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68說明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邱馨慧所指導 黃依婷的 日治時期臺灣簡易生命保險研究(1927-1945) (2011),提出v68說明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簡易保險、簡易生命保險法、遞信、郵政、內地延長、內臺一體、社會事業、吸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68說明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治時期臺灣簡易生命保險研究(1927-1945)

為了解決v68說明書的問題,作者黃依婷 這樣論述: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日本歷經了產業革命,雖使經濟快速增長但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以及急需一筆資金作為社會福利事業的低利貸款,日本遞信省於1916年開辦了隸屬於郵政系統的簡易生命保險事業,該事業為國營小額保險,採月付保費;收取的保費稱作「準備金」,除了支付保險金與滿期金,主要用於社會公共事業的低利貸款。1916年簡易保險制度在日本實施後,在日本推行得相當順利,再加上內地與外地的遷徙日益頻繁,使輿論開始討論簡易保險制度在各殖民地實施的可能性。 1895年中國根據「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予日本,臺灣正式進入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期。1919年受到一戰結束後民族自決思

潮影響,日本在治臺政策上逐漸視臺灣為內地延長,輿論也開始討論簡易生命保險制度是否適合引進臺灣。在經過大正年間的討論、調查與昭和初年輿論的支持下,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於1927年10月1日以內地延長的形式開辦簡易生命保險事業,直至1945年隨著日本的戰敗結束,在臺灣共推行十八年。 本論文旨在日本簡易保險事業如何從內地日本擴展到外地臺灣,以及1927年簡易保險在臺灣的引進後,到1937年戰爭爆發前該事業在臺灣的實施,並探討簡易保險在戰時體制的轉變。筆者將從四個要點切入:第一、何謂簡易生命保險?第二、簡易保險制度從「內地」擴展到「外地」的過程。第三、臺灣簡易保險事業的內地延長性與經營上內臺一體

性的影響。第四、1927-1937年簡易保險事業在臺灣的實施與問題,以及1937年簡易保險事業在戰時體制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