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轉ppt阿榮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另外網站免費的DjVu轉PDF轉換工具也說明:按需要將DjVu電子書轉為PDF格式。無廣告、快速、線上的DjVu轉PDF轉換工具,相容所有設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 王麗雲所指導 劉名峯的 競爭型計畫與高等教育機構校務運作之研究—以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為例 (2019),提出pdf轉ppt阿榮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政策工具、競爭型計畫、教學卓越計畫、高等教育機構校務經營。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教育學系 張鍠焜所指導 莊雅如的 臺灣女子高級中學校歌之論述分析(1895年~1997年) (2014),提出因為有 校歌、女子高級中學、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的重點而找出了 pdf轉ppt阿榮的解答。

最後網站【免安裝】5 個線上PDF 轉JPG 軟體推薦《2023》 - How資訊則補充:透過免費的線上工具「PDF 轉JPG」將檔案轉檔,變成每種裝置都能開啟的JPG 檔, ... 沒有那麼多樣化的功能,但基本的PDF 轉Word、PDF 轉Excel、PDF 轉PPT 還是蠻好用的.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df轉ppt阿榮,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競爭型計畫與高等教育機構校務運作之研究—以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為例

為了解決pdf轉ppt阿榮的問題,作者劉名峯 這樣論述:

臺灣為求在全球高度競爭的教育市場脫穎而出,同時卻又面臨政府財政緊縮的困境,績效導向的競爭型計畫獎助制度成為主要的高等教育政策工具之一。過去10多來年在高等教育場域實施的主要競爭型計畫包含頂大計畫、教卓計畫與典範科大計畫等三項目,而本研究聚焦於教卓計畫做為研究主軸,以了解教卓計畫的推動對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產生哪些作用、高等教育機構如何實踐與因應挑戰,並進而檢視競爭型計畫做為政策工具的成效表現。簡言之,本研究希望以高等教育機構的觀點視角,了解競爭型計畫對大學實踐之影響。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中的多重個案研究法,藉由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進而深入探究當前高等教育機構爭取及執行教卓計畫的真實現況。

訪談對象為大學實際執行教卓計畫的業務主管、系所主管、行政或資料分析人員。透過立意與滾雪球取樣方法,本研究共計訪談6種類型、11所大學、25位不同層級之教卓計畫執行人員。本研究結果發現:(一)教卓計畫之目標與內容規劃有其侷限性,其目標設定應以特色發展為或獎優汰劣面向為主,並同時修正未設定定期檢視或退場機制、管考機制未能充份反映執行者之表現、缺乏數據支持概念等侷限;(二)競爭型計畫做為政策工具有其內生性限制,例如制度規劃導致過於競爭之情形,加上執行計畫與成果可近性之侷限,導致典範與模式無法有效擴散;(三)教卓計畫做為政策工具確實會對大學校務經營產生影響,特別是計畫中的評選、補助、與成效檢核機制對於

大學的影響層面較大。為解決機構面臨之挑戰,大學主要聚焦於執行計畫之內在困難與因應策略,並形塑不同之目標設計與計畫建構策略。依據本研究之研究成果,針對政策主導機關與大學提出具體建議。

臺灣女子高級中學校歌之論述分析(1895年~1997年)

為了解決pdf轉ppt阿榮的問題,作者莊雅如 這樣論述:

校歌為教育體制下的產物,校歌內容不僅具有教化學生的意涵,也應內涵了當時社會的教育理念與意識型態。所以本論文欲探究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的女校校歌,藉由校歌的分析來了解女校校歌產生的背景、特色與當中蘊含的意識型態及價值觀。本論文以Fairclough論述分析的要點,藉由文本的社會脈絡分析與文本分析來探究女校校歌。首先說明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的女子教育政策、社會的女性觀,了解校歌背後所植基的意識型態與社會脈絡;其次,針對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的女校校歌進行文本分析,並分析創作校歌時的社會脈絡,在文本與社會脈絡中來回分析,以對其論述做更深入的了解;最後,分析校歌如何在學校場域中,產生與應

用,以引導學生發展出何種特定的價值與規範。經分析研究發現,日治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的各女校校歌,其內容包含五項共同的重點:一、形塑鄉土意識;二、啟引學校認同;三、宣揚國家意識;四、傳達女性的理想形象;五、揭示對學生的教育理想。然而,日治時期的校歌與國民政府時期的校歌,在以上重點中則是呈現不同的價值觀、女性觀與國家意識型態。在分析日治時期15所女子中學,總共15首校歌後發現,日治時期對臺政策採漸進強化的同化方針,欲塑造臺灣人成為日本臣民,日本政府透過女校校歌挾帶了「敬神尊皇」的意識型態,以確保其政權的合法性。此外,對於女性的教育,則著重在涵養婦德,因此,校歌中所形塑的女性多呈現「賢妻良母」的樣態。

在分析國民政府時期15所女子中學,總共17首校歌後發現,在解嚴以前,國民政府對於女性與男性的教育均是希望激發其愛國心,共同建設新中國。然而在男女有別的傳統思維下,「主內」之責仍是女性所要擔負的重要工作。但是,校歌所蘊含的性別意識呈現「中性化」,常呈現能「齊家」且能「治國」的女性形象。國民政府解嚴後,學校教育轉變為兩性平權的教育,這使得女校校歌中的性別、國家意識不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