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工程師是什麼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qc工程師是什麼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Tsukamoto SuguruKosaka Takashi寫的 IT專案開發的英語力:專案的基礎知識╳提案力(附聽力&口說MP3光碟) 和林昌雄的 總裁診斷:台灣飛利浦追求全面品質改善的卓越之路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清大資工「軟體專案管理」企業參訪 - 忍者工坊也說明:Quality Assurance (QA) 和Quality Control (QC) 都是產品品質管理的重要 ... 開發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工程師將根據設計師提供的設計文件,開始編寫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語研學院 和中衛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語文學系 林芳玫所指導 楊淑雯的 歷史小說於高中歷史教育之運用︰以《陳澄波密碼》為例 (2021),提出qc工程師是什麼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歷史小說、左翼、國族、108新課綱、素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機電整合碩士班 丁振卿所指導 柯力端的 機械製造結合工業4.0之智能工廠整合技術開發 (2018),提出因為有 工業4.0、TCP/IP、QR Code、系統整合的重點而找出了 qc工程師是什麼的解答。

最後網站QCC 與QIT 有何不同?-品管圈相關問題則補充:QIT是由課長、工程師等中堅幹部所組成,改善或解決之問題比較大,困難度也比較大,因此使用的QC手法,除了QC七大手法外,也會用到FMEA、DOE等深一點的手法,而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qc工程師是什麼,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IT專案開發的英語力:專案的基礎知識╳提案力(附聽力&口說MP3光碟)

為了解決qc工程師是什麼的問題,作者Tsukamoto SuguruKosaka Takashi 這樣論述:

本書強化您在資訊科技產業鏈上中下游的英文溝通能力,讓您在職場上更具競爭力 讓您輕鬆拿下跨國合作的案子,也成為公司錄取、升遷、加薪的首選! 全球化的時代,與外籍人士、外國廠商接觸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本書由日本IBM資深專案管理師及神田外語大學教授 以其數十年實務經驗聯合編寫而成 書中囊括大量專案管理必須用到的關鍵詞彙與實用句型 透過圖片與流程圖解說,幫助您深入了解專案管理的執行步驟 MP3光碟讓您隨著標準的美式發音,逐句練習例句以及專用辭彙,能聽又能說 有了流利的英文口說能力,你的專案就比其他只能寫不能說的同業更能被人接受! 附解說式的Column,補充實務知識,幫助您有系統地進行專案管理   

★ 結合業內的專案企劃知識、英語力、聽力、口說力,一次掌握四種能力!   新手也能瞬間補充專業知識,提出漂亮的專案企劃   才剛進公司,主管突然交代要寫專案企劃,是否腦袋空空,不知從何下筆,又不敢發問呢?想請教前輩,前輩們又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沒空帶你。網路上找書及資料,但這方面的資料又不多,到底該怎麼辦?勉強得用現有資訊東抄一點、西抄一點,湊出來的專案企劃老是被上級丟出來!別再依賴網路上一堆不可靠的資訊!有這樣煩惱的你正是需要這本書!本書教您正確的專案企劃流程,以及令人驚艷的專業用語,就算是公司菜鳥也能輕鬆上手,第一次提專案企劃就能讓你的主管頓時瞠目結舌!   跨國合作,再也不怕提出去的英文

專案企劃會被外國人笑   目前IT產業有越來越多的跨國合作案子,光組員就可能有印度人、美國人、日本人、韓國人…等,而客戶更有可能來自法國、德國、英國等國家的企業,因此許多專案幾乎都要用英文寫成,面對這股新浪潮的要求,你準備好了嗎?「簽呈批准了,卻常因為行程滿檔而無法實際進行管理,最後讓這項計畫胎死腹中…」,你知道這裡的「簽呈」、「行程滿檔」、「胎死腹中」的英文如何表達嗎?還有,「交付標的」、「產出物」、「利害關係人」…這些專業詞彙的英文你都會了嗎?你知道 WBS、AC、CPI 指的是什麼嗎?本書將每個專案企劃步驟中會用到的英文,都詳細的介紹給你,讓你寫出來的英文專案,被其他人一看就知道你是「

行家」!   提案書送了卻沒下文?本書附贈的MP3光碟,教你除了用寫的,還能開口來說服對方!   這本書不只教你如何撰寫提案書,還可以讓你訓練聽力與口說,讓你在內部簡報會議,或與外國合作夥伴、外國客戶、海外的同事及主管們在視訊會議或大型會議上,用標準的英文口音與專業用語流利溝通。   無論您是PM(專案經理)、PMP(專案管理師)、PMS(專案管理規劃師)、PMA(專案助理)、FAE、QA、QC或是程式設計師、業務、採購、廠商、專案顧問等,有了這本書,您可以立刻解決溝通上的需要,並增進您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本書從專案初期的制定章程(charter)、定義範疇(scope)、載明WB

S,經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的評估,到後期的確認交付標的(deliverables)與產出物(outputs)……,這些都是專案人員必須知道的用語。   本書囊括大量專案管理必須用到的關鍵詞彙與實用句型。讓您具備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開會時能與外籍人士平起平坐,從容地進行對話及討論。保證讓您從專案的啟動、規劃、定義範疇、客戶及相關人員之間的交涉、專案管理工作的執行到結案,都可以全程用英文進行交談與討論。   別再因為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而胡亂回答 "Yes." 或 "OK. No problem."   只是背了資訊科技產業的個別術語,你還是開不了口,也下不了手!   想要在職場

加薪、表現更突出、更有競爭力,你需要了解資訊產業的流程與文化!   這小小的一本書,保證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將IT商務英文融會貫通!   書中收錄之例句皆是筆者多年來在IT專案管理經驗中編寫而成。 本書特色   ◆ 嚴選五大章節,從一個專案的啟動、規劃、執行、控管,到結案,全面涵蓋專案管理人員對專業英文的需求。   1. 每一章節之下有數個主題,全書共50個主題,而每一主題皆以一般專案進行的先後順序編排。   2. 每一主題之下又有細項任務解說,以及流程圖說明,清楚呈現每一任務的內容。   3. 每一任務裡都有關鍵單字、片語與必需用到的例句。   4. 例句中,會有一些常見且有用的詞

彙,標註於該頁底下,再次加強例句中的重點。   5. 所有英文例句都能由隨書附贈光碟中的MP3檔案聽取,讓您隨著標準的美式發音,逐句練習例句以及專用辭彙,能聽又能說。   6. 針對任務中無法完整解釋的部分,或其它應知事項,另闢「Know-how專欄」說明。   7. 專欄字彙補充:補充其他與專案管理有關,但未列出的字彙。配合相關內容會更容易記住。   ◆ 綜觀整個IT專案的輪廓,從專案設計、開發,到系統維護、管理一應俱全。   本書透過流程圖解說,幫助您深入了解專案管理的基本程序,且能夠更加了解如何建立計畫、如何管理、如何推動專案等相關執行工作,並能夠在工作流程中學會實際用語的表達。如能

有效吸收與利用這本工具書,您不但能掌握IT專案的基本流程,對於如何建立計畫、如何管理,以及如何推動專案等相關執行工作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 IT菁英天天在用的職場英文,全部都在這裡!   無論您是專案經理(PM)、專案管理師(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專案管理規劃師(PMS, Project Management Specialist),專案助理(PMA, Project Management Assistant)或專案的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或是客戶端的系統供應商(vendor),本書保證讓您從專案的啟動、規劃、定義

範疇、客戶及相關人員之間的交涉、專案管理工作的執行到結案,都可以全程用英文進行交談與討論。   ◆ 立即上手的英文,適合各領域的專案管理人員作為職場英語的進階教材   無論您從事的是「服務業管理」、「政府採購專案管理」、「品牌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等,本書囊括大量專案管理必須用到的關鍵詞彙與實用句型。讓您具備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開會時能與外籍人士平起平坐,從容地進行對話及討論。   ◆ 附贈MP3光碟,可同時練習聽力、口說,讓你用流利的英語提案,大勝那些只會寫企劃案但講不出口的其他同業。   讓IT菁英在專案企劃時,不但可以用英文寫出完美的企劃案,還能在提案時用流利

的英語、專業的英文,說服客戶採用你的專案,大勝那些只會寫企劃案,要他介紹卻說不出口的同業。   作者簡介 Tsukamoto Suguru   於1987年進入日本IBM工作,不但參與過許多大規模的金融系統整合開發專案,也曾多次以專案管理人的身份主導數起大規模的資料移轉專案,在專案管理方面累積不少實務經驗。他擁有PMP(國際專案管理師)證照,同時也是SPM(大英國協專業管理協會)的會員。曾發表過如「大規模資料移轉作業之風險迴避」、「在大規模資料移轉專案中,透過標準範本進行風險識別的實務運用介紹」等與資料移轉作業相關的論文。 Kosaka Takashi   神田外語大學外國語學系教

授。青山學院大學文學部畢業後,進入日本IBM工作。取得美國丹佛大學研究所人類溝通學碩士學位,並修畢博士學位。曾於蒙特利國際研究學院與立教大學任教。著作有《用英語寫商用手帳》(中經出版社);合著作品則有《快速學商用英文-辦公室英語All in One》(Japan Times)《成功率百分百的簡報!IT工程師專用英語》(秀和System)等多本著作。 譯者簡介 劉芳英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   Chapter1 啟動專案 (Initiating) No.1 製作企畫書(Creating a Business Plan) No.2 評估與提案(Estimate a

nd Proposal) No.3 請求裁示及最終裁決(Request for Managerial and Final Decision) Chapter2 專案規畫 (Project Planning) No.4 建立專案計畫 (Creating Project Plans) No.5 制定專案章程 (Creating a Project Charter) No.6 決定開發方式(系統架構與框架)(Decide a Development Method: System & Framework) No.7 定義專案範疇(Define Project Scope) No.8 建立WBS(Cr

eating WBS) No.9 定義產出物(Defining Outputs) No.10 專案時程規劃 (Making a Project Schedule) No.11 建立專案組織架構計畫(Creating an Organization Plan) No.12 人力資源規畫(Creating a Personnel Plan) No.13 專案成本規畫(Creating a Cost Plan) No.14 建立測試計畫(Creating a Test Plan) No.15 訂定溝通管理計畫(Creating a Communication Plan) No.16 訂定專案的各項標

準(Creating Project Standards) No.17 建立開發環境計畫(Creating a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lan) No.18 制定設備安裝計畫(Creating a Machine Installation Plan) No.19 訂定移轉/擴充計畫(Creating a Migration/Expansion Plan) No.20 制訂專案管理計畫(Creating a Project Management Plan) No.21 舉行專案啟動會議(Holding a Kick-off Meeting) Chapter3 執行(E

xecuting) No.22 分析現行系統(Current System Analysis) No.23 需求定義(Requirements Definition) No.24 功能設計(Functional Design) No.25 非功能性設計(Non-functional Design) No.26 開發(編碼/單元測試)(Development:Coding/Unit Test) No.27 整合測試(Integration Test) No.28 系統測試(System Test) No.29 使用者測試(User Test) No.30 系統導入(Introduction of

a System) No.31 移轉演練(Migration Rehearsal) No.32 系統移轉(Production Migration) No.33 系統正式發布/部署(Launching Production Release/Deployment) No.34 系統維護(Maintenance) Chapter4 控管(Control) No.35 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No.36 進度管理(Progress Management) No.37 成本控管(Cost Management) No.38 品質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No.39 異動管理(Change Management) No.40 問題管理(Problem Management) No.41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 No.42 人事管理(Personnel Management) No.43 組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No.44 安全性管理/個資管理(Security Management / 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o.45 利害關係人管理(Stakeholder Management) No.46 溝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

ement) No.47 團隊管理(Team Building) Chapter5 結案(Closing) No.48 專案結案程序(Project Completion Procedure) No.49 專案評量(Project Evaluation) No.50 記錄專案的成功與失敗(Recording Project Success and Failure)   作者序   雖然市面上有許多與IT英語或IT專案有關的書籍,但至今卻沒有一本能讓讀者在學習專案管理體系運作方式的同時,掌握相關英語字彙與文法的書籍。   在一個IT專案中,參與者通常包括專案經理人、程式設計師、顧問、銷

售部門等人員。在此過程中,雖未必須以英語來溝通,但近年來,以英語溝通的情況卻已越來越普遍。   全球化的浪潮對台灣的IT專案管理產生極大影響,相關專案人員完全以本國人組成的情形愈來愈少見。合作對象除了最常見的中國人或亞洲各國人士,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和歐美人士一起執行專案。因此,無可避免地將有更多必須使用英語的場合。若還是像以前那樣只會使用一種語言溝通,就無法隨心所欲地與外國人士往來。而未來數年內,英語必然成為IT專案管理最主要的溝通工具。這也表示,英語能力將成為專案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   具備足夠的英語能力,開會時就能與外籍人士平起平坐地進行對話及討論。若聽不懂對方講什麼而亂回答

“Yes”,糊裡糊塗地被迫接下工作,那可就大事不妙了!有了這本書,這樣的情況不但再也不會發生,您在專案中也不再只是聽命行事的小角色。   話說回來,「IT專案管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英文能力呢?舉凡專案計畫製作、客戶及相關人員之間的交涉、專案管理工作的執行等,可能都得全程以英文進行。也就是說,專案經理要具備將所有的相關資訊製作成英文的書面資料,並以英文與相關人員溝通的能力。本書即針對以上的需求,囊括了大量IT專案管理必須用到的關鍵詞彙與實用句型。書中收錄之例句皆是筆者多年來在IT專案管理經驗中編寫而成,若能牢記這些用法,相信對各位一定會有所助益。   在專案管理上,雖然必須憑藉經驗與直覺隨

機應變,但並不表示就得因應不同的狀況隨便更改專案的進行流程,有系統地進行專案管理,才是成功的關鍵。因此必須要加強自己在專案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   因此,本書以綜觀整個IT專案輪廓的方式,協助各位學習專案管理的相關基礎知識,從企畫、設計、開發,到系統維護、管理、評量等一應俱全。如能有效吸收與利用這本工具書,您不但能掌握IT專案的基本流程,對於如何建立計畫、如何管理,以及如何推動專案等相關執行工作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此外,書中也以小專欄的形式,補充一些實務知識,期能幫助各位在實際處理專案工作時更加得心應手。   本書出版的目的,就是希望讀者能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能夠掌握成功推動IT專案的要

領。請有效地活用由本書習得的知識,將全球性的專案導向成功之路。  

qc工程師是什麼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小鬼登島 #冥想引導 #一夜好眠
擁有11年豐富失眠經驗的 Christina,透過舒眠引導冥想找到一絲入眠的希望!

在本集中,她結合地球與海洋女神的元素, 透過舒眠引導冥想,加入了大自然的聲音、女神能量召喚、以及冥想練習,帶領在快速節奏下生活的你,放鬆身心、拋掉雜念,進入一個奇幻的能量場,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夢鄉。

本集適合以下族群:
🥱 難以進入睡眠的現代人
🥱 與壓力、焦慮進行鬥爭的甘苦人
🥱 躺在床上但腦裡的小宇宙仍不肯休息的勞碌人

若想知道什麼是女神冥想,請收聽小鬼登島 EP11:愛不能只有你高潮,我好累:12位女性的性福告白

#睡眠引導冥想 真實使用者服用心得

🌙「聽著聽著覺得很舒服,很有安全感,一下子就睡著了,我跟狗都一樣。」平常被狗吵的睡不著的Full Stack工程師、38歲、生理女性
🌙「指南雖然有神奇功效,但是聽多了也不會腦袋壞掉!睡意上來的很快,還帶有一點迷幻。」大麻煩不煩忠實粉絲、32歲、生理男性
🌙「睡著前真的可以看到女神美麗的坐在岸邊,感覺全身都好熱好麻,充滿能量跟震動感!」充滿靈性的諮商師、25歲、生理女性
🌙「這集QC遇到最大的挑戰!聽到一半直接睡著,還不知道自己從哪裡睡著的...」小鬼登島執行製作、29歲、生理男性

---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出品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hostislandme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hostislandme/
更多節目:https://ghostisland.media/

此冥想導引由 Christina 設計 製作 剪接
執行製作 Trevor Liu
監製 鬼島之音 Ghost Island Media
MB01RQSXJVJJX9U

歷史小說於高中歷史教育之運用︰以《陳澄波密碼》為例

為了解決qc工程師是什麼的問題,作者楊淑雯 這樣論述:

《陳澄波密碼》是一本歷史小說,也是「臺灣歷史小說獎」自開辦以來第一個獲得首獎的一本小說。小說的內容是在撰寫當時日本時代台灣第一代西畫家,也是在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陳澄波一生的故事。小說的名稱不說「傳記」反而稱呼「密碼」,實為在陳澄波的畫作中隱含著他對土地和人民深厚的情感。然而以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陳澄波究竟是不是左翼美術家?他有左翼思想嗎?他的左翼思想是怎麼產生的呢?以及對處在那個時代下的青年來說,他們在國族的想像下很難不產生「我究竟是誰?」、「我將往哪裡去?」等疑惑。從新歷史主義的理論,「歷史」充滿斷層,是由論述所構成。若將《陳澄波密碼》歷史小說用在中等學校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從小

說的思維轉換到歷史學科的思維?是否能將新歷史主義的理論依據用在教學活動裡,以達成培養學生對歷史思維和史學觀察能力的教學目標,進而產生「歷史理解」?並同時培養出對歷史小說的喜愛和興趣?民國108年(2019)在國民中小學新的學年度開始,十二年國教新課程綱要正式上路。以「因材施教」、「適性揚才」,進而「成就每一個孩子」為教育核心的理念和價值;以「核心素養」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發展全人教育的基本精神;以「自發」、「互動」、「共好」的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此時教師需要轉換教學心態以及對於課程的轉化,選擇適當的「學習重點」,使學生展現適切的「學習內容」,以進而實現「學習

目標」,學生則必須體認到要主動學習,培養自己的素養能力。本論文將以《陳澄波密碼》歷史小說做為主要歷史資料的素材,輔以找尋跟陳澄波相關的資料,結合108新課綱的內容,說明小說運用在高中歷史課堂所產生的相關面向。因此將分別從第一章導論;第二章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發展;第三章小說敘事策略分析;第四章探討陳澄波左翼青年、國族與108新課綱議題以及第五章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08新課綱的教育思考與應用和第六章結論等做為討論。筆者研究發現閱讀素養是培養閱讀理解,進而思考習慣的養成,是所有學習最重要的能力。對於新課綱訴求之一跨科、跨領域的學習方式,以此閱讀素養,學習怎麼學習的思考習慣,將可以幫助學生對於歷史小說

《陳澄波密碼》產生「歷史理解」,進而藉由培養出的史學思維建構出「歷史」。

總裁診斷:台灣飛利浦追求全面品質改善的卓越之路

為了解決qc工程師是什麼的問題,作者林昌雄 這樣論述:

榮獲日本戴明獎大賞殊榮的台灣飛利浦 一段從品質革新到組織變革的卓越旅程   百餘年前創建於荷蘭的飛利浦,以其創新的能量成為全球百大品牌之一而享譽全球。一九六六年成立的台灣飛利浦,從開始的海外加工生產基地,卻能以全面品質改善的經營管理變革,躍升為全球性的生產發貨、技術支援中心,甚至是全球/亞太事業群的管理本部,並成功拿下戴明獎大賞,其關键就在於推行「總裁診斷」的品質經營。   台灣飛利浦獨創的「總裁診斷」,不同於產業常運用的手法查核或審查,全程由主管親自參與,不假他人之手,其執行的成功關鍵就在於管理專業的判斷、有效的決策與行動措施。實施過程間,跨部門團隊自然凝聚共識,共同積極投入與挑戰,顯

現出邁向卓越的決心、承諾與行動,進而形成品質經營的溝通平台,並淬煉出持續改善的組織氣候。   台灣產業面臨全球化、少子化、物聯網、工業4.0等嚴峻的考驗,唯有適地化的管理制度,搭配科技的靈活運用,才能創造出永續經營的全球高效企業,台灣飛利浦真實走過的管理變革,相信定能提供經營管理者管理的新思維。   「總裁診斷」能檢視什麼?   .企業的核心機能   .部門間的功能與程序   .組織與人員計畫展開的專業能力與條件 專家熱情推薦   許祿寶   前台灣飛利浦集團執行副總裁/台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張 玥   前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執行副總裁/前飛利浦大中華區總裁及C

EO   盧淵源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理事長/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陳啟光   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第二十四屆國家品質獎個人獎 各界讚語   台灣飛利浦推行的「總裁診斷」乃是體現方針管理系統最重要的手法與過程,要求的是從最高階主管直至最基層員工,共同檢驗方針管理的程序與成果。 ────許祿寶   「總裁診斷」對於許多成長到相當規模,且面臨全球化管理挑戰的台灣企業,提供相當好的參考與啟示。 ────張 玥   展現一個外資企業,如何以國際視野為要,東方務實與充滿彈性的管理哲學為用,成就出一個在台灣確實可行的管理制度。 ────盧淵源   本書藉著台灣飛利浦三十

年來追求全面品質改善的卓越之路,提供讀者許多寶貴的資訊,以此學習採取有系統的步驟,逐步推行品質的改善。 ────陳啟光 作者簡介 林昌雄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畢業,曾於台灣飛利浦、全球飛利浦電子及半導體事業部亞太本部、統寶光電、奇美電子等企業身居要職。親身參與推行公司全面品質改善活動的規劃與執行,完整經歷台灣飛利浦挑戰戴明獎大賞的成長與變革,累積數十年的產業經營管理實務。現擔任財團法人台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著作本書分享業界,以期提升競爭力。 出版序 蘇錦夥 ................................................

....................5 推薦序 「總裁診斷」體現方針管理最重要的手法與過程 許祿寶........7 推薦序 好的領導是組織持續改進的原動力 張玥 .................10 推薦序 一場無止境追求卓越之路 盧淵源 ............................13 推薦序 總裁診斷– A ‘Must’ for A Leader Pursing Business Excellence 陳啟光 ........ 15 前言 ..................................................................

..............25 Chapter1承諾從經營主管開始 ........................................................33 榮耀的時刻——日本戴明獎頒獎典禮 .....................................34 再登高峰——日本戴明獎大賞頒獎典禮 ..................................37 挑戰的開始——「危機就是轉機」積極回應環境的壓力 ...........42 找出問題癥結的所在 ............................................

................44 選擇合適推行的方案 ............................................................55 主管率先的任務 ..................................................................58 飛利浦創造出命運的共同體 ..................................................61 台灣飛利浦企業經營的信念——致良知、致良行、致良心 .......66 第一篇 追求全面品質改善之路 Chapter 2 全面

雙向拋接球的政策溝通及機能展開 .............................. 71 全面品質的觀念及追求 ........................................................72 改善方案的計畫及融合 ........................................................72 方針管理——從策略的規劃到年度方針的制定 ........................77 展開年度方針及掌控活動計畫 ..............................................83

有效推行的組織及功能 ........................................................85 Chapter 3 總裁診斷的目的 ............................................................... 89 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90 年度大事有平日的踏實才能證明 ...........................................92 主管方針與改善計畫

的展開 ..................................................94 嚴而不惡,威重令行 ............................................................97 Chapter 4 經營管理的思維 ............................................................. 101 團隊考量的要項 ................................................................102 明確工作職務的角色

與責任 ................................................104 設定客戶導向的營運績效指標 ............................................108 過程遵照戴明循環的步驟 ...................................................109 螺旋向上持續不斷地改善與提升 ......................................... 111 考驗問題處理的技能 ............................................

.............. 112 考驗部門間的合作及機能整合 ............................................ 119 台灣區的八方工作會議 ......................................................121 不吝外請專家現場指導 ......................................................123 Chapter 5診斷進行的過程 .............................................................

133 總裁審查的會場議程(一) .................................................138 總裁審查的現場議程(二) .................................................140 總裁審查的其他議程 ..........................................................143 總裁審查的主管議程 ..........................................................144 總裁審查的評審及報告 .........

.............................................145 戴明獎審查的方式 .............................................................151 Chapter 6 圓熟成長的喜悅 .............................................................. 163 改善成果的確認 ................................................................164 改善重要的歷程 .......

.........................................................172 愈趨成熟的品質管理態度 ...................................................173 追求客戶最大的滿意 ..........................................................176 問題處理的成熟度 .............................................................191 建立有機學習型的組織團隊 .............

...................................197 組織能力的提升 ................................................................200 讓僵化的組織動起來 ..........................................................205 Chapter 7 行動上抱持的觀念 ........................................................... 213 基礎建設從中高層主管的共識開始 .............

.........................214 品質學院結構性的全員洗禮,從心改造到體現 .....................218 專注客戶的全面品質改善,快速回應 ..................................227 正確地處理問題——意識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預防問題 .....................................231 有效地掌握現場持續改善追求完美 ......................................239 第二篇 全面品質改善實務 Chapter 8 方案中重要的活動 ........

................................................... 253 品質改善的途徑 ................................................................254 無缺點日活動的承諾及挑戰 ................................................256 品質月活動的關心與付出 ...................................................270 品質小組的落實執行 ..........................

................................280 提案制度的創意構想 ..........................................................287 其他組織活動的凝聚力 ......................................................289 Chapter 9 改善常運用的工技 .......................................................... 295 品質小組活動的運用 ..............................

............................298 工業工程成本效率的改善 ...................................................306 新產品開發的品質展開 ......................................................309 其他相關的應用 ................................................................ 311 工技運用的落實與優化 ............................................

..........312 Chapter 10 組織氣候成就其事領導是關鍵 ......................................... 315 塑造組織的氣候 ................................................................316 總部管理的職責 ................................................................321 從日本人那裡學到什麼? ..................................................

.322 牧羊人的手法引領團隊 ......................................................323 沒有停歇的腳步 ................................................................325 邁向世界水準的巔峰 ..........................................................333 在海峽的另一岸開花結果 ...................................................339 第三篇 結語 後記

343 作者簡介 346 嘉言錄 347 推薦序   縱觀西方管理學之發展,泰勒(Frederick Taylor) 的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在二十世紀初開啟了一個時代的先河,他主張生產活動應徹底分工,「動腦」與「動手」是完全分離的兩個工作類型,負責「動手」的勞動者必須完全遵循指令行事,其目的在求產出的效率及極大化。 至50 年代初, 彼得‧ 杜拉克(Peter Drucker) 推廣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也被稱為成果管理(Management by Results) ,強調成果導向, 以是否達成預設目標來論斷執行績

效,而目標之設定則必須遵循組織或管理階層的主導。科學管理與目標管理標識的是「古老美國模式」的里程碑,這一種管理思維,是組織內部動腦與動手的徹底分工,以完成企業管理者與部屬間的共同目標為中心。   其後,開始反思這種管理思維的是日本管理學者,他們先後歷經Dr. W.E. Deming 及Dr. Joseph Juran 的啟發,在60 年代逐步建構出全面品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基本理念:   「品質觀念的革新」:   • 品質就是顧客的滿意(指產品/服務的規格、品質、價格及交期)。   • 下一步過程就是其上一步過程的顧客,此乃市場導向(market-

in) 。   • 尊重人性。   「管理觀念的革新」:   • 管理應遵循Plan(計畫) – Do(執行) – Check(查核) – Action(措施)的基本循環,不僅是成果導向,也是過程導向(講求如何達成成果的步驟與方法)。   • 為滿足顧客, 管理者的工作除了創新性(innovation) 及維護性(maintenance)層次外,應增加改善性(kaizen)的工作層次,維護性與改善性層次的工作是公司全體員工的職責。   • 管理性工作應本於事實及證據。   從這些理念衍生出諸多管理思維,其犖犖大者如:1. 顧客至上 2. 尊重每個人。為何只有工程師的想法可用,而基層作業同

仁的想法就不可採納? 3.「Kaizen」強調以基層作業同仁的回饋意見來精進工程師研發的原型。石川馨(Kaoru Ishikawa)等學者所倡導的品管圈活動即是落實這些思維的具體作為。   品質管理既然是全體員工的要務,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即是如何整合眾人的智慧,如何同步促成「上意下傳」(將組織的目標 objectives –『What』往下推展)及「下情上達」(將各層級的實施作為 major measures –『How』往上傳達),這是雙向交互拋接球(catch ball)的對話與溝通。What 與How 是組織政策方針(policy)的兩大支柱,組織必得經由溝通與對話的機制來建立完整的P-

D-C-A 管理循環,使得組織的What 與How 在全體員工間皆有一致的認知與共識,並共同完成組織之目標,從而形成組織的方針管理系統。   台灣飛利浦集團在80 年代後期開始推行的「總裁診斷」(戴明式審查) 乃是體現方針管理系統最重要的手法與過程,要求的是從最高階主管直至最基層員工,共同檢驗方針管理的程序與成果。「總裁診斷」一年舉行兩次 ,分別在年初及年中。年初的重點在檢討上年度的成果及本年度的策略計畫是否允當;年中的重點則在追蹤策略執行是否徹底及調整修訂是否即時且恰當。每一次診斷主要有兩個議程:1. 會場議程(Schedule A),由受審單位主管說明其施政方針及成果績效之自我檢討;2.

現場議程(Schedule B),總裁及高階主管至現場與基層員工對話,驗證受審單位之實際作為。議程如此規劃其目的在「聽其言、觀其行」,同時也創造最高階主管與各級幹部乃至基層員工的對話平台,使得總裁與所有第一線同仁的理解及所使用的管理語言都是一致的。可以說若沒有總裁診斷,則根本無從實施全公司跨部門式的方針管理。   《總裁診斷》一書所闡述的理念、歷程及方法即是推行這一活動的現身說法。本書作者林昌雄先生先後在台灣飛利浦、飛利浦亞太電子組件事業部以及部門分割出去後的統寶、奇美電等集團出任要職,累積了數十年產業經驗。尤其是在任職飛利浦約30 年期間,親身參與推行「總裁診斷」的各種規劃與活動,從其中

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與體悟。再加上林先生不時積極地吸收新知,可說是好學不倦之楷模,深信他所分享的珍貴經驗足以供追求組織卓越的領導者之切磋與借鏡。   目前我國產業界面臨全球化、少子化、工業4.0 (Industry 4.0)及物聯網(IoT)之挑戰,政府則推行中堅企業及生產力4.0 等對策。此時推出《總裁診斷》一書是否為當務之急?實質上本書論及之理念、方式及方法是應用於「人」的組織中,是全體員工間上下、左右、前後溝通與執行政策方針時,畫龍點睛的管理工具。它不受社會及產業環境變遷之影響,反倒是社會科學及技術(如ICT 等資、通訊技術)的進步,發展出新的溝通及執行技巧有利於「總裁診斷」全面性與及時

性的效率及效果。在本書出版前夕,本人樂意向工商各界人士有意推行「知行合一」之管理實務者鄭重推薦本書,是樂為之序。 許祿寶榮譽董事長 前台灣飛利浦集團執行副總裁 台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推薦序   還記得當飛利浦台灣在1985年推動CWQI (Company Wide Quality Improvement)的時候,剛接任Elcoma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Divison GM 的我,對於如何在銷售業務單位導入品質改進的觀念與做法,還著實有些遲疑。由於是工程師出身,所有的品管概念與做法,都是在工廠的環境裡磨出來的,而

坊間幾乎找不到商務部門有關品管方面的參考資料。   所以就只能先從部門效率方面著手,在內部的討論中,祕書們反應打字工作有太多重複,大部分的問題是出在我們的手稿本來就有誤、或是字體難辨、或是打好後多次更改,所以找到的第一個改進項目就是如何減少打字文件的重複率,在一般人的眼裡看起來,可能覺得有點膚淺,但是它所帶來的一些與 TQM 以及QC tools 有關的觀念 (Do the things right the first time, Find the root cause and ask why 3 times, The stakeholder of your next step is als

o your customer......),以及全員參與在較少接觸全面品質改進觀念的銷售業務單位裡,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有了這些基礎,大家就可以慢慢進入思考 do the right thing的層次,這也是導入 customer satisfaction 做為主要管理項目的開始。這本書的書名可能會讓人有過度強調由上而下的誤解,但它所反映的是,領導者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正是能讓一個組織持續改進的重要原動力。   在推動改善活動的初期,Customer Satisfaction Survey比較侷限於lagging indicator 的角色。這也和飛利浦台灣各組織早期在飛利浦整體產

業鏈中所扮演的角色相關,隨著組織整體 competences 的進步,飛利浦台灣各組織所扮演的角色也邁向負責較完整,包含Marketing, Development 與 Manufacturing(Production)的營運單位。這也使得Customer Satisfaction Survey 可以更有效地將被動的回饋轉變成為主動的 leading indicator 以此驅動研發,而設計或生產製造方面的改進,也使得客戶所反映的問題點得以更迅速,更有效地採取行動。   我在1990 至1993 年擔任中壢International Center of Competence - Monito

rs 的GM 時就深深體會到這種轉變,至於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讓一個組織能夠經由持續有效的改進而成長,還是因成長而讓改進更有效,我想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可以多方思考的啟示。   矩陣式管理是跨國企業在管理全球業務時的一種模式,飛利浦則是個中翹楚,但是這和日本公司的管理模式不盡相同。所以在導入像policy deployment 等溝通模式時,就必須考慮如何融入事業部與區域領導的策略與政策方向,在總裁診斷的過程中,矩陣式的參與也是讓看似可能的困擾成為增加多方思考的助力。我在擔任 Display Components A/P GM 時曾與當時在竹北的Business Team 在 policy

formation 的過程中進行足夠的雙向溝通,這樣所形成的policy 就讓deployment 的接受度更為順暢,而效果則更為顯著。其實飛利浦矩陣式管理在內部,尤其是在執行委員會的層次, 經常有到底誰才是「 老闆」這樣子似是而非的爭議。而 TQM 導入後,所強 調的是,以企業流程以及跨部門管理為驅動改進項目的主軸,以創造價值為唯一優先次序的選擇方式,這也為整個公司帶來了在討論跨國企業管理模式時的新思維。   事實上,飛利浦總公司在90 年代末所強調的「The Process Way」,就是這種影響下的產物,這本書在有關這方面的敘述與實例,對於很多成長到相當程度,而要面臨全球化管理的台灣企

業,可以提供相當好的參考與啟示。 張玥總裁 前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公司執行副總裁 前飛利浦大中華區總裁及CEO 推薦序   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進而暴露出品質管理效果不彰的嚴重問題,諷刺的是,這些深陷風暴的企業,其中不乏歷史悠久的大廠,品牌價值毀於一旦,甚為可惜。   雖然,「品質管理」並非近來熱門的管理議題,但卻是企業永續經營最根本的關鍵課題。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說過一句話「對產品品質來說, 不是100 分就是0 分。」一語道破「品質管理」在企業經營的重要性,一個百年品牌,有可能因為一個不良品而功虧一簣,古今中外有太多說不完的個案讓大家引以為誡。   欣見作者將自己

在台灣飛利浦,歷經公司面臨生存危機,藉由以品質為中心的組織變革,以及最終獲致日本戴明大賞肯定的過程,非常詳實而有系統地完整紀錄下來,實屬難得,相當值得國內企業做為向標竿學習的目標。   本書第一篇從台灣飛利浦的領導階層如何從危機而起,積極回應競爭環境的嚴苛挑戰,並透過「總裁診斷」這樣的管理制度,清楚傳達了企業的信念,並進而凝聚了全員的品質改善意識,不只是表面追求產品品質而已,更重要的是以滿足顧客與員工滿意為最高原則來進行全面品質改善。本篇亦難能可貴地將台灣飛利浦實施「總裁診斷」的過程鉅細靡遺地與大家分享。   第二篇將進行全面品質改善所需抱持的觀念,具備的工法與技法,用品質屋的架構清楚陳述

。而第三篇更道出了全面品質管理成功的關鍵,就在於領導階層如何將組織目標內化於組織中,形成獨特的氣候,才是企業能持續追求卓越的關鍵所在。   台灣飛利浦,體現了一個外資企業,如何以國際視野為要,東方務實與充滿彈性的管理哲學為用,成就出一個在台灣確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可做為各級產業在追求全面品質改善的借鏡與參考。   最後,讓我引用一句出自飛利浦通訊等內部教材內的嘉言「改善事業的獲利,是要靠正確的策略、核心技術、管理文化,以及共同的價值」,在台灣各級產業面臨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環境保護議題與提高社會責任的衝擊與挑戰之下,更應該從企業生存的根本問題去思考,唯有不斷改善再改善,追求更好的品質而非最好,

才是企業真正的生存之道,期盼與產業界共同努力, 以期持續提升台灣產業的競爭力。 盧淵源理事長 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理事長 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 推薦序   很高興能夠在本書付梓之前先睹精彩的內容,作者娓娓道來台灣飛利浦公司自1980 年代中期開始追求全面品質改善的成功之路,這不但是品質界所津津樂道的傳奇故事,同時也是《卓越經營評鑑》(Assessing Business Excellence)一書作者Les Porter & Steve Tanner 奉為企業追求卓越經營之最佳案例,尤其筆者對於羅總裁的睿智決策能力、以及追求卓越品質信念的堅持更是景仰。   我們知道總裁診斷

(President Auditing)在推動日本戴明式品質精進活動當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總裁是一個企業的實際領導者,通常稱之為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總裁診斷」係指領導者對自己所領導的企業,每年定期進行全面性的檢視活動。所謂「定期」,可以依據企業實際的需要,每年辦理一次、兩次,或者每季一次。該活動的內容誠如作者在書中圖1-9所表達:總裁診斷係針對三個面向活動進行全面性的關注,領導者居中串接整合,並且尋求所有可能的改善機會,以做為領導大家共同前進的依據。三個面向的活動包括:「主管管理改善」—管理階層制訂的經營策略與品質政策作為、「現場品質小組改善」—

現場作業員的品管圈活動,及「各機能與跨部門小組改善」—辦公室專業或技術幕僚相關工程師們的專案活動等。   如果進一步檢視此三項活動,我們會發現第一項活動係針對外部經營環境與外部顧客相關活動進行檢視,第二項與第三項活動係針對內部顧客相關活動進行檢視。如果總裁診斷能夠透過此三項活動,確實瞭解外部經營環境與內外部顧客的需求,然後採取有系統的步驟,逐步推行,相信必定能夠對於品質精進,以致達成卓越經營具有顯著的助益。閱讀至此,或許讀者會說:我們都知道確實瞭解外部經營環境與內外部顧客的需求是達成卓越經營的關鍵,但重點是如何採取有系統的步驟進行檢視與推行後續的改善活動?   筆者認為,本書一方面藉著台灣

飛利浦公司三十年來追求全面品質改善的卓越之路,提供讀者許多寶貴的資訊,以此學習如何採取有系統的步驟, 逐步推行品質的改善。其中包括:瞭解總裁診斷的目的與實施方式(第一篇),推動全員參與品質改善應有的裝備與技法(第二篇),以及領導者塑造持續改善品質組織文化應有的態度與作為(第三篇)。 另一方面,筆者也非常樂意與讀者分享最近與研究生所進行領導統御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得一些與本書探討主題相關的有趣發現。該研究主題係將目前最廣為使用的三個卓越經營模式(美國國家品質獎、歐洲卓越經營模式、戴明獎)的領導統御構面內容進行分析與探討。   首先應用「內容分析法」,對於領導者應具備的關鍵活動進行萃取,總計萃取出

來172 項領導者應具備關鍵活動;然後應用「親合圖法」,對於該172 項領導者應具備關鍵活動之彼此系統關聯性進行分析。結果發現,領導者應具備的關鍵活動,大致可以分成五類:塑造組織核心價值與擬訂發展策略(27 項,約占15%)、建立與維護組織實現卓越的管理制度(86 項,約占50%)、鼓勵與激勵全體員工(27 項,約占15%)、修養自身行為做為組織典範(16 項,約占10%)、重視環境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16 項,約占10%)。其中括弧內的資訊,代表屬於該類的關鍵活動項目數與百分比,該資訊或許可以解讀為一位領導者所應投注的工作內容與時間分配百分比。   根據上述分析結果,筆者認為一位卓越的領導

者首要任務就是「建立與維護組織實現卓越的管理制度」,必須投注至少50% 以上的心力與時間於此類相關活動;其次在「塑造組織核心價值與擬訂發展策略」與「鼓勵與激勵全體員工」,必須各投注至少15% 以上的心力與時間於此類相關活動;最後是「修養自身行為做為組織典範」與「重視環境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必須各投注至少10% 以上的心力與時間於此類相關活動。   有趣的是如果筆者的研究發現具有實務參考價值的話,那麼「總裁診斷」的重要性就不言可喻了,因為一位卓越的領導者必須投注至少50% 以上的心力與時間於建立與維護組織實現卓越管理制度的相關活動。 陳啟光教授 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教授 第二十

四屆國家品質獎個人獎 前言   開啟台灣飛利浦企業追求全面品質改善之路、邁向卓越的大功臣——羅益強先生,已未及目睹本書的完成付梓和讀者共同分享珍貴的體驗,很遺憾地這位全台企業的大家長於二○一五年五月十一日因心肌梗塞逝世於台北榮總。   書中猶見和羅先生諸多的記述和互動,心中更讓人覺得惋惜與不捨,謹向這位締造台灣飛利浦企業閃爍績業以及曾經參與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產業巨擘,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思索著他那洪鐘般依稀爽朗的音容,對部屬、對同事、對朋友、對所有接觸過的人士而言,無不感受他的開闊胸懷,總是在工作上、在生活上無盡的分享,大家心底擁有的豈僅祇是一份關注,那更是一股信心、一種力量。身為

領導,他創造時勢、承諾和奉獻,那一顆永遠熾熱的心腸、誠摯親切待人的友情,無不悸動昔日的部屬和同儕,不由得湧起濃濃的懷念與哀思。   直到今天,在台企業只有一家,也是第一家非日本企業享有日本「戴明獎大賞」(前身為日本品質管理賞 注#1)的這份榮光,一九九七年台灣飛利浦集合了在台事業的所有單位,管、銷、產、研全體一起成功地挑戰這頂象徵企業界「品質」桂冠的最高榮譽,獲頒日本國家品質大獎。   難得的是這項殊榮只頒發給已經擁有日本戴明獎資格,而且時隔三年以上的企業。事實上,台灣飛利浦早就耕耘多年,一步一腳印才有最後豐碩的成果。從一九八五年開始推行全公司品質改善運動CWQI ( Company Wi

de Quality Improvement ),訂下了五年的奮鬥目標,並於一九九一年成功地取得日本科技連盟JUSE ( 注#2) 頒發的「戴明獎」( 前身為日本戴明實施獎,注#3),在那個時候日本科技連盟剛開放給國外的業者申請,而台灣飛利浦則是第二家拿到這個國際獎項殊榮的非日本企業。可以說是飛利浦之光,也是飛利浦在台所有的主管、幹部與員工的榮耀。   有鑑於一個成功的個案是有些值得分享的智慧和經驗,因此財團法人台灣飛利浦品質文教基金會特地整理了相關的資料編輯成本書,讓讀者一窺企業追求全面品質改善的歷史以及發展的重要歷程。   台灣飛利浦是家荷蘭外商,成立於一九六六年,當初第一個生產工廠就

坐落於高雄加工出口區,和台灣的工業一起從草創初期快速成長,帶動了電子製造業的崛起,一路擴展從零組件相關的記憶板、電阻電容元器件、積體電路、影像管、監視器、電腦、雷射數位讀寫裝置、照明器具等產品的生產銷售,組織的地位也隨著不斷提升,從區域性生產的工廠到國際生產的工廠,甚至定位為全球性的生產發貨中心、技術支援中心或是全球/ 亞太事業群的管理本部,憑藉的是主管和優秀團隊所創造出來的傲人績效。   在全面品質改善推行的過程中,不斷向典範和標竿學習,挑戰好還要更好甚至最好的水準,邁向巔峰,使鍛鍊的體質更加強壯,憑藉的是無比的領導力和執行力。   對一家外商企業而言,這種成就相當的特殊和不易,能夠喚起

多國籍的伙伴一起適地築夢,融合各地多元與本土的文化,締造出如此不凡的事蹟,主管的領導絕對是個關鍵。他們以人為本、尊重員工、充分包容和尊重專業,發揮了領導的智慧和藝術,相信業界還真的不容易找到企業有這種實務。   「總裁診斷」的第一篇是邁向「全面品質改善之路」,開始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敘述「承諾從經營主管開始」以及「全面雙向拋接球的政策溝通及機能展開」,從公司經營面臨的艱難處境激發起危機的意識,積極面對以「危機就是轉機」快速的回應環境內外在的壓力,強調必須改變,採取全面的改善。   為了凝聚共識,主管勾勒了企業的願景,設定出公司中長程的追求方向和目標,把市場的競爭和客訴轉變成一種挑戰、一種機會,

把追求品質改善當成創造企業的價值。將品質與事業管理視為一體,「全面品質改善」做為經營的主軸,實務上就是一項事業經營的精益路程。   不同的是,品質改善活動不是品質管制或專司業務的報告,它著重在跨部門間機能問題的辨識「 能力,Capability」以及如何到位處理的「程 序,Process」,證明事務是依賴團隊的合作無間、行動的落實。由於主管的高度決心、承諾和行動,使團隊上下、全面雙向 (Top-Down / Bottom-up) 拋接球的政策溝通及展開實施,凝聚出命運的共同體,朝目標邁進。   本文接下來的第三章到第六章敘述「總裁診斷的目的 (Purpose)」、「經營管理的思維 (Thi

nking)」、「審查進行的過程 (Process)」、和成果的「圓熟成長的喜悅 (Recognition)」。說明總裁診斷是主管全面性的、系統性的管理機制也是和現場的溝通平台,經由審查的過程掌握營運與趨勢,雖然不免帶來一些壓力,但從互動的過程中增進了彼此的瞭解與信任,與主管的對話當中強烈的感受改善的決心,激勵著團隊不懈怠的努力。   藉由主管定期健診式的審查和跟催,督促著各項計劃貫徹實施,有助於公司資源的有效運用,創造出企業最大的效益。大家共同積極的學習, 無形中自然的產生向心力與凝聚力,由於主管們的親身參與、榜樣的示範與要求,更鼓舞著團隊旺盛的企圖心和企業精神。   這個路程從組織的行

為上也透露了出來,對「問題的處理」態度和以前大不相同,主管及幹部們顯得比較圓熟,許多事情從開始的有所推託或是一問三不知、好像事不關己的樣子,一種對事情「 不知不覺」的情況, 「不知道為何我有這個問題」的「無知」階段進步到下一個層次,能夠意識到問題、面對問題、接受問題的存在,進入「後知後覺」的「自覺」階段。   逐漸的變得更為成熟,現場人員顯得較有擔當,會主動加入參與,甚至能賦予自己職能而採取應對的措施,不但知道問題、瞭解問題,也會立即採取暫時措施,或危機應變措施,進入「即知即應」的「領悟」階段。   到後來應對能力更高,能提出預防或防呆的措施,能夠從問題中記取經驗或教訓,預防未來再發,進入

更為成熟的「預知預應」未來的「智能」階段。   慢慢的對問題的處理益趨完整,最終進展到十分確定的程度,對情況掌握控制,事先知道問題的可能性,預先採取對策、事先設定查檢點與防範、因此問題不再發生,「知道為什麼我都沒有這個問題」,達到「先知先制」的「先知」階段。   如果說品質的表現有如一種運動或表演,那它絕對不是「曲棍球」的運動而是更像「交響樂團」的演奏,因為企業的品質表現必須能夠像樂團的功夫一樣,集體協作,各部各司其職、按譜操作,絕對不能像「曲棍球」運動那般,球員與球向均不定向、不可預期。那麼先知的智慧不正是企業對品質夢寐以求的境界嗎 ?   「總裁診斷」的第二篇是介紹「全面品質改善實務

」,依照品質屋構成的主要支柱概念,說明全面品質改善實務上的觀念、活動以及工技。分別從第七章到第九章敘述實務上整個方案具體實踐的「行動上抱持的觀念 (Concepts)」、「方案中重要的活動 (Vehicles)」、「改善常運用的工技 (Techniques)」,並列舉出一些關鍵的案例加以佐證。   從行動上抱持的觀念而言,改善先要將個人的習性和態度建立起不推、不棄的擔當,得以自我要求,認清組織賦予的角色和責任,凡事願意主動積極地面對與解決,瞭解狀況、發掘事實,能夠到現場、看現物、查現因的溯源頭的思維處理問題,行動上以專業的技能,有效的掌握現場。   全員的教育訓練開啟了心靈的門扉,經由先導

的主管會議再透過品質學院展開,分層級從主管、幹部、操作員 ; 工程方面則分工程師或是技術員,讓全員瞭解改善的目的和運用工技為客戶著想,以系統化的步驟跨越組織藩籬,正確處置例行日常管理問題、小幅改善管理的問題,或是進行大幅變革的創新管理。   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體驗出了幾個相當重要的組織活動和創意管理,它就像傳播的載具和連結一樣,穿透組織到基層,創造出難以想像的動能和維繫熱情,讓改善活動持續不衰。過程中讓大家有專業的、共同一致的運用手法,改善方案裡制定了各項參考的常用工具和技法,透過全員的教育訓練或日常管理、特別活動,加以落實與優化。   「總裁診斷」的第三篇是結語的第十章,強調「組織氣候

成就其事 領導是關鍵」。一個公司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其經營管理能使企業成功翻轉,從危險變機會 ; 主管能夠成功的營造組織氣候,有利於其推動的管理環境, 創造出企業不凡的成就。   從一九八五年展開活動到一九九七年贏得戴明大賞,其間總裁診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對組織的影響就像壓力鍋一樣,有加速熟成的效果。   這種與主管的共同挑戰引領著公司長達十五年以上,經歷了下列幾個階段的成長,實在很難讓人想像投注的人力培植和訓練發展,相信在外商企業中絕對是上乘者。   重建時期(Structuring phase),1985 ∼ 1991   改造時期(Shaping phase),1991 ∼ 199

5——「日本戴明品質賞,1991」   振興時期(Vitalization phase),1995 ∼ 2000——「日本戴明獎大賞,1997」   轉型時期(Transformation phase),>2000——「飛利浦卓越經營銅牌獎,2001;銀牌獎,2003」   這條建設的道路走來彌足珍貴,它永遠是屬於台灣飛利浦這批勇於冒險的人,務實做事的人,也是成就其事的人。   如果說今天的企業與成就是看領導,明天的企業發展得看幹部,那麼 「總裁診斷」正是從今天一路成長發展到明天的關鍵與基石。   「總裁診斷」的過程,呈現的是一門領導統御,依靠的是團隊合作的功夫,大家的努力、支持與協助,

各方面才能具體有效地取得滿意的成果。   「總裁診斷」的要求,是一種組織訓練,也是一種組織磨練,組織能力和部屬的潛力發展,其間的互動是領導與幹部間的傳授和傳承。   「總裁診斷」的內涵,增進了組織的「可見度 Visibility」與「 透明度 Transparency」,是企業經營管理的機制與平台,通過一年兩次的自我檢核、自我優化,貫徹了年度的計畫與實施,表現了經營主管的決心、承諾及行動,鼓舞著全體的士氣,激發了旺盛的企圖心和企業精神。   經由「總裁診斷」不停的壓力測試,爐火淬煉,使得大家禁得起考驗,觀察的視野整體而且前瞻,技術專業以客為尊,在智能有機的學習團隊之下,創造出一個高效能的

企業。 榮耀的時刻——日本戴明獎頒獎典禮一八九一年飛利浦在荷蘭的安多芬「Eindhoven」成立,初期生產碳絲燈泡,經過不斷創新、拓展新的事業範圍,成為跨國的電子巨擘,提供各種消費性電子、視聽、小家電、照明、通信、資訊、電子零組件、半導體、工業電子和醫療系統的產品和整合性服務,為人類生活帶來無限的便利及多元的選擇。這個以「光」的科技起家的企業照亮了全世界, 就在百年後的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在世界另一端的日本,日本科學技術連盟戴明獎委員會在東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台灣飛利浦發出了另一道閃耀的光芒,獲頒日本戴明獎(前身為日本戴明獎實施賞,於二○一二年改名)。這是一項國際知名而且稱頌的品質桂冠,

在當時大家都認知日本的品質是世界第一,有異於他人的品質苛求,其改善過程的實務更是世界獨有,台灣飛利浦得以外資企業的身分挑戰獲得這份殊榮誠屬不易,在當年還是唯一的非日本受獎單位,也是戴明委員會開放非本國企業角逐獎項開始獲得肯定的第二家外國團體。而且台灣飛利浦申請該獎的方式不是在台局部的個體,而是集團整個在台所有的產、銷、研各事業單位組織一同,其難度更不在話下。這個獎項證明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多年鍥而不捨的奉獻和努力,讓台灣的企業也能像日本一樣受到國際的肯定。頒獎典禮由當時的飛利浦在台企業的總裁羅益強( 注#4) 先生代表接受, 戴明博士本人也親臨會場頒發獎項,當天傍晚羅總裁也在東京丸之

內經團連會館代表得獎人發表演說,戴明獎的獎牌如圖1-1,戴明頒獎會場照片如圖1-2。戴明獎是日本科學家和工程師協會為了感念威廉.愛德華茲.戴明對日本的貢獻,把年度品質卓越表彰命名為戴明獎。威廉.愛德華茲.戴明,生於美國愛荷華州,為耶魯大學物理學博士,美國的統計專家,戰後他接受美國政府派遣到日本協助人口普查,同時接受日本科學家和工程師協會邀請,在日本工業界講授製程統計管制和全面品質管理、持續改善……等等相關管理的理念和課題,幫助日本重建了國家而備受讚揚。

機械製造結合工業4.0之智能工廠整合技術開發

為了解決qc工程師是什麼的問題,作者柯力端 這樣論述:

本研究基於工業4.0的相關技術建置了一條教學用智能產線,此條產線涵蓋了從進料、加工、量測到組裝的一連串過程,產線透過雲端指揮完成運作,使用TCP/IP協定作為主要的連線機制,並訂定了多項協定,串起中央雲端至機台的連線運作,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本研究可以透過掃描QRCode達成進貨與各項排程的工作,在之後的流程裡,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依靠機器自動完成,如進貨至倉儲、倉儲至工具機、工具機至線上量測等,都不再需要人工介入,可以有效避免過程中的人為疏失。本研究中,各機台連線協定上都做了嚴密的設定,使得機台不會在不合理的情況下開始動作,以達到智慧化與防呆化的效果,作為教學用途可以避免學生操作失誤造成的機

台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