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c出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請益]中字輩電波組出路 - 科技業板 | Dcard也說明:我是電波組的,給你一些過來人建議~~~ 要當RFIC designer 一定要下線,論文一定要相關,不然以我自己經驗是根本沒機會面試,除非運氣超好。

國立中正大學 電機工程研究所 張盛富所指導 高樹頤的 V-Band具360度調控範圍之低損耗變動 CMOS相移器設計 (2011),提出rfic出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反射式相移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電機工程研究所 張盛富所指導 張孟貴的 具180度與360度調控範圍之毫米波CMOS相移器設計 (2010),提出因為有 相移器、毫米波的重點而找出了 rfic出路的解答。

最後網站無線通信收發信機(TRX)架構漫談 - 台部落則補充:利潤率的降低使得高大上的歐美企業不得不另尋出路。移動通信作爲無線通信最大 ... 關鍵詞:無線通信零中頻 收發信機RFIC SDR. 發射機的架構主要分爲零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rfic出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V-Band具360度調控範圍之低損耗變動 CMOS相移器設計

為了解決rfic出路的問題,作者高樹頤 這樣論述:

本論文設計V頻段相位陣列系統之具360°相位可調相位範圍的主動相位調控器。一般而言,相移器於在360°的相位調控範圍時會產生極大的損耗變動量,造成嚴重的振幅調變雜訊。本論文提出多段式相位調控結構,將360的調控範圍分成二段或四段範圍,再於各段中連續調控相位,因為各分段所需相位調控範圍減小,所以損耗變動量隨之大幅縮小。本論文以180nm和90nm CMOS製程實現單段、二段和四段式360°相移晶片。首先,單段式V頻段相移器以增強互耦正交耦合器搭配NMOS變容器實現反射式相移器結構;量測結果於60 GHz具有160°相位調控範圍和10.3±0.7 dB的植入損耗。 第二,兩段式V-Ban

d 360°主動相移器是由180°差動反射式相移器與具相位反轉之差動低雜訊放大器結合而成。藉由放大器輸出路徑切換達成0°/180°相位反轉功能,搭配180°差動反射式相移器可獲得360°全相位調控效果。量測結果於60 GHz具有11.5±0.7 dB的增益、6.3 dB的雜訊指數,功率消耗為21.0 mW,晶片面積為0.6 mm2。若將正交耦合器的輸入與輸出阻抗做不同變化,則可進一步減小植入損耗變動量。 第三,四段式V-Band 360°主動相移器由90°非對稱負載之反射式相移器,以及0°/90°相位切換放大器組成,整合達成360°相位調控效果。模擬結果於60GHz具有12.2±0.5dB的

增益與6.0 dB的雜訊指數,功率消耗為31.6 mW,晶片面積為0.6 mm2。本論文將詳細討論各個主動式相移器設計方法、模擬和量測結果。

具180度與360度調控範圍之毫米波CMOS相移器設計

為了解決rfic出路的問題,作者張孟貴 這樣論述:

本論文設計K及V頻段CMOS 180°被動相移器,以及360°主動式相移器。其將用於實現毫米波相位陣列之動態波束掃描功能。傳統單端架構的CMOS被動反射式相移器,為了獲得360°的調控範圍,其植入損耗值和植入損耗變動量會過大。本論文提出具有相位反轉切換功能的差動結構,實現360°的相位調控範圍,僅需180°的相位調控,便可獲得360°相位調控效果,因此大幅降低植入損耗值和其變動量。 本論文設計四顆相移器,包含K頻段180°相移器,V頻段180°相移器,K頻段360°主動相移器,和V頻段360°主動相移器。K及V頻段180°差動反射式相移器,分別以TSMC 0.18 μm與90 nm製程

技術實現。以增強互耦之方法設計差動正交耦合器與反射式負載,得以縮短其繞線路徑長度,降低植入損耗及佈局面積。K頻段180°相移器晶片在22–25 GHz的植入損耗為4.9±1.1 dB,晶片面積0.11 mm2。V頻段180°相移器晶片在50–60 GHz的植入損耗為5.9±0.6 dB,晶片面積0.1 mm2。 360°相移器是由180°差動相移器與具相位反轉之低雜訊放大器結合而成。藉放大器輸出路徑切換,達成0°/180°相位反轉之功效,其搭配原有180°的調控而構成360°全相位調控。K頻段360°主動式相移器操作於22至25 GHz,具12±2 dB之增益,雜訊指數5.5±0.5 dB,

功率消耗為20.3 mW,晶片面積0.72 mm2。V頻段360°主動式相移器操作於50至60 GHz,具17.6±1 dB之增益,雜訊指數5.7±0.2 dB,功率消耗為32 mW,晶片面積0.59 mm2。實驗與模擬吻合,證實本論文提出相位反轉差動結構,達到低植入損失之360°相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