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7001情境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問答集和資訊懶人包

iso 27001情境題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秀鳳,孫嘉明寫的 資通安全電腦稽核系列:防火牆管理與高風險電子商務詐騙郵件(BEC)查核實例上機演練(兩冊附CD)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國際專案管理師(PMP)培訓課程招生簡章 - biopharm也說明:考試方式200 題單選擇題,選錯不倒扣,其中25 題不計分。內容皆為模擬情境題,以 ... PMP、PMI-ACP、A-CSM、ITIL、ISO 27001 LA、ISO 9001、政府採購人員.

國防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蘇品長、袁葆宏所指導 劉亭萱的 植基於區塊鏈之公文電子交換系統設計 (2021),提出iso 27001情境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區塊鏈、智慧合約、公文電子交換、自我認證。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智慧財產權研究所 江雅綺所指導 陳嘉容的 物聯網產業之數據保護與管理責任 (2021),提出因為有 大數據、物聯網、數據隱私、個人資料保護法、一般資料保護規則、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數據治理、數據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iso 27001情境題的解答。

最後網站資訊安全管理系統結合情境犯罪預防理論保護個資之策略初探則補充:ISO27001 的相關管理要項,配合情境犯罪預防理 ... elements of ISO27001 related to control items, with ... 2.1.2 執行(實作與運作ISMS):依據ISO 27001 列.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so 27001情境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資通安全電腦稽核系列:防火牆管理與高風險電子商務詐騙郵件(BEC)查核實例上機演練(兩冊附CD)

為了解決iso 27001情境題的問題,作者黃秀鳳,孫嘉明 這樣論述:

  如何有效針對資通安全進行查核,確保資訊安全內部控制有效性?       資安事件頻傳造成重大損失,依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全球網路攻擊與資料詐騙與竊取高居前十大風險,近來變臉詐騙/商務電子郵件詐騙(BEC)造成重大損失,甚至有銀行因為防疫期間居家辦公,電郵因為一字之差造成重大損失,許多組織成為攻擊目標,機密資料與個資漏失等資安威脅,無時不刻與日俱增,資通安全管理與有效稽核已成重要課題。如何快速有效針對資通安全進行查核,確保資訊安全內部控制有效性?     面對外在環境的改變,唯有提高專業技能學習最新AI稽核技術,才能有效進行資通安全查核與控管IT風險,做好資訊科技治理,確保組織內控持續有效

。善用正確工具,方能達到「持續性監控與稽核」。     本教材經ICAEA國際電腦稽核教育協會認證,由具備國際專業的稽核實務顧問群精心編撰,分別以資安防火牆管理查核及資安高風險電子商務詐騙郵件(BEC)查核為實務案例上機演練重點,教導如何快速匯入各式品牌防火牆查核所需資料及對高風險電子商務詐騙郵件(BEC)並進行分析與查核,全球第一品牌-ACL AI人工智慧電腦稽核軟體上機實作演練,快速有效找出異常,透過AI人工智慧,持續監控系統資訊安全內部控制是否持續有效,歡迎會計師、內部稽核等專業人士或資訊安全管理專責單位與對資安稽核有興趣者,做為學習參考。

植基於區塊鏈之公文電子交換系統設計

為了解決iso 27001情境題的問題,作者劉亭萱 這樣論述:

電子公文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下,除去時間與空間之限制,大幅降低公文作業人力及物力成本;然而,在資料儲存、交換等過程,仍需集中式網路伺服器參與,可能產生單點故障問題,且現行系統的新增與異動皆需完成申請並由主管機關審核,不利於資料即時更新;此外,當資料發生濫用或誤用的情況時,亦需依賴第三方執行爭議仲裁工作;本研究設計將區塊鏈及智慧合約導入公文電子交換系統,利用其不可竄改及條件執行、去中心化等特性,由智慧合約執行,直至設定條件滿足後,由智慧合約驗證身分並自動執行電子公文交換,具體貢獻簡述如後:(1)藉由自我認證機制產生之公、私鑰,進行身分驗證。(2)透過合約函式自動解決交易衝突,以降低第三方之參與。

(3)公文交換作業皆分散儲存於區塊鏈各節點上記錄,公開且可驗證,避免爭議。

物聯網產業之數據保護與管理責任

為了解決iso 27001情境題的問題,作者陳嘉容 這樣論述:

物聯網產業暨其應用的蓬勃發展,讓物聯網數位安全的問題逐漸浮現。本文以應用實例探討物聯網產業衍生之數據權利與利用,暨其產生爭議之不當保護案例。而自數據識別與數據保護責任出發,數據客體之掌控可能跨層次地存在於產業生態圈中同一企業中,企業試圖將其營業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對數據保護的影響力道與侵害可能性也將擴大;反之,對生態圈促進保護責任的影響效益也越高。本文以物聯網產業所觸及之數據可能包含機械設備生成之使用數據、用戶個人資料,以及異業合作之營運資訊,藉由美國、歐盟及我國關於數據保護及物聯網相關法規作探討數據保護與數據管理責任,尤其在數據隱私上,論及政府塑造之監管機制易因缺乏全球之互操作性,各個國家或

區域皆可能個別發展自己的法律和監管框架,加劇了發展中產業監管複雜性。物聯網服務供應商面臨的重要挑戰是,對應隱私和數據保護的法律正在蓬勃發展,尚未有一致的價值取捨,也無法全面涵蓋新型態之利用情境,法律的制定有時候還可能標準不一。在數據保護責任落實上,若未使企業經營者認知並整合至企業責任深化的管理,將顯有未盡之處,復以數據資安維護責任將企業數據治理,區分為法遵與內控應變管理、顧客管理,以及生態圈管理責任,使作為相較於政府單位推動公共政策,參考國際性產業指引,由反應更為敏捷的物聯網企業著手落實數據保護與管理責任。