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實驗室規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萬能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劉新校所指導 郭惠真的 繩狀式接觸氧化系統處理綜合性工業廢水效能評估 ─以新北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為例 (2020),提出p1實驗室規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綜合性工業廢水、繩狀濾材、生物旋轉圓盤、接觸曝氣、面積負荷、微生物馴養期。

而第二篇論文僑光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李淑芳所指導 賴崇仁的 收藏動機對黑膠唱片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黑膠唱片、黑膠復興、收藏動機、懷舊的重點而找出了 p1實驗室規範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1實驗室規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繩狀式接觸氧化系統處理綜合性工業廢水效能評估 ─以新北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為例

為了解決p1實驗室規範的問題,作者郭惠真 這樣論述:

新北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以下簡稱新北污水廠)為一綜合性工業廢水處理廠,自78年採用30組生物旋轉圓盤(Rotating Biological Contactor (RBC))方式操作迄今,近期逐年辦理RBC汰舊更新中。本研究以新北污水廠為研究對象,研究中我們建立了2組實體體積1/1000比例尺寸之接觸氧化單元模擬槽體,槽體中分別裝設了3m 及9m,比表面積為310m2/m3之繩狀濾材。 本研究目的在於評估繩狀式接觸氧化系統單元,對於本綜合性工業廢水有機物COD、BOD、氨氮、硝酸鹽氮等之分解處理效果,同時評估比較採用接觸氧化系統與RBC處理系統兩者之設置成本。 本實驗歷時

約六個月,模槽系統於5/29日完成設置進水,並於6/3日開始採樣監測分析,至6/10日COD值已呈現穩定狀態,顯示微生物馴養期極短約為7~10天;且由表4.1變異係數平均值可得知穩定度高,而由變異係數模槽2(0.362(mg/L))低於模槽1(0.478(mg/L)),顯示濾材填充率高,系統穩定較快。在模槽1及模槽2繩狀濾材面積負荷分別為 0.9gCOD/ m2.day及2.7gCOD/ m2.day,進流水COD平均值為144(mg/L)情況下, COD去除率分別為67%與77 %,平均殘餘濃度則分別為43(mg/L)及29(mg/L),與實廠RBC系統放流水相當;而進流模槽BOD平均值約為

33(mg/L),模槽1及模槽2的BOD去除率仍能分別維持在69%(6(mg/L))及80 %(4(mg/L)) ,遠低於110年國家放流水標準(30(mg/L)),成效甚佳。 經由研究顯示,氨氮進流月平均值為12.1(mg/L),經模槽1、2分別處理後,平均去除率分別為44%與58%,平均殘餘值分別為6.5(mg/L)及4.7(mg/L),此顯示模槽中有一定程度硝化效果,且繩狀濾材裝設長度與硝化效果成正比。 目前新北污水廠RBC系統若改採用繩狀式接觸氧化法,每組更新成本約需新台幣42萬元,若沿用RBC系統,每組更新成本約為新台幣241萬元,繩狀式接觸氧化系統更新費用約為RBC系統

的六分之一。 有關本案評估結果若RBC系統若改採用繩狀式接觸氧化法,不管在操作處理效能與更新汰舊成本的考量上,皆以繩狀式接觸氧化法較佳,具有取代RBC可行性與參考依據。

收藏動機對黑膠唱片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p1實驗室規範的問題,作者賴崇仁 這樣論述:

黑膠唱片做為一種曾經在全世界許多國家流行的主要音樂載體,隨著科技的演進,理應被新興科技取代,成為被時代淘汰的過時產品。但從現今國、內外統計數據觀察,黑膠唱片在音樂市場並未走入歷史,反而重新吸引新世代消費者的好奇,同時也喚起舊時代消費者的記憶,在現今數位為王道的音樂市場裡,成為「實體」收藏的另類商品。本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方式,統計黑膠收藏者及一般消費者對於黑膠唱片購買意圖的意見,分析收藏動機、態度、主觀規範等因素與黑膠唱片購買意圖之關聯。本研究由6個面向探討「收藏動機」,分別為「投資動機」、「著迷保存維護慾望」、「自我延伸動機」、「社交動機」、「物質獲得動機」、「懷舊動機」等。統計結果顯示:「收

藏動機」之各個面向皆正向且顯著地影響消費者的「態度」;消費者對黑膠唱片的「態度」與「主觀規範」都對黑膠唱片之「購買意圖」具有正面且顯著的影響。  此外,從統計結果觀察,僅有兩成多的受訪者有黑膠唱片的收藏經驗,黑膠唱片仍屬於小眾市場的流行商品,這個結論和國外現今的流行趨勢顯然不同。本研究實際統計上看來,國外的黑膠復興在台灣似乎仍在方興未艾之際,距主流流行文化尚遠。因此,在商業市場之考量上,不宜冒然由外國的研究數據即進行大規模商業投資,目前仍應視其為小眾流行商品為宜。本研究之統計中有20名受訪者收藏超過100張黑膠唱片,應可視為黑膠唱片的熱衷愛好者;本研究問卷之發放不特別以黑膠唱片收藏者為對象,即

統計出約3.5%的深度收藏者。以此比例估算,黑膠唱片的熱衷愛好者,全國應有數萬人之譜,如能結合現有之官方及民間資源,稍以整合、推廣,或許如美國、歐洲及日本之黑膠復興盛況,亦能成為國內音樂文化的流行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