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超級商城新聞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yahoo超級商城新聞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竹內謙禮寫的 自家網站大賣的鐵則:68個技巧一PO網就熱銷 和藍道.史卓思的 給你10分鐘,證明世界都買單!最厲害的新創事業學校Y孵化器如何訓練天才變老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今周刊 和大寫所出版 。

元智大學 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黃增隆所指導 劉文琪的 在地咖啡小農創生之探究 (2020),提出yahoo超級商城新聞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咖啡、互動、口碑、參與度、說服力。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吳豐祥所指導 黃奕寧的 電子商務平台的服務創新之研究—以momo購物網和A公司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電子商務、行動商務、電子商務平台、平台、商業模式、服務創新的重點而找出了 yahoo超級商城新聞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yahoo超級商城新聞,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自家網站大賣的鐵則:68個技巧一PO網就熱銷

為了解決yahoo超級商城新聞的問題,作者竹內謙禮 這樣論述:

日本亞馬遜網路商業類排行榜第一名   「為什麼我的網站都沒人來?」   「為什麼流量很高,卻沒人下單?」   「月營收上不去了,怎麼辦?」   別擔心!讓連續2年在樂天市場榮獲「年度風雲店家」的竹內謙禮告訴你,   如何用速效獨門心法打造「超強集客力」和「驚人成交率」,   讓你自家網站的月營收0→50萬→100萬UP!   在本書中你可以學到:   ●如何撰寫立即見效的文案術和暢銷的商品說明文,讓人潮快速導入自家網站!   ●正確使用紅利點數、特賣會等促銷方式,流量就可輕鬆轉化成銷量。   ●絕對不會輸給其他公司的網頁內容製作技巧,讓人一點開頁面就想下單!   ●運用Facebook、

Line、Instagram等社群成功讓品牌曝光的技巧。 本書特色   ★一本抵百本的札實內容,多達68個經過驗證的有效方法,是所有網路商店經營者必備的工具書。   ★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段經營法,讓任何人都能從本書中受益。   ★充滿豐富的表格與圖解,讀起來絕不枯燥乏味! 亞馬遜讀者評論   「非常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從初心者到專門一步一步進階,可以理解網路商店的營運方式。」---miya   「作者是在網路上販賣的達人,雖然我本身不是負責在網路上販賣商品,但因為可以學習到SEO的技巧所以也買了這本書。」---コマ君   「比想像中還有份量的一本書,推薦給喜歡學習的人,就算是

現實商店的經營者也可以看。」---福田智雪   「雖然書中是寫不靠著樂天跟amazon也可以大賣的方法,但在亞馬遜大賣了呢呵呵」---あっきん 名人推薦   李建勳  數位時代 專欄作家   邱煜庭  網路行銷達人   張右承 愛上新鮮執行長   陳家翔  早餐吃麥片 行銷經理   許景泰  SmartM世紀智庫創辦人   鄭緯筌  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理事長暨共同創辦人   顏毓賢  泰國批貨電商顧問   (依姓名筆劃排列)   作者簡介 竹內謙禮   1970年生。e-iroha有限公司執行長。大學畢業後從事過出版社與觀光景點的企畫宣傳,2004年以經營顧問獨立。除了日

本樂天年度商店獎項外,還獲得諸多電子商務獎項。作者精通網路商店諮詢,從個人經營的網路商店,到大企業的網路銷售事業,提供的經營方法多種多樣。現在以低價會員制的顧問諮詢「竹內銷售昌隆研究會」為主,給予150多家企業指導。從初學者到資深電商,作者都能給予簡單易懂的意見,獲得好評。也在日本各地的工商集會所與企業等熱心舉辦研討活動。 譯者簡介 賴惠鈴   因為想聽懂日劇裡的對白,所以開始學日文;因為不想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地方做固定的工作,所以開始當起只能自己跟自己對話的自由譯者,一路走來也將近十年了。譯有《像CEO一樣思考》《好企畫,然後呢?》。   【推薦序】 【前言】   【序章】經

營自家網站所需要的心理準備 1.自家網站為何開始流行? 2.經營自家網站需要的是「男子漢的承諾」 3.決定好最適合的「目的」,就能找到最適合的「策略」 4.網路商店經營,賭上生存的6個必勝法 5.以龐大的商品數量為傲──「偶像團體」型 6.扎實培養粉絲就能大賣──「街頭歌手」型 7.有劇場,網路上就會有粉絲──「吉本藝人」型 8.背負著公司的招牌,所以不能亂來──「電視台主播」型 9.利用空檔做副業,能賺一點是一點──「地下偶像」型 10.在超級巨星的陰影下只能努力了──「傑尼斯」型   【初級篇】從單月營收掛零,迅速達到單月營收50萬日圓的速效獨門心法 1.最簡單的更新:把電話號碼刊登得大一

點 2.釣到大單的消費者是提升營業額的特效藥 3.消費者不來的話,就先從寫部落格開始吧 4.立即見效!立刻提升營業額的文案術 5.馬上寫出暢銷商品說明文的技巧 6.文章寫得長,東西大賣又利於搜尋 7.自家網站的成敗,八成取決於照片的品質 8.只要放上大量照片,就能賣出大量商品 9.為照片加上「圖說」,就能刺激購買欲 10.沒有「使用者心得」,生意一定不會好 11.再丟臉也要放上大量工作人員的照片 12.用實體店鋪或辦公室的照片來宣傳「只有這裡才買得到」 13.外行人製作影片容易產生「廉價感」 14.抓住節慶送禮需求來提高客單價 15.將消費者從網路商店吸引到實體店鋪,提高回購率 16.傳單或型

錄是重要的集客工具 17.隨商品附上的促銷傳單,讓營業額不斷成長的祕密 18.為了保持士氣,要與同行交朋友 19.焦點放在女性消費者賣得更好 20.想提升營業額,現在就馬上停止模仿樂天市場 21.「搜尋關鍵字」讓自家網站的營業額截然不同 22.了解搜尋引擎扮演的「角色」,就能靠SEO輕鬆拿第一 23.只要能做出讓人沒有壓力的手機網站就會大賣 24.把商品賣給親朋好友,象徵著決心   【中級篇】讓單月營收從50萬日圓成長到100萬日圓,不可或缺的行銷手法 1.只要持續在部落格或臉書上發文,營業額勢必會成長 2.如何將沒人要看的電子報,變成大家想看的電子報 3.如何蒐集品質良好的電郵地址 4.絕對

不會輸給其他公司的專業內容製作技巧 5.強調優於競爭對手之處更容易把商品賣出去 6.利用插圖或漫畫,進一步刺激購買欲 7.讓營業額一口氣狂飆的特賣會精髓 8.一舉兩得的「瑕疵品」銷售手法 9.善用自家網站的「紅利點數」來提升營業額 10.就連消費者也能接受的漲價方式 11.善用Google分析工具做出正確的判斷 12.要「以量取勝」還是要「培養粉絲」,選擇合適的回信方式 13.「增加商品數量」是提升營業額的最簡單方法 14.找出免運費最佳的「合計金額」以提高客單價 15.不讓Amazon把消費者連根拔走的對策 16.不讓消費者在樂天市場購買,而是向自家網站購買商品的方法 17.在日常生活中養成

尋找暢銷搜尋關鍵字的習慣 18.製作出生意好的手機網站 19.比起技術,「要不要做」SEO的決策更重要   【高級篇】即使單月營收100萬日圓以上,還有成長空間的絕招 1.有些網路商店適合臉書,有些則否 2.必須採取讓人下意識按「讚」的策略 3.計畫性的增加臉書的追蹤者 4.利用個人的臉書縮短與消費者的距離最理想 5.利用臉書廣告不斷獲得新客戶的方法 6.一旦闖出知名度,就能用推特展開集客的宣傳活動 7.圖像為王,用Instagram來吸引消費者 8.多花點心思在LINE的應對上,將消費者培養成粉絲 9.搜尋引擎廣告的運用要花上1~1年半的時間好好研究 10.精心製作登陸頁面,逐漸提升購買欲

11.「再行銷廣告」要與其他行銷工具結合才能發揮真本事 12.網路廣告請委託專業 13.不仰賴搜尋或社群網路,創造出爆發性營業額的新聞稿策略 14.被主流媒體主動報導的方法 15.網頁改版千萬別看心情 16.善用社群網路與廣告傳單,解決網路商店的人力問題 17.選擇訂單系統以創造更高的營業額 18.盡量減少內部工作人員的數量,有效率的善用外包工作人員 19.自家網站擴張策略:決定要「營業額」或「自由」 20.依搜尋關鍵字分成幾家網路商店來經營,繼續加強SEO 21.把聯盟行銷的會員當成合作夥伴 22.暢銷商品的重點在於「搜尋關鍵字」和「外觀」 23.強化讓消費者長期訂購的決心 24.發現網頁遭

到模仿,請先試著自己解決 25.積極舉辦行銷活動,有助於強化社群網路和SEO   透過訪問解讀成功的祕密 1.「真心話」座談會「經營自家網站當真是網路商店最強大的手段嗎?」 2.單獨訪問成功人士:「如何從1名主婦起家的小型網路商店,到雇用30位主婦,在許多百貨公司販賣商品的知名商店」   推薦序 運用主場優勢,打贏精采的戰役   最近,臺北世大運剛剛落幕,想必您也和我一樣感動吧?臺灣勇奪26面金牌,不但寫下了歷史新猷,獎牌總數在所有參賽國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日本和南韓,也凸顯了主場優勢的重要性。   主場真的很重要,從這次臺北世大運就可看出端倪。同樣的,經營電子商務或開網路商店,如果也

能有自己的主場(官網),那也會比寄居在電商平臺或Facebook上頭更為牢靠,在營運與發展層面來看,也更具有主動性。   從事網路生意的商家若能自行架站,不但從此不用再看電商平臺或網路商城的臉色,也無須繳交「保護費」(手續費、廣告費等),或是必須配合平臺的促銷需求而不時做折扣活動,更重要的是可以經營自家的顧客關係,並且擁有珍貴的會員與訂單資訊。   因為經營「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的緣故,以往曾有不少人問過我這個問題:到底是自行架設購物網站比較好,還是直接去網路商城開店來得省事又有效?我想,箇中並沒有標準答案,必須視每個商家的商品、服務和需求而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若能自行架站,將得以保

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彈性。   很多商家之所以選擇在電商平臺或網路商城落腳,倒不見得是擔心架站的技術或費用,反而是基於流量的考量。業者擔心,若網站成立之後沒有足夠的客群造訪,將會導致業績無法拉抬。但《自家網站大賣的鐵則:68個技巧一PO網就大賣》的作者竹內謙禮並不以為然,他認為只要商品實力夠強,不必依賴網路商城的宣傳也可以賣得嚇嚇叫!   此外,對於同時設有實體店鋪的商家來說,自行架站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可以把消費者導流到實體店舖,而這恰好是PChome商店街、樂天市場購物網等網商平臺所無法實踐的優勢。此舉不僅整合虛擬的Online商店和實體的Offline店鋪,提供消費者更加便利的消費選擇,

也讓企業有更多接觸消費者的機會。   作者在《自家網站大賣的鐵則:68個技巧一PO網就大賣》書中,還跟大家分享了很多經營電商的實戰經驗,像是銷售頁的設計邏輯、網站文案撰寫技巧等等,可說是相當地實用。如果您是網路商店業者,或者正準備投入電子商務領域,我很樂意向您推薦這本好書。   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理事長暨共同創辦人 鄭緯筌 推薦序 一本瞬間打通你經營「電商網站、代購網拍」任督二脈的好書   「有了網站,商品是否就賣得出去了?」   「粉絲人數多,代表下單的人就會變多?」   「有了自家網站,還需要經營社群?為什麼?」   相信這是經營電商網拍者心中曾出現的困惑,透過本書將可解開

心中的疑惑了!   本書作者以他在日本樂天市場連二年獲得「年度風雲店家」的經驗,透過此書分享68個經營技巧,循序漸進帶領大家學習經營電商的奧義,不管你是電商「初心者」,還是想突破業績更上層樓的「電商老鳥」,都能從本書學習到你所不足和不知的經營技巧。   我建議一開始閱讀此書時,可照書中分類,先設定好自己的「電商定位」,看看你是屬於哪種經營型態,之後可依照書本的操作教學,一步步優化自己的「自家網站」。其實不只是「自家網站」,以台灣目前電商環境來看,不管是「自建電商平台」、「部落格」,或B2C的「商店街、樂天」、C2C的「Y拍、露天、蝦皮」,只要照書本所教,按表操課,逐步改進,相信讀者也能從單

月營收2萬內衝到100萬以上。2016年我輔導一個泰國台商朋友在蝦皮上開店,兩個半月營收就破100萬,其使用的電商經營手法許多正如本書作者所述。所以我堅信一句話:「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只有不會賣的業務!」。   當有了自家官網後,作者也建議要擁有店家自己專屬「自媒體」,才能即時發布商品及活動訊息。以目前台灣使用人數最多的自媒體來看,我會建議要經營「FB粉絲團、Line@、IG及YouTube」這四大自媒體,因為這四大自媒體各有其使用族群和功能特性。那麼如何透過好的社群經營和導流,順利將粉絲變成鐵粉到最終的「金粉」(願意掏錢買商品和服務),這可又是一門直得深入研究的學問了!有關社群行銷的基本操

作技巧,可從本書後半部內容中窺知一二。   自研究所畢業踏入職場開始,我一直從事「網路整合行銷」相關工作,因工作所需,從「網站建置、部落格行銷、關鍵字廣告行銷、SEO(搜尋引擎優化)行銷到近期的RWD(響應式網頁設計)、FB社群/廣告行銷、Line@行銷」,都有實際參與執行專案的豐富經驗。自七年前開始自行創業,擔任中小企業網路行銷顧問以來,從品牌建立、行銷策略制定到行銷媒體操作,輔導超過上百家企業。這次很高興有機會協助本書部分內容撰寫,以符合台灣電商環境「適地性」使用。 泰國批貨電商顧問 顏毓賢(Ricky) 序言 「請不要放棄,網路商店的營業額還有成長的空間!」   想在網路上開店

、被樂天市場的手續費與廣告費壓得喘不過氣、希望自家網站的營業額能與Amazon、Yahoo 並駕其驅……想「靠自己的網路商店創造營業額」的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對你們有所幫助,這便是成書的由來。   過去我執筆的相關書籍,主要都教大家如何面對嚴峻的現實,如何繼續勇往直前。然而,目前網路商店的競爭愈來愈激烈,老是寫這些殘酷的現實,也只會讓人心情愈來愈沉重,害人提不起勁來。一旦提不起勁,不管提供再好的建議,營業額也無法成長。換句話說,只揭露不願面對的現實,反而本末倒置。   因此,本書的主旨,就是希望透過不同的行銷手法,讓網路商店的經營變得更有趣。想當然耳,我也寫了一些有點辛辣的評論,希望大家能將

之視為一種鼓勵。   以下三點是本書的特色:   1. 這是一本自家公司網站的攻略本   所謂的「自家公司網站」( 以下簡稱自家網站),是指掛在自家公司網域名稱下的網站。也就是說,本書不是要教你看樂天和Amazon 的臉色,而是經營自家公司的網路商店所需要的知識技術。   2. 行銷手法多為「長期維持」且能「現學現賣」   無論重看多少次,你都可以不斷發現合適的行銷手法。只要有了這一本,就不再需要其他網路商店書。書中更網羅了許多可以立刻實踐的行銷手法。   3. 將知識技術分成初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   網路商店經營的現狀是知識技術太多,反而會讓人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本書將知識技術分

成:每月營收50萬日圓以下的「初級」、每月營收100萬日圓以下的「中級」、每月營收100萬日圓以上的「高級」這三個階段。   如果你做什麼都失敗,請務必從初學者的部分開始閱讀。裡頭介紹許多簡單的技巧,只要稍微下一點工夫,就能一口氣提升營業額。在這一章裡,既沒有專業知識也不須經驗,即使你只有三分鐘熱度也能愉快勝任。   如果你正煩惱最近的營業額怎麼都上不去,不妨從中級者的部分開始閱讀。由於寫的是你過去從未實踐的事、沒注意到的事,因此只要加以實踐,營業額想必能更上一層樓。   想要鴻圖大展、創造更多營業額的人,請從高級者的部分開始閱讀。這部分的行銷手法可能稍微有點麻煩、辛苦,但各位過去都能提

升營業額至此了,肯定能付諸執行,締造佳績。別擔心,既然在這個宛如戰國時代般殘酷的世界,你的網路商店能活到現在,營業額應該還有成長的空間。   最後,一旦翻開本書,請一定要看到最後。   這麼厚的書,在閱讀過程中恐怕會一直打瞌睡,可能看到一半就想放回書架上也說不定,可是書不看就不會變成知識,也無法成為武器。我不會嚴格要求「要把寫在書裡的東西全部付諸實行!」但是,至少要翻開書、閱讀、一直看到最後一頁才行,這麼一來,你一定會想要提升自家商店的營業額。   另外,請務必實踐一、兩個書中的技巧,藉由這些小小的成功體驗,你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實踐書中的其他技巧,或許就能逐漸提升營業額了。   

當然,為了讓大家都能看到最後一頁,身為作者,我必須提供具有啟發性的知識技術與有趣的文章才行。讓我們一起航向自家網站的行銷大海。   那麼,現在就出發吧!   經營顧問 竹內謙禮 初級篇01最簡單的更新:把電話號碼刊登得大一點問個問題還要打字打半天,小心消費者全跑光很多網路商店都把電話號碼寫得小小的。不是寫在公司簡介的地方,就是寫在網頁的角落。我猜主要是因為,如果消費者打電話來,還要對應很麻煩,但是這種想法最好改一改。首先,當消費者想要詢問商品細節時,還得特地寫長長的訊息,這對消費者來說非常麻煩。要把說明商品的用法、功能,或疑難雜症寫成淺顯易懂的文章,其實比想像中還要花時間。況且中老年齡層的

消費者,在趕時間的時候不喜歡用智慧型手機打字,如果可以直接打電話、直接用講的表達,對他們而言比較輕鬆。由此可知,將電話號碼放在網頁各個顯眼的角落,對使用者而言比較方便。例如寫在首頁、購物車的旁邊、頁首或頁腳等處,光是把電話號碼放在看得到的地方,就能避免消費者錯失購買的機會。基本上,樂天市場或Amazon 都禁止刊登自家公司的電話號碼來接訂單。因此,「可以打電話訂購、洽詢」也可說是自家網站的一大優勢。覺得「接電話很麻煩」,就別指望會業績成長「可是人手不夠,還要接電話很麻煩耶。」我經常從自家網站的經營者口中聽到這句話,但只因為「麻煩」就讓訂單溜走的話,可就本末倒置了。說到底,營業額成長後,還有更多

麻煩的事等著你,所以如果在訂單還不多的階段就覺得「接電話很麻煩」,這種商業模式根本別想指望業績會成長。如同序章所述,自家網站要集客真的非常困難。如果你理解這一點,就知道即使有點麻煩,也要盡可能增加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才能提升營業額。「在電話裡處理」確實是非常原始,也很麻煩的作業。然而,若這能成為自家網站的賣點,跟其他商店做出差異,那就該積極靠電話來處理問題,而這也會是提升營業額的重要政策。冷靜想想,若能從智慧型手機增加訂單,將電話號碼刊登在自家網站上可說是最有效的「手機對策」。雖然是很原始的手法,卻也很容易反應在營業額上,是個能簡單提升營業額的對策,請各位務必實踐。 

yahoo超級商城新聞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網購信用卡 #行動支付 #信用卡推薦
合作信箱✉️ : [email protected]
❗️影片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二次搬運、寫成新聞稿
❗️每月45元幫助我創作更多影片|https://shinli.pse.is/PD4Q5
————————————————————————————
📖我的理財書《25歲存到100萬》|https://pse.is/38zezq
✨2021下半年信用卡精選|https://shinli.me/2021/08/16/2021credit-card/
🙋‍♂️我的新手理財線上課程|https://www.yottau.com.tw/course/intro/997#intro

00:00 彰銀My購卡 網購神卡優惠再提升!行動支付13%信用卡!
0:40 中信LOL卡新卡面
2:16 LINE Pay Money X 7-11 50%
2:48 LINE Pay Money X Bankee 10%
4:08 家樂福錢包儲值攻略 / 行動支付13%信用卡
6:27 彰銀MY卡回饋再升級
8:35 結語

彰銀My購卡|https://pse.is/3jxabx (指定網購10%)
[-12/31]
📌新增週六、週日指定電商通路
・新增Yahoo (購物中心、超級商城、拍賣)、露天拍賣
・前陣子蝦皮刷不過,已經有協調了
📌國內網購最高 4% / 國外網購最高5%
・國內:一般消費1%+網購消費2%+新辦卡網購1%=4%
・國外:一般消費1%+網購消費2%+新辦卡網購1%+數存加碼1%=5%
(國外網購加碼的條件就是你在e財寶的平均存款餘額有2萬元)
🔺新辦卡不論新舊戶皆可享有加碼,只要第一次申辦My購卡即可
・網購加碼每月上線300元(國內10,000元封頂 / 國外7,500元封頂)
📌週六、週日指定通路最高11%
・國內加碼7% / 國外加碼6%
・加碼回饋每月上線200元
・網購| momo購物網、蝦皮購物、PChome線上購物、淘寶網、天貓
・串流影音 |Spotify、NETFLIX、KKBOX…
・遊戲娛樂 |PlayStation、XBOX、Nintendo...
・美食外送 |Uber Eats、Foodpanda、有無外送
🔺指定通路加碼與網購回饋加碼分開計算

遠銀Bankee x LINE Pay Money|https://pse.is/FDDA4 (2.6%活存利息)
[-9/30]
📌首次綁定LPM繳費最高10%
・LPM繳費享2%,每月上限1,000(50,000封頂)
・首次繳費加碼3%,限量回饋一次上限150點(5,000封頂)
・Bankee繳費加碼5%,上限100(2,000封頂)
・完成任一筆繳費,再抽6,666點
活動詳情|https://www.bankee.com.tw/event/LPM2021Q3/index.html

中信英雄聯盟卡|https://ctbc.tw/Ejj7ka (外送/網購10%)
📌LED瑟菈芬、KDA阿璃款
・信用卡卡面各限量2萬張
・K/DA是虛擬女子組合
📌指定數位通路10%
・每月回饋上限300
* 遊戲平台:App Store、Google Play、Bandai(萬代南夢宮遊戲)、Blizzard(暴雪)、Electronic arts、Epic games store、GASH、Garena、MyCard、Nintendo、PlayStation、Square enix、Steam、Ubisoft、Xbox
* 影音平台:Apple TV、CATCHPLAY、iTunes、KKBOX、LINE TV、LiTV、Netflix、Spotify、Youtube Premium
* 雲端儲存:Amazon Web Services、Dropbox、Google Drive、iCloud、Microsoft OneDrive
* 美食外送:有無外送、Foodomo、foodpanda、Uber Eats
* 用車平台:台灣大車隊、GoShare、iRent、LINE Taxi、Uber、WeMo Scooter、yoxi
📌指定電商 10%
・每月回饋上限500(5,000封頂)
・PChome線上購物、momo購物網、Yahoo購物中心、蝦皮購物、淘寶網、東森購物、ViVa TV
🔺需當月指定電商之累積消費滿NT5,000元始享加碼回饋

家樂福APP|581AIYW (輸入推薦碼享3,000點)
[-8/31]
🔺透過我的推薦碼581AIYW申辦享3,000點
📌中信、一銀天天單筆儲值滿1,000享3%
・單筆最高回饋30元(1,000封頂)
・中信每卡每天限量回饋一次,限量6,000名
・一銀每卡每天限量回饋一次,限量3,000名
📌花旗每週三單筆儲值滿1,000享3%
・單筆最高回饋30元(1,000封頂)
・每卡每週限量回饋一次,限量3,000名
✨新戶花旗現金回饋PLUS卡享10%|https://pse.is/3al9qa (指定行動支付10%)
・加碼8%核卡90天內總上限1,000(12,500封頂)
🔺最高享有13%
📌玉山家樂福聯名卡週六單筆儲值滿2,500享6%
・每週最高回饋600(10,000封頂)
🔺利用儲值金消費再享紅利2倍送
活動詳情|https://www.carrefour.com.tw/apprewardprogram/?gid=94363dc30eb8509c8d08b872ace60ff2&utm_source=ichannel&utm_medium=affiliates&gid=94363dc30eb8509c8d08b872ace60ff2
[-12/31]
📌首次使用家樂福錢包支付,單筆滿499最高享10%
・APP首次使用享2%,最高上限10元(500封頂)
・首次綁定家樂福錢包享8%,最高上限40元(500封頂)
✨花旗現金回饋PLUS卡享10%搭配活動最高12%
活動詳情|https://www.carrefour.com.tw/%E5%AE%B6%E6%A8%82%E7%A6%8Fapp%E9%8C%A2%E5%8C%85%E9%A6%96%E5%88%B7/?gid=d7eba27763253ee122344294c203c4b4&utm_source=ichannel&utm_medium=affiliates&gid=d7eba27763253ee122344294c203c4b4

LINE Pay Money x 7-11
[-8/31]
📌首次使用LPM在7-11消費單筆滿100享50點7-11抵用券
・每人限得一張,總上限6萬張
・50元抵用券低消為60元
活動詳情|https://web-tw-pay.line.me/cms/event/template1.3/e4d51336-e8a9-4c08-a5ba-3a7825b07e63

【今周刊李勛觀眾獨家優惠】
✨紙本訂閱優惠:今周刊紙本26期1,599元 (52折,總價值3,064元)
加碼贈送 【MONDAINE瑞士國鐵帆布萬用收納包】丹寧藍  建議售價490元
https://bit.ly/3k8c3vV
✨電子訂閱優惠:今周刊電子38期 1,599元 (38折,總價值4,252元)
加碼贈送 【MONDAINE瑞士國鐵帆布萬用收納包】丹寧藍  建議售價490元
https://bit.ly/3wtLu73


—————————————————————
*信用卡專區*

💡網購信用卡💡
彰銀My購卡|https://pse.is/3jxabx (指定網購11%)
中信英雄聯盟卡|https://ctbc.tw/Ejj7ka (指定通路/網購10%)
永豐幣倍卡| https://shinli.pse.is/N4YCD (指定行動支付6%)
永豐JCB|https://shinli.pse.is/N4YCD (網購6%)
玉山Ubear |https://pse.is/KXJWW (網購/行動支付3.8%)
玉山Pi錢包|https://shinli.pse.is/PSTRY (PCHome 5%回饋無上限)
GOGO卡| https://shinli.pse.is/V29G4 (週六行動支付/網購6%)
富邦momo|https://shinli.pse.is/RBJNF (網購3回饋無上限)
樂天信用卡|https://shinli.pse.is/EUV7G (網購10%)

💡外送信用卡💡
中信英雄聯盟卡|https://ctbc.tw/Ejj7ka (外送/網購10%)
永豐三井聯名卡|https://shinli.pse.is/N4YCD (餐廳/外送10%)

💡一般消費信用卡💡
永豐Sport卡|https://shinli.pse.is/N4YCD (無腦3%現金回饋)
永豐幣倍卡| https://shinli.pse.is/N4YCD (無腦3% / 指定行動支付6%)
富邦J卡|https://shinli.pse.is/U8UWP (新戶3.5%無上限)
花旗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https://pse.is/3al9qa (指定通路10%)
台新玫瑰Giving卡|https://pse.is/3cjgtb (假日3%)
聯邦賴點卡|https://pse.is/3b4lj5 (國內2%/LINE Pay7%)
星展ECO永續卡|https://shinli.pse.is/RNHW6 (國內無腦3%)
FlyGo卡| https://shinli.pse.is/UTMAF (高鐵/加油5%)
匯豐現金回饋卡|https://shinli.pse.is/UYRCA (國內1.22%/海外2.22%)
匯豐匯鑽卡|https://pse.is/3aemhy (指定通路最高6%)

💡行動支付信用卡💡
永豐幣倍卡| https://shinli.pse.is/N4YCD (指定行動支付6%)
台新街口聯名卡 |https://shinli.pse.is/V29G4 (指定通路最高11%)
GOGO卡|  https://shinli.pse.is/V29G4 (行動支付/網購6%)
凱基魔Buy卡|https://shinli.pse.is/3amq3r (指定行動支付享8%)
花旗現金回饋PLUS鈦金卡|https://pse.is/3al9qa (指定行動支付10%)


💡里程信用卡💡
匯豐旅人-輕旅卡|https://shinli.pse.is/TRNK2
匯豐旅人-御璽卡|https://shinli.pse.is/UYM33
匯豐旅人-無限卡|https://shinli.pse.is/SWY28
玉山Only|https://pse.is/J668L (最高5.2%回饋)

💡高活儲網銀專區💡
Richart |https://pse.is/3dblru (1.2%活存利息)
王道銀行|https://pse.is/KGYJB (享100現金回饋)
iLeo|https://pse.is/H4H8E (72萬1.2%超高活存利息)
遠銀Bankee|https://pse.is/FDDA4 (2.6%活存利息)
樂天純網銀|RI9HCV (透過推薦碼註冊享100) OU數位帳戶|https://pse.is/3exmtb (20萬以內1.85%)

💡投資推薦💡
鉅亨買基金|https://pse.is/3g3g6e (輸入 shinli享1588紅利,申購26萬元以內基金0手續費)
富果帳戶|https://shinli.pse.is/M4Q9V (註冊享108元)
國泰證券|https://pse.is/3lnw2z (定期定額存股推薦)

在地咖啡小農創生之探究

為了解決yahoo超級商城新聞的問題,作者劉文琪 這樣論述:

台灣近年來的咖啡市場規模超過700億元,並且在近五年的成長率高達20%以上,台灣咖啡的年產值也逼近20億元。農友們見台灣咖啡市場的興起,也紛紛投入咖啡豆生產行列,在轉型的契機下從原先的原始種植到投入咖啡豆的栽種,但由於咖啡豆的種植受限於台灣土地的規模大小,因此農友們皆採用以小規模的種植生產方式為主。在銷售方面,農友們對於推廣自家生產的咖啡農產品的銷售知識明顯的不足,大多數以產銷班銷售或批發給中盤商,然而造成利潤被剝削或產品賣不出去的現象。本研究運用理性行為理論(TRA)、推敲可能性模式(ELM) 為基礎,以及口碑行銷模式來進行研究,探討消費者向咖啡小農直接購買咖啡行為意圖。研究結果顯示,農產

品銷售的通路以直銷的方式為主,佔比最多的實體直銷通路及網路直銷通路。近年來網路電商平台的蓬勃發展,網路行銷通路未來勢必會成為農產品直銷的主流之一。影響消費者在網路消費最重要的關鍵:產品的口碑。產品口碑則透過商家運用社群網站、面對面銷售等與消費者進行的直接性互動,提供消費者正面良好的資訊而建立。互動的過程中運用咖啡專家推薦(或者自己就是專家)及親朋好友的推薦(親朋好友是知名人士最好)可以得到最好的正面口碑建立效果。

給你10分鐘,證明世界都買單!最厲害的新創事業學校Y孵化器如何訓練天才變老闆?

為了解決yahoo超級商城新聞的問題,作者藍道.史卓思 這樣論述:

  雲端儲存Dropbox、全球分租Airbnb的幕後催生者!   這裡是矽谷「創業的哈佛」。  這兒快速撮合絕妙點子與創業資本,  3個月內這間「創投學校」會逼出你的極限,  讓你比名校MBA更懂得怎麼「改─變─世─界─搞事業」!   本書是矽谷號稱「創投界普拉達」Y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幕後運作故事,  在美國科技圈,甚至有許多大資本投資人及大型網路巨擘  捧著錢等著從他們的「結業名單」中加碼下注;   不過,Y孵化器不只是給錢,  也要求創業年青人遠離分心、就近投入他們的商業思考魔鬼訓練三個月,  他們的「創業計畫申請書」中充滿各種奇幻的問題,甚至被競相抄襲──  但他們卻

未必看重你的點子有多好,更看重你是不是個有好特質的新創事業者!   一家規模不大的創投公司,  為什麼能成為全球名校天才學生最想來參賽的「創業與創新研究所」?  因為,這兒能帶著他們「藉由大量演練,慢工出細活地編製出征服世界的計畫」!   本書要談的是一家絕對不同的創投公司,  它帶動了一種新興起的「創業提案─演練實戰─最終發表募資」的模式,  已然成為全美科技圈最炙手可熱的競逐話題;  在這本書中,主角YC(Y Combinator)公司與一個個培育天才團隊的故事中,  將有無數的對話及真言,讓我們理解商業新創事業者最需要的透徹思維:   「在場超過一半的人會失敗。」如果新創企業的成功機率能

達到50%,我們絕對會滿意得不得了。不過那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你們怎麼催生新點子。三件事:第一,目標用戶必須是(公司)創辦人。第二,有能力建立這項業務的人不多,不過,創辦人本身有這個能力。第三,很少人體認到這是個大生意。」   「如果你承擔得起失敗的風險,那麼努力去追求一個失敗率達90%的目標,並不盡然是個錯誤。……如果你在二十二歲失敗了,那會怎樣?如果你大學一畢業就嘗試去開創一家新創企業,但它最後不幸失敗,你最多不過就是在二十三歲時宣告破產,但至少變得聰明多了。仔細想想,這個失敗經驗正是你夢想從研究所課程中學到(但卻學不到)的!」   「我們都極端厭惡風險。我們喜歡只要努力工作就能獲

得報酬的工作方法,不喜歡含有投機成分的方法。我們偏好一個100%能賺到1百萬美元的機會,比較不想要一個有20%機率能賺到1千萬美元的機會,即使理論上來說,第二個機會的潛在報酬比第一個高一倍。但很遺憾,在當前的商業世界裡,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找到第一種機會。」   對於全美許多滿懷抱負的青年創業天才來說,  近年來有「創投界普拉達」之稱的科技創投公司--  「Y孵化器」(Y Combinator)可說是他們的最佳事業捷徑!   畢業自Y孵化器創投的「成功知名校友」相當多,包括了幫助全球人們完成環遊世界夢想的分租網站Airbnb、社群新聞網站Reddit和近年被廣受使用的雲端資訊程式Dropbox--

只不過,想從YC這裡出人頭地的勝率也相當低。   【關於『Y Combinator』】   「Y孵化器」每年會舉辦兩次公開徵選創業團隊,並以「只夠創業者餬口及創建公司初期營運的資金」挹注數十間新興企業(以此換取其7%的股份),並提供為期三個月的營運輔導。   在2011年夏天,提案給YC這家公司的團隊數有:2,089支;  入圍面試組數是:170;  每場面試的時間:10分鐘;  獲得資金的創業隊伍:64;  注資後建立持續營運公司的時間:3個月。   以上懸殊的數字也等同於一則則緊張刺激的創業故事!  當作者藍道.史卓思獲淮深入這家公司筆錄2011年夏天的競爭故事時,  他看著許多年約二十出

頭歲或更年輕、來自全美及至世界各地著名大學的「選手」們,  爭先恐後地想完成一道看似簡單的指令:請做出人們想要的東西。   這道指令的源頭,正是「Y孵化器」公司共同創辦人保羅.葛蘭(Paul Graham),  與他的合作夥伴當年的公司成立初衷。   在這裡,一群視瘋狂為常態的創業家編寫著類似維基百科的歌詞網站,編寫著企圖「使律師過時」的網站;在這裡,「YC」的總指揮保羅.葛拉漢以直率的方式提供創業者回饋,他宣稱,「我們不會解雇你,去接觸市場!只要你持續成長,我不會跟在你背後嘮嘮叨叨!」在這裡,甚至有團隊選擇在夏天過了一半的時候,再重頭提案!   這場看似永無止盡的競爭,將一直延續到成果發表日

(Demo Day)!宛如著名的「美國偶像」或「地獄廚房」競賽節目,最後將只有少數贏家可以籌得數百萬美元的創業資本,其他人,則只能重新啟動一本新的企劃書──著名的科技商業作家藍道.史卓思深入YC現場記錄下了這場渴求創見的實戰,透過本書,讀者們將能夠完全觀照一場革新商業世界、翻天覆地的科技創新最前線決戰!   到底創業是什麼?創業初期最艱難之處為何?創業思考的關鍵成敗在哪?--矽谷最厲害的創新事業製造基地,將在本書告訴你。 作者簡介 藍道.史卓思(Randall Stross)   史丹佛大學歷史博士。目前是《紐約時報》專欄「數位疆域」(Digital Domain)的作者,也是加州聖荷西州立大

學的商學教授。史卓思並是幾部科技商業暢銷書的作者,著作包括:《創投聖經》(eBoys)、《Google衝擊》(Planet Google)、《門羅公園的魔法師》(The Wizard of Menlo Park)等。 譯者簡介 陳儀   擁有20年實務金融投資經驗,目前為專業投資公司高階投資主管,曾任投信基金經理。從事兼職翻譯已十餘年,譯作包括《2012大蕭條》、《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新興市場的新世紀》(獲98年經濟部中小企業金書獎)、《資本主義的代價》、《笑傲股市》、《巴菲特是他教出來的》、《一口氣搞懂外匯市場》、《景氣為什麼會循環》、《經濟指標教你加減碼》、《新絕對成交》、《早一點看懂

趨勢的投資用經濟指標》等,譯著甚豐。 推薦序1 ∕Y-Combinator -創業界的哈佛名校∕林之晨推薦序2 ∕創新充滿不確定─但不創新代價更高!∕程九如推薦序3 ∕矽谷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個概念∕戴季全前言 一個默默演練未來世界的地方 [1] 10分鐘決定投資你[2] 趁你「僅能餬口」時創業![3] 新型態的研究所[4] 性別統計vs. 創辦人特質[5] 帶點瘋勁兒的正常人[6] 檢驗點子-你的東西不能只是" 吸引人" [7] 天才團隊的時間成本[8] 簡化風險的天使基金[9] 絕對要成交-去接觸你的顧客吧![10] 複製「另一個我」[11] 創業團隊的期中報告[12] 駭客馬拉松[13]

試到好為止-商學院沒有的實驗室[14] 「風險∕報酬」的痛苦槓桿[15] 共同創辦人的類婚姻關係[16] 如何面對投資者?[17] 最後的預演[18] 讓「成長性」更具像一點![19] 成果發表日[20] 後YC-為新事業奮鬥到底[21] 軟體正在吞噬這個世界! 附錄 2011年YC 夏季梯次創業團隊名單本書註解 推薦序1 Y-Combinator-創業界的哈佛名校   這本書,就是在揭開 YC 這家超級成功的創業學校,背後運作的種種祕辛。   經歷了1998 到99 年的「網路淘金熱」,緊接著又發生了2000 年的「達康泡沫」,從2001 年開始的幾年,網路新創公司 (Internet

Startups) 在矽谷人們眼中,一下子從泡沫前的寵兒地位墜落成了泡沫後的票房毒藥。尤其是剛被嚴重灼傷的投資人們,光講到「網路」這兩個字都還有些餘悸。   本書的主角Y-Combinator 公司,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誕生的。   創辦「YC」之前,保羅.葛拉漢(Paul Graham)並不是一個創業投資人,相反的,他是一個網路創業者。   1995 年,他與夥伴們一起創辦了「Viaweb」-全球最早的「網路商城」。三年之後,積累了上千家虛擬店鋪的Viaweb,以4 千9百萬美金的高價賣給了如日中天的雅虎(YAHOO)。   又過了數年,併購時附帶的續任條款到期,葛拉漢也就離開了雅虎。一開始,

看著銀行帳戶裡一輩子都花不完的現金,葛拉漢只想輕鬆的遊山玩水,享受人生。直到 2005 年 3 月,一次在哈佛大學的演講改變了他。   那是一場為「哈佛電腦社」學生們所辦的講座,身這本書,就是在揭開YC 這家超級成功的創業學校,背後運作的種種秘辛。   為在業界歷練多年的前輩,葛拉漢本來該講講最新的程式開發方法或是令人興奮的平台技術什麼的,但那天,他決定做些不一樣的事情,他與這些學生們分享了他的創業經驗。過程中關於「找投資人」這個對多數人而言非常神祕的題目,葛拉漢分享的內容尤其抓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   「通常,你從有錢的個人那裡募得種子資金,這些人叫做『天使投資人』,常常自己也是靠著科技得到

第一桶金的。」葛拉漢是這麼說的。演講完後,學生們纏著他,其中幾個人說:「我們有創業的好主意, 你是曾經靠著科技賺得第一桶金的人,請你投資我們。」   在那之前,葛拉漢壓根沒想到要成為天使投資人,但那天晚上之後, 他認定這個艱難的任務值得挑戰。但除了創辦Viaweb 過程中的幾次募資經驗外,他對於天使投資幾乎一無所知,葛拉漢想了一想,最快的學習方式,就是開始投資,而且是針對大數量創業團隊的投資。   因此,葛拉漢創辦了 Y-Combinator,每半年一次,YC 大規模的召募並且投資新創科技公司。記得嗎?這是2005 年的美國,即使如知名的Google 剛在2004 年上市,創投們對於網路新創公

司,還是相當冷感的。   然而葛拉漢知道網路股雖然在「納斯達克」(NASDAQ,美國上市募資的公開交易市場之一,多以新興及科技業為主)市場泡沫化了,但網路這個產業卻沒有在那裡停下來。他在 Viaweb 親眼目睹了上千家中小企業透過網路成功販售他們的商品,網路書店起家的亞馬遜( Amazon) 也在2002 年後逐漸開始獲利,Google 更是靠著AdWords(關鍵字廣告) 每年產生數十億美金的收入。   葛拉漢知道,網路是值得美國創投持續投入的產業,而藉由 YC,他適時的扮演起了橋樑的角色。   在每期三個月的「孵化」過程中,YC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輔導新創團隊們做出受市場歡迎的產品,然後再透

過 「Demo Day」(發表日)活動把因而產生出來的投資機會「賣給」矽谷創投們。   事實證明,這樣的模式非常成功,因為創業者們,尤其是那些以工程師為主、第一次出來創業的年輕人,往往不太清楚如何跟資本市場互動,有 YC 在中間扮演潤滑劑,大大提昇了成功媒合的機率,也因此目前為止超過 500 家的「YC 新創企業」,絕大多數都在「畢業」後接著向創投募得需要的資金。   而這本書,就是在揭開 YC 這家超級成功的創業學校,背後運作的種種祕辛。我從中獲得了非常多的收穫,希望你們也是。   ※本文作者四年前受到 YC 啟發,在台北創辦了「appWorks 育成計畫」, 至今已孵出150 個網路新創團

隊。 appWorks〈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 (mrjamie.cc/) 推薦序2 創新充滿不確定-但不創新代價更高!   失敗的人是備受尊重的,因為他們更懂得如何成功。   這本書,我最想推薦給台灣的政府官員、教育單位及大企業領導人,以下是幾句個人讀完本書的真切建言。   網路產業是資訊經濟時代的火車頭   在資訊經濟時代的浪潮裡,快速的資訊掌控能力及資訊的加值應用能力,將直接影響國家與區域的興衰。而台灣網路產業正處於興衰的關鍵階段,本書可以幫助我們以網路人的觀點,客觀的一窺國際網路產業生態。   政府有為的最低標準,必須是能與國際競爭   資訊經濟時代,全世界的國家都在積極的爭取國際

的網路資源、網路人才與數位商機,而台灣政府對於網路產業發展的法規限制、智財價值的認定,創業融資的協助及基礎設施的建制,都必須要達到至少能與國際競爭的基本水準,才有資格談及所謂的扶植網路產業。   古老的法令正讓臺灣失去應變與創新的能力   本書所提及的諸多成功企業如PayPal、Rap Genius 等團隊,如果依據台灣現行的法規標準,都算是嚴重違法的企業。台灣政府必須儘速卸除落後的法規,並以更積極的態度來協助網路產業的發展。在傳統的貿易制度下,貿易商可以預收貨款,更可將訂單拿去銀行貸款取得融資,貿易商能夠擁有較充分的資金來源;同樣模式在台灣的網路環境中確是嚴重違法,網路業者必須將所預收之款項

全額交付銀行信託, 加上必須給付供應商的壓金及網路產業無法以無形資產向銀行貸款的限制,造成大量涉及第三方支付∕電子票券的網路廠商正面臨赤字倒閉的窘境,而台灣的第三方支付∕電子票券服務業務也因為國內法令的限制,已失去跨國發展的優勢。   鼓勵學生創業,學習與社會接軌,培養國際視野   本書提及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實,網路產業人才的育成,非常適合從學生階段開始,鼓勵學生嘗試網路創業不但能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的脈動, 驗證所學與知識,學習從實務中創造價值,更可透過同好交流接觸多元文化,並能擴增國際視野。台灣學校及家庭並不鼓勵學生於課業之外接觸任何社會/商務活動,以致造成學校與社會脫節,社會與國際脫軌的嚴重斷

層現象,也是造成學生畢業後無法投入社會工作的主要原因。長年以來大學教員升遷的評鑑,都以教員各人的學術論文成績為主,造成一般教員大都嚴重忽視學生的競爭力及課程規劃的實用性。   網路創業更是大企業該重視的事,尊重”市場說的才是對的”   本書提到國際知名的大型網路企業,是以更積極的態度在創設新的網路事業。在快打慢的資訊經濟環境裡,傳統大企業的組織,大都已不具備靈活的運作能力,而且無法自我發展出具競爭力的網路商業模式。這是因為傳統產業組織的運作必須依據老闆的產業經驗與少數人的指令,並以固定模式服務少數客戶;而網路產業運作主要是依據廣大市場客戶的需求,且須及時回應大量客戶的多元要求。在數位經濟環境

中,大企業如未能成功開創出網路事業並有效的運營,將快速失去優勢並造成日後發展的巨大的影響,因潛在競爭對手及主要競爭對手, 將以網路優勢攔截大量的網路資源及龐大的網路商機。   併購與策略性投資是大企業進入網路產業的直接路徑   本書所闡述,網路產業的大型企業與傳統產業的大型企業,在策劃取得網路市場優勢時,往往會採取併購或策略性投資的方式。因為兩者對於網路產業的熟悉度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所以網路及非網路事業體在考量併購或策略性投資時,其主要考量原因全然不同。網路產業業者能在極短的時間裡決定是否併購或投資,因為其對於產業趨勢的了解、對於技術鑑定的能力、對於團隊信譽的熟悉、對於產業資源的動員能力及市場

交易價值的判定能力,都遠遠超過傳統產業業者及傳統金融投資業者。傳統大型企業及傳統金融投資業,在資訊經濟裡是需要更積極轉型的弱勢族群。   網路產業投資的是「人」而不是「商業企劃書」,失敗的人是備受尊重的,因為他們更懂得如何成功   本書的案例告訴我們,國際網路產業的環境變化相當迅速,任何網路創業計畫與商業模式都必須依據市場動向而迅速更改,所以創業投資的主要價值標的,應該是以經營團隊為主,而不該是企劃書或商業模式;但台灣政府的創業輔導單位以及民間的創業投資單位,並不認為經營團隊是網路產業的主要價值,而傳統的金融單位更因創業者無法提供可抵押的有形資產,而無法提供任何的協助。這是台灣資本市場與網路創

業無法有效連結的主要關鍵。網路創業的進入門檻非常低, 但成功門檻相當高,創業者必須在不斷的嘗試中學習並累積實力,因而伴隨的成功機率也會越來越高,所以能夠努力不卸的創業家終究有機會能證明自己。   網路人才荒:台灣需要更多更有創意的育成資源   網路人才並非指傳統的IT 部門人員。台灣有超過120 萬家的企業,短期內分別需要創立網路事業、成為網路公司或必須懂得使用網路服務,但現今人力市場已極度缺乏網路人才。網路人才基本上必須能判別網路產業的發展趨勢、瞭解網路技術的運作方式、洞悉網路使用者的行為模式,還要有規劃並運營網路事業的執行能力。台灣網路人才無法由現行學校大量育成,目前網路人才大都出於大型入

口網站的離職人員及提供網路創業服務的育成中心。因為國際網路產業發展迅速,台灣更需要急起直追,在極度缺乏網路人才的狀況下,我們需要更多網路創業育成的能量。   創新一定會有不確定性;但不作為的代價更高   數位經濟時代,政府及民間的各項努力目標,都至少必須能與國際齊平,經濟才有持續發展的機會。網路產業是否能快速而穩健的發展, 將牽動國內所有產業的立基,錯過時機所要付出的,將不只是慘痛的代價。扶植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網路產業,台灣需要的是更開放的法規環境,更多年輕而有國際觀的網路人才,更多專業的網路創業育成機構及更多熟悉網路產業的金融單位。   讓專業來治理,用學者去研究   本書所提及的育成公司「Y

C」,之所以能非常有效率的提供創業團隊相關的支援與資金,是因為組織的成員都具有網路產業實際的創業及輔導經驗。也許政府的經濟主管機關、學術教育單位及金融投資機構, 更需要到網路創業的育成單位,體驗網路創業的實際面貌。   本書深入挖掘了YC 公司對創業者「孵化」的本事,非常值得我們由此理解創業者需要的是什麼,又該如何打造一個好的環境給追求創新經濟的這群先鋒部隊。   對照起全球的網路產業,如果我們能有理想的網路創業環境,個人相信以台灣人的軟實力,絕對也可以擁有傲視全球的網路產業。 《Wired》雜誌國際中文版總編輯∕程九如 推薦序3 矽谷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個概念   Google、臉書就是這樣

的「阿斯匹靈」與「威而剛」。這需要一個社會等級的生態系統,研發成功後的成果邊際成本非常低……   毋庸置疑,台灣不是亞洲的矽谷。   大自然生意盎然,有風雨鳥蟲花草樹木。我們生活在其中就是因為太自然了,自然到我們把這個狀態稱之為「自然」。   當我們把觀看的視角拉出地球,落在宇宙,才會知道地球的自然絲毫不自然。這樣一個可以產生演化,創造新的創造形態的環境,不僅溫度要對、分子要對,需要多元的互動、更需要足夠的時間,正因為這樣的「自然」機會渺茫,所以需要各個環節的水到渠成,用各種的可能,碰撞出更好的可能。   這樣的一個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不是放著不管就會發生的。這樣的一個充滿可能性的自然,

需要格外做作,需要用力做作,需要不停做作。關鍵元件包括:顯性創業家、具有創業家精神的隱性創業家、新創團隊、新創的產業、向上的經濟環境、合適的開放政策。   關鍵指標是創業家,但關鍵在創投。   創業家在初期的活動像是病毒,中期像幹細胞,長期而言需要變成神經元。初期活動能夠感染複製自己的新創基因,中期能夠分裂各種專職的組織職能,長期要能持續維持組織的效能與活性。每一個參與的工作者,都是其中的某一種開放鍵結的創新分子,需要和其他成份結合,才有可能在新的技術環境下調適出正確的蛋白質,成功讓組織體生存。   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嘗試。大量新化合的蛋白質、大量新種組織。每一種新的化學物或組織,也都需要大

量的試驗和調整來發現應用、辨識出價值。全世界的藥廠和生物科技公司都知道,越多化合物、越多新種蛋白質,越有可能找出「威而剛」(原本以為會是心血管藥物), 越有可能發現「阿斯匹靈」。(對他們而言,沒有失敗的實驗,只有不同階段的成果。)   像Google、臉書就是這樣的阿斯匹靈與威而剛。這需要一個社會等級的生態系統,研發成功後的成果邊際成本非常低,規模越大、毛利率越高。   回到創新的起點,如果有「1 千組各由四個人組成的創新團隊」同時進行創新活動,創新成功率0.1%,成功的那組只要可以雇用或併購成長至4 千人,光是從「創造就業」來看,這社會活動就划算了,那「失敗」的3,996 人幾乎都可以回到

成功的創新團隊。   2012 年,臉書的員工數就是4 千人。同期雅虎的員工數約1 萬2 千, Google 員工數則是5 萬4 千人,微軟的員工數超過7 萬人。光是這四家公司,就創造了接近15 萬個就業,更不要說這15 萬工作者創造的週邊工作與整體產值。以軟體為核心的創新活動和生技新藥研發活動, 擁有極度類似的研發邏輯與發展模式。但軟體為核心的創新活動與生技創新活動最大的差異,在於創造的就業數。生技新藥創造各式各樣的智慧財產,軟體創新更能創造各式各樣的新工作與僱用新工作者。但關鍵在創投。   關鍵在創投,是因為只有創投這樣的角色能夠同時培育1 千組新創團隊,用規模分散研發風險,獲得足夠的資本

回收。   關鍵在創投,因為只有創投能夠最有效率地知道市場有哪些大的創新趨勢,避免重複研發,增加研發的多樣性。   關鍵在創投,因為只有創投能夠持續累積商業與管理專業,協助適合創新的年輕創業家專心創新。   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理解這本書裡作者貼近描述的新創投典範公司Y Combinator,為什麼會強烈認定「以軟體為核心的創新活動,最重要的是團隊,而不是idea」,他們關注的是「行動的姿態」而不是「成功的狀態」。   「矽谷不是地理位置,而是某種概念」,這是全球創業家廣泛流傳的一種精神。現在,若你走進台灣的之初創投(appWorks)、EZtable、Richi 這類組織,都可以體會

到這樣的「idea」正在發芽。毋庸置疑,appWorks 甚至已經成功扮演了台灣Y Combinator 的角色。   --但台灣呢?如果『Taiwan isn’t a place, it’s an idea』--那台灣會是個什麼樣的idea? Richi 里斯特, Tech Orange 流線傳媒創辦人∕戴季全 前言 一個默默演練未來世界的地方   外界的投資人都非常敬重YC 的「畢業生」,投資人的非正式票選結果顯示,整體而言,YC 投資的企業是「成功機率最高」的。   舊金山「格雷線觀光巴士」公司是北加州最大的觀光遊覽公司。它提供舊金山、紅木國家公園、蘇沙利多(Sausalito)或舊金山

北部酒鄉等地的旅遊行程,不過,它目前卻不再提供舊金山南方的「矽谷旅遊行程」服務。因為這個行程如果從巴士座位上往外望,那裡也的確沒什麼看頭。   相較於過去,現在的矽谷比較讓人覺得可望而不可及。目前的矽谷當然還是有「電腦史博物館」、「英特爾」(Intel)博物館和很多著名的車庫可參觀(最早是惠列和普克爾[Hewlett and Packard,譯注:惠普公司兩名創辦人的姓氏] 的車庫,接著是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 父母的車庫,再來就是Google 來充當第一個校外辦公室的出租車庫等)。   不過,因為那些企業早已搬遷,所以,現在代表那幾家新創企業的有形遺跡「車庫」已引不起一般人的

興趣,也因如此,這裡遂漸漸變得人煙罕至。   若真想一窺矽谷的未來,你應該參觀的是未來最大有可為的新創企業,而不是博物館和老舊的車庫。從舊金山一路延伸到聖荷西這段長達60英里的走廊上,散佈著成千上萬家新創企業。不過,在正式推出第一項產品前,這些企業全都採取非公開的秘密經營模式。正因不得其門而入,格雷線公司當然永遠也無法排出一套參觀「未來矽谷」的旅遊行程。   這當然很可惜,因為此地正在創造人類的未來。   創業投資家馬克.安德生(Marc Andreessen)曾以一句非常傳神的話:「軟體正在吞噬這個世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來形容這一股顛覆力量,當然

,這個說法也引發了極大的共鳴。他認為軟體將(甚至已經)劇烈顛覆看似和科技世界完全不相干的產業。其中,最主要的顛覆力量將來自軟體相關的新創企業。因為將「運算能力」(computing power)化為一種公用事業的雲端網際網路服務,目前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取得,而且它的成本遠比十年前剛開始導入時降低了100 倍,所以,這些軟體新創企業得以善加利用這個情勢牟取利益。其中,矽谷的軟體新創公司集中度堪稱世界之最,遠遠領先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而安德生也指出,他認為絕大多數的未來顛覆者都將來自此地。   若你現在真想要得其門而入,參觀矽谷軟體新創公司的最佳去處應該是「山景城」(Mountain View)--

因為有個投資最多(一次動輒幾十家)軟體新創企業的基金,將它的營運中心設在此地。它一次投資1 萬1千美元或兩萬美元不等的小額資金到每一家新創企業,而這些企業則必須拿出百分之七的股權給這個基金,作為交換。   這個基金的總指揮「保羅.葛拉漢」(Paul Graham)曾是個創業家,他也是該基金內部最精力旺盛的教師、程式設計長,以及多產的評論家。早在這支基金成立(2005 年成立)前很多年,他就常為新創企業的創辦人提供各種建議。這支基金獨樹一格的營運模式-諸如合夥人之間不分階級和頭銜-多半是他一手規劃的,而該基金怪異的名稱- Y Combinator -也是他參考電腦科學領域的「Y 組合因子」而取的

。(中文世界也有人因為這個基金扶育新創事業的性質,而將其譯為「Y 孵化器」)。   取名為Y Combinator 其實有點惡作劇的意味。它是指某種能接收數據、進行演算並傳回結果的特殊功能,但多數程式設計師從未使用過這項功能,甚至不懂它的意義。   葛拉漢擁有電腦科學博士學位,不過,他對學術領域卻興趣缺缺。他喜歡「駭客」(hacker),這是指對編寫程式碼不見得很在行,但卻醉心於此的人(譯注:也可稱為程式設計迷)。當駭客不懂某件事怎麼運作和修復時,他們會好奇且執著地深入研究它。另外,所有駭客都企盼成立一家全是由駭客組成的公司。   葛拉漢本人也自詡為「駭客」,他大約是在15 年前成立自己的新創

企業,當時該公司的另一名創辦人也是駭客。Y Combinator 網站上的「駭客新聞」(Hacker News)程式碼,就是葛拉漢親自編寫的。《駭客新聞》上匯集了很多最關注程式設計及軟體新創企業的用戶所推薦的網路新聞報導連結,另外,部分用戶也會在《駭客新聞》上對相關的新聞報導提出評論。   葛拉漢說,就本質而言,駭客不喜歡受拘束,所以,有時候他們會「閒晃」到不該闖入的科技領域。他指出,其實早在電腦出現前,就曾有過類似的駭客行為,他舉物理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當年參與「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Project)時,私自撬開保存機密文件的保險箱的行為為例,當時費曼

就以「駭客」來戲稱自己的侵入行為。   當「駭」(hack)作為動詞時,是指「尋找一個聰明的方法來找出某個系統的漏洞。」Y Combinator 會問向它申請投資的人一個問題:   「請告訴我們,你為了自身利益而成功找出某個(非電腦)系統的漏洞的最成功案例,發生在什麼時候?」   在制訂Y Combinator 的投資決策時,葛拉漢個人最喜歡投資的團隊,通常是清一色由駭客組成的團隊。而且,若想獲得YC 公司的投資,必須配合它的一個附帶條件:原本不是在矽谷運作的團隊必須搬到此地三個月。在那三個月裡(冬季梯次是從1 月到3 月,夏季是從6 月到8 月),他們必須專注於產品的開發、向葛拉漢及YC 其

他合夥人徵詢意見,同時每個星期必須回來和客座講師共進晚餐。整個課程-或稱梯次,梯次指課程,也指參與課程的整個團體-將在成果發表日(Demo Day)當天達到最高潮,在那一天,各個團隊都能對幾百名投資人進行簡報,推銷自己的公司。   YC 旗下投資組合的企業,是最早無條件獲得特定外部投資人高達六位數投資金額的新創企業   從非常早期開始,個人天使投資者就一直是軟體新創企業的種子資金來源。不過YC 採用一個獨特的創新作法:透過每半年的梯次課程來創造大量的新創企業,而不是一次只投資一家。在2005 年夏天的創始梯次,它只接受了八家公司,到2011 年冬天的第12 個梯次,就有44家入選。   如今世

界各地有非常多軟體新創公司種子基金先後成立,其中更有幾十個類似的基金複製了YC 營運模型裡的幾個核心要素-包括梯次型投資、三個月的定居實習,以及代表梯次課程最高潮的「成果發表日」(Demo Day)等。   然而,YC 的領先地位依舊無可挑戰。它投資的新創企業數比其他所有同樣採用定居實習模式的種子基金多;而它的「校友」(alumni)網路(校友網路向來是對新創企業非常重要的資源)更是其他種子基金所不能及;另外,外界的投資人都非常敬重YC 的「畢業生」,投資人的非正式票選結果顯示,整體而言,YC 投資的企業是「成功機率最高」的企業。YC 的主要資金供應者是紅杉資本公司(Sequoia Capit

al),這家創投公司早期的成功投資案包括蘋果(Apple)、雅虎(Yahoo)和Google等公司。   Y Combinator 過去投資的新創企業中,也有幾家交出了極端亮麗的成績單,其中,拔得頭籌的當屬提供檔案儲存服務的Dropbox 公司,它誕生於YC 的2007 年夏季梯次,目前擁有高達數千萬名用戶。只要安裝Dropbox 的免費軟體,電腦用戶存在Dropbox 文件夾裡的文件、照片、影片或任何其他類型的檔案,都會被Dropbox「同步化」(synchronize)到它的網站及用戶的其他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裡。這麼一來,不管用戶身在何處,都隨時能取得自己的檔案。用戶可免費使用

20 億位組(gigabyte)的儲存空間,若需要更大空間,才必須付費。   另外也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誕生於YC 的2009 年冬季梯次的Airbnb公司,它為有多餘房間(或沙發)可出租給旅人的屋主或公寓住戶提供一個線上市集。2011 年年初,透過該公司網站預訂的過夜數達到1 百萬個,而它也為達成這個里程碑而舉辦了一場慶祝活動。再來還有2008 年冬季梯次的Heroku,雖然它堪稱YC 的最大成功案例,但目前一般大眾對它卻一無所悉。它的業務是管理一種在雲端運作的軟體,而它的顧客清一色是程式開發者。   所以說,Y Combinator 的確擁有「鎖定最具潛力企業」的實力,而它在這方面的聲望,終

於在2011 年年初獲得了更正式的肯定,因為矽谷的另外兩支基金,又共同成立了一個專門鎖定YC 旗下新創企業的基金。他們提出願意投資YC 的2011 年冬季梯次所有(44 個)成員各15萬美元的條件。這種「雨露均霑式」的投資法,可謂創投基金圈首見,尤其是一次投資那麼多家公司。   那個梯次的YC 新創企業無須通過任何額外的審核流程就能取得這筆資金;換言之,該基金的投資人並不要求審閱每個企業的個別計畫,也完全沒要求他們提供個人資訊。因為這些外部投資人認為,既然這些新創企業已通過YC 內部的檢核流程,在數千個申請者當中脫穎而出,被YC 的合夥人們選為最傑出的新創企業,那就已經足夠,無須再多做審查。

  YC 旗下投資組合的企業,是最早無條件獲得特定外部投資人高達六位數投資金額的新創企業,換言之,YC 是最早獲得這種無條件支持的種子基金。不過,到2011 年年底,其他地方的某些投資人也開始跟進,對參與其他採整批式投資的育成專案的新創企業,提出類似但金額小一點的投資條件。   安德生的安德生荷洛維茲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也很喜歡這種雨露均霑式的投資方法,所以,他決定也投資整個投資組合裡的每一家新創企業,而且,他選擇和YC 合作。   YC 並不歡迎載滿一堆呆頭觀光客的遊覽車,不過,說不定它願意允許一名作家進駐此地,默默觀察它內部的情況。十多年前,我寫過《創投聖經》一書

,那本書和我此刻想寫的書有點類似。為了寫《創投聖經》,我貼身觀察當年還非常青澀的一家創投公司-標竿資本公司(Benchmark Capital)和它正準備要投資的新創企業。我在標竿公司駐留的那兩年,正好趕上當時的網路熱潮。可惜最後完成的書籍是在2000 年3 月才出版,當時「那斯達克指數」(Nasdaq)正好開始崩盤,而網路熱潮也在非常不愉快的情況下戛然而止。   這本和Y Combinator 有關的書牽涉到更多企業,而且整體作業步調也比上一本書快很多。1990 年代時,一家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可能得花一年或兩年,才能把一個點子轉化為可行的原型,但相反的,YC 投資的新創企業可能有辦法在短短幾個

星期或甚至幾天內,搞出一些可行的方案。因為YC 鼓勵他們盡可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發表一點東西,接著觀察看看有什麼需要調整與校正的,最後再試一次。   十年前,典型軟體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必須擁有博大精深的專業經驗,才足以吸引創投基金的資金。另外,他們得花幾百萬美元購買伺服器、資料庫軟體和聘請員工。但今天,YC 卻大方為兩袖清風,空有衝勁和程式碼編寫天分的創辦人提供支援。你是個想馬上創辦一家新創企業(start a startup)的在學大學生嗎?放手去做吧(新創企業文化裡的行話- start a startup -完全沒有冗詞,而且音節也很簡潔;另外,在這個領域,比較常用的稱呼是創辦人[founder

],而不是創業家[entrepreneur])。   如今軟體事業的創辦成本早已顯著下降,所以,創辦人就算不靠YC的資金奧援,也能獨力成立一家新創企業。   不過,沒有創辦企業的經驗但又想靠自己力量成立新創企業的人,通常不出多久就會遭遇到一些難題,尤其如果他的共同創辦人也一樣天真、缺乏經驗的話。這正是YC 公司最近幾個梯次課程都收到高達2千份申請書的原因之一。   因為,各地的創辦人都想要尋求一些能幫助自己迴避常見錯誤並提升創業成功機率的指導原則。當你愈了解新創企業內幕,就愈會覺得這些困難不容易克服。所以,有些YC 校友放棄原先獲得YC 支持的新創企業,另外再發展新點子時,還是會回到YC 重新

體驗一次這個梯次課程。   但即使有YC 支持,這些新創企業的成功率還是不高,而且所有創辦人對此也心知肚明。他們經常談提到(創辦企業時)必須帶點「瘋勁兒」(這是指一般社會大眾所能接受的那種瘋狂),才能無視於那麼不利的低成功率,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   論及新創企業,我看得出YC 和它所支持的創辦人已成了矽谷創新生態系統的中心,而這個生態系統則是觀察新創企業不為人知的運作情況的最佳地點。只要貼近觀察,就能看出它們正在努力營造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商業題材-軟體正在吞噬這個世界。   YC 鄰近一帶已完全看不到網路泡沫破滅前那一波熱潮的正字標記-人們不再狂熱地為矽谷的蠢點子提供動輒數十萬美元資金,當

然,只就創造新財富而言相當成功的「虧本企業股票首次公開發行」(IPO)活動也不復見了。在網路熱潮時代,外界投入新創企業的初期投資金額經常都高得驚人,相較之下,目前YC 為新創企業提供的資金,根本連當時的零頭都稱不上。   何況,他們也不是拿中產階級的退休儲蓄來冒險。說穿了,這只是一小群專業投資人的一個理財實驗-這些投資人包括YC 的合夥人、和YC 關係密切的天使投資人及創投基金,以及有意願在成果發表日後投資的有錢人。   我想要寫一本有關YC 的書,但必須是在正確的條件下做這件事,換言之,這個過程得符合兩個條件:它必須能讓我取得深入的資訊,但又願意讓我保有不受箝制的編輯空間,一般商業主體通常不

會願意同時讓作者享受這兩種待遇 第5章 帶點瘋勁兒的正常人(摘)重點是,有時候你就是得忘記邏輯,直接跟隨自己的強烈慾望前進─YC把我們置入這個完美的環境,同時也給了我們勇往直前、漠視機率的信念。葛拉漢(「YC」的總指揮、共同創辦人,也是傳奇的駭客。)回憶他在1998 年剛搬到矽谷時,對這裡的景象感到非常震驚,他說:「我覺得自己像1900 年剛從東歐抵達美國的移民。」「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很愉快、健康,而且有錢,這裡看起來根本像一個改良過的新世界。」葛拉漢在1998 年賣掉Viaweb 後,留在雅虎工作一小段時間,但不久後又搬回波士頓。YC 在2005 年創辦後,夏天在波士頓開班,冬天則在山景

城舉辦。但他認為這兩個地點並非同樣適合新創企業發展;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比得上矽谷。美國的權威專家經常宣稱美國人整體比其他國家的一般大眾更富有創業精神,但葛拉漢斷然反駁這個觀點。他認為,其他國家缺乏的並不是創業動力,而是缺乏一個能讓已經投入創業行列的創辦人來向社會大眾證明「創業是可能的」的集中地。他在2006 年寫道:「有些人說歐洲人比較沒有活力,不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歐洲人的問題不在於他們缺乏膽量,而在於缺乏可學習的模範。」歐洲的駭客根本沒有機會見到新創企業的創辦人,這和文化或國家特質無關,而是地理位置的問題。而在美國境內和境外,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新創企業創辦人集中度像矽谷那麼高。葛拉漢評

論:「史丹佛大學的學生比耶魯大學的學生更有創業精神,」「但那不是因為他們的特質有什麼差異,而是因為可供耶魯學生仿效的模範比較少。」"我們何不直接搬到那裡? "2007 年時,葛拉漢及三名合夥人─李文史東、莫里斯和布雷克威爾─在2006 年年底審視當年度冬季班的申請書後,決定邀請一個由兩名英國創辦人組成的團隊來進行面談。儘管當時庫維爾.塔加和哈傑.塔加,(他們是堂兄弟,分別是21 歲和19 歲)還在牛津大學唸書,但卻已創辦了一個可供大學生銷售物品的分類廣告網站「Boso」(全名是Buy Online, Sell Online ─意思是線上購買,線上銷售)。這個網站最初只為牛津大學的學生提供服務,

後來,他們企圖在英國的其他校園架設網站。庫維爾是「牛津創業家社團」的社長,所以,他一直把創業當作理想的職業生涯途徑。不過,當時那裡並沒有人能告訴他創業之路是不是真的可行,所以,他一直怕自己只是在做白日夢。大學畢業後,他到德意志銀行工作,白天在倫敦市擔任銀行儲備員工,只剩晚上的時間能投入Boso。在此同時,哈傑也取得他的法律學位,因為上課的時間減少,所以他花在Boso 的時間倒是增加了。每年秋天,牛津的「賽德商業學院」都會舉辦一場名為「矽谷在牛津」的年度大會。2005 年邀請的客座講師包括Google 的高階主管克里斯.薩卡和Blogger 的共同創辦人伊凡.威廉斯。種種因緣讓庫維爾有機會和這些

演講者共飲,他們鼓勵他下定決心離開銀行業,啟動他的創業人生。

電子商務平台的服務創新之研究—以momo購物網和A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yahoo超級商城新聞的問題,作者黃奕寧 這樣論述:

在變動快速與劇烈的全球經濟中,平台模式快速崛起且充斥於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然而當企業達成有效的平台模式後,若想在同性質平台中保有競爭優勢,進行服務創新應是重要手段之一。過往對於平台企業的相關研究,多著重於成長策略和商業模式等觀點的觀察與分析,對其開發新服務的影響因素或開發的流程則甚少著墨,特別是電子商務平台的相關文獻中,過往學者也僅進行商業模式、資源與能力上的盤點,並未以服務創新的觀點深入探討之。緣此,本研究透過平台關鍵活動、新服務傳遞系統、商業模式以及服務創新等四構面的架構,來分析電子商務平台企業進行服務創新的流程與關鍵影響因素。本研究選擇台灣具代表性的電子商務平台「momo購物網」以及A

公司做為深入研究之個案對象,所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1.電子商務平台的付費方為商家、受補貼方為顧客和具備成長潛力的商家,其中對於具備成長潛力的商家,會提供正式的培訓與非正式的輔導計畫,以扶植其成長,並增強正向跨邊網路效應。2.電子商務平台對顧客,會透過新服務、新顧客介面與內容的提供,來增加平台吸引力,並減少補貼金額和頻率。3.電子商務平台對付費方,會透過新收費模式與新用戶介面的提供,以及分級制度與實質排他權的運作,來降低負向同邊網路效應,也會介入其與顧客的交易,以強化品質的控管。4.電子商務平台在發展服務創新時,除了會透過外部相關產業的觀察以及與合作夥伴的連結之外,也會透過內部鼓勵創新的組織文化

、有效結合組織目標的資源考量,以及頻繁的跨部門協調與溝通,來提升創新的成效。本研究最後提出對學術上與實務上的意涵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