位分別就搶下了1923年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跟第三高。你就知道今年的水災有多厲害。

威尼斯這座城市一直都是世界上重要的觀光聖地,其中最著名的聖馬可廣場一帶,因為地勢低窪,在這一次的水災裡受到的衝擊最為慘烈。而廣場東面的聖馬可大教堂下方有一座12世紀時就蓋的地下墓室,在12號的大潮中慘遭海水「完全覆滅」。威尼斯主教還說這次水患已經造成不可修復的重創。因為根據教堂的紀錄,水淹到教堂裡面在這一千兩百年間也只發生過六次,其中就有四次是在這20年間發生。

那這20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科學家自認己經講得夠清楚了,地球暖化水平面上升,是威尼斯現在動不動泡在水裡的主因。

但科學家不管把這字寫得再大,喊得再大聲,就是有很多政治人物可以睜著眼說瞎話,啊,什麼地球暖化?沒有啦?我們威尼斯本來就淹水,來,發你個水瓢,你回去舀一舀就好了。

在這次威尼斯開始淹大水後,威尼斯市議會趕快召開了會議,大家快來研究研究威尼斯這淹水的事該怎麼辦。中間徧左的民主黨就說,我們也該撥點經費做點友善環境的措施,比如新能源、電動車、減塑之類的。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很合理的建議,現在有誰講環保比威尼斯更有說服力呢?但現在在威尼斯市議會的最大黨,是極右的的聯盟黨(League),這個黨長久以來就是不相信地球暖化的,根據德國智庫統計的投票紀錄,在2014-2018年前,這個黨在歐洲議會,只要是環保相關的法案,全部投反對票。所以在這次的威尼斯市議會,對這個民主黨提出來的環保法案,聯盟黨又投了反對票,把環保法案丟出了門。

很諷刺的是,從來沒淹過水的威尼斯市議會,在這個法案被否決之後兩分鐘,大水就淹進了市議會。我看威尼斯市議會,以後開會,大家要學女神維納斯,都站在貝殻上。

威尼斯市目前對淹水的處理方案,很多人認為很有問題,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摩西計劃“,要在威尼斯建設近80道活動水閘,每逢大潮時便可將水閘機動升高,形成一道堤壩防線,阻絕海水湧入,還用「摩西分紅海」的聖經典故為這個計畫命名。但在十年前就該完工的計劃到現在還沒完成,還老是有貪汙的傳言。這次為了保住威尼斯的經濟命脈,威尼斯市府大撒錢,市民家裡淹水的,馬上補貼五千歐元,餐廳等商家最高還可以拿到兩萬歐元。這個補貼大概就是要讓家家戶戶,可以去買個水瓢治水。

除了錢的問題之外,這個摩西分海是不是真的能分海,也有很大的疑問。由於摩西計畫的原設計只考慮了未來一百年水位會上漲22公分,有很多學者就警告說,全球的海平面上漲是這個估算的兩倍多,幹麻要花45億歐元蓋這個沒用的東西?更不用說這些水閘對旁邊威尼斯潟湖的生態影響了。這個計畫的工期不斷拖延,就跟某個城市的大巨蛋一樣,期間也一直傳出建材生鏽、損壞等消息。在全球暖化衝擊下,摩西計畫到底要蓋還是要拆呢?能否真的拯救威尼斯呢?大家頭上都是一堆問號。

從這次威尼斯市議會對環保法案的態度,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想要推廣對抗地球暖化的議案有多吃力。像義大利的聯盟黨,這樣不承認地球暖化的極右政黨,現在在很多國家都占領導地位,即使國家裡己經出現了跟氣候變遷有關的嚴重災害,還是不肯承認災害跟地球暖化有關。像美國加州野火燒得這麼厲害,燒得除了傳統的乾季濕季之後,現在還多了個火季,可是美國總統川普還在說地球暖化是騙人的。在南半球的澳洲,野火燒得無尾熊都快絕種了,澳洲執政的自由黨,對環保議題也還是在裝傻。

不過跟這些極右派的全盤否認相比,就算是在政策上對環境相對友善的國家,也很難避免錯亂的現象。比如挪威好了,挪威有三分之一的國土位處北極圈,對冰川的變化及北極熊的困境,特別敏感,很早就宣稱願意投入資源,來推動國際間對氣候友善的共識。但即使是挪威,也還在開採石油。所以常常看到的就是,珍珠奶茶還是要喝的,喝的時候也還是要用塑膠吸管,只不過一邊喝的時候,一邊心裡很內疚。

威尼斯的外號是水都,一個基本上蓋在水上的都市,自古以來,就要學習與大海相處,有時候人會贏,有時候海會贏。如果主事者不願承認,地球暖化是威尼斯淹水越來越嚴重的原因之一,不願意對症下藥,我們可以想像,將來大海要贏的機率,只怕是越來越高。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分配公平的調節式中介效果

為了解決川湖分紅的問題,作者謝為任 這樣論述:

人類行為關係複雜,往往存在微妙關係,而影響組織行為表現。本研究即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探討主管運用轉型領導、主管支持、分配公平與員工展現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間之關聯情形,並藉由中介模式、調節效果及調節式中介效果,建構影響關係模式,對組織行為學術理論有其重要性。 本研究採次級資料分析,係溫福星(2019)「組織管理中多層次測量模式的多群體恆等性之研究」原始數據,研究對象為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四縣市80個稅務機關公務員,以及104家民營企業員工,共2,492份問卷資料。經整理檢核後,可用問卷為1,899份,可用率達76.2%。本研究以信效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皮爾森積

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Sobel test、結構方程模式分析、階層迴歸分析及條件化間接效果分析,考驗假設,獲致結論如下: 一、員工對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分配公平及組織公民行為的認同程度,絕大多數達中高程度以上。 二、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間具顯著正相關。 三、轉型領導對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具顯著預測力,且三者對員工組織公民行為亦具顯著預測力。 四、轉型領導透過組織承諾的中介效果,正向影響員工組織公民行為。 五、轉型領導透過主管支持的中介效果,正向影響員工組織公民行為。 六、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結構

模型適配度良好。 七、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與組織承諾間具顯著正向調節效果。 八、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對主管支持間不具調節效果。 九、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組織承諾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間,具顯著調節式中介效果。 十、分配公平在轉型領導、主管支持與員工組織公民行為間,無調節式中介效果。 據以上結論,研提具體建議,供主管行政機關、行政主管及人資部門作政策制訂或領導管理之參據,以及後續研究之方向。關鍵詞:轉型領導、組織承諾、主管支持、分配公平、組織公民行為、調節式中介效果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典藏套書】:解放的悲劇、毛澤東的大饑荒、文化大革命

為了解決川湖分紅的問題,作者FrankDikötter 這樣論述: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劃時代經典──人民三部曲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巨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記錄獨裁政權統治下的恐怖歷史 中國共產黨不願公開的殘酷真相 為當代中國人民發聲的重要巨著     ▌三部曲之一:《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   〈The Tragedy of Liberation: A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1945-1957〉     ★《周日泰晤士報》年度歷史好書、入圍歐威爾獎★   歷史傳記暢銷作家張戎:這是一本必讀的書。     以人民視角書寫中

國革命史的最新觀點!   揭開毛澤東宣傳假面,還原中共建國真相!   人民發聲的歷史,是正史難以承載的生命重量。   來自中國檔案館的大量證據,揭開黃金時代的恐怖真相!     中國共產黨將1949年的勝利稱作「解放」,看到這個詞,人們通常會聯想到興高采烈的群眾湧上街頭慶祝重獲自由的情景。然而在中國,「解放」和「革命」的故事卻與和平、自由及正義無關,而是充滿了精心策劃的恐怖和有組織的暴力。解放後,廣大中國人民面對的是「一座精心設計的奧許維茲思想集中營」。共產黨政權建立不到十年,已經無人敢反對毛主席。     首當其衝的是地主,共產黨在農村發動的土地改革

,其實是黨和窮人之間的血腥交易、一場精心策劃的殺戮,導致兩百萬地主遭到清算。接著是鎮壓反革命的恐怖運動,目地是消滅所有黨的敵人,毛澤東甚至設定了殺人指標。為達成殺人指標,幹部們往往只是隨機挑選殺害對象,最後有將近兩百萬人遇害。然後是少數民族、宗教團體、農民、藝術家、企業家、工商業主、教師、學者,以及對各項政策提出質疑的黨員……     《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的主角就是受到這場巨大災難影響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大多被歷史所淹沒,因為官方的宣傳報導中只充斥著大量領導人的談話,而這些談話只是描述了一個他們想要建成的社會,最多只能算是設計藍圖

,並不能反映社會現實,而且通常只提到工人和農民中的模範人物,找不到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當代中國史學家、《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作者馮客擷取近年才得以公開的檔案資料。他所蒐集的數百份來自中國各檔案館、從未解密的檔案文件中,包括祕密警察的報告、未經篡改的高級領導人的演講、在思想改造運動中寫的悔過書、對農村反抗事件的調查報告、鎮反運動的詳細統計資料、工人工作條件的調查、普通人的上訪信件等內容。輔以各種回憶錄、信件和日記,以及親身經歷者的記述,勾勒出那些革命的主要參與者和受害者的真實故事。     那些早期的親歷者所留下的證詞,通常被同情共產黨政權的

學者所忽視,但他們的描述如今恰可與檔案資料互相參證,對研究歷史的真相幫助很大。透過這群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故事,讀者獲致前所未有的機會,得以穿透中共宣傳的表相,接櫫毛澤東政權下最慘烈的時代悲劇。     ▌三部曲之二:《毛澤東的大饑荒:中國浩劫史1958-1962》   〈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1962〉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得獎作品★   改寫中國近代史的權威鉅著,了解20世紀中國史必讀之書

    一場奪去至少4500萬人性命的大饑荒,是天災還是人禍?   一部傑出的歷史調查,揭示了世界歷史上最惡劣的罪行之一     「這本書比你讀過的任何一本書都要可怕,那些毫無人性的人,特別是被意識形態主宰的人,令每一頁都不忍卒睹……震懾人心……馮客為歷史做出了貢獻,也為中國人——等他們有朝一日能夠讀到這本書時——做出了貢獻。」——《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     中國近代史上最瘋狂、黑暗、悲慘的一頁   二十世紀最大人禍真相的解密與重構     1958至1962年,中國變成了人間地獄。毛澤東將全國推向大躍進的狂潮,企

圖以這種方式在十五年內趕上並超過英國。這場試驗最終導致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災難,奪去了數千萬人的生命。     馮客用精彩的文筆和豐富的細節,為我們呈現了一段被人們廣為猜測卻從未得知全貌的歷史。他查閱大量中國共產黨的檔案——不只中央檔案,還有各省省級檔案館,與不同地區的市級和縣級檔案館所藏資料,其中包括公安局的機密報告、黨內高層會議的詳細紀錄、未經修改的重要領導人的原始講話、農村工作的情況調查、集體殺戮案件的調查、祕密的民意調查與普通老百姓的檢舉信等等。這些檔案長久以來一直對外界保密,只有少數最受黨信任的歷史學者才能查閱,但在檔案法頒布之後,數千份中央及地方的檔案一度對外開放,

徹底改變了人們研究毛澤東時代的方法。也是透過這些檔案,馮客得以拼湊出那段中國官方亟欲遺忘、不欲人知的過往。     本書的英文版出版後,立刻引起國際間的重視與討論,更贏得英國最具代表性的非小說類書獎——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後改稱巴美列.捷福獎 Baillie Gifford Prize)。評審團給予此書高度讚譽,有位評審稱「本書不僅在當下顯得重要,隨著中國在世界變得越來越有影響力、更為人所重視,它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變得更為重要。」另一位評審則稱,馮客之作完全改變了他對於二十世紀的認識。過去西方世界談論二十世紀獨裁政權帶來的災難,多半聚焦希特勒與

史達林,《毛澤東的大饑荒》一書則讓許多西方讀者警覺,當代中國也曾發生過這麼一段悲劇般的歷史。     當年的毛澤東想透過大躍進把中國提升為超級大國,並藉此向世人證明共產主義的力量,但終究痴人說夢,事與願違。然而在馮客之前,從未有人如此明確地證明這一點。大躍進運動最終發展成「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群體性殺戮之一」——至少四、五千萬人因過度勞累、飢餓或遭毒打而死;不僅如此,它還造成人類歷史上對建築物最大規模的崩毀、對自然環境帶來災難性的破壞。馮客透過龐雜檔案研究及內部人士採訪,以生動的敘述,把決策層的內幕與百姓的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為死者和弱者發聲,這種寫法在同類題材的研究中絕無僅有,深

刻挖掘出最貼近史實的闃黑面貌,令人怵目驚心、更令人掩卷嘆息。     《毛澤東的大饑荒》是想要認識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必讀之作。本次推出的新譯本,全面改正了原譯本的錯誤與疏漏,也讓馮客的經典作品以更為貼近原作的模樣,忠實呈現於中文世界的讀者面前。幾十年過去了,但往事並未如煙,當年那段時代的黑暗、政治的瘋狂,以及許許多多消逝在歷史中的無辜生命,都將因馮客的書寫而被世人所記憶。     ▌三部曲之三:《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eople’s History, 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場群眾運動,是一個人在用槍桿子運動群眾。」──王榮芬     在共黨幹部、政府官僚、解放軍和紅衛兵的鬥獸場之外,還有一段真正屬於普通中國人民的文革史。普遍中國人民在十年文革浩劫中究竟遭遇到怎樣的衝擊?他們如何面對毛澤東一人由上而下發起的報復清算運動?如何自保、甚至從中尋求新的生存空間?     當革命猛力搖撼建國以來形成的種種基層集體組織和權力結構時,計畫經濟體系也意外地隨之崩潰,這是毛澤東始料未及的結果

。     馮客的《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就是要描述這場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為何發生?如何演變?留下了什麼樣的創傷和遺產?本書是從中國基層人民角度,揭露1962至1976年間,他們所經驗過的文化大革命真相。這種從人民歷史角度出發的書寫,有異於過去的一般研究。本書資料來自數百份檔案庫中的文件,其中大多數在這本書是首度被使用,包含紅衛兵受害者的詳細狀況、政治肅清的數據、針對農村情況所做的調查、工廠和作坊的問卷報告、警方的黑市報告,甚至還有村民寫的投訴信,關於文革的回憶錄,自費出版的「自印書」(由基層黨員、甚至普通民眾執筆撰寫,提供了官方記載中看不到的視角)、訪談

紀錄等。本書嘗試將「大歷史的敘述」與曾經身處這場人倫悲劇之中那些男男女女的「故事」連結在一起。從處在政權頂端的領導人物,直到偏僻地區的窮困村民,大家都面臨過極度艱難的考驗,而他們當時做出的不同選擇,顛覆了世人的印象──世人通常認為毛澤東時期最後十年裡的幾億中國人都具有相當高的同質性。事實上,他們所做的種種抉擇加總起來,最終將國家推向了一個與毛澤東設想中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們沒有打擊殘存的資產階級文化,而是推翻了計畫經濟,使黨的意識形態空洞化。     馮客在《文化大革命》書裡提出,史達林過世之後,毛澤東相信自己應該已經成為全世界社會主義的最高領導人,這是他所追求的歷史定位。為了證明這

一點,毛澤東在1958年發動大躍進,結果引來一場慘痛的失敗,許多同志和老戰友都認為毛澤東必須負起最大責任。     毛澤東為此憤恨難平,經過幾年思考之後,他再度出手,於1966年發起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是一場源於毛澤東個人積怨憤怒的政治運動,他號召年輕人挺身為他戰鬥,肅清沒有人知道何時開始潛伏在黨內的「走資派」、「修正主義分子」、「階級敵人」,而且讓紅衛兵的矛頭指向他想要報復的政敵。     但是他的政敵們並非束手無策,他們早已學得了分化、轉移的手段,讓紅衛兵們分裂成許多派系,為了爭執「誰才是人民公敵」而內鬥不休。毛澤東當然不能就此罷手,於是呼籲全體中國人都必須投身

文革,將運動的規模擴大到前所未見的程度,鋪天蓋地而來,混亂程度幾近內戰。     1968年,以林彪為首的軍隊出面接管了這片大混亂,國家的權力卻同時由黨組織轉移到軍方手中。隨著林彪聲勢日益上升,毛澤東的猜忌心也日益增長,最終導致了林彪叛逃身亡事件。     文化大革命使黨組織和軍隊都受到了創傷,飽經苦難因而堅韌的基層人民卻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應對方式,從集體組織的桎梏中掙脫出來,一點一滴地將計畫經濟埋入土中,為日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開啟了一扇大門。    書評〈節錄〉     ▌馮客的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不只是恐怖的數據……他非常清楚地說明這個革命後的國家的

運作方式、革命後產生多龐大的暴力、人民為何彼此殺戮,以及暴行的目的。──《紐約書評》     ▌檔案研究的重要之作……馮客高明地在書中穿插人民的聲音,讓作品擁有強烈的人性向度。──《金融時報》     ▌卓越的研究,敏銳地剖析了那個喧鬧而難以捉摸的時代,馮客為我們述說了一段恐怖而難以置信的苦難故事。──《科克斯書評》     ▌那個時代的狂熱撕毀了友誼和親情,更不用說它也毀了中共本身。馮客的作品強而有力地傳達了這個論點。──《泰晤士報》     ▌精彩絕倫的作品,任何對近代中國史感興趣的人都應該讀它,任何關心專制的國家領導人如何藉由傳播一個簡單的

想法而導致一場國家災難的人,也都應該讀它。──《觀察家報》

警察職業承諾與工作投入之研究-以專業警察單位為例

為了解決川湖分紅的問題,作者陳宛廷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了解專業警察單位人員職業承諾與工作投入之關聯,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對職業承諾和工作投入,以及職業承諾對工作投入的影響。本研究以現任職於專業警察單位中,抽樣308位行政警察人員作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法,並運用描述統計、單一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平均數t檢定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分析,獲得以下結論:(一)在職業承諾中,專業警察單位人員的情感性職業承諾偏中,規範性職業承諾較低,累積成本職業承諾較高,有限選擇職業承諾較低。(二)專業警察單位人員的工作投入三面向皆低。(三)不同年齡、年資、考取初任警察資格管道及現任職務的專業警察單位內警察人員對於職業承諾有所差異。(四)不同年齡、年資、考

取初任警察資格管道及是否擔任主管職務的專業警察單位內警察人員對於工作投入有所差異。(五)專業警察單位人員中,職業承諾對於工作投入呈現部分顯著相關,職業承諾愈高,工作投入愈高。本研究的貢獻在於瞭解警察職業承諾與工作投入正向顯著關聯,可做為警察教育訓練及未來培養警察人力之依據,並根據上述結果深入討論,提出具體建議,提供警察單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