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 混凝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scc 混凝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風和文創編輯部寫的 打造建築小地標:美好地景 家的場所 設計實驗 和財團法人中興顧問社的 自充填混凝土施工監造技術指引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自充填混凝土介紹(SCC)-產品介紹也說明:自充填混凝土SCC (Self-compacting concrete),原名自充填高性能混凝土,在日本通稱高流動混凝土,為十四年前東京大岡村甫教授之構想,目的在於通過提昇混凝土之流動性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風和文創 和科技圖書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 楊文都、王和源所指導 黃志明的 彩色水泥砂漿工程性質及自潔塗層材料之研究 (2021),提出scc 混凝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無機色漿、無機色粉、彩色水泥砂漿、奈米混成、含氟聚丙烯酸酯、疏水性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 郭文田所指導 林玉觀的 緻密配比下強塑劑對高性能混凝土之 工程性質影響 (2021),提出因為有 高性能混凝土、強塑劑、新拌性質、硬固性質、耐久性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scc 混凝土的解答。

最後網站自充填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 - scc - 華人百科則補充:scc (Self-Compacting Concrete)自充填混凝土。特點:免振動搗實,即由自身重力穿越鋼筋間隙,能充填於模板各角落之混凝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cc 混凝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打造建築小地標:美好地景 家的場所 設計實驗

為了解決scc 混凝土的問題,作者風和文創編輯部 這樣論述:

  好建築,背後都有細膩的「設計思考」:   腦波延展的「板牆」奇想、鋼構組件的「折」設計、   「合院」理論新實驗、人和水平線的低調融合,   全面滿足眼睛的美學、尊重環境到本質生活的用心。   經典建築的成就,無關大小﹗   台灣最前線,12位建築師歷經觀念、思考到行動,   實現無數美好的小地標,佇立遠方的水平線上。   ▌想蓋自己房子的人:絕對要有的第一本建築書   •建築是美好生活的第一步〉〉空間影響家族的聯繫關係   •1000個日子以上的合作〉〉如何與設計者溝通、傳遞想法   •選擇基地與選擇承攬廠商〉〉責任、驗收與後續維護管理   大部分的書,只讓你窺看別人的生活空間

,本書卻清楚解釋,從尋找一位適合的建築師到完成一幢出色的建築,所有的好設計,背後藏了哪些重要的「設計思考」。   從了解基地春夏秋冬的四季風土、臨水農田的地基問題,到運用超寬陽台、開窗、面向與中庭,能創造的微氣候;還討論清水模會帶來那些變化、三代同堂家人之間的有點黏又不太黏的生活空間、木構造真是比較舒適嗎?逾000張圖片,讓夢想擁有自己房子的業主,了解一個美好建物從外到內的整體過程。   ▌建築師們的學習範本:突破基地限制的建築創意   •傳統合院創新實驗〉〉為長型基地創造「埕」、樓層連貫產生立體合院、新建包舊宅的中庭天井   •運用輕科技的建築法〉〉空氣層隔熱、集水線或反摺建物避滲水  

 •順應自然環境的規劃〉〉順坡疊建鋼構組件、移植高腳屋觀念、雙水池調節微氣候   •解決造型與施做〉〉啟發混凝土多種澆灌法、曲折板牆結構兼造型   集合12位建築師們從基礎理論到建物應用,設計思考從環境初識、討論到沉澱,大膽運用反樑結構,形成造型甚至是隔絕熱能的絕招;屋頂空氣層,解決熱氣候和濕氣;抵抗海風與豔陽的內聚型格局,超越當代的外型,建築的精確度與理性,猶如散佈在土地上的無數美好小地標。   ▌現場管理:考驗建築計畫的精準度   •跨國團隊磨合〉〉計畫準度、執行方式、轉換法規   •材料特殊施工〉〉清水模澆灌方式、地基改良、安全顧慮   每個基地不大的建築,都歷經3年以上的施工過程

,因為堅持品質、尊重原創,一步一步解決困難。 本書特色   本書架構分為「常見名詞解答」、「建造實例」、「建築計畫」,涵蓋六大特色、清晰易讀:   1.基地、空間分配到建造的心路歷程,需求、思考、技術全面整合,篇篇精采動人。   2.大膽演繹傳統建築法則,變身超凡運用方式。   3.提案圖表化,輕鬆看懂設計的思考路徑。   4.重要施工分解,學習中日跨國合作、解決造型施作障礙。   5.最完整的蓋房子思考,包含計劃、與設計者溝通、法規、營造承攬廠商責任等。   6.驗收表單:從機電到衛浴,分項協助你驗收。  

彩色水泥砂漿工程性質及自潔塗層材料之研究

為了解決scc 混凝土的問題,作者黃志明 這樣論述:

台灣因亞熱帶位置及酸雨、空污關係,使得水泥建築長期處在污染較高之環境下,因此建築表面(油漆、磁磚)易產生白華(壁癌)及塵霾污染之情況,也造成表面脫落危險及不美觀現象。我們參考歐、美、日、韓之現行做法,提出符合台灣之彩色水泥砂漿做為有效的改善參考方針。 然而,除了彩色水泥砂漿可能是有效且環保的方式之一外,在牆面防護自潔之塗料也是影響水泥建築壽命重要的一環。因此,本研究以「彩色水泥砂漿工程性質」及自潔塗層材料之「奈米混成二氧化矽-含氟聚丙烯酸酯塗料」兩部份進行探討。 第一部份:透過顏色添加劑(無機色漿、色粉)及壓克力系乳液將一般水泥砂漿染色以達到美化效果,讓建築結構之表面直接

呈現色彩樣貌,探討彩色水泥砂漿之新拌性質(坍度、坍流度)、硬固性質(抗壓強度、抗彎強度、超音波波速)及耐久性(表面電阻、長度變化、熱傳導)。結果顯示,透過適量之添加顏色添加劑(無機色漿、無機色粉)以及拌合水,可有效改善彩色水泥砂漿之新拌、硬固及耐久性,而壓克力系乳液更明顯提升試體之抗彎及抗拉強度,且隨齡期增加而增強。其中,以添加含鐵鏽成分之Fe(III)離子之無機色粉,可使彩色水泥砂漿試樣在表面形成天然銹層,可降低有害離子侵入提高耐久性質。本研究中所有製備之彩色水泥砂漿試體在齡期7天時,表面電阻皆高於20 kΩ-cm,表示具有良好之表面緻密性。 第二部份:將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MM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odecafluoroheptyl methacrylate, DFM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thyl hexyl acrylate, 2-EHA)和3-(三甲氧基甲矽烷基)丙基丙烯酸酯(3‐(Trimethoxysilyl) propyl methacrylate, KH-570)進行自由基聚合,並且加入四乙氧基矽烷(Tetraethoxysilane, TEOS)進行溶膠-凝膠(Sol-gel)法接枝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 SiO2),製備出無添加乳化劑且具有自組裝性之奈米混成二氧化矽-含氟聚丙烯酸酯

塗料。由SEM影像分析,奈米混成二氧化矽-含氟聚丙烯酸酯塗膜表面形貌呈現自組裝之連續球型核殼結構,當DFMA/MMA重量比達1/5時,塗膜水接觸角(Water contact angle, WCA)為θ = 105.4°,在可見光區穿透度達89 %~97 %。

自充填混凝土施工監造技術指引

為了解決scc 混凝土的問題,作者財團法人中興顧問社 這樣論述:

  自充填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工法具有施工快速、充填密實、耐久性高、減少勞力及縮短工期等等之效益,故已成為未來混凝土發展之潮流。由於自充填混凝土與傳統混凝土在材料、配比、施工與品質控制方面有些差異,為有效提昇SCC工法之施工品質,乃依據工程會施工綱要規範03315章「自充填混凝土」、工程會制定之「自充填混凝土使用手冊」、國道新建工程局「自充填混凝土」特訂條款之相關規定及蒐集國內外相關施工技術資料,以表列方式及配合相關照片與圖表,編撰成適合國內監造工程師使用。 推薦語: 本指引共分為五篇除第五篇附錄提供一些國內外使用之SCC配比、監造主要查核項目

參考表及參考資料供參考外,其餘分為四篇,依各篇之特性提供「條件、限制或應注意事項」及「問題與對策」供監造工程師執行檢驗工作時作為參考,其內容如下: 第壹篇 自充填混凝土之材料與配合比設計。 第貳篇 自充填混凝土之產製與施工。 第參篇 自充填混凝土之品質控制。 第肆篇 自充填混凝土常見品質缺失。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以下簡稱中興社)為水利、電力、土木、地工、環工、交通運輸及資訊應用等領域之工程實用性技術研究機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國內工程技術之提昇與工程人才之培育。

緻密配比下強塑劑對高性能混凝土之 工程性質影響

為了解決scc 混凝土的問題,作者林玉觀 這樣論述: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優越的工作性能與抗壓強度。骨材在混凝土中佔整體體積60%~75%,因此直接控制含砂率將可有效獲得最小空隙值更可以有效的增加混凝土之工程性質。本研究以水膠比0.21、0.27、0.35,含砂率70%、60%,飛灰取代量為20%;水淬爐石粉取代量為20%,取代水泥;添加強塑劑(聚羧酸、萘磺酸、木質素)為2%、2.5%、3%,拌合成高性能混凝土,探討其新拌性質試驗(坍流度、V型漏斗、凝結時間),並於養護齡期1、7、28及56天進行硬固性質試驗(抗壓強度、抗彎強度、超音波波速)及耐久性質試驗(耐硫酸鹽侵蝕、四極式電阻、長度變化試驗、吸水率)最後再進行微觀分析。結果發現,新拌性質方面隨

著強塑劑用量增加工作性也會隨之增加,其中以添加聚羧酸的工作性最佳,坍流度介於21.4~33 cm,能夠使粒料之間滑移阻力降低。含砂率70%在晚齡期(28、56天)表現較佳,是由於含砂率70%之骨材空隙率僅有25.77%,整體混凝土緻密性較高,使其試體強度及耐久性較佳。綜合結果分析,水膠比0.21,含砂率70%,聚羧酸添加2.5%為最佳配比(坍流度23.1 cm,抗壓強度83.62 MPa,電阻值94.67 kΩ-cm)有著最佳硬固性質、耐久性結果,以及具備良好的工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