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職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oa職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雋寫的 行政學新論(高普考‧地方三四五等‧警察‧原住民三四五等‧身心障礙三四五等考試適用) 和羅毅的 羅毅人際聖經(3)-警戒線:搞定人際公關談判的第三個關鍵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OA系統權限管理設計方案- IT閱讀 - ITREAD01.COM也說明:OA 系統權限管理設計方案不同職責的人員,對於系統操作的權限應該是不同的。 ... a) 在職位中,職位成員的權限繼承當前所在職位的權限,對於下級職位擁有的權限不可繼承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志光教育科技 和智言館所出版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班 吳思達所指導 張淯喬的 自我導向學習、主管教練行為與無疆界職涯滿足 之研究 (2015),提出oa職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我導向學習、主管教練行為、無疆界職涯滿足。

而第二篇論文南台科技大學 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 賴明材所指導 楊玉倫的 績效指標、薪資獎勵、升遷制度與工作滿意度之關聯性--以K公司為例 (2013),提出因為有 關鍵詞:證券業、績效指標、薪資獎勵、升遷制度、工作滿意度、關鍵詞:證券業、績效指標、薪資獎勵、升遷制度、工作滿意度、關鍵詞:證券業、績效指標、薪資獎勵、升遷制度、工作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oa職位的解答。

最後網站什麼是工作站?OA辦公桌尺寸怎麼選?有屏風嗎? - 震旦集團則補充:OA 辦公桌常用桌板寬度尺寸為:120cm/140cm/150cm/160cm等,依據辦公室的空間配置,或各職位工作屬性的不同,提供不同的辦公桌配置建議。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oa職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行政學新論(高普考‧地方三四五等‧警察‧原住民三四五等‧身心障礙三四五等考試適用)

為了解決oa職位的問題,作者郭雋 這樣論述:

  讓行政學變簡單   個人在教學經驗中常聽到學生抱怨:「明明都有唸過,但進入考場卻緊張到頭腦當機,剎那間一片空白,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學生會發生這種現象,原因除了準備不周、不夠專心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大腦記不住內容,抓不到教材重點所致,由於行政學是一門兼具理論性與實用性的學科,範圍既廣泛,內容主題又相當複雜,準備參加考試確實頗吃力,想幫助同學拿高分,非得讓行政學變簡單,更成為作者撰寫本書的動力!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者深深體會參加國家考試的學生,具有儘速上榜的急迫性,所以作者特別巧思企劃,選定本書各章節中理論性、複雜性較高的單元,首創「速讀筆記」,以文表合一呈現,有利

學生能夠輕易理解相關理論,快速的記憶重點,避免考場失憶症;另再增值知識視窗延伸各章節知識,蒐羅完整知識,增強學習之效果。   未來學學者 Toffler 說:在資訊社會必須以「learning how to Think」(學習如何思考)、「learning how to Learn」(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Create」(學習如何創造),才能有效因應當前多元複雜的社會。作者以 Toffler 的見解,勉勵各位學生,體會「TLC」的精髓,行政學必得高分! 第壹篇 公共行政的基本知識/1-1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本質/1-2 第一節 行政學的發源/1-2 第二節 公

共行政的意涵/1-4 第三節 公共行政學的特性與功能/1-14 第四節 公共行政的獨特性質/1-17 第五節 現代公共行政的精神與特質/1-19 第六節 公共行政學的研究途徑/1-20 第七節 公共行政研究目的/1-24 第八節 公共行政與企業管理的比較/1-28 第九節 行政績效的研究/1-30 第十節 行政生產力的研究/1-34 第十一節 公共行政運作的原則/1-36 第十二節 公共行政關切的重點/1-39 第二章 公共行政的典範變遷/1-42 第一節 典範與典範變遷/1-42 第二節 公共行政典範變遷的理論/1-44 第三節 行政學術未來發展/1-56 第四節 行政理論建構所面臨的基本問

題/1-57 第貳篇 行政學組織理論/2-1 第一章 傳統時期的組織理論/2-2 第一節 形成背景及科學管理的意涵/2-2 第二節 管理技術學派/2-4 第三節 行政管理學派/2-7 第四節 動態管理學派/2-8 第五節 官僚型模學派/2-9 第六節 傳統時期的核心要旨與缺失/2-17 第二章 人群關係時期的組織理論/2-20 第一節 行為科學形成背景及意涵/2-20 第二節 胡桑試驗學派/2-21 第三節 動態平衡學派/2-24 第四節 決策理論學派/2-26 第五節 需要層次學派/2-29 第六節 ERG需要學派/2-32 第七節 二元因素理論/2-33 第八節 人性本善學派/2-35

第九節 行為科學時期的檢討/2-37 第十節 人群關係學派的理論精義與缺失/2-39 第三章 系統時期的組織理論/2-43 第一節 系統理論形成的背景與意涵/2-43 第二節 系統理論的特性/2-43 第三節 開放系統理論/2-45 第四節 社會系統理論/2-47 第五節 生態理論/2-48 第六節 稜柱社會/2-50 第七節 權變理論/2-52 第八節 系統理論的功能與限制/2-54 第九節 系統理論主要的學說與檢討/2-56 第四章 組織理論各時期的立論觀點/2-61 第參篇 公共組織與管理/3-1 第一章 公共組織概論/3-2 第一節 組織的哲學意涵/3-2 第二節 組織的全像圖設計/

3-6 第三節 組織的分類/3-9 第二章 公共組織結構設計/3-12 第一節 組織結構的意義、功能與原則/3-12 第二節 敏茲伯格的組織結構模式/3-14 第三節 組織的分化與整合/3-15 第四節 公共組織的設計架構/3-17 第五節 組織結構型態的演進/3-27 第六節 有機組織結構與機械組織結構/3-30 第七節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制定/3-31 第三章 公共組織類型3-35 第一節 首長制與委員制/3-35 第二節 集權制與分權制/3-36 第三節 行政授權/3-39 第四節 非正式組織/3-42 第四章 公共組織氣候與文化/3-49 第一節 組織氣候/3-49 第二節 組織

文化學/3-51 第三節 組織文化與組織氣候之異同比較/3-58 第四節 組織文化對行政革新的意涵/3-60 第五節 建立我國優質行政文化/3-61 第六節 當前公共行政組織之病象及改進/3-64 第五章 公共組織衝突管理/3-69 第一節 組織衝突的意義與形成要素/3-69 第二節 衝突行為發生的原因與類型/3-70 第三節 衝突的功能與管理/3-73 第四節 業務部門與幕僚部門的衝突管理/3-76 第五節 政務官與事務官的衝突管理/3-80 第六節 政務官與事務官互動模式/3-82 第七節 政府與環境的衝突管理/3-85 第六章 公部門的公眾關係與行銷/3-89 第一節 公眾關係/3-89

第二節 政策行銷/3-93 第七章 公共組織的運作/3-101 第一節 行政規劃與決策/3-101 第二節 目標管理理論與實務/3-116 第三節 策略性管理/3-118 第四節 參與管理理論與實務/3-125 第八章 行政領導理論與實務/3-130 第一節 行政領導意涵及權力基礎/3-130 第二節 領導型態/3-131 第三節 權變領導理論/3-134 第四節 轉換型領導/3-138 第五節 高階領導者應具備的修練/3-144 第六節 決策者前瞻性的思維傾向/3-145 第九章 行政激勵理論與實務/3-150 第一節 激勵的意涵與研究途徑/3-150 第二節 過程理論/3-151 第三節

行政激勵的方法/3-154 第四節 官僚制度中的激勵修練/3-156 第十章 行政溝通的理論與實際/3-160 第一節 溝通的意義、目的與種類/3-160 第二節 溝通的媒介與障礙/3-163 第三節 政府與民眾溝通/3-167 第四節 官僚語言與社會語言/3-169 第肆篇 新公共行政/4-1 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價值/4-2 第一節 行政與政治的分與合/4-2 第二節 公共行政的價值/4-5 第三節 專業理性與政治回應的意義與兩難/4-7 第四節 科層體制與民主公共行政/4-10 第五節 民意與專業兩難與整合/4-12 第六節 未來公共行政的期待─民主行政/4-16 第二章 公共利益的研

究/4-19 第一節 公共利益研究的必要性/4-19 第二節 公共組織的「公共性」意涵/4-19 第三節 公共利益的界說/4-20 第四節 公共利益的行政類型(政策架構)/4-28 第五節 公共利益的特質/4-29 第六節 公共利益對民主政治的功能與實踐/4-30 第七節 公共性一般理論之要件(素)/4-34 第三章 明諾布魯克與黑堡觀點/4-36 第一節 明諾布魯克會議的研究/4-36 第二節 新公共行政對傳統行政理論的反思/4-41 第三節 「黑堡宣言」的研究/4-43 第四節 「明諾布魯克」與「黑堡宣言」之比較/4-49 第五節 行政人員社會改革性的角色/4-50 第四章 行政國的研究/

4-53 第一節 行政國的時代意義/4-53 第二節 行政權力之擴張與控制/4-54 第三節 大政府/4-56 第四節 行政權力的總體觀點/4-58 第五章 行政倫理與行政責任/4-63 第一節 行政倫理研究/4-63 第二節 行政責任的意涵及必要性/4-69 第三節 行政責任的內涵/4-70 第四節 公部門課責運作的類型/4-76 第五節 行政裁量的倫理/4-77 第六節 正義行政之藍圖專題/4-80 第七節 技術官僚心態及官僚物化/4-82 第八節 確保行政責任的途徑/4-83 第九節 行政責任課責方式與障礙/4-87 第六章 公共行政重要論題/4-93 第一節 後官僚主義/4-93 第二

節 利益團體的理論與實務/4-95 第三節 民意與政策運作/4-97 第四節 行政中立的理論與實務/4-100 第五節 公共服務與實質參與/4-109 第六節 公共行政的變遷與困境/4-114 第七節 行政革新/4-118 第八節 智庫專題/4-120 第九節 開放政府的發展與我國的實踐/4-121 第伍篇 公共管理/5-1 第一章 公共管理的發展/5-2 第一節 公共管理的發展與研究途徑/5-2 第二節 公共管理的特性/5-3 第三節 公共管理發展趨勢─新公共管理/5-4 第四節 新公共行政與新公共管理的比較/5-10 第二章 新公共管理的政府再造/5-14 第一節 政府再造的時代背景與環

境系絡/5-14 第二節 我國政府改造「四化」政策/5-15 第三節 政府再造與公共選擇理論/5-19 第四節 政府再造的評價與反思/5-20 第五節 市場模式的政府再造運動的批判及反思/5-24 第三章 企業化政府/5-28 第一節 企業型政府理論與實務/5-28 第二節 企業型官僚理論與實務/5-34 第四章 新公共服務理念之研究/5-38 第一節 新公共服務的哲學─公民倫理/5-38 第二節 新公共服務的理念/5-39 第三節 新公共服務的實務─社會資本的社群組織/5-42 第四節 結論─新公共服務的必然趨勢/5-43 第五章 民主政府的治理模式/5-46 第一節 從政府到治理/5-46

第二節 政府的治理模式/5-47 第三節 環境變遷治理新途徑/5-50 第六章 民營化的研究/5-61 第七章 全面品質管理/5-71 第一節 全面品質管理的定義/5-71 第二節 傳統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之比較/5-71 第三節 全面品質的共同原則與實施步驟/5-72 第四節 全面品質管理在政府機關之應用/5-73 第五節 高績效團隊特質/5-77 第八章 績效管理/5-80 第一節 績效管理理論/5-80 第二節 績效管理之「標竿學習」/5-83 第三節 績效管理之「平衡計分卡」/5-84 第九章 組織再造/5-89 第一節 政府組織再造工程的發展背景/5-89 第二節 政府組織再造工程的

意涵/5-89 第三節 政府組織再造工程的設計原則與實施策略/5-91 第四節 政府組織再造工程的困境與可行性/5-92 第五節 政府組織再造工程的實例─行政單一窗口化/5-93 第十章 非營利組織/5-95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的意涵與類型/5-95 第二節 非營利組織的角色功能/5-96 第三節 非營利組織的理論基礎/5-97 第四節 非營利組織的特徵/5-99 第五節 非營利組織的限制/5-100 第六節 非營利組織與公部門的互動/5-101 第十一章 組織學習與組織發展/5-109 第一節 公部門的組織發展/5-109 第二節 組織計畫性變革/5-110 第三節 公部門型塑學習型組織/5

-113 第十二章 公部門知識經濟與知識管理/5-118 第一節 知識及其相關名詞概念/5-118 第二節 公部門知識管理/5-121 第十三章 危機管理/5-124 第一節 危機管理的意涵/5-124 第二節 危機管理的模式/5-125 第三節 政府危機管理應有的作法/5-127 第十四章 府際關係與府際管理/5-130 第一節 府際關係的意義/5-130 第二節 府際管理的意涵/5-130 第三節 府際關係的類型/5-131 第四節 美國府際關係的發展/5-134 第五節 府際關係未來趨勢─兩個重要議題/5-136 第十五章 全球化與公共行政/5-139 第一節 全球化相關概念/5-139

第二節 全球化的產生背景(先驅)及其影響的後果/5-139 第三節 全球化對公共行政的意義與挑戰/5-141 第陸篇 公共政策/6-1 第一章 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識/6-2 第一節 公共政策的意涵/6-2 第二節 公共政策研究的理由與目的/6-3 第三節 政策與決定的特性/6-6 第四節 公共政策研究架構/6-6 第五節 公共政策類型/6-11 第六節 公共政策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6-12 第七節 政策研究與政策分析/6-14 第八節 政策分析與政策倡導/6-15 第九節 政策分析的要件及政策分析人員角色/6-18 第十節 社會互動與綜合理性模式、社會控制模式的比較/6-19 第二章 政策問

題的形成/6-21 第一節 公共問題的意義/6-21 第二節 公共問題的發生/6-21 第三節 公共問題的提出與政府的態度/6-23 第四節 政策問題的意涵與特性/6-25 第五節 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6-26 第六節 政策議程的設定過程/6-33 第七節 政策問題認定的方法/6-38 第八節 政策問題的類別/6-43 第九節 政策論證/6-44 第十節 政策網路/6-47 第十一節 行政網路組織/6-49 第十二節 鄰避情結專題/6-51 第三章 政策規劃/6-55 第一節 政策規劃的意義與預測類型/6-55 第二節 政策規劃原則與決策途徑/6-55 第三節 組織分析的決策模式/6-64 第

四節 政策可行性分析與規劃步驟/6-66 第四章 政策合法化/6-68 第一節 政策合法化的意義與參與者/6-68 第二節 政策合法化的重要性/6-69 第三節 行政機關政策合法化的作法/6-69 第四節 立法機關政策合法化的作法/6-73 第五節 政策合法化策略的類型/6-75 第六節 團體思考與政策盲點/6-77 第五章 政策執行/6-79 第一節 政策執行的意涵/6-79 第二節 政策執行的工具類型/6-79 第三節 政策執行模式/6-83 第四節 政策執行研究重點/6-85 第五節 政策執行整合模式─政策規劃/執行結果模式/6-88 第六節 史密斯的政策執行過程模式/6-89 第七節

愛德華的政策執行力模式/6-90 第八節 范米特與范洪恩的政策執行力模式/6-92 第九節 影響政策執行成敗的主要因素/6-93 第十節 政策監測的意義與功能/6-97 第十一節 標的人口與順服政策/6-99 第六章 政策評估/6-102 第一節 政策評估的意義/6-102 第二節 政策評估的目的、特徵與功能/6-102 第三節 政策評估的種類/6-105 第四節 政策評估方法的演進/6-108 第五節 政策評估的標準/6-109 第六節 我國政策評估的主要缺失與改進之道/6-112 第柒篇 比較公共行政/7-1 第一章 開發中國家行政的研究/7-2 第二章 開發國家行政的研究/7-6 第

捌篇 公務人力資源管理/8-1 第一章 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總論/8-2 第一節 人事行政的意涵/8-2 第二節 現代國家人事制度之演進/8-4 第三節 現代人事行政的新趨勢/8-9 第四節 公共人事制度的核心價值/8-11 第五節 人事行政的研究途徑/8-13 第六節 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8-19 第七節 公務人員的概念知識/8-21 第二章 人事機構/8-29 第一節 人事機構設置之理由與性質/8-29 第二節 人事機構的組織類型/8-30 第三節 我國現行人事機構/8-32 第三章 人事分類制度/8-36 第一節 人事分類制度之意義與制度類型/8-36 第二節 職位分類與品位之比較/8-38

第三節 新人事制度的內容/8-39 第四章 人事行政的運作/8-41 第一節 公務人員考試制度/8-41 第二節 公務人員任用制度/8-44 第三節 公務人員俸給制度/8-49 第四節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8-51 第五節 訓練進修制度/8-54 第六節 懲戒制度/8-56 第七節 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制度/8-58 第玖篇 政府財務資源管理/9-1 第一章 政府財務資源管理概論/9-2 第一節 財務行政的意義與範圍/9-2 第二節 財務行政的特性與目的/9-3 第三節 財務行政的發展趨勢/9-5 第四節 財政聯邦主義/9-6 第五節 財務行政的機關/9-10 第二章 政府預算制度/9-12

第一節 預算的定義與作用/9-12 第二節 預算的名詞解釋/9-12 第三節 政府預算制度的本質/9-15 第四節 預算週期理論與編製方式/9-17 第五節 政府預算理論之分析/9-19 第六節 參與式預算/9-31 第七節 《預算法》重要條文/9-35 第三章 政府公庫、會計、決算與審計制度研究/9-41 第一節 公庫制度的研究/9-41 第二節 政府會計制度/9-42 第三節 政府決算制度/9-46 第四節 政府審計制度/9-47 第拾篇 公務管理/10-1 第一章 機關管理/10-2 第一節 辦公室環境管理/10-2 第二節 空間管理/10-3 第三節 文書檔案管理/10-4 第二章

機關資訊管理/10-10 第一節 辦公室自動化(OA)/10-10 第二節 資訊管理/10-11 第三節 電子化政府與網路行政之研究/10-13

自我導向學習、主管教練行為與無疆界職涯滿足 之研究

為了解決oa職位的問題,作者張淯喬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組織員工自我導向學習、主管教練行為與無疆界職涯滿足的相關研究。本研究以製造業、服務業及科技業員工做為研究對象,總共發出350份問卷,扣除無效問卷共331份,有效率達94%。使用SPSS20.0統計軟體,對樣本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因素分析、信度檢定、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Pearson)積差相關法以及迴歸分析等方式來驗證本研究之假設,分析結果顯示:一、組織人員在「自我導向學習」、「主管教練行為」、「無疆界職涯滿足」之現況屬中上程度;其中以「自我導向學習」之知覺現況為最佳。二、組織人員之「自我導向學習」之現況為中上程度;其中以喜愛學習特質現況最高、主動學習特質次

之,獨立學習特質最低。三、組織人員之「主管教練行為」之現況為中上程度;其中以開放性溝通特質現況最高、團隊取向特質次之,而尊重個體特質現況最低。四、組織人員之「無疆界職涯滿足」之現況為中上程度;其中以認知外部市場價值特質現況最高、移動力評分特質次之,而認知內部市場價值特質現況最低。五、男性、碩士以上的中高階主管,有較高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而女性、高中程度的基層員工之「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則較低。六、男性、年資未滿一年的中高階主管,對「主管教練行為」有較同意的看法;而女性、年資十年以上的基層員工對「主管教練行為」則較無同意的看法。七、年齡30(含)-40歲的男性、碩士以上的中高階主管,對「無疆界

職涯滿足」有較同意的看法;而年齡40(含)-50歲的女性、高中職以下的基層員工對「無疆界職涯滿足」則較無同意的看法。八、「自我導向學習」、「主管教練行為」、「無疆界職涯滿足」相互之間皆具有中度相關,其中以「自我導向學習」與「無疆界職涯滿足」兩變項相關性最高。九、具有效率學習及獨立學習的「自我導向學習」對「無疆界職涯滿足」具有預測效果;尊重個體的「主管教練行為」對「無疆界職涯滿足」具有預測力。十、「主管教練行為」對「自我導向學習」與「無疆界職涯滿足」具有中介效果。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對未來研究之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參考。

羅毅人際聖經(3)-警戒線:搞定人際公關談判的第三個關鍵

為了解決oa職位的問題,作者羅毅 這樣論述:

在這現實殘酷的戰場裡, 成功者和失敗者的最大差別, 在於成功者能看見, 那些無所不在、密密麻麻的警戒線。 警戒線的存在,猶如冰山, 看不見卻會讓人致命。 其實每個人或組織裡都有一條警戒線, 有些是明文規定, 但更多是檯面下的遊戲規則。 在線之外,一切都好商量, 一旦跨越了這條防線, 鐵定被地雷炸得體無完膚。 在這個充滿地雷的世界中, 你必須做的, 就是不去觸動維持平衡的警戒線, 否則一旦失衡-- 你將成為第一個祭品。 封面設計理念 封面上,以巨大的三字「警戒線」, 首先便有恫嚇人心的效果了, 上方圖中的多人在對談, 更顯示出警戒線在公關談判的時候, 其獨特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羅毅 公

關策略專家 曾任專欄作家、廣告公司企劃、企管顧問公司策略總監,現為公關公司策略顧問。作者多年來專心致力於如何有效提高人際溝通,目前除了在大專院校、民間社團中教授人際溝通學及語意策略外,亦以筆名在報紙、雜誌等撰寫專欄。 著有《公關始終來自於人性》、《第一次面試就成功》以及《讓人無法說No的攻心說話術》、《IF定律》等書。 出版緣起「刺蝟困境」裡的三根刺 自序無所不在,卻看不見的警戒線 第1篇-地盤潛規則 諾曼地登陸的求生守則 每個地盤都要陰陽平衡 寫在牆上的遊戲規則 公司只是有繳稅的幫派 別當初一十五的祭品 維繫地盤的警戒線,像月亮 誓死維護團隊的警戒線 第2篇-老闆的崩盤警戒線 老闆不為己

,天誅地滅 大壩潰堤,只需小裂縫 能進老闆的廁所才算成功 老闆只能有一個 每個老闆的警戒線都不一樣 你也可以把警戒線變「天聽專線」 第3篇-組織的盈虧警戒線 組織的盈虧警戒線有三種 沒有薪水的千夫所指:利潤盈虧警戒線 再賺錢的公司也會倒:形象盈虧警戒線 罹患慢性病的組識:競爭力盈虧警戒線 扯後腿的忠臣:個人利益大於整體利益 貪污收賄是癌細胞:慢半怕的警戒鈴聲 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效率低落的警戒線 把事情做對勝過一切:品質控管的警戒線 第4篇-客戶的恐懼警戒線 踩到客人恐懼警戒線的店面 每個客戶背後,都藏著一個算盤 買與不買的距離,只有0.00005公分 誇大廣告的「神話效應」 談判時,對方有兩種

警戒線 客戶最在意你犯錯後的態度 不能降價或促銷的警戒線 第5篇-適者生存的警戒線 如何運用警戒線深植人脈,增加收入? 職位再低的人,也都有警戒線 誓死維護別人的利益 生死之交,也可以反目成仇 最聰明的人,會替客戶架設警戒線 仇人的警戒線,讓你寸步難行 共犯結構的互連警戒線 想活下去,就別太率真單純 無所不在,卻看不見的警戒線   當鐵道放下柵欄時,硬闖的結果是被撞飛十公尺,為了生命安全,大家可以毫無怨言的多等幾分鐘。在人際交往上,警戒線的作用同上,都會先設一個警告標誌,要你罩子放亮點,以免誤踩地雷,死無全屍。   這些警戒線有時是成文的規定,像星巴克(Starbucks)就規定「面對客戶

必須微笑」、便利商店要求店員在客戶進門時,大喊「歡迎光臨」。但更多的是自成一格的社會規範,無關道德或法令,而是基於整體利益和個人期望。   就像公司的業務單位,絕對不能接受一個守規矩卻沒業績的員工,因為他已經踩到公司的利益警戒線。而且每個地盤自有規矩,甚至同一個地盤的各個時間點,也有不同的警戒範圍,若是搞不清這些關係,就別想成為人際常勝軍。   例如,Amy原本是一家小公司的行政人員,公司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上班氣氛也很輕鬆,大家空閒時還會聊天開玩笑。但她之後應聘到一家國際貿易公司,這家公司管理制度嚴格,規定在上班時間不能做任何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但剛進這家公司的Amy還沒搞清楚警戒線在哪

,上班第二天就拿了自己喜歡的海報貼在自己的OA板上,同事提醒她,她卻認為辦公區域是個人空間不予理會。果然,某天部門經理走過,當場要她撕下海報,理由是「這是工作場所,不是休閒的地方」。   幾天後,Amy想放鬆一下,戴上耳機聽音樂,誰知聽沒兩分鐘,部門經理便走了過來……。   在當天下班時,她便收到結束試用,不予留任的通知。   而身為行政人員的吉米,他行事低調、忠實且辦事可靠,但是在高節奏、高效率的殘酷市場競爭之中,他的動作遲緩,辦事效率低下,已踩到公司績效這條警戒線,成為公司新一波裁員的首要對象。   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文化,寫在紙上的規則是陳腔爛調,大家身體力行遵循的規矩才是真正的老大。有

些困擾的是,我們看得見鐵道柵欄,卻看不見警戒線;聽得到火車鳴鈴,對忠告卻常常左耳進右耳出。如果我們想在人際關係上取勝,就得學會細心觀察,才能靠蛛絲馬跡來發掘無所不在的警戒線。   比如,從上面的例子,我們要學到的第一件事是,當前輩對你提出警告時,千萬別嗤之以鼻。   警戒線的設立,絕不是要把每個人炸得粉身碎骨,比起你害怕踩到它,它更怕自己被你傷害。你可以想像警戒線是個掛有警告牌的地雷區,踩到它,是兩敗俱傷的下場。所以這些前輩負責在警戒線外掛牌,畢竟在你不幸踩進地雷區後,他們是最後得收拾善後的可憐傢伙。   再來,我們得學著在不同時刻和立場,都能符合大家的期望。   小至個人,大到組織,各有一套

警戒規則,而且警戒範圍不一。警戒線代表的是秩序,而且不可能吻合每個人的期望、個性或生活方式,當你踏進一個未知的地盤,唯有弄對規則,才能自在生存;也唯有搞懂對方的警戒範圍,才可能做成你想要的「生意」。   所以,當你在一家要求紀律的公司裡大呼小叫;在注重品質的客戶面前盡出紕漏;或者始終把個人利益擺在公司利益前,很難不使你的老闆、同事或客戶青筋暴露,只要對方的忍耐到達臨界點(通常不用太久),必然不會有好下場。   我曾經輔導過一個例子,一位會計因為工作做不完,決定把公司資料帶回家加班整理。隔天,老闆看他大包小包進公司,隨口問了一句,會計說了緣由,結果,他在當天被解聘,理由是「侵害公司權益」。   

這名會計十分不服,畢竟他花自己的時間、用自己的電腦加班,好不容易終於在時限前完成工作,誰知公司沒有獎勵就算了,居然這樣回報他?   聽完經過,我發覺他完全不了解公司警戒線何在。在這個案例中,公司的著眼點並不在工作完成度,而是會計怎麼可以在未經通報下,將重要資料全數帶走?這對於公司可是重大打擊,意謂也許無論是誰都能隨意盜取公司資料,如此將嚴重威脅公司利益與生存。於是解聘會計成為公司唯一出路,一方面是懲戒他無法分辨輕重緩急,同時也是殺雞儆猴,希望更明確標出警戒範圍,相信下次若有類似情況,大家會仔細衡量「在公司加班」或「帶資料回家卻被炒魷魚」這件事。   警戒線,可以說是人際關係中的最後一根刺,從個

人、老闆、組織到客戶都有一套遵循的方向,很多人向我抱怨實在無法全數搞懂。其實,我最簡單的建議是,只要你能站在對方立場上,想想對方希望得到什麼、避免什麼、害怕什麼,就能察覺它、認清它,最後只要繞過它,人際競爭場中的主角便非你莫屬。

績效指標、薪資獎勵、升遷制度與工作滿意度之關聯性--以K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oa職位的問題,作者楊玉倫 這樣論述:

摘 要自從2008年金融風暴發生以來,金融環境產生重大的改變,投資人對於投資環境產生不信賴感。接下來、在2012年因政府提出的證所稅課稅政策。間接、直接的造成台灣的證券交易市場成交量逐步萎縮,使得證券業正面臨重要的考驗與轉型期。根據證券交易所的資料提供,國內證券商正加速整合與合併,以增加競爭力並搶奪證券市場佔有率,而在幾年前大力推行電子網路下單的風氣,也隨著普及度高、接受度高,因而手續費不斷降低而使券商手續費收入減少。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績效指標設定、薪資獎勵、升遷制度、與工作滿意度等構面整合成一關係模式,深入探討這些關係彼此的相互影響。本研究之結論歸納如下:績效指標考核對薪資獎勵有正向顯著

影響關係,績效指標考核對升遷制度有正向顯著影響關係,績效指標考核對工作滿意度有正向顯著影響關係,薪資獎勵對工作滿意度有正向顯著影響關係,升遷制度對工作滿意度有正向顯著影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