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塑膠重複使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pet塑膠重複使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ob Thompson寫的 材質活用聖經:工業設計師必備的材質運用事典 和陳平,廖明義(主編)的 高分子合成材料學(第三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暴露在高溫下的塑膠瓶,可能終究不安全啊! - 國家地理雜誌也說明:那麼,可以重複使用的容器呢? 可重複使用的水壺最常使用的材質是高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即HDPE)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旗標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萬騰州所指導 何毓軒的 廢棄鋁塑包裝材料分離回收技術之研究 (2020),提出pet塑膠重複使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鋁塑包裝材料、化學分離法、奈米磁性顆粒、鋁離子吸附。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奈米科學研究所 龔志榮、黃俊穎所指導 魏恩雋的 UV光退火照射並製作水溶液法氧化亞銅並應用於可撓式光偵測器 (2020),提出因為有 Cu2O、可撓式基板、光偵測器、UV光退火的重點而找出了 pet塑膠重複使用的解答。

最後網站塑膠材質介紹| MrPK包裝專賣店則補充:塑膠 材質分類一覽表. 關於塑膠材質的簡易介紹. PET 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 ... 可在小心清潔后重複使用,但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殘留原有的清潔用品,變成細菌的溫床,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et塑膠重複使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材質活用聖經:工業設計師必備的材質運用事典

為了解決pet塑膠重複使用的問題,作者Rob Thompson 這樣論述:

  本書提供各類常見材質的應用方法等知識,能幫助設計師們為作品選擇最適合的材質。找到對的材質不只能導引出更好的設計成果,同時也能將製造過程中耗損的能源與產生的廢料降至最低。隨著各種材質的應用範圍不同,本書中豐富多樣的資訊可讓設計師擁有無限的可能。     本書分為六章,每章代表一種常見材質:第一部份為金屬、第二部份為塑膠、第三部份為木材、第四部份為植物、第五部份為動物、第六部份為礦物。每一章中提到材質時,都會以最常應用該材質的產業為例去分類探究。除此之外,書中亦穿插了 98 個補充說明區塊,談及上百種材質,並加上精彩且美觀的的應用實例,示範每種材質的屬性與設計上的可能性。  

  為了幫助讀者選擇,本書在介紹每種材質時,第一步都是介紹該材質在相容性上的注意事項,包括製作過程中以及與其他材質搭配時的相容性。書中選出的範例會展示該材質最獨特的屬性與特徵,但這只是設計案的起點,最後要如何應用在專案上,仍由設計者依幾何形狀、數量、成本、可用性和其他各種因素來評估。     舉例來說,某些材質原本就具有能與設計搭配的光滑表面,但其他材質則需要另作表面處理來保護媒材;設計者若能了解各材質本身的表面狀況、觸感與物理特性,可提升設計專案的廣度。書中將提供各種材質需要考慮的面向與示範案例,包括該材質使用後回收的可能性。     目前設計方法與技術不斷進步,許多材質在使

用壽命終止後,仍然有可能是珍貴的商品。由於立法、行政命令、巧妙的設計施工.......等原因,不難見到材料不斷重複使用的案例,我們若能將資源集中起來避免製造污染,可讓這個循環更有效率,也更符合永續發展。本書中也會提供建議的處理方法,協助你在製造產品和環保之間取得平衡。    本書特色     ★找到對的材質,產品才會更完美!   產品設計、工業設計人隨時都需要的材質活用聖經,一書在手,即可掌握世間所有材質的活用方法,讓你創作時更加得心應手,甚至從材料中找到創作的靈感!     ★不怕看不懂!中文版使用台灣業界用語   本書中文版特別聘請材料科學專家審校,補充台灣業

界常用的材質種類、用語、應用方式等,期許更符合台灣的使用情境。     ★只有想不到,沒有找不到的材質!   本書分為金屬、塑膠、木材、植物、動物、礦物等六大章節,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常見材質。每一種材質的說明頁皆提供仔細的成分表、強度表、與競爭材質的比較表、實際使用案例等,便於查詢與參考。     ★使用大家熟悉的知名產品作為範例,就算你不懂材質,也能從翻閱中獲得許多產品知識   ◆主婦們爭相採購的琺瑯鑄鐵鍋,探究好用的原理 (金屬篇)   ◆日本傳統刀具「三德刀」的妙用 (金屬篇)   ◆iPhone 4 為什麼採用不鏽鋼手機底座 (金屬篇)   ◆PUMA

「RS100 INJEX」運動鞋用 EVA 泡棉製成鞋底,加強彈性和耐衝擊強度 (塑膠篇)   ◆三宅一生最有名的「Bao Bao」購物袋,使用三角型 PVC 板包覆 PET 底材 (塑膠篇)   ◆Uniqlo 連帽羽絨外套採用精紡聚醯胺長絲,讓表面具防潑水功能,且有卓越的彈性與耐磨性,使超輕表布能折疊收入極小的收納袋 (塑  膠篇)   ◆白楊木薄板沒有特殊氣味,適合製成起士用木盒 (木材篇)   ◆竹蒸籠這種炊具已在中國流行數千年,即使後來出現各種現代炊具,仍流傳到世界各地(植物篇)   ◆羊毛氈目前可製成各種生活用品,好處是不用紡織,而且製品堅固密實 (動物篇)

  ◆滑石具有裝飾功能,常用於建築和雕塑,最有名的例子是俯瞰里約熱內盧的基督救世主雕像 (礦物篇)    讀者書評     ◆ Amazon.com 5 星推薦!產品設計師 / 工業設計師必備的材質工具書!   「每位設計師都應該擁有這本書。翻閱它就像環遊世界,能接觸到全世界數百名設計師的集體創意,他們已經達到設計藝術的頂峰:能讓材質轉化為高水準的產品。我們非常喜歡並強烈推薦本書。每間設計圖書館都應該要擁有這本書。」---美國工業設計雜誌《Innovation Magazine》      ★知名設計師、設計科系教授一致推薦   「設計師應該都要準備一本這樣的參

考書。」---吳俊延 Ocean MAX 設計總監 (曾任崇右影藝科技大學 專任副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當你越貼近這份材質,越深入理解這項工藝,設計上將沒有任何限制。」---林靖格 gridesign studio 格子設計創辦人/設計總監     「選擇對的、好的、新的材質,絕對會讓設計創意加分的;本書提供了便捷的創意參考,且有助於開啟創意想像,值得您珍藏、活用!」---官政能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 榮譽講座教授 (曽任 副校長、設計學院 創院院長)     「創新的產品需要搭配合適的材質應用,工業設計師可隨時參考這本『聖經級』的材質寶典,內容包含各類材質

特性的說明與案例應用經驗,對於所設計的產品將更有提昇品質的功用。」---陳建雄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 教授/系主任     「關於材質我花了三十年還學不透, 這本書一一系統化完整解析。」---謝榮雅 奇想創造董事長 (生涯累計獲得超過百座國際大獎,被譽為「台灣工業設計教父」) 作者簡介   羅伯.湯普森     羅伯.湯普森(Rob Thompson)是材料與製程領域的專家。     在過去20年中,羅伯以設計師的角色活躍於材料與製程的相關領域,包括學術研究以及如何創造新產品與新材料等。他從英國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畢業後,曾先後任職於多家國際知名大廠,包括:L

G 電器、P&G、Panasonic、Nokia 等。他在擔任Nokia首席設計師的四年時間裡,率先採用了以材料主導設計的方法,並且憑藉其「色彩與材料設計策略研究 (Colour and Material Design Strategy)」在 2013 年榮獲國際傑出工業設計金獎(IDEA)和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金獎 (IDSA)。     羅伯目前已推出多本產品設計相關著作,皆是產品設計相關人士必讀的重要經典,例如《Product and Furniture Design (The Manufacturing Guides)》 (中文版書名為《產品製造工法入門: 產品+家具設計篇》(龍溪

圖書),本書就是他的最新力作,將他對產品材質的知識完全傳授給讀者。   審訂者簡介   邱旭鋒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博士     Dr. Chiu 於電子陶瓷材料研究超過十年經驗,多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專長為半導體元件製程、材料物性與電性分析。在業界多年專案(新事業)開發管理經驗,跨足材料、光電、通訊、生醫。致力於結合新技術為商業帶來更多想像。 IG: jimmy.chiu_official   譯者簡介   蔡伊斐     文藻外語學院畢業,旅居海外多年,專職攝影,熱愛翻譯與文字創作,譯有《設計政治學》、《符號的故事

》、《脫穎而出的品牌致勝秘密 2》、《Flying Colors國旗的故事》、《設計準則:Massimo Vignelli》等書。 第一章 金屬 第二章 塑膠 第三章 木材 第四章 植物 第五章 動物 第六章 礦物

pet塑膠重複使用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蛋炒飯論戰」vs.「環保威士忌」。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環保威士忌」獲得51%的票數。知名威士忌品牌跟上環保新趨勢,決定在2021年推出「紙製酒瓶」取代傳統玻璃瓶,據說整個瓶子從裡到外都都可以回收,不會對環境產生危害。這款酒瓶到底只是噱頭還是真的很環保?

這家企業會想要研發紙製酒瓶,是因為看到一份數據表示,歐洲在2018年時總共丟棄了820萬噸塑膠包裝,這些垃圾造成地球龐大的負擔,所以他們就決定要在2021年,推出完全不含塑膠成分的紙製包裝瓶,搶搭環保熱潮,為地球貢獻心力。業者強調這款酒瓶是由環保紙漿、可生物分解的食品級樹脂組成的,製作方式是以模具來加壓紙漿,然後用微波技術進行固化,所以裡面完全不會出現我們常見的,紙杯裡面那層「塑膠淋膜」,是個無塑瓶,然後蓋子用的是鋁蓋,因此連瓶加蓋全身100%可回收,預計會先用在旗下的「黑牌」系列上,如果能如期問世,將會是全球第一支酒精飲料的環保瓶。

目前除了這個威士忌品牌,丹麥啤酒大廠也打算推出兩款叫作「綠色纖維瓶」(Green Fibre Bottle)的環保啤酒瓶。兩款原型都是用「永續木纖維」製成的,可以完全回收利用,裡面會塗一層特殊薄膜來防滲漏,一款薄膜是「再生PET聚合物」,另一款是「100%生物源PEF聚合物」,業者目前正在測試兩款瓶子的防滲漏程度。不過酒瓶本來就沒在用塑膠,而且很多網友都在問,玻璃不是本來就可以回收嗎?何必大費周章製造紙酒瓶呢?

酒精大廠很少使用塑膠製品,通常都用玻璃,但是玻璃從製作到運送,整個過程會產生許多碳足跡。例如,玻璃必須加熱到600度以上才能彎曲被塑形,燒製上相當耗能源。而一般常見的330ml鋁罐可樂,每瓶碳足跡是170克,但同樣330ml的玻璃瓶裝可樂,每瓶的碳足跡卻是350克,整整一倍,而且玻璃瓶因為比較重,運送時也會間接增加貨車的油耗和碳排。

再看到回收部分,廢玻璃被回收後,第一步要經過分類、分色,第二步是去雜質清洗,粉碎研磨,製成再生玻璃粉碎料,然後入庫包裝,送去一般的玻璃製造廠商,重製成新的玻璃,整個過程吃力不討好,沒什麼人願意做,也不是所有回收廠都有這樣的技術。

而台灣本身也禁塑滿一年了,現在有很多廠商加入減塑行列,用紙吸管取代塑膠吸管,不過我每次飲料還沒喝完吸管就融化了,心情很不好。不過我很好奇,像是紙杯紙容器裡面都含有一層用來防水的塑膠淋膜,難以被回收處理,有九成都是直接當一般垃圾丟掉,那紙吸管就會比較環保嗎?

其實兩年前英國媒體就揭露,英國某大型速食業者使用的紙吸管,其實根本不能回收再製!他們用的紙吸管,推出的初期由於太薄,被顧客批評「會被飲料溶解」、「口感很怪」,因此業者只好把紙吸管加厚處理,結果太厚的吸管,讓合作的垃圾處理廠難以再次加工,最後這些紙吸管就只能先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掉,讓當初環保的美意大打折扣。

至於台灣的話,根據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教授彭元興的說法,台灣市面上所使用的紙吸管是由純木漿(原生漿)抄造的,裡面不會使用PE淋膜,實驗結果也證明,用傳統紙類回收設備就可以搞定,不需要特別的設備或製程來處理。這是理論上啦,實際上呢,大多數的回收商都不會接受沾過食物的紙類,所以用過的吸管最後恐怕也是被當成垃圾丟掉,總之,用紙吸管可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救海龜,但其實不要用吸管最好。

其實無論是哪種紙製品,都會經歷伐木、運送、製紙、漂白、染色等程序,過程非常繁瑣,消耗的資源是塑膠的好幾倍,更容易造成全球暖化,但好處就是比較容易降解,反觀塑膠,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是「禍害遺千年」。哪一種材質是真正環保愛地球,我們很難針對單一面向下定論,但無論使用何種材質,記得要把握3R原則:Reuse(重複使用)、Reduce(減少使用)、Recycle(回收),才能達到垃圾減量的最終目標。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廢棄鋁塑包裝材料分離回收技術之研究

為了解決pet塑膠重複使用的問題,作者何毓軒 這樣論述:

電子事業廢棄物日益繁多,故電子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有其迫切性。鋁箔塑膠袋是由多種塑膠薄膜與鋁複合以後透過製袋機做成的袋子,鋁塑複合包裝具有無毒、遮光性好、隔絕氣體及水分、加工性能優異、無磁性、導熱性大、耐熱耐低溫、具有良好的密閉性及延展性,包裝內容物可以達到充分的保護作用總結以上優點,因此廣泛應用在各類包裝上,由於需求量一直增加,廢棄物的量就會上升此材料的缺點在於再循環過程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任務。研究是針對廢棄鋁塑複合材料的廢棄物包裝類型的鋁塑複合袋進行分離回收研究,由於鋁塑袋的複合層結構是透過有機黏合劑黏接,鋁箔與塑膠箔膜間的結合十分牢固,使得鋁塑分離相當困難,長期以來難以對大量廢棄鋁塑包裝袋

進行回收利用本研究利用溶劑將複合層分離後將鋁及塑料分別取出洗淨、乾燥,鋁箔送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鋁的微結構分析,塑料膜送至傅立葉紅外線光譜儀進行分析並確認為何種聚合物,並將分離液重覆使用至分離液飽和,飽和分離劑將透過磁性顆粒的技術,利用磁性顆粒吸附廢液中的溶解鋁,吸附完後探討分離液的回收再利用性。研究結果得知,在溫度100℃及加熱時間24小時發現分離液2:2:6四氫呋喃:四氫化萘:冰醋酸比例下,對鋁可得到相對較好的分離結果,且加熱能有效加速分離劑反應,進而提升分離的效果,加入不同數量樣本,加入的樣本鋁被完全溶解,由此得知,此比例分離液還未達到飽和,未來將繼續增加樣本添加量,利用磁性顆粒進

行吸附後,分離液回復澄清狀,可見其去除成效,顯示該處理技術具有效果,由SEM分析圖分析出鋁塑表面結構無被破壞,及FTIR分析確認塑料成分,確認此分離液可作為鋁的優良溶劑。

高分子合成材料學(第三版)

為了解決pet塑膠重複使用的問題,作者陳平,廖明義(主編) 這樣論述:

《高分子合成材料學》分為上、下兩篇。主要介紹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熱固性與熱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上篇熱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主要介紹酚醛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環氧樹脂、聚氨酯樹脂、雙馬來醯亞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氰酸酯樹脂、有機矽樹脂等熱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合成工藝原理、製造工藝、改性原則、結構與性能關係、成型加工及其應用。力求取材新穎,論述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提供很強的實用價值。 下篇熱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系統地介紹了五大通用樹脂,即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ABS樹脂,以及通用工程塑料聚醯胺、聚碳酸酯、PET和PBT。詳細介紹了這些合成樹脂的合成原理、生產工藝、結構與性能關係以及

加工與應用。所涉及的樹脂品種皆為已經工業化生產的品種,內容條理清晰,注重反應原理、結構與性能之間的理論關係,並以成熟、完備的生產技術為依據,適當地介紹了一些有工業化前景的相關內容。 本書可滿足高等工科學校高分子材料專業本科生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學習、工作需要。 緒論1 0.1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發展簡史1 0.2國內外發展現狀2 0.3高分子的定義、分類、特點、命名5 0.3.1定義5 0.3.2分類5 0.3.3特點6 0.3.4命名8 上篇熱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第1章酚醛樹脂10 1.1酚醛樹脂的原材料11 1.1.1酚類11 1.1.2醛類12 1.2酚醛樹脂的生成反

應和結構13 1.2.1熱塑性酚醛樹脂的生成反應和分子結構13 1.2.2熱固性酚醛樹脂的生成反應和分子結構15 1.3酚醛樹脂的製造工藝18 1.3.1熱固性酚醛樹脂的製造工藝18 1.3.2熱塑性酚醛樹脂的製造工藝19 1.3.3影響酚醛反應的因素20 1.4酚醛樹脂的固化22 1.4.1熱固性酚醛樹脂的固化反應22 1.4.2熱塑性酚醛樹脂的固化反應26 1.5酚醛樹脂的基本性能28 1.5.1酚醛樹脂的熱性能及燒蝕性能28 1.5.2酚醛樹脂的阻燃性能和發煙性能29 1.5.3酚醛樹脂的耐輻射性31 1.6其他酚醛樹脂31 1.6.1間苯二酚樹脂31 1.6.2苯酚糠醛樹脂32 1.6

.3純油溶性酚醛樹脂33 1.7改性的酚醛樹脂33 1.7.1苯胺改性的酚醛樹脂33 1.7.2二甲苯樹脂改性的酚醛樹脂34 1.7.3苯酚改性的二苯醚樹脂35 1.7.4聚乙烯醇縮丁醛改性的酚醛樹脂36 1.7.5植物油改性的酚醛樹脂36 1.7.6耐熱的酚醛樹脂37 1.8酚醛樹脂的應用37 1.8.1酚醛模塑膠39 1.8.2酚醛樹脂層壓塑膠40 1.9酚醛樹脂的研究新進展41 1.9.1樹脂41 1.9.2複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藝43 第2章不飽和聚酯樹脂45 2.1不飽和聚酯樹脂基體、原材料46 2.1.1不飽和二元酸及酸酐46 2.1.2飽和二元酸及酸酐47 2.1.3二元醇49 2.

1.4交聯單體50 2.1.5引發劑52 2.1.6阻聚劑56 2.2不飽和聚酯樹脂複合物的組成及其固化57 2.2.1不飽和聚酯樹脂複合物的組成57 2.2.2不飽和聚酯樹脂複合物的固化反應58 2.2.3有機引發劑60 2.2.4熱分解引發60 2.2.5化學分解引發61 2.2.6光引發61 2.2.7阻聚與緩聚61 2.3不飽和聚酯樹脂的老化與防老化62 2.3.1紫外線的作用62 2.3.2空氣中氧和臭氧的作用63 2.3.3水解降解作用63 2.4不飽和聚酯樹脂的性能與應用63 2.4.1層壓塑膠與模壓塑膠63 2.4.2片狀模塑膠、團狀模塑膠64 2.4.3人造大理石和人造瑪瑙6

4 2.4.4雲母帶膠黏劑65 2.4.5油改性不飽和聚酯漆65 2.4.6無溶劑漆66 第3章環氧樹脂67 3.1環氧樹脂的合成、製造、品質指標67 3.1.1雙酚A型環氧樹脂的合成製造67 3.1.2脂環族環氧樹脂的合成70 3.1.3環氧樹脂的品質指標71 3.2環氧樹脂的基本性能72 3.2.1雙酚A型環氧樹脂72 3.2.2雙酚F型環氧樹脂73 3.2.3雙酚S型環氧樹脂74 3.2.4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74 3.2.5線型酚醛型環氧樹脂74 3.2.6多官能基縮水甘油醚樹脂75 3.2.7多官能基縮水甘油胺樹脂75 3.2.8具有特殊機能的鹵化環氧樹脂76 3.3環氧樹脂的固化反

應、固化劑和促進劑78 3.3.1環氧化物的反應性78 3.3.2含羥基化合物的固化反應79 3.3.3胺類的固化反應和固化劑80 3.3.4有機羧酸的固化反應88 3.3.5酸酐的固化反應89 3.3.6酸酐類固化劑93 3.3.7合成樹酯類固化劑97 3.3.8環氧樹脂固化反應用促進劑99 3.4環氧樹脂用輔助材料及其改性101 3.4.1稀釋劑101 3.4.2增韌劑103 3.4.3填料105 3.4.4阻燃劑105 3.4.5纖維增強材料108 3.5環氧樹脂的應用112 3.5.1環氧樹脂塗料113 3.5.2環氧樹脂膠黏劑116 3.5.3環氧樹脂成型材料119 3.5.4纖維增

強塑膠和複合材料121 3.5.5環氧樹脂的反應注射成型123 第4章聚氨酯樹脂126 4.1聚氨酯的基本原材料127 4.1.1多元異氰酸酯127 4.1.2多羥基化合物和聚合物128 4.1.3助劑129 4.2聚氨酯的合成原理136 4.2.1異氰酸酯的化學反應136 4.2.2聚氨酯的生成反應138 4.3聚氨酯的製造工藝138 4.3.1熔融法139 4.3.2溶液法139 4.4聚氨酯的應用139 4.4.1聚氨酯泡沫塑料139 4.4.2聚氨酯彈性體141 4.4.3聚氨酯塗料144 4.4.4聚氨酯膠黏劑146 4.4.5聚氨酯密封膠147 第5章雙馬來醯亞胺樹脂149 5.1

雙馬來醯亞胺的合成原理149 5.2雙馬來醯亞胺的性能151 5.2.1熔點151 5.2.2溶解性能151 5.2.3反應性能151 5.2.4耐熱性能152 5.2.5力學性能152 5.2.6BMI固化物的熱穩定性152 5.3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的改性153 5.3.1與鏈烯基化合物的共聚改性153 5.3.2二元胺改性BMI157 5.3.3熱塑性樹脂改性BMI159 5.3.4環氧改性BMI164 5.3.5氰酸酯改性BMI164 5.3.6降低後處理溫度工藝改性165 5.4新型雙馬來醯亞胺的合成165 5.4.1鏈延長型BMI165 5.4.2取代型BMI171 5.4.3稠環型B

MI171 5.4.4噻吩型BMI171 5.4.5含特殊元素BMI172 5.4.6樹脂傳遞模塑用BMI樹脂172 5.4.7線型酚醛型多馬來醯亞胺樹脂173 5.5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的應用174 5.5.1電氣絕緣材料174 5.5.2高溫膠黏劑174 5.5.3航空航太結構-功能複合材料174 第6章聚醯亞胺樹脂177 6.1均苯型聚醯亞胺177 6.1.1用熔融縮聚法製備聚醯亞胺177 6.1.2用兩步法製備聚醯亞胺178 6.2可熔性聚醯亞胺181 6.2.16F二酐型聚醯亞胺182 6.2.2二苯醚四羧酸二酐型聚醯亞胺183 6.2.3用含亞胺環的二酐製備聚醯亞胺184 6.3加成型

聚醯亞胺184 6.3.1PMR型聚醯亞胺184 6.3.2乙炔端基型聚醯亞胺185 6.4聚醯亞胺的性能187 6.4.1聚醯亞胺的熱穩定性187 6.4.2聚醯亞胺的化學穩定性189 6.4.3聚醯亞胺的介電性能190 6.4.4聚醯亞胺的力學性能191 6.5改性聚醯亞胺191 6.5.1聚醯胺醯亞胺191 6.5.2聚酯醯亞胺193 6.5.3聚酯-醯胺-醯亞胺194 6.5.4聚苯並咪唑-醯亞胺195 6.5.5聚碸-醯亞胺195 6.6聚醯亞胺的應用196 6.6.1聚醯亞胺薄膜196 6.6.2聚醯亞胺漆199 6.6.3聚醯亞胺膠黏劑200 6.6.4高性能工程塑料200 6.

6.5聚醯亞胺纖維204 6.6.6聚醯亞胺複合材料205 第7章氰酸酯樹脂207 7.1氰酸酯樹脂單體的合成207 7.2氰酸酯樹脂的固化反應209 7.2.1氰酸酯固化反應機理209 7.2.2催化劑對固化反應的影響209 7.3氰酸酯樹脂的基本性能213 7.3.1氰酸酯樹脂的結構與性能213 7.3.2氰酸酯固化物的熱分解機理219 7.3.3氰酸酯樹脂基複合材料的性能220 7.4氰酸酯的改性223 7.4.1氰酸酯改性環氧樹脂223 7.4.2氰酸酯改性雙馬來醯亞胺樹脂228 7.4.3氰酸酯的增韌改性229 7.5氰酸酯的應用231 第8章有機矽樹脂233 8.1矽及矽鍵的化學特

性233 8.2有機矽單體的合成234 8.2.1有機鹵矽烷的合成方法235 8.2.2甲基氯矽烷的合成237 8.2.3苯基氯矽烷的合成240 8.2.4其他有機矽單體的合成242 8.3聚有機矽氧烷的生成反應242 8.3.1水解縮合242 8.3.2催化重排248 8.3.3在高溫下利用空氣中氧的作用提高分子量249 8.3.4雜官能單體縮聚製備聚有機矽氧烷250 8.4有機矽樹脂的性能250 8.4.1熱穩定性250 8.4.2聚有機矽氧烷液體及彈性體的特徵253 8.4.3電絕緣性253 8.4.4力學性能255 8.4.5耐候性256 8.4.6耐化學藥品性257 8.4.7憎水性

258 8.5有機矽樹脂的改性259 8.5.1有機矽改性醇酸樹脂259 8.5.2有機矽改性聚酯樹脂260 8.5.3有機矽改性丙烯酸樹脂260 8.5.4有機矽改性環氧樹脂260 8.5.5有機矽改性酚醛樹脂262 8.5.6矽氧烷改性聚醯亞胺樹脂262 8.6有機矽樹脂的應用264 8.6.1有機矽絕緣漆264 8.6.2有機矽膠黏劑270 8.6.3有機矽塑膠273 8.6.4微粉及梯形聚合物275 參考文獻276 下篇熱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 第9章聚乙烯277 9.1發展簡史277 9.2低密度聚乙烯278 9.2.1反應機理278 9.2.2生產工藝278 9.2.3結構與性能27

9 9.2.4加工和應用282 9.3高密度聚乙烯283 9.3.1反應機理283 9.3.2生產工藝283 9.3.3結構與性能284 9.3.4加工和應用285 9.4線型低密度聚乙烯286 9.4.1反應機理286 9.4.2生產工藝286 9.4.3結構與性能287 9.4.4加工和應用289 9.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291 9.5.1生產工藝291 9.5.2結構與性能291 9.5.3加工和應用293 9.6茂金屬聚乙烯294 9.6.1發展簡介294 9.6.2生產工藝295 9.6.3結構與性能295 9.6.4加工和應用297 9.7雙峰聚乙烯297 9.7.1生產工藝297

9.7.2結構與性能298 9.8共聚聚乙烯樹脂298 9.8.1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298 9.8.2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301 9.8.3乙烯-丙烯酸甲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302 9.8.4乙烯-乙烯醇共聚物303 9.9聚乙烯改性304 9.9.1化學改性304 9.9.2共混改性310 9.9.3填充改性312 參考文獻315 第10章聚丙烯317 10.1發展簡史317 10.2等規聚丙烯318 10.2.1反應機理318 10.2.2生產工藝318 10.2.3結構與性能319 10.2.4加工和應用324 10.3茂金屬聚丙烯326 10.3.1結構與性能327 10.3

.2加工與應用327 10.4無規聚丙烯328 10.4.1生產工藝328 10.4.2結構與性能328 10.5共聚聚丙烯樹脂328 10.5.1丙烯-乙烯無規共聚物329 10.5.2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329 10.6聚丙烯改性330 10.6.1化學改性330 10.6.2共混改性334 10.6.3填充改性340 10.6.4聚丙烯納米複合材料343 10.6.5透明改性346 參考文獻347 第11章聚氯乙烯349 11.1發展簡史349 11.2反應機理350 11.3生產工藝350 11.3.1懸浮聚合生產工藝350 11.3.2乳液聚合生產工藝357 11.3.3微懸浮聚合法

工藝360 11.3.4本體法生產工藝362 11.4結構和性能363 11.4.1化學結構363 11.4.2顆粒結構和形態365 11.4.3性能368 11.4.4加工和應用373 11.5共聚聚氯乙烯樹脂376 11.5.1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376 11.5.2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377 11.5.3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377 11.5.4氯乙烯/馬來醯亞胺共聚物378 11.6聚氯乙烯化學改性378 11.6.1氯化聚氯乙烯378 11.6.2PVC交聯380 11.7PVC共混改性382 11.7.1增韌改性382 11.7.2耐熱改性388 11.8聚氯乙烯填充改性3

89 11.9聚氯乙烯納米複合材料389 11.10聚氯乙烯加工改性392 11.11聚氯乙烯熱塑性彈性體393 11.11.1HP-PVC393 11.11.2共混型TPVC394 11.11.3TPVC加工和應用394 參考文獻394 第12章聚苯乙烯396 12.1發展簡史396 12.2通用聚苯乙烯397 12.2.1反應機理397 12.2.2生產工藝397 12.2.3結構與性能398 12.2.4加工和應用399 12.3可發性聚苯乙烯(EPS)399 12.3.1生產原理和工藝399 12.3.2結構與性能401 12.3.3加工和應用403 12.4高抗沖聚苯乙烯(HIPS)

404 12.4.1生產工藝404 12.4.2結構與性能406 12.4.3加工和應用410 12.5間規聚苯乙烯410 12.5.1生產工藝410 12.5.2結構與性能410 12.5.3加工和應用412 12.6共聚聚苯乙烯樹脂413 12.6.1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413 12.6.2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414 12.6.3丙烯腈/乙烯-丙烯-二烯烴三元乙丙橡膠/苯乙烯共聚物415 12.6.4丙烯腈/氯化聚乙烯/苯乙烯共聚物416 12.6.5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416 12.6.6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417 12.6.7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41

7 12.6.8苯乙烯/馬來醯亞胺共聚物418 12.6.9K樹脂419 12.7聚苯乙烯共混改性420 12.7.1PS與PPO共混420 12.7.2PS與PO共混421 12.7.3其他共混改性421 參考文獻421 第13章ABS樹脂423 13.1發展簡史423 13.2反應機理424 13.3生產工藝425 13.3.1ABS生產工藝分類425 13.3.2乳液接枝-摻混生產工藝427 13.3.3連續本體法429 13.4結構與性能431 13.4.1結構431 13.4.2增韌機理431 13.4.3性能432 13.4.4加工和應用437 13.5ABS改性438 13.5.

1化學改性438 13.5.2共混改性440 13.6ABS填充改性444 參考文獻445 第14章聚醯胺447 14.1聚醯胺6447 14.1.1發展簡史447 14.1.2反應機理448 14.1.3生產工藝449 14.2聚醯胺66451 14.2.1發展簡史451 14.2.2反應機理452 14.2.3生產工藝453 14.3結構與性能453 14.3.1結構453 14.3.2性能455 14.4加工和應用461 14.4.1加工461 14.4.2應用462 14.5聚醯胺改性463 14.5.1共聚改性463 14.5.2共混改性465 14.5.3增韌改性470 14.5.

4增強改性471 14.5.5填充改性473 14.5.6阻燃改性474 14.5.7聚醯胺納米複合材料475 14.6其他聚醯胺480 14.6.1聚醯胺1010480 14.6.2聚醯胺11483 14.6.3聚醯胺12486 14.6.4聚醯胺46489 14.6.5聚醯胺610、612490 14.6.6單體澆鑄聚醯胺6492 14.6.7透明聚醯胺493 參考文獻494 第15章聚碳酸酯496 15.1發展簡史496 15.2反應原理497 15.2.1光氣介面縮聚法497 15.2.2熔融酯交換法497 15.2.3非光氣酯交換法497 15.3生產工藝498 15.3.1光氣法工

藝498 15.3.2熔融酯交換法工藝499 15.3.3非光氣酯交換法工藝500 15.3.4其他非光氣酯交換法工藝502 15.4結構和性能503 15.4.1PC結構503 15.4.2性能503 15.5加工和應用506 15.5.1加工506 15.5.2應用506 15.6聚碳酸酯改性508 15.6.1共聚改性508 15.6.2共混改性508 參考文獻514 第16章熱塑性聚酯516 16.1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16 16.1.1發展簡史516 16.1.2反應機理518 16.1.3生產工藝518 16.1.4結構和性能521 16.1.5加工和應用524 16.1.6PE

T改性526 16.2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34 16.2.1發展簡史534 16.2.2反應機理535 16.2.3生產工藝536 16.2.4結構和性能537 16.2.5加工和應用539 16.2.6改性540 參考文獻544 高分子合成材料學這部教材自2005年出版以來,得到了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專業廣大師生和社會相關專業人員的厚愛,在此深表誠摯謝意! 2007年7月該書申報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8年2月獲得批准[見高教函2008-3號]進行重新修訂。2010年由化學工業出版社第二版出版發行以來,被國內多所高校作為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教科書和

廣大從事高分子合成樹脂材料的專業入門書。2014年5月該書又入選了遼寧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經過兩個版本的使用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課程學時的調整,發現原書的內容偏多,學生在短期內學習與掌握這些內容比較吃力。根據出版社和讀者回饋意見,第三版進行了較大篇幅修訂和壓縮,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刪減和修改。 1.對全書內容進行了重新分類和調整,對增韌機理、增強、增容、接枝等內容分別在不同章節有針對性地集中進行介紹。相同的共混體系在不同章節有所側重。 2.刪除了與大學基礎課程相重複的反應機理的介紹。刪除了部分有關性能的表格,改為語言性描述。 3.大幅縮減了生產工藝的介紹,刪除了國內生

產廠商列表。 4.對國外公司名稱、專業術語進行了全文統一。 5.對一些文字錯誤進行了修改,插圖也進行了適當調整。 希望通過這些修訂,能夠給廣大讀者提供一本知識全面、內容簡潔豐富、資訊準確、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參考書,並能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這就是我們最大的願望。 編者 2016年6月 第一版前言 材料、資訊、能源是當代科學與技術的三大支柱。高分子材料是當今世界上十分重要的非常活躍的領域。它是材料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從20世紀初德國化學家H.Standinger創立高分子長鏈概念以來,通過化學家、物理學家和材料工程學家等許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勞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高分子材料科

學理論知識體系。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現與發展給材料領域帶來了重大的變革,從而形成了金屬材料、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複合材料多元共存的格局。 高分子合成材料學是以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學和高分子成型工藝學為基礎的,研究的範圍是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與改性、高分子的結構與性能、高分子材料的製備(成型加工)及其應用的一門科學。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發現、應用及推廣,構成了人類進步與文明。從20世紀50年代迅速發展起來的合成樹脂是目前產量最高、需求量最大、應用面最廣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已經成為繼金屬、水泥、木材之後的第四種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支柱材料,已在機械、化工、交通、航空、航太、船舶等眾多國民經濟與人民生

活、國防建設與尖端技術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高分子合成樹脂種類繁多,本書比較系統地介紹了其有重要應用價值的熱固性和熱塑性合成樹脂的國內外發展歷史、合成工藝原理、製造工藝、結構與性能關係、改性原則、成型加工工藝及其應用等內容。合成樹脂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石油化工工業的發展,合成樹脂工業也取得了飛速發展。目前的合成樹脂和塑膠製品的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前列,成為合成樹脂和塑膠製品的生產大國與消費大國。與之相對應,社會對高分子材料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十分旺盛,為了配合高等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願望,我們組織編寫了高分子合成材料學這本書。本書主要是為了滿足高等工科院校高

分子材料專業學生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需要編寫的教材。為此,本書在內容編寫上堅持取材新穎、理論深入淺出、理論聯繫實際、重視應用等基本原則,儘量做到既可以使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從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較為系統地掌握當今高分子合成樹脂材料的基本知識概貌,又能基本瞭解今後可能的發展方向。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聚氨酯樹脂、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等熱固性高分子合成材料,下篇主要介紹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熱塑性高分子合成材料。全書由陳平教授統稿。上篇緒論由陳平、廖明義編寫,酚醛樹脂由黃髮榮和陳平編寫,不飽和聚酯樹脂由沈開猷和陳平編寫,環氧樹脂由陳平和唐傳林編寫,聚氨酯樹脂

由李紹雄和陳平編寫,雙馬來醯亞胺樹脂由梁國正和顧媛娟編寫,聚醯亞胺樹脂由陳平編寫,氰酸酯樹脂由包建文和陳平編寫,有機矽樹脂由羅運軍和陳平編寫;下篇由廖明義教授編寫。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研究生唐忠鵬、張宜鵬、孫明、張偉清、陸春等協助對圖表進行了整理,在本書出版的過程中,得到了大連理工大學教材出版基金資助,謹此致以深切的謝意。最後感謝所有提供文獻資料的作者和支援説明本書編寫的同仁。 由於作者水準有限,書中一些不足之處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5年1月 第二版前言 《高分子合成材料學》這部教材自2005年出版以來,得到了高等院校高分子材料專業廣大師生和社會相關專業人員的厚愛,在

此作者深表誠摯謝意! 2007年7月該書申報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8年2月獲得批准[見高教函2008-3號]進行重新修訂。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加之科學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很快,經幾年的使用,書中許多資訊、資料與當前情況已有不符,有些內容也顯陳舊。基於此,本書借助這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修訂的機會,本著與時俱進的態度,對書中相關內容進行了一些修訂,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補充和修改。 1.更新了一些資料,資料最新截止日期基本到2007年,個別到2008年。 2.補充了一些最新技術進步的資訊,特別是中國近年來的技術進步和成果。 3.對全書

內容進行了重新分類和調整,對於增韌機理、增強、增容、納米材料、接枝等內容分別在不同章節有針對性地集中進行介紹。 4.補充了一些最新成果,刪除了一些重複敘述。 5.對一些文字錯誤進行了修改,插圖也進行了適當調整。 希望通過這些修訂,能夠給廣大讀者提供一本知識全面、內容豐富、資訊準確、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參考書,並能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這就是編者最大的願望。 感謝賈彩霞、王乾、張相一、李彬等研究生對書稿編輯整理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編者 2009年12月

UV光退火照射並製作水溶液法氧化亞銅並應用於可撓式光偵測器

為了解決pet塑膠重複使用的問題,作者魏恩雋 這樣論述: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的溶液法處理已廣泛運用於電子和光電應用。但是,在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需要進行高溫熱退火,因此無法使用可撓式基板,因為塑膠基板會在高溫下受到不可逆的損壞。本項研究透過用UV燈來照射氧化亞銅(Cu2O)前驅膜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板上製作具有金屬-半導體-金屬結構(metal-semiconductor-metal, MSM)的p型Cu2O可撓式光偵測器(PD)。在室溫下,UV燈輻射出的光可激發的電荷轉移躍遷,且在PET基板上形成高品質的Cu2O晶體。對於溶液法製作的Cu2O可撓式光偵測器,達到了1590的高光暗電流比(PDCR)。而其可撓式的光偵測器也表現

出較快的光響應(〜0.2 s),並且在重複彎曲500次穩定性測試,仍維持超過50 %的光電特性。這種製成方式不需要常規的高溫熱退火,適合用於其他溶液式MOS,尤其是那些用於可撓式電子應用的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