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r tubes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實踐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朱旭建所指導 郭義卿的 應用磁吸原理於平面無立柱組合式展覽系統之創作 (2021),提出poster tubes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磁吸、組合隔間系統、展場設計、展覽隔間系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食品安全及健康風險評估研究所 楊振昌及黃君睿所指導 李琳萱的 低碘飲食與放射碘治療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低碘飲食、放射碘治療、甲狀腺癌、醬油、碘的重點而找出了 poster tubes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oster tubes,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磁吸原理於平面無立柱組合式展覽系統之創作

為了解決poster tubes的問題,作者郭義卿 這樣論述:

本創作的研究中,全球展覽會場中使用最普遍的攤位隔間是由德國OCTANORM 公司於1970年所研發的八稜柱隔間系統,51年來這套系統普遍被全世界(北美除外)指定為標準的攤位隔間。但在現今數位噴繪技術與設備的飛速進步之下,大幅的噴繪價格下降跟畫質改善後,便普遍使用大幅海報來介紹公司產品及提升企業形象,這卻也讓原來的八稜柱系統出現了一個顯著的瑕疵,也就是每片牆板需有兩根的立柱來固定,而這些突出於木板平面的立柱正是破壞海報畫面完整性的主要結構。 為了改善上述缺失,最好的做法就是要把突出的立柱移除,讓整片牆面得以平坦完整。在詳細研究該系統後,本創作依循著設定好的創作架構,由1.結構設計

、2.樣品製作、3.樣品測試,在這些過程中以巧思和創新思維來突破創作中所呈現的各種問題,最後終於研發出新款的創作品來解決原有八稜柱系統的瑕疵。即改以輕薄、直挺的板材再以磁吸對接的方式來取代原有立柱與夾板之組合方式。 本創作應用在每片牆板兩側鋁空心管內預置磁鐵,並須讓磁鐵在空心管內有足夠的空間得以水平方向做360度自由水平旋轉,依同極相斥、異極相吸之原理讓相鄰的每兩片隔間板靠近後自動吸合,以新的結構設計出之攤位隔間系統已不再需要用八稜柱來固定夾板,而使本創作品”平面無立柱”之隔間系統得以實現。因此,本創作已達到:(1) 可重複使用、(2) 具市場競爭性、(3) 美觀耐用、(4) 結構新穎性

,等設定之目標,本創作也已獲得台灣發明專利、中國新型專利,尚在其它國家之專利。

低碘飲食與放射碘治療之研究

為了解決poster tubes的問題,作者李琳萱 這樣論述:

背景: 低碘飲食執行狀況是否影響放射碘治療成效目前仍有爭議,且低碘飲食需依照不同國家進行適當調整;然而,目前台灣並沒有本土相關低碘飲食之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1)評估病患執行低碘飲食期間之尿液碘濃度,並利用飲食頻率問卷評估病患低碘飲食之執行狀況,(2)分析低碘飲食期間尿液碘濃度與放射碘治療成效之間的相關性,(3)確效ICP-M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檢測尿碘濃度之方法,(4)測定台灣飲食中常見的醬油之碘含量。方法: 首先利用ICP-MS測定2020~2021年間在臺北榮民總醫院治療的76位甲狀腺癌患者低碘飲食期間每日

單次尿液樣本之尿碘濃度,我們以連續三天尿碘濃度之平均值大於100 μg/gCr作為碘濃度超過標準的界線,並以飲食頻率問卷探討影響尿液碘濃度之食物種類。最後,我們以放射碘治療半年後的甲狀腺球蛋白指數和超音波影像,來界定放射碘治療成效和腫瘤是否有復發,並分析其和患者特性、腫瘤特徵、低碘飲食期間尿液碘濃度之間的相關性。我們以精確度實驗、準確性實驗、序列稀釋實驗、恢復測試確效ICP-MS檢測尿碘濃度之方法,並同時以兩種檢驗方法(ICP-MS和S-K比色法)對1,243個尿液檢體進行檢測,分析測量值的異同。最後,我們以S-K比色法測定25種醬油之碘含量。結果: 總共有69.7% (n = 53)的患者執

行低碘飲食期間的尿碘濃度超過標準,兩組尿碘濃度中位數顯著不同 (57.4 μg/gCr和102.9 μg/g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