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材質回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國立中央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蕭大智所指導 黃和順的 熱昇華廢棄相紙資源化研究 (2013),提出opp材質回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熱昇華、列印、相紙、再利用。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能源科技與化工材料研究所博士班 楊文都, 蔡朋枝所指導 陳俊六的 塑膠材料印刷作業勞工多成分有機溶劑暴露相關性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塑膠製品印刷、生物暴露指標、排氣設施能力、相關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opp材質回收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pp材質回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熱昇華廢棄相紙資源化研究

為了解決opp材質回收的問題,作者黃和順 這樣論述:

自從數位相機問世與攝影手機普及後,傳統軟片沖洗成照片的數量急遽下滑,但數位相機及照相手機拍攝所衍生的數位影像列印數量卻逐年上升,而照片數位列印技術中又由於熱昇華列印技術具有高解析度、高速列印、防水(有保護層設計)、色調連續、色彩自然真實…等優勢,是未來市場上最適合用於影像輸出的一種列印技術。熱昇華式印表機的運作原理是將色帶透過印表機加熱頭上的微型加熱片,於色帶的背面加熱後,將正面染料層上的染料,轉印到相紙上,形成高畫質的相片。熱昇華相紙於生產過程中可能因為切邊料、開機前後期、測試期間、機械設備異常而產出廢料。而熱昇華相紙屬於複合性材質,於紙張正反面貼合、淋膜了OPP與PE等塑膠材質,國內資源

回收商因其材質為複合性材料,而難以回收再利用,故皆無回收意願,只能以當作無法回收之一般事業廢棄物,送到焚化爐進行焚化,不只造成企業大量成本支出,該廢棄物焚化更耗用能源並可能造成環境汙染。本研究即希望經過實驗與驗證步驟尋找熱昇華廢棄相紙資源化之方式,突破熱昇華相紙廢棄物回收瓶頸,以尋求回收再利用之價值。本研究參考利樂包水力散漿方式進行實驗,分為三個階段進行測試。第一階段是以果汁機取代散漿機作初步實驗,散漿結果可以發現霧面OPP、白色亮面WBOPP與PE等塑料於漿中呈現上浮狀態並且與紙漿纖維分離,利於收集,進而進行後續再利用程序。第二階段實驗是以標準散漿機進行散漿實驗,在本階段的實驗中,可以確認白

色亮面的WBOPP與霧面的OPP能夠全數完整的被收集再利用。97%的PE塑料則被收集於MESH 16 的篩網中,可以進行後續的再生使用程序。而小於16 MESH的良漿進行手抄紙實驗後,確認紙張抗張強度符合CNS文化用紙的相關條件,能夠回收再利用作成再生紙。第三階段實驗是以不添加酸、鹼而調整pH值、不添加酵素或其他化學藥品的情況下,以相紙裁切之尺寸大小、紙漿的浸潤時間、紙漿的散漿時間、紙漿的浸潤溫度作為控制變因,以散漿機進行水力散漿實驗,確認在不添加任何藥劑的情況下散漿結果、紙漿與塑料分離的情況與回收的效率的影響。第三階段第1組實驗是以相紙尺寸大小為控制變因。研究發現由於OPP、WBOPP與PE

幾乎都能全數被分離且收集,所以相紙尺寸大小對塑料回收效率而言並無明顯變化,但對良漿回收率而言卻有明顯的變化。故可確認相紙裁切尺寸越小,散漿效果越好,反之,相紙裁切尺寸越大,散漿效果越差。第三階段第2組實驗是以相紙紙漿之浸潤時間為控制變因。研究發現由於OPP、WBOPP與PE幾乎都能全數被分離且收集,所以相紙紙漿之浸潤時間對塑料回收效率而言並無明顯變化,但對良漿回收率而言卻有明顯的變化。故可確認相紙浸潤時間越長,散漿效果越好,反之,相紙浸潤時間越短,散漿效果越差。第三階段第3組實驗是以相紙紙漿之散漿時間為控制變因,研究發現由於OPP、WBOPP與PE幾乎都能全數被分離且收集,所以相紙紙漿之散漿時

間對塑料回收效率而言並無明顯變化,但對良漿回收率而言卻有明顯的變化。故可確認相紙散漿時間越長,散漿效果越好,反之,相紙散漿時間越短,散漿效果越差。第三階段第4組實驗是以相紙紙漿之浸潤溫度為控制變因,研究發現由於OPP、WBOPP與PE幾乎都能全數被分離且收集,所以相紙紙漿之浸潤溫度對塑料回收效率而言並無明顯變化,但對良漿回收率而言卻有明顯的變化。故可確認相紙浸潤溫度越高,散漿效果越好,反之,相紙浸潤溫度越低,散漿效果越差。由文獻回顧當中可以了解利樂包的紙漿纖維之回收得率約為30%至37%,但熱昇華相紙以相同之水力散漿技術進行實驗測試,無論操作變因為相紙材切尺寸大小、相紙進潤溫度、相紙紙漿散漿時

間或是相紙浸潤時間方面,紙漿纖維之回收得率卻有39.13%至39.85%,比利樂包之紙漿纖維回收率來的高。總結上述,相紙經過實驗證實可以將成份分離,分別分離出霧面OPP、白色亮面WBOPP、PE塑料與紙漿,並經由手抄紙實驗證實,相紙之紙漿能夠製作成手抄紙再利用。而塑料分離與紙漿得率會隨著控制變因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減少相紙尺寸大小、增加相紙浸潤時間、增加相紙散漿時間與增加相紙浸潤溫度,都有助於塑料分離效果與紙漿得率。綜合實驗結果,證明熱昇華相紙能夠進行回收再利用,而相關的操作參數可提供環保業者與紙類再生回收業者參考。

塑膠材料印刷作業勞工多成分有機溶劑暴露相關性研究

為了解決opp材質回收的問題,作者陳俊六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1本研究針對7種塑膠製品印刷作業最常使用的有機溶劑,建立並確認一可靠且經濟的採樣分析方法,做為後續進行作業勞工有機溶劑暴露調查評估之依據。研究係依據已往實施勞工作業環境測定經驗,選擇包括塑膠薄膜、塑膠布、塑膠皮等材料印刷所使用的主要溶劑,包括異丙醇、丁酮、乙酸乙酯、甲基異丁酮、甲苯、乙酸正丁酯、環己酮等。比較含5%(V/V) 正丁醇的二硫化碳與含5%(V/V)異丁醇的二硫化碳等2種脫附溶劑,測試活性碳管吸附7種溶劑後的平均脫附效率,其結果均能符合脫附效率≧75%,且CV≦7%的品管標準,其中以含5%(V/V)異丁醇這一組有較佳的脫附效率。對前述2組脫附溶劑之脫附效率,進行配對t檢定

結果,顯示除了異丙醇之外,以含5%(V/V)異丁醇為助脫附劑者優於含5%(V/V)正丁醇者(p < 0.10)。尤其是對甲基異丁酮及環己酮樣本的脫附效率,二者之間更有顯著差異(p = 0.01),且分析圖譜的滯留時間(Retention time),以使用異丁醇為助脫附劑者,相對地較沒有干擾問題。在1/16倍~2倍容許濃度範圍所建立的分析檢量線,各個濃度的回收率精密度及不同濃度間的回收率相對偏差,7種溶劑均能符合品質管制標準要求。將樣本分別於常溫及冷凍庫儲存,甲基異丁酮及環己酮在冷藏環境儲存穩定性,顯著地優於常溫儲存。中文摘要 2本研究針對臺灣地區14家塑膠製品印刷作業事業單位實施作業環境調查

、8種常用有機溶劑暴露濃度測定,並同步完成勞工下班前的生物暴露指標 (馬尿酸) 偵測。研究共取得43個環境定點採樣樣本、169個勞工個人採樣樣本及177個生物暴露指標樣本,並調查記錄作業別、處理材料種類、排氣設施性能、作業場所溫度、通風充分情形、溶劑消費量。8種溶劑以異丙醇、丁酮、乙酸乙酯及甲苯的暴露較顯著,14.8%勞工有機溶劑暴露濃度相加效應超過容許濃度。依作業別分類進行環境設施條件與暴露濃度相關分析結果,顯示排氣設施能力是影響勞工暴露的主要因素;若樣本數足夠甲苯在低濃度即與生物暴露指標呈現有意義的相關,且不受其他共存溶劑影響。研究並以迴歸分析模式控制環境設施條件,比較不同溶劑在各種作業別

或不同印刷材質暴露濃度的標準化比值。90個彩色塑膠印刷作業,甲苯暴露濃度和生物暴露指標有較窄的信賴區間,特別是在依印刷材質分層處理後,其信賴區間及相關性越佳;研究結果亦發現在以印刷的塑膠材料分類之後,用生物暴露指標(馬尿酸)的偵測值推估勞工有機溶劑暴露相加效應,有很好的線性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