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pping tube size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望熙榮所指導 藍威麟的 受體模式PMF模擬結果之探討 (2009),提出shipping tube size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受體模式、正矩陣因子法、樣本數、百分比、不確定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hipping tube size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受體模式PMF模擬結果之探討

為了解決shipping tube sizes的問題,作者藍威麟 這樣論述:

一般文獻皆係利用PMF2作為污染源的解析,並未探討其模式之合理性,因此本研究將透過製作出三種不同狀況條件下之周界濃度樣本來進行探討PMF2之合理性,而其三種案例依序為(1)周界各成分濃度之不確性對PMF2之影響。(2)各成分質量加總後佔PM總質量之百分比對PMF2之影響。(3)樣本數目對PMF2之影響。另因PMF2係以目標函數Q值作為判定污染源數目之依據,因此能否於各案例組成條件下,依然正確判定出污染源數目,本問題將於各案例最後加以探討。本研究污染源之選擇,係以相似性高之污染源為探討對象,本研究所用污染源為海鹽飛沫、煉鋼廠、柴油車、汽油車、街塵、河川揚塵和焚化爐。本研究結果顯示,樣本各成分濃

度之不確定性對PMF2的解析結果(污染源指紋和污染源貢獻量)無顯著之影響,且模式解析結果之合理性會隨著不同的各成分質量加總後佔PM總質量之百分比增加而提升;至於樣本數目方面,當樣本數目較少(例如僅有10筆時),在污染源解析和污染源貢獻量,模式之合理性皆較不理想。而當樣本數目較多(大於30),模式的解析無顯著之差異;關於污染源貢獻量部分,皆與實際貢獻量變化趨勢相同,但皆有高估之情況。本研究亦發現,無論是否將大氣懸浮微粒總質量納入模式中解析,其模式之解析結果並無差異,但於合理性上以不將總質量納入模式中解析顯著較佳。而最後於各案例之模擬Q值部分發現, 模擬Q值並未如文獻所提之落入±50%之理論Q值中

,且受樣本各成分濃度之不確定性影響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